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急救配合与脑复苏护理措施。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发生心搏骤停且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60例,对其临床急救配合与脑复苏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与探讨。结果 60例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急救与护理后:49人死亡,11人存活,存活率为18%。死亡的49名患者中,13人因心肺复苏无效直接死亡,36名患者经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循环,但其后行脑复苏时仍死亡;心肺复苏成功的11名患者中,有6人发生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结论及时、正确、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不仅可以提高心肺复苏急救的成功率,减少脑复苏后遗症的发生率,还能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心肺复苏的关键是早期复苏.我院急诊科成功抢救1例因拔河比赛致呼吸、心搏骤停20min的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院前抢救心脏骤停144例心肺复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院前急救最基本的目的是挽救生命,而危及生命的心脏骤停(CA)在急救工作中经常遇到,需立即现场院前心肺复苏(CPR)。本文通过回顾院前144例CA患者采用不同的复苏方法比较复苏效果,来探索在院前设备、人员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复苏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4.
现场就地心肺脑复苏成功在临床比较罕见。本院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搏骤停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唐芙蓉  杨韬  黄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228-229
目的:探讨各种因素对心肺复苏(CPR)结果的影响,总结经验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65例院前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脏骤停(CA)的病因、开始复苏的时间、早期除颤等因素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65例心肺复苏患者中复苏成功12例,失败53例,抢救成功率为18.5%。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心脏骤停的病因、开始复苏的时间、早期除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麻醉科的业务范围也由临床麻醉逐步扩大到院内外急救、心肺复苏、疼痛的研究与治疗。对院内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复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 0 0 0—2 0 0 3年以来,麻醉科参加或主持院内急救复苏2 4 6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 4 6例患者中,男性185例,女性6 1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为刚出生2 4 h之内,所涉及的病种见表1。表1 院内急救复苏统计表项目创伤性 休克 气道梗阻 中毒性 呼吸衰竭 窒息 心肺 源性 深动静脉穿刺循环复苏气管插管 呼吸复苏 其他 合计 抢救(例) 62 182 63 612 3 843 112 46…  相似文献   

7.
批量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是体现医院综合急诊急救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自1992—2005年,我院急救中心共收治批量创伤急诊患者50余批次,总人数为416人,其中包括交通事故、土石塌方砸压伤、高空坠落伤等,我们针对各种批量创伤患者救治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救治对策,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碳酸氢钠对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将118例心搏骤停患者分为碳酸氢钠组和对照组,并对碳酸氢钠组成功病例不同心跳恢复时间的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碳酸氢钠组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苏成功组血气分析提示随复苏时间延长,其代谢性酸中毒越明显。结论心肺复苏时适量应用碳酸氢钠有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特别是对于复苏超过15min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院前死亡病例的急救现状,对院前死亡病例的急救影响因素进行归纳研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2年中我市120分布在各区域的五个急救分站的院前死亡病例126例,对急救反应时间,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出救至到达现场进行急救的时间平均为9.70min。另外我市120出救的通讯调度时间平均为1min,因此急救反应时间平均在10min以上。救护车到现场前,极少数患者有机会接受心肺复苏。126例病例中仅有2例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结论今后的院前急救发展方向:①应加强网络分站建设,力求缩短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②在市民中普及急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意识;③加强院前急救的规范性,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提高本市猝死患者院前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2月经过本院急诊救治的268例患者的诊治经过及中间环节。结果在268例猝死病例中,复苏成功14例(占5.22%),康复出院8例。结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复苏成功率相比差距较大,院前尽快采取急救措施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普及全民急救知识,缩短抢救半径和反应时间,快速给予基础生命的支持;以期提高猝死患者的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乡村医药》2014,(2):85-86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王秀娟 《河北医药》1989,11(4):261-262
在儿科,心跳呼吸停止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引起低氧血症的结果。常见原因:如小儿玩具或食物等异物吞入食管引起窒息;损伤包括烧伤、创伤及车祸;婴儿猝死综合征;感染及中毒,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3.
批量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是体现医院综合急诊急救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自1992-2005年,我院急救中心共收治批量创伤急诊患者50余批次,总人数为416人,其中包括交通事故、土石塌方砸压伤、高空坠落伤等,我们针对各种批量创伤患者救治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救治对策,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院前紧急气管插管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前紧急气管插管的急救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危重病患者在院前紧急气管插管的急救护理。缜果抢救危重患者80例,插管一次成功68例,插管时间均〈2min;第二次插管成功10例,插管时间〈5min;第3次插管成功2例,均在5min以上。抢救成功68例,成功率85%,成功转送患者70例。结论急诊护士做好插管前准备,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的配合与护理,可以提高气管插管效率及应用机械通气,对提高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及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陶钧  刘正富 《河北医药》2009,31(2):253-253
患者,女,40岁,农民。于2007年6月12日因患左骶髂关节结核入我院外科治疗。既往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入院后心电图检查报告为:B型预激综合征。经术前准备后于2007年7月2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骶髂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术中经过良好。于术后第15天,患者因精神刺激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达240次/min,继发心源性休克。在抗心律失常、抗休克过程中,患者出现频发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16.
<正>院前抢救性气管插管术是急救中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抢救技术,是院前心肺脑复苏(CPCR)过程中的关键措施,是心搏骤停抢救成功的保证。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自2004-06~2008-06,在院前行紧急气管内插管术抢救复苏患者,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低血糖昏迷院前36例急救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血糖昏迷是常见内科急症之一.病情紧急在院前如果能够做到早发现、快速诊断,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迅速改善病情,有效抢救患者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我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共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36例,经院前明确诊断、及时处理,疗效显著,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因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并观察护理的有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给予心肺复苏及相应的优质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在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32例患者死亡,8例存活,生存率为20%。经回顾性分析发现,年龄、病因及心跳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为心肺复苏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护理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年龄、时间及病因等因素是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需对实施心肺复苏术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急诊急救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根本利益,院前急诊急救事业的壮大势在必行.急救体系架构建设完成后,急救队伍的建设和急救的规范操作仍是当下急诊急救工作的重点.院前急诊急救是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可以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本文首先分析院前急诊急救操作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我中心目前临床院前...  相似文献   

20.
心跳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重症,是世界急诊医学中的难题,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技术不准确都会导致失败.据报道即使发生在院内的心跳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也仅为10%左右,而发生在院外的患者复苏成功率更低,仅为4%[1].现将我中心2008年院前复苏100例心跳骤停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通过分析成败原因,以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