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4例,根据AO分型的不同类型骨折及其粉碎程度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外支架结合钢板内固定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对59例平均随访18月。根据Cooney腕关节功能评价:优25例,良24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3%。结论对不同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有不同的手术方法,最大限度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与尺偏角,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得到最大恢复。 相似文献
4.
6.
目的探讨掌侧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8例,比较研究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关节活动范围,腕关节按Shea等评定方法进行疗效评定其临床效果。结果经随访6~10个月,腕关节按Shea等评定方法进行疗效评定,优:18~20分;良:15~17分;中:12~14分;差:<11分。优12例,良2例,可3例,差1例。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加压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避免肌腱激惹,显著促进腕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赵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3):103-103
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手法复位保守治疗,然而不稳定的复杂的桡骨远端骨折始终对于骨科医生是一种挑战,因为既使手术治疗也不能完全确保术后的成功疗效。所以曾经认为的外固定支架加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万能手术方法也被各种特异型的手术方法而取代,现在大家得到共识,不同亚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必须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笔者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1],多为粉碎性骨折,常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采用保守治疗,疗效欠佳,易产生畸形及创伤性关节炎.笔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此类患者28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被称为桡骨远端骨折,约占成人全部骨折的15%,多数患者累及下尺桡关节和桡腕关节[1]。此骨折已成为60岁以上老年人摔倒后最为常见的损伤。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桡骨远端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0.
桡骨远端骨折常见于中老年人损伤,本文就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钢针内固定及手术切开复位,能够有效复位,对维持骨折对位及尽早主动活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术疗法的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36例,根据采取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手术组共有患者2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非手术组共有患者16例,采取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2、6、12、24周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及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等影像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从治疗后第2周开始,手术组患者的Cooney评分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患者,两组在具体数值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周,两组患者在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等影像学指标改善情况上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运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更好的恢复患侧腕关节的功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等影像学相关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54例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术;手术组行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术或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术,随访12~40个月,分别对保守治疗组和内固定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保守治疗组的骨折畸形愈合明显多于内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患者腕关节功能的优良率较内固定组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手法整复石膏夹或夹板外固定,手法复位小型C臂X光机下闭合穿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夹或夹板外固定,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L或T型钛板内固定、配合中医中药内服外用,对93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治疗后随访、总结、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0个月全部骨折愈合,无骨不连发生.愈合标准为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愈合时间4-12周,平均6周.优62例、良13例、可9例、差4例、优良率为86.0%,4例效果差的其中C2型2例、C3型2例,均为高龄(年龄>75岁)体质差骨质疏松严重,而且均为首次复位后,消肿后骨折再移位,患者及家人既不接受再次复位也不愿手术.结论:手法复位结合闭合穿针固定,因创伤小,复位时结合撬拔多能达到较好的复位,愈合良好.对于C 型骨折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固定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等特点,故仍作为首选,而对于那些复位后再移位,明显影响功能的,进行手术切开复位钉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指南》2018,(3)
目的研究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时间段内来本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行双盲法、多中心随机分组,治疗A组40例,行常规手法复位做石膏外固定处理,治疗B组40例,采取骨折断端切开复位行内固定治疗,对比患者骨折愈合效果。结果治疗A组患者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后,治疗优良率为82.50%(33/40),治疗B组患者骨折断端切开复位行内固定治疗后,治疗优良率为95.00%(38/40);两组对比差异性明显(χ2=7.8247,P=0.0051),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中全部换均未发生感染、骨折再移位、内固定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可结合患者骨伤情况进行合理方式治疗;在伤情较低,稳定性较高者可优先手法复位治疗,但是当患者骨骼损伤较严重或伴有不稳定因素,则尽量选择手术切开复位,保证患者后期愈合效果,确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6。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涉及关节面可分为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外骨折,许多人名被用于此处的骨折,在文献中造成了相当的混乱,如Colles骨折、Sm ith骨折和Ba-ton骨折。Fernandez认为,桡骨远端骨折应该根据损伤机制进行分类,可分为5种类型。Ⅰ型骨折是关节外干骺端折弯骨折,如Colles骨折、Smith骨折,一侧骨皮质在张力下断裂,对侧骨皮质粉碎并嵌塞;Ⅱ型骨折是关节内骨折,由剪切应力所致,这些骨折包括掌侧Baton骨折、背侧Baton骨折及桡骨茎突骨折;Ⅲ型骨折是由压缩性损伤引起的关节内骨折和干骺端骨质嵌锸,包括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和桡骨P ilon骨折;Ⅳ型骨折是桡腕关节骨折-脱位时出现的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Ⅴ型骨折源于高速度损伤,涉及多个外力和广泛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并探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DRF)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DRF患者96例,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术后6周、骨折愈合时和1年的Cooney评分,术后6周和骨折愈合后桡骨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缩短等情况,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6周、骨折愈合时和1年的Cooney评分分别为(62.5±4.2)分、(85.7±5.6)分和(94.8±4.5)分,对照组为(56.4±4.5)分、(69.2±3.8)分和(94.2±4.6)分,观察组术后6周、骨折愈合时Coone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1年后两组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周和骨折愈合后桡骨掌倾角、尺偏角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桡骨缩短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1%(13/48),对照组为25.0%(12/48),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DRF患者,手术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早期复位和功能恢复,但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老年患者远期功能恢复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各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4月-2007年9月治疗125例桡骨远端骨折,根据AO分型为A、B、C3型,分别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及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T”形钢板或克氏针内固定4种固定方法,分别进行骨折的复位配合中药治疗并行其功能评价。结果12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1个月,平均8个月。保守治疗组58例关节面平整,16例仍有轻度的不平整移位。优56例,良11例,可7例,优良率90.5%。手术组51例关节面平整,桡骨轴向无缩短。根据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39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4.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多数是稳定的关节外骨折,传统的手法复位外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关节面移位骨折需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