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识别高危因素,以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 1年1月至2013年12月42例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资料.结果 住院患者跌倒多数在睡前及清晨发生,地点以卫生间居多,跌倒发生率以住院老年患者最高,占总数的83.33%.跌倒的发生与年龄、疾病因素、环境设施及防护不当等有关.结论 通过实施防跌倒风险管理,积极采取防护措施,严格执行上报制度,全面进行护理安全质量监控,可降低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分析影响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为完善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101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从住院跌倒患者所在护理单元、年龄、跌倒时间、跌倒地点、合并疾病、药物及当班护士因素分析引起跌倒的原因。分析结果显示,内科片区是跌倒事件高发护理单元,老年患者发生跌倒比例较高,跌倒高发时段为夜间,床旁/病室内和卫生间为主要跌倒区域,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占比较高,跌倒患者中伴肢体乏力/疼痛者较多,伴随疾病以骨质疏松为主,药物使用以降压药、降糖药、镇静类药物为主,跌倒事件中当班护士以大专学历层次、初级职称、低年资者为主。应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和管理流程,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科学配置与培训,完善跌倒高风险人群评估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加强跌倒高危患者的安全宣教及预防跌倒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精神障碍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风险因素, 以针对性改进预防对策, 提升护理质量。方法收集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深圳市康宁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院内发生的精神障碍患者跌倒事件108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横断面描述性研究设计, 分析与跌倒事件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 108例跌倒患者中, 男性39例, 女性69例;年龄范围12~88岁, 年龄(46.0±18.5)岁, < 60岁87例(80.6%), ≥ 60岁21例(19.4%);住院时间(32.2±50.4)d;精神分裂症37例, 抑郁发作13例, 双相障碍15例, 其他(癫痫、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等)43例。在108例跌倒事件中, 在入院时被评估为跌倒高危人群40例(37.0%), 未被评估为高危人群68例(63.0%);跌倒地点:床旁38例(35.2%), 走廊43例(39.8%), 卫生间21例(19.4%), 其他场所6例(5.6%);发生跌倒时间:发生于床旁的跌倒时间20:00~08:00, 发生于走廊的跌倒的时间06:00~20:00;跌倒前24 h内服用药物:抗抑郁/抗精神病药57例(52.8%), 镇静/...  相似文献   

4.
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提出加强管理的对策和改进措施。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大庆市第三医院6个封闭科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3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包括基本资料、跌倒情形及相关因素、跌倒时所服用的精神科药物等。结果各年龄层跌倒平均发生率为1.04%。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危险人群为老年人、长期住院超过6个月、有较多躯体疾病者、入院24h以内的患者。服用的精神科药物以氯氮平、奋乃静、氯丙嗪、阿立哌唑、富马酸喹硫平者等居多。结论细致的人性化护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综合干预是预防、减少跌倒事件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个体化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生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预防跌倒发生。方法总结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意外跌倒的老年住院患者45例临床资料,就其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及由此产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在入院时的的评估,有预见性地并及时地识别、评价和处理潜在的跌倒风险因素,避免患者在住院时发生跌倒事件,保证了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性。结论针对跌倒危险因素,提供个体化干预措施,能降低跌倒发生率,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精神病患者跌倒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2007年收治的32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针对跌倒原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并与2008年35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320例患者共发生跌倒47例(14.69%),与跌倒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地点、时间、跌倒方式、药物等,通过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2008年350例患者发生跌倒20例(5.71%),较2007年又明显的降低。结论精神病患者跌倒因素较多,通过多方面采取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调查与分析,以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上报的56例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资料,对跌倒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跌倒的患者年龄65岁的占61.9%,原发病为后循环缺血、脑出血、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占48.1%,在病房跌倒的占55.4%,无陪护发生跌倒的占57.1%,患者跌倒的原因主要与家属及护工对识别可能发生跌倒的情况能力不足有关。结论应加强住院患者跌倒高危因素的评估,改善住院环境,加强护患双方防范跌倒的宣教,最大程度地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住院跌倒的4 6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跌倒的情况及跌倒发生的原因。结果在4 650例住院患者中,9例发生跌倒,占住院患者的0.19%,主要集中在高龄患者(>65岁者占55.56%);跌倒主要发生在高危时段(中班占33.33%,夜班占44.44%),以肺癌患者和呼吸衰竭患者为主,且责任护士均为护龄小于3年的低年资护士。结论呼吸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较多,跌倒风险大,应从改善环境、加强护士风险评估和预测及患者、家属、陪护的健康教育等方面降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住院老年病人跌倒原因,寻求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4例住院病人跌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0岁以上老年病人占85.71%,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夜间跌倒占71.43%.结论 预防住院病人跌倒应从危险因素着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秦皇岛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 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住在秦皇岛市城市社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 1600例,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过去1年的跌倒和跌倒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过去 1年跌倒发生率为 9.8%,女性及高龄人群多见.跌倒发生的时间以早饭-午饭期间多见,占 51.2%;跌倒发生月份以冬春季最高(4月15.5%).跌倒发生的地点,在家中占45.8%,在小区占 54.2%.跌倒自身原因中以注意力不集中(22.9%),腿发软(22.9%)和运动中没保持平衡(12.0%)最常见;环境原因中以路滑(18.8%),没有保护措施(13.8%)和外力作用(11.3%)最常见.在发生跌倒的157名调查对象中, 15例(9.6%)发生骨折.结论 秦皇岛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有本地区特点,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老年人跌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坠床跌倒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坠床跌倒发生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研究组健康指数、情感、一般感情指数、生活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是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防范措施.方法:对49例住院患者跌倒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以上患者跌倒27例(55.2%);跌倒发生在夜间(18:00~08:00)32例(65.3%);跌倒地点于病房18例(36.7%),厕所16例(32.7%);患者跌倒后发生身体损伤38例(77...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探讨老年患者跌倒预防对策,降低其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对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的15例跌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与年龄、时间、人力因素、药物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危险评估,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高危患者加强宣教及监控,可降低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特点,提出有效降低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率的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司法鉴定科2016年1~6月鉴定的34例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例资料。结果 肇事肇祸患者以男性居多,占76.47%,肇事肇祸案件案发地多与居住地一致占79.41%。肇事肇祸患者鉴定诊断为精神分裂症26例(76.47%),双相情感障碍3例(8.82%),其他精神障碍5例(14.71%);无刑事责任能力12例,限制刑事责任能力15例,完全刑事责任能力7例;既往存在精神疾病史29例,13例(44.83%)纳入社区管理,16例未纳入社区管理(55.17%)。结论 男性青壮年、治疗不规律、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正式工作、家庭及社会支持差的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主要肇事肇祸群体,且作案时多无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有效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科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上报的21例跌倒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跌倒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生与生理、疾病、药物、环境、照护、心理等有关,而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宣教不足及患者、患者家属的依从性较差是跌倒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落实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加强患者的环境安全管理,重视健康教育落实,增强各级人员防跌倒安全意识,可有效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保障临床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以探讨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6年1月上报的10例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资料,采取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因素涉及身体、疾病、药物、心里、环境等方面,原因在于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外在环境危险因素、健康教育不到位、老人照护保障系统缺乏等.结论:通过RCA法可找出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达到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跌倒损伤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8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损伤的可能因素,分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6年跌倒损伤患者55例,跌倒损伤率3.6‰,其中女性40例,平均年龄(66.33±13.85)岁,60岁以上患者34例.46例(83.6%)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其中19例(34.5%)合并服用2种以上抗精神病药、32例(58.2%)合并服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跌倒发生的场所以厕所旁比例最高(50.9%).与非老年组相比,跌伤老人存在视听功能障碍者多(35.5% vs 0)、服药种类多[(6.12±1.87)vs(3.81±1.94)种]、抗精神病药服用剂量较低[(194.88±211.56) vs(389.10±284.01)mg ]、骨折发生率较高(94.1% vs 61.9%),两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年龄大、女性、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与苯二氮(艹卓)类药、上厕所可能是精神障碍患者跌倒损伤者的危险因素.老年患者跌倒后损伤更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对4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均男性,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2.83%;低文化水平、工人居多,平均饮酒时间17年;精神症状以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智能障碍为主;27.08%的患者伴发躯体症状,31.25%的患者化验异常。治疗有效率89.58%,复发率22.92%。结论:酒精既可导致精神障碍,又可造成躯体损害,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19.
陈骧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143-14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126例老年脑血管意外的患者,确诊后采用精神量表测验,1年后随访搜集患者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观察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病后1个月发生精神障碍的有60例,占47.62%,病后1年发生精神障碍的患者有86例,占68.25%,其中表现为抑郁的患者有34例,占26.98%;焦虑患者有28例,占22.22%;恐惧患者有10例,占7.94%;易激惹患者有8例,占6.35%,;患有抑郁和焦虑的患者有13例,占10.32%。不同部位发生脑血管意外发生精神障碍患者比较,发现χ2=23.06,P<0.01。结论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较易发生精神障碍,以抑郁为主,同时脑血管意外的部位与发生精神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肿瘤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个放疗病区在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19例发生跌倒意外的肿瘤住院患者的资料。结果跌倒病人中以41~50岁年龄段最多.有7例,占36.84%。所患疾病鼻咽癌最多,有13例,占68.42%;按照住院人数进行校正后,各病种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跌倒时间6:01—12:00最多,有11例,占57.90%;跌倒地点病房厕所最多,有8例,占42.11%。影响患者跌倒的因素包括体位性低血压,有8例,占42.11%;低血糖反应,有6例,占31.58%;脑部病变,有2例,占10.53%;药物反应,有1例,占5.26%;重视不足,有2例,占10.53%。结论针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后的反应等高危因素,采用以人为本、全程、有效的预防方法,加强沟通,强化医护人员及患者和其家属的安全意识,制定因人施教的防范措施,加强监督,落实到位,从而避免肿瘤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