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2组产后2、24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2、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中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8例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9例,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同时静脉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产妇产后2h及24h阴道出血量和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中高危产妇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女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2018年在本院进行阴道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缩宫素治疗,联合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h、24h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产妇产后2h、24h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女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在预防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具有较理想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张烨 《淮海医药》2014,(6):611-612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将我院100例足月分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单纯缩宫素应用,分别比较2组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出血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6%,对照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8%(P〈0.05);观察组有2例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出现恶心、呕吐不适,而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出现。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使用可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而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足月阴道分娩产妇共5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0例,在胎儿娩出后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并静脉滴注缩宫素;对照组250例,仅静脉滴注缩宫素。比较两组产后2 h的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总量、第三产程时间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妇在产后2 h出血量为(180.2±75.3)ml、第三产程时间(7.25±3.21)min及产后24 h出血总量为(199.5±108.6)ml均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使用米索前列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用于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预防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单胎、足月、头位妊娠且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予缩宫素20U肌内注射和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即予缩宫素20U肌内注射。比较2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h和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用药方便、价格便宜、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治疗产后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黎川县人民医院2017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4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少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经阴道分娩的住院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于胎儿娩出后肌内注射缩宫素20U;观察组另同时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片200μg,至胎盘娩出时再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片200μg。观察2组产后2h、24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预防产后出血的联合用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3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0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200例与对照组160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0.2mg塞肛并同时用缩宫素20U静脉注射。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只用缩宫素20U静脉注射。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相比,试验组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相比,试验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出现发热、寒战8例,恶心5例,对照组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两组产妇用药前后血压,脉搏无明显变化。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68例存在产后出血风险的孕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于分娩后常规应用缩宫素,治疗组36例于分娩后直肠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2h和24h的出血量.结果 治疗组产后出血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8例存在产后出血风险的孕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于分娩后常规应用缩宫素,治疗组36例于分娩后直肠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2h和24h的出血量。结果治疗组产后出血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剖宫产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胎儿娩出后立即予以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并口服米索前列醇0.6μg;对照组仅予以缩宫素20U宫体注射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0.0%;且用药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以及术后2h后能较好地减少出血,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且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24例分娩孕妇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比较两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13.4%VS 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556例足月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80例和对照组276例,观察组产妇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单一给予缩宫素,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2、24 h出血量分别为(122±49)ml、(211±28)ml,显著低于对照组(174±35)ml、(293±5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心律失常,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同单一用药相比差异不显著,临床可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6.
左翔 《中国实用医药》2014,(13):139-140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2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在胎儿娩出后观察组给予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米索前列醇400μg直肠给药,对照组单纯使用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并且可以缩短第三产程时间,用药简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2组产后2h、24h出血量并记录宫缩恢复时间和子宫全切除例数。同时对2组患者的寒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2、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宫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由于缩宫素治疗无效而实施子宫全切除手术3例(7.5%);观察组无子宫全切除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二者单药及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0例足月阴道分娩者(正常分娩)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00例。A组、B组和C组在胎儿娩出后分别给于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观察3组在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24h总出血量。结果 3组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24h总出血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组,能很好地预防产后出血。但二者具有协同增效,联合应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优于单药用药组。  相似文献   

19.
朱筱丹  严康珍 《海峡药学》2013,25(2):165-166
目的观察缩宫素膜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从2011年2月~2011年12月期间到本院分娩的82例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产后给予对照组缩宫素肌肉注射预防产后出血,给予观察组缩宫素静脉滴注及米索前列醇直肠置入,记录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产妇的子宫收缩能力增强,出血量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张平 《北方药学》2014,(6):31-3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剖宫产分娩术后出现出血的200例产妇,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术后给予缩宫素20u进行宫体注射,并口服0.6μg米索前列醇,而对照组产妇术后仅给予缩宫素20u进行宫体注射,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产后2h以及产后24h出血情况、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发生。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