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激对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应激是指机体通过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时所产生的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NO是细胞—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调节因子 ,作为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而起着各种不同的功能。在应激状态下 ,周围神经NO含量及NOS活性的影响已有文献报道[1,2 ],但由于建立的模型条件不同 ,导致结果不一致。为此 ,我们建立社会心理应激模型 ,探讨心理应激状态下NO所起的作用。对象和方法一、社会应激动物模型建立成年雄性SD大鼠 (由第四军医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 2 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8只、实验组 1 0只 ,体重 2 0 0~ 2 50 g。社会应激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并建立注射用银杏内酯中银杏内酯A与银杏内酯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 HPLC法 ,以正丙醇 四氢呋喃 水 (1∶30∶6 9) (V/V/V)为流动相 ,ELSD为检测器同时测定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的含量。结果 注射用银杏内酯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与其它成分分离良好 ,银杏内酯A进样量在 2 .12~ 10 .6 0 μg ,银杏内酯B进样量在3.78~ 18.90 μg范围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7.2 4 %和 97.17% ,RSD分别为 1.94 %和 0 .78%。 结论本法简便 ,重现性好 ,可用于注射用银杏内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星状神经节阻滞预防大鼠应激性溃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CST)对应激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防御机制。方法:采用束缚水浸制备应激模型,用Guth法计算溃疡指数。所有动物测定胃黏膜血流量(GMBF)及胃黏膜组织NO、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应激6h后,TCST后应激组与应激对照组相比,GMBF显著升高而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1),胃黏膜ET-1及NO含量降低(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胃黏膜组织的ET-1、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L-精氨酸预防大鼠应激性溃疡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大鼠应激性溃疡(SU)中的作用及L-精氨酸的预防机制。方法 采用冷束缚法制备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中性红清除率法测定大鼠胃粘膜血流量。观察预先给予L-精氨酸、L-NAME(硝基精氨酸甲酯,处理后大鼠胃粘膜血流量(GMBF)、溃疡指数(UI)、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程度的变化,同时测定胃粘膜和血浆NO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损伤组的UI、胃粘膜和血浆NO明显增加,溃疡底部坏死物质和周围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均明显加重,GMBF降低。预先给予L-精氨酸处理,可抑制SU大鼠UI、溃疡底部坏死物质和周围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增加,增加GMBF以及胃粘膜和血浆NO含量;相反,L-NAME可进一步增加SU大鼠UI、溃疡底部坏死物质和周围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降低GMBF以及胃粘膜和血浆NO的含量。结论 NO在大鼠应激性溃疡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严志龙  保向蕾 《浙江医学》1993,15(4):201-202
采用束缚-水浸法建立大鼠应激性疡模型,以胃粘膜缺损程度和胃内出血量改变为指标,分别观察了硫糖铝及3种营养液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硫糖铝、25%葡萄糖液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具有显着预防作用,而25%葡萄糖加能量合剂和脂肪乳剂均没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银杏离体细胞培养物中内酯A含量分析的RP-HPLC方法。样品经低浓度甲醇提取后,用中性或酸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纯化,用示差检测器检测,银杏内酯A的最低检测限为 0,012 μg,方法回收率为(96.0±2)%,RSD为 3.1%。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银杏滴丸中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方法 样品以甲醇溶解,蒸干后水溶,醋酸乙酯提取处理。采用HPLC-ELSD法测定,ALLtech C18色谱柱(250 mm×45 mm,5 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35∶10∶65);体积流量:0.8 mL/min;气速:2.85 L/min;漂移管温度:105 ℃;柱温:30 ℃。结果 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103.5%、99.7%、101.6%,RSD分别为25%、1.9%、2.8%、2.0%。结论 建立的滴丸制剂中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定量方法可行性好、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9.
银杏内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银杏内酯(ginkgolide,GL)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缺血1h后灌胃给药或生理盐水,继续缺血1h后再灌注24h,观察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损害改变及评分,取大脑测定脑含水量,2%TTC染色以测量脑梗塞体积。结果 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在银杏内酯各剂量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L中剂量(49.5mg/kg)和高剂量(148.5mg/kg)组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含水量,减轻缺血侧脑半球水肿程度;GL各剂量组均显著缩小缺血再灌注侧脑组织梗塞体积。结论 GL对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放线菌酮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线菌酮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陈学清潘国宗周殿元胃酸在应激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文献报道颇不一致[1~3]。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是一种大蛋白分子合成抑制剂。我们发现,CHX能特异地诱导大鼠粘膜淋巴细胞凋亡,并能抑制胃泌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云南红药胶囊对应激性胃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8月—2007年10月各种原因引起的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病人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病人均常规输血、补液、抑制胃酸分泌、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4℃的0.9%氯化钠溶液30ml加去甲肾上腺素8U经胃管注入,夹管30min,若未止血,每隔8h重复上述方法,持续48~72h。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云南红药胶囊口服治疗,2粒/次,3次/d。留置胃管者云南红药0.5g加入0.9%氯化钠溶液30ml中混匀,注入胃管,夹管30min,3次/d。观察两组病人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无发热、皮疹、口唇及肢体麻木、头晕、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及再出血,对照组第一次出血停止后1~11d有5例再出血。两组病人病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红药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能使血小板黏附、聚集,加速凝血酶生成,从而缩短了凝血过程,可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50mS/kg.d)、低剂量小檗碱组(9.375mg/kg.d)和高剂量小檗碱组(28.125ms/kg.d)。病程4周时处死动物,取血、尿和肾脏标本,测定尿量、肾重/体重比值;测定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率、肾组织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水平及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性,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iNOS蛋白的表达,并通过光镜观察肾脏的病理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尿量、肾重/体重比值、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率、肾组织NO水平、肾组织iNOS活性及蛋白的表达、肾小球系膜及基底膜相对面积均显著大于正常组(P〈0.05);卡托普利组和低剂量小檗碱组中大鼠的上述指标比糖尿病组的显著减少(P〈0.05),但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剂量小檗碱组对上述指标有部分改善作用。结论小檗碱能延缓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进程,其机制可能与小檗碱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iNOS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NO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氯沙坦 (Losartan)和福辛普利 (Fosinopril)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一氧化氮 (NO)及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影响。方法 取SHR大鼠 2 1只 ,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氯沙坦组及福辛普利组 ,每天灌胃 1次 ,连续 15天 ,末次给药后摘眼球取血以及取动物脏器 ,分别测定血清NO和iNOS的含量。结果 灌胃 15天后 ,氯沙坦组的NO含量为 ( 13 8.4± 6.8) μmol/L ,与生理盐水组 ( 10 2 .3± 4.6)μmol/L相比 ,差异有明显显著性(P <0 .0 1) ;福辛普利组NO含量为 ( 12 9.5± 5 .9) μmol/L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氯沙坦组的组织iNOS活性降低 ,为 ( 1.12± 0 .15 ) ,与生理盐水组 ( 2 .5 7± 0 .5 8)相比 ,差异显著 (P <0 .0 5 ) ,福辛普利组 ( 1.79± 0 .2 6)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和福辛普利均可在有效地降低血压的同时 ,提高血清NO的含量 ,并且对抗血压增高所造成的iNOS的活性增强 (或二者互为因果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血浆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胃黏膜屏障损伤、胃液pH值的影响,探讨硝苯地平对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硝苯地平组、实验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将硝苯地平组、实验对照组大鼠束缚固定置于(20·0±0·5)℃的冷水中6h,复制应激性溃疡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自由活动。应激性溃疡实验结束后脱椎处死大鼠,取动物心脏血液,按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扎贲门和幽门,取出胃,肉眼及放大镜观察胃黏膜出血点及溃疡灶大小、数量,测量各溃疡的长度,计算溃疡指数;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结果(1)硝苯地平组大鼠血浆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0·01),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P<0·01)。(2)实验对照组的胃液浑浊,有血凝块,硝苯地平组的胃液较清亮,个别大鼠胃液轻微浑浊,胃液pH值显著高于实验对照组(P<0·01),硝苯地平组溃疡指数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0·01)。(3)绝大部分正常对照组胃黏膜表面光滑,胃腺体细胞排列比较规则,无出血和坏死细胞脱落。实验对照组肉眼可见胃黏膜表面多处出血点(呈点状、片状),镜下可见黏膜糜烂,黏膜下层小血管淤血,个别溃疡深达黏膜下层。硝苯地平组肉眼观察偶见出血点,镜下观察胃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少许,腺体及细胞形态类似正常。结论硝苯地平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浆丙二醛含量、提高血中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胃液pH值,降低溃疡指数,减轻冷拘束应激对大鼠胃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应激性溃疡的中医学病理机制。[方法]采用水浸束缚造成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空白组、造模组、心身1号组、雷尼替丁组、阿普唑仑组。观察不同药物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干预作用。[结果]不同给药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pH值均存在显著差异。中药组大鼠的溃疡指数低于造模组,但中药组pH值与造模组无差异。[结论]行气活血、降逆散结的中药心身1号片可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基本病机为气机紊乱。  相似文献   

16.
褪黑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缺血/再灌注+褪黑素20mg/kg组(15只)。观察肠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后肠黏膜损伤程度,测定血中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并测定小肠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和诱生型-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结果:运用褪黑素组肠黏膜损伤程度轻,MDA、NO、iNOS和D乳酸、内毒素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溶媒组,并呈剂量依赖效应。肠黏膜损伤程度与MDA、NO及D乳酸呈正相关。结论:运用褪黑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效应呈剂量依赖性。这种作用的部分原因可能是褪黑素抑制了NO的过度生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维生素D3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辛伐他汀5mg/kg)、银杏内酯B3个剂量组(8、4、2mg/kg),每组10只.灌胃给药4周后,各组取主动脉,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进行病变分级评分;取血清,ELISA法测定TNF-α、IL-1和IL-6水平.结果 银杏内酯B能改善AS大鼠的主动脉病变,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内酯B各剂量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杏内酯B高、中剂量可降低血清IL-1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内酯B对大鼠AS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NO在海马慢性应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微量注射法、Nissl染色法和生化检测观察海马微量注射N—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NO和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6)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 海马内微量注射L—NNA对慢性应激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NO和MDA含量增多,NOS活性增高及SOD活性下降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 NO参与了慢性应激对海马的损伤,可能与其产生的自由基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管张力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 group)、银杏内酯B组(Ginkgolide B group,GB group)、糖尿病模型组(diabetes melites group,DM group)、糖尿病模型+银杏内酯B(diabetes melites+Ginkgolide B group,DM+GBgroup)处理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模型;银杏内酯B干预8周后,采用离体血管灌流的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运用非特异性NOS抑制剂L-NAME与cGMP抑制剂亚甲蓝预孵育血管环20min后,观察其对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的收缩张力变化;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水平及胸主动脉环匀浆NO含量、NOS活性。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ACh诱导的血管舒张反应明显降低(P<0.01);与DM组相比,DM+GB组胸主动脉环对ACh诱导的舒张反应明显改善(P<0.05),与NC组相类似(P>0.05);而GB组与NC组相比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主动脉血管环分别经L-NAME和亚甲蓝预孵育后,与孵育前相比,其对PE诱导的收缩幅度明显增强(P<0.01);但在DM组中,抑制剂孵育前、后主动脉环对PE诱导的收缩幅度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DM+GB组大鼠中,抑制剂孵育后主动脉环对PE诱导的收缩幅度高于孵育前(P<0.05),但GB组中抑制剂孵育前或孵育后主动脉环对PE诱导的收缩幅度分别与NC组相应的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化检查显示,与NC组相比,DM组血浆PAF水平增高,胸主动脉环NOS活性及NO含量降低(P<0.01);同DM组相比,DM+GB组大鼠血浆PAF水平降低(P<0.01),胸主动脉NOS活性及NO水平明显改善(P<0.01)。结论:GB具有降低PAF水平,从而改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管张力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NOS-GC-NO途径而实现的,但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