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螨媒传播汉坦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革螨、恙螨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PRS)传播中的媒介作用。方法 采集自然界鼠窝革螨及饲养繁殖的子代革螨和鼠体恙螨幼虫以及从小黑板采集游离恙螨幼虫及饲养孵化的若虫;进行螨细胞培养分别观察螨细胞传播汉坦病毒(Hataan virus,HV)的效能。结果 发现螨细胞培养第15d和第20d可从螨细胞内检测到HV;其中HV检出数和荧光强度在革螨子4代、子3代和恙螨若虫均多于和强于子1代、子2代及恙螨幼虫。经原位RT-PCR检测,HV-RNA在革螨子3代、子4代和恙螨若虫细胞内的阳性颗粒较革螨子1代、2代和恙螨幼虫多且密集。结论 革螨、恙螨对HV的传播有一定的媒介作用,在维持HV的自然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革螨、恙螨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研究革螨、恙螨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virus ,HFRSV)传播中的媒介作用。方法 采集自然界鼠窝螨及饲养繁殖的子代革螨和鼠体恙螨幼虫以及从小黑板采集游离恙螨幼虫及饲养孵化的若虫,进行螨细胞培养分别观察螨细胞传播HFRSV的作用。结果 发现螨细胞培养第15d和第20d可从螨细胞内检测到HFRSV,其中HFRSV检出数和荧光强度在革螨子4代、子3代和恙螨若虫均多于和强于子1代、子2代及恙螨幼虫。结论 革螨、恙螨对HFRSV的传播有一定的媒介作用,在维持HFRSV的自然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革螨及恙螨体内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Y  Zhu J  Deng X  Wu G  Zhang J  Zhou Y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4):232-234,F003
目的 确定紧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在螨体内的定位。方法 用原位RT-PCR技术检测HFRSV在螨体内的分布。结果 HFRSV多见于革螨及恙螨的卵巢卵细胞、中肠及中肠支囊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周围,呈弥散分布,前体组织细胞少,其他组织细胞未见。革螨子4代、子3代和恙螨若虫阳性颗粒多于革螨子2代、子1代和恙螨幼虫。结论 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进一步证明革螨及恙螨可作为紧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4.
从革螨、恙螨单层细胞中分离和检出HFRSV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HFRSV在螨体组织细胞内的定位,采用螨单层细胞培养观察HFRSV。结果发现:24小时后螨单层细胞生长良好,15天生长旺盛,20天有少量细胞病变,脱落;15天和20天可从贴壁细胞检出HFRSV。经PCR扩增鉴定,革螨和恙螨所携带的HFRSV其抗原性一致。表明革螨、恙螨体内有HFRSV存在。  相似文献   

5.
恙螨体内出血热病毒检测增殖及其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小盾纤恙螨的媒介意义。方法 聚合酶锭反应和原位分子杂交法。结果 从恙螨体内检测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RNA;取恙螨幼虫、若虫定期做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TCID50/ml滴定,证明恙螨体内肾综合征了血热病毒可传播并有增殖现象;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在恙螨的卵巢细胞、支肠细胞等组织 检测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RNA。结论 研究结果为恙螨的媒介意义提供了具有分子水平的直接证据。对肾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在恙螨体内的生存空间与时间。方法:将自然界采集的鼠体恙螨幼虫、小黑板采集的游离恙螨幼虫和饲养孵化出的若虫进行石腊包埋切片,应用IFAT检测。结果:发现HFRSV多分布于恙螨的腹部,前体部分较少,个别恙螨前足和中足亦可检测到。取不同时间饲养的恙螨幼虫和饲养孵化出的若虫进行病毒分离,20、80、100和115天后的若虫均分离到HFRSV。结果:该病毒在恙螨体内存在时间较长,并可经期传递。  相似文献   

7.
小盾纤恙螨经卵传递病原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快速取得大量小盾纤恙螨未食子代幼虫的方法 ,以适应研究恙螨经卵传递病原体的需要。方法 将小黑板放置在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及恙虫病疫区草地上 ,10min后取回计算螨数并鉴定螨种。该法可收集到大量小盾纤恙螨未食子代幼虫。 2 0~ 3 0只幼虫为 1批叮刺 1只小白鼠乳鼠以分离汉坦病毒 (HV)或叮刺 1只小白鼠以分离恙虫病东方体 (Ot)。结果  2 4批恙螨幼虫叮刺乳鼠 ,分离到 5株HV ;6只小白鼠被恙螨幼虫叮刺 ,分离到 2株Ot。试验中所用幼虫未曾叮刺过 ,但鼠被这些幼虫叮刺后能感染上HV和Ot ,表明这些螨所带病原体系由母代螨经卵传递而来。结论 小黑板可采集到疫区草地上大量小盾纤恙螨未食幼虫 ,为研究恙螨经卵传递病原体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方法。研究结果证明小盾纤恙螨可经卵传递HV和Ot,可作为HFRS和恙虫病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8.
宜昌市革螨和恙螨调查及其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宜昌市革螨和恙螨及其区系成分。方法:收集革螨及恙螨种类并作出区系的界定。结果:已发现革螨17属33种,其中东洋界种类11种。占33.3%;古北界种类13种,占39.4%;广布两界种类8种,占27.3%。恙螨10属34种,其中东洋界种类27种,占79.4%;古北界种类2种,占5.9%;广布两界者5种,占14.7%,结论:宜昌市革螨及恙螨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相似文献   

9.
革螨、恙螨与HFRS传病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革螨,恙螨与HFRS的传病关系,我所对革螨、恙螨与HFRS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结果证明,革螨、恙螨是黑线姬鼠(HFRS的主要宿上)鼠窝中的优势螨种,HFRSV的自然感染,能通过叮刺在鼠间传播和在螨体内经卵巢表明这两种螨可作为野鼠型HFRS鼠间的传播媒介,并可能兼有储存宿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福建省三都澳岛鼠体外革螨及恙螨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笼日法捕鼠,检获鼠体外革螨及恙螨。结果共检获革螨6769只,分属4科8属13种,恙螨31580只,分属1科2属6种。体外革螨密度最高的鼠种为针毛鼠,以土尔克厉螨、福建厉螨为优势种,黄毛鼠及针毛鼠染恙螨率及总恙螨指数均较高,但前者以小板纤恙螨为优势种,后者以苍白纤恙螨为优势种;灌木山地黄毛鼠革螨染螨率为86.67%,螨指数为9.99,两者均高于水稻田(染螨率为68.57%,螨指数为6.86);灌木山地黄毛鼠恙螨染螨率为93.14%,螨指数为128.30,两者亦高于水稻田(染螨率为36.90%,螨指数为29.03);毒厉螨、纳氏厉螨季节性不明显,全年均有出现,福建厉螨、土尔克厉螨、小板纤恙螨、苍白纤恙螨、广东珠恙螨及异毛纤恙螨均为冬春活动的螨,中华血厉螨仅出现于冬季,地里纤恙螨则出现于气温较高的夏秋季。结论福建省三都澳岛鼠体外革螨及恙螨的分布广泛,种群构成和密度受宿主、生境、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居室环境中螨类的孳生与疾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综述了居室环境螨类的孳生率、分布、季节消长、种类,所致变态反应性疾病即螨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和慢性荨麻疹等的诊断和治疗,及其寄生于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外耳道等处所致的疾病,并简述了居室环境螨类孳生的控制措施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S: Two laboratory animal facilities were examined for storage and house-dust mites. METHODS: Samples of settled dust or material were investigated microscopically, and all of the found mites were identified. RESULTS: Every fourth sample contained mites. On the average, 86 mites were found in a gram of dust. Measurement with a two-wa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vealed only one sample containing a minor amount of allergen from 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 CONCLUSIONS: It seems that, in addition to house-dust mites, other mites may be important occupational contaminants in animal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安徽省江淮地区孳生粉螨种类与分布.方法 于2006年4-10月粉螨孳生高峰期对江淮地区11个城市的储藏室、工作环境及居室环境进行样本采集,运用电热集螨法、水膜镜检法分离计数并制片鉴定.结果 共分离鉴定出粉螨30种,隶属于7科(包括4亚科)20属,其中腐食酪螨、粗脚粉螨、害嗜鳞螨、家食甜螨、屋尘螨、粉尘螨为其优势螨种.结论 安徽省江淮地区粉螨孳生率高、生境广泛,螨种具有显著多样性,可据此采取相应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淮南市2所大学学生宿舍螨类孳生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学生宿舍螨类孳生情况。方法定点逐月采集学生宿舍床尘、衣尘和室尘,用直接镜检法分离、鉴定螨种。结果共检测1385份标本,螨检出率为56.46%,床尘、衣服尘和室尘螨检出率分别为63.73%、41.72%和47.78%,差异有显著性(χ2=44.43,P<0.01)。分离获得的螨已鉴定出15种,其中13种为粉螨亚目类螨。2002年3月-2003年2月,全年均可检出螨类,各月检出率为19.72%~91.60%,以6-8月检出率较高。结论学生宿舍确有螨类孳生,且以床尘为适宜场所,孳生螨种以粉螨为主,每年的6-8月为粉螨的繁殖高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居室粉螨孳生及分布情况.方法 于2005年4-7月收集张家港市过敏性哮喘患者(40名)及同一居住区域内居住条件相似,无任何变应性疾病的健康者(40名)居室床面、地面、家具、空调隔尘网及空气中的灰尘样本各1份,用直接镜检法分离、鉴定粉螨.结果 共收集样本400份,其粉螨孳生率为52.25%(209/400).共检获粉螨2 746只,隶属于7科15种.以麦食螨科的孳生率(46.25%,185/400)和相对丰度(54.26%,1 490/2 746)最高;其次是粉螨科(孳生率和相对丰度分别为34.5%,23.89%)及食甜螨科(孳生率和相对丰度分别为19.25%,18.14%).健康者居室各部位粉螨孳生密度较高,与过敏性哮喘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张家港市部分居室粉螨孳生情况较严重,健康者居室各部位粉螨孳生密度高于过敏性哮喘患者,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发病可能主要取决于个体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粉螨性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原暴露作为哮喘病因,是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争论的焦点,并提出全球粉螨性哮喘发病率增高归因于粉螨抗原暴露的增加。粉螨及其抗原暴露相关知识对干预粉螨性哮喘至关重要。该文就目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包括粉螨性哮喘的流行概况、粉螨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及粉螨性哮喘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蚌埠地区4种常见仓储粉螨腐食酪螨(T.putrescentiae)、粗脚粉螨(A.siro)、害嗜鳞螨(L.destructor)、粉尘螨(D.farinae)在20种不同孳生物中的孳生及其季节消长情况.方法 2006年2月-2007年1月,每月从蚌埠市面粉厂、市场、药房、学生宿舍等选取20种不同生境采集样本,运用水膜镜检法、电热集螨法进行分离计数,并制片鉴定.结果 4种粉螨在火腿、小麦、菜籽、居室灰尘中孳生密度较高.一般在4-5月开始大量孳生,7-8月达到最高峰,9-10月迅速下降,不同螨种季节消长有所差异.结论 蚌埠市区4种常见粉螨孳生环境广泛,季节消长特征较鲜明,可据此采取相应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北三省的恙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东北3省恙螨的种类分布。方法 采用笼日法捕鼠,收集恙螨;收集东北3省恙螨调查研究文献。结果 东北3省恙螨现知3亚科11属32种,其中辽宁省10属18种,吉林省4属12种,黑龙江省4属15种。记述已知种类的市(县)区分布及寄生宿主。结论 为东北3省恙螨的区系分布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