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运  衣明纪 《中国药师》2011,14(1):124-126
婴儿血管瘤(Hemangiomas of infancy,HOI)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性肿瘤,患病率为4%~5%,常见于女性(女:男比例为2.5~4:1)、  相似文献   

2.
郑家伟  周琴 《家庭用药》2010,(11):45-45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血管肿瘤。新生儿发病率为10%~12%,在体重低于1000克的早产儿中发病率高达22%。男女比例为1:3~5。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如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以及脑、肝、心脏等器官,其中约60%发生于头颈部。其次是躯干(25%)和四肢(15%)。  相似文献   

3.
小儿偏头痛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娇  黄志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624-2626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的神经血管紊乱性疾病,是以弥漫性或单侧性发作、疼痛剧烈、且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国外资料显示偏头痛的发病率在稳步增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出现男女差异,3~7岁发病率为1.2%~3.2%,男:女=1.4:1;7-11岁发病率为4%~11%,男:女=1:1:15岁以后发病率为8%~23%,男:女=1:2~3。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颌面部不同部位血管瘤采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8mg。小儿按0.2~0.3mg/kg计算。一次未愈者,两周重复注射1次,4-6次为1个疗程。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治愈率为82.7%,好转率为17.3%,有效率为100%。结论:本方法是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简便易行,不良反应少,疗效可靠,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用于血管瘤瘤腔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将平阳霉索(8mg,支)用2ml生理盐水稀释后与地塞米松(5mg/支)1ml,2%利多卡因2ml配制成复合液,行瘤体内注射,每次用量3~8mg,10~14天注射1次,2~4次为1疗程。一般总量为30~40mg。结果:38例患者经1~5年随访,治愈25例(65.8%)显效13例(34.2%),总有效率100%,无发热反应病例。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1996年~1997年,作者对863例产后42天婴儿健康检查,发现出生缺陷性疾病12例,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玄武区1996~1997年出生的婴儿产后42天系统管理健康检查者,其中男婴452例,女婴411例。方法:按照南京市婴幼儿系统管理随访卡要求,进行健康检查。筛出的先天缺陷性疾病经专科医院确诊后统计分析。结果1.发病率:总发病人数12例,占1.34%。其中先天性心脏病6例,占总发病率的50%,先天性耳聋、直视、有耳缺如、先天性巨结肠各1例,外生殖器畸形2例。2.先天缺陷性疾病与孕妇不良孕史:孕妇早期明显病毒感染史者6例,从事有害生…  相似文献   

7.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o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Kawaski Disease),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本病在婴儿和儿童均可发病,但80%~85%患者在5岁以内,好发于6~18个月的婴儿。男孩较多,男:女为1.3~1.5:1。川崎病复发罕见,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浙江省电力系统职工健康体检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了解职工健康状况,以便对常见疾病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方法将所有职工按年龄段分成青年(20~40岁)、中年(41~60岁)和老年(60岁以上)三组,对其肝、胆、胰、脾、肾等腹部脏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结果为脂肪肝2662例(15.89%),肾囊肿1220例(7.28%),肝囊肿1135例(6.77%),胆囊息肉904例(5.40%),肾结石618例(3.69%),胆囊结石536例(3.20%),肝血管瘤332例(1.98%)。腹部疾病总检出率为42.54%。男性腹部脏器疾病的检出率高于女性,肾囊肿、肝囊肿、肝血管瘤、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脂肪肝、胆囊息肉、肾结石在中年阶段发病率最高。超重和肥胖者各种腹部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体质量指数正常者,尤以脂肪肝、肾结石和胆囊结石最为明显。结论浙江省电力系统职工腹部脏器疾病以脂肪肝为主,且其发病率与年龄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探讨预防或减少小儿烧伤的措施。方法对512例小儿烧伤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烧伤原因、季节、地点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以1~3岁小儿发病率最高,占小儿烧伤总数的49.6%,男性为162例,女性为92例,男:女为1.76:1。其中热液烧伤为最多见,但不同年龄组烧伤的原因各不同。婴儿组(<1岁)82例,全部为热液烧伤,占100%;幼儿组(1~3岁)254例,热液烧伤218例,占85.8%,其他占14.2%;学龄期前组(4~7岁)112例,热水、热液烧伤78例,占69.6%,火焰烧伤、电烧伤30例,占26.8%,其他占3.6%;学龄期组(8~12岁)64例,热水、热液烧伤44例,占68.0%,火焰烧伤、电烧伤占28.1%。结论小儿烧伤大多是因为家长的疏忽大意和照顾不周所致,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普及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股骨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为0.1%~3.2%。其中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行人工关节骨水泥型固定者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病率为0.1%~1%,生物型固定者发病率达5.4%;全髋关节翻修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病率约为4%,骨水泥型固定者发病率为3.6%~6.3%,  相似文献   

11.
傅荣华 《江西医药》2014,(10):1121-1123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在5%-10%左右,被称为是“天使之吻”。血管瘤发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多于男,比例约为3:1,国外研究表明白种人发病率高于黄种人。在体重低于1000g的早产儿中,血管瘤发病率可高达22-30%。血管瘤不仅是儿童发病率高的肿瘤,也是一种异常独特的肿瘤一它可以在无任何治疗干预下自行消退。它一般在生后2周-1个月间被患儿家长发现,1个月-1年内快速生长,80%的血管瘤于5月龄前停止生长,1年后开始消退,最终消退率可达70-80%[1,2]。血管瘤自然病程分成4个时期:发生期、生长期、静止期、消退期。血管瘤基于血管瘤浸润深度不同可分成3类:浅表斑块型(65%)、混合型(20%)、深在皮下型(15%)。根据血管瘤的形态学不同,可以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多发型。局限型血管瘤是界限清楚,局限于一个部位单发性血管瘤。节段型是血管瘤分布于一个解剖区域,常为斑块样、线状或地图状,而多发型是多发的局限型血管瘤。血管瘤好发于头颈部(60%),其次是躯干(25%)和四肢(15%),外阴也是好发部位之一。大部分(80%)的血管瘤为单发。血管瘤初起多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斑、淡白色斑、红斑,周围可以绕以白晕。生长期时表现各异,多为丘疹、结节、红斑。消退期时病变中央首先出现颜色转浅,硬度下降,然后整个血管瘤逐渐变淡、变平。80%的血管瘤可以恢复正常皮肤。溃疡、出血、感染、心力衰竭、视力受损、气道阻塞、喂养困难、外耳道阻塞是血管瘤的常见并发症。血管瘤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血管瘤的大小、位置、数量、功能影响、并发症、对患儿的心理影响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平阳霉素瘤腔注射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8例/411个全身性多发性海绵状、草莓状、混合性血管瘤采用PYM瘤腔注射治疗。每次2-8mg,单个瘤体<4mg,2周1次,3-5次为1疗程。结果:PYM对血管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100%,首次有效率38.13%。其发热反应仅6.3%。经6个月-3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PYM对海绵状、草莓状、混合性血管瘤具有疗效快、疗程短、创伤小、副作用小等优点,而对其他类型的血管瘤的疗效尚待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韶关市(含所属县区)令人群髋部骨折发病流行情况。方法在韶关市主要收治髋部骨折病人的14所医院的病案中,筛选出2003年至2006年之间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多发骨折的病例,排除了重复入院病例、开放性骨折病例及非本市户口的病例,对5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6年间韶关地区髋部骨折的发病人数为1105人,年均粗发病率为10.1(发病率单位为1/10万,下同),标化年发病率为11.4。男性的年均粗发病率为10.5,标化年发病率为14.0,女性的年均粗发病率为9.7,标化年发病率为9.3,标化年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各年龄段髋部骨折的粗发病率在65岁开始急剧上升,男性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女性。四年来韶关地区髋部骨折的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上升11.3%,但与其他亚洲国家或地区相比,发病率最低。全地区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数的79.3%,年均粗发病率为41.0,标化年发病率为43.1(95%CI为40.2.46.0),其中男性的标化年发病率为50.2(45.1~55.3),女性的标化年发病率为38.8(35.2~42.3),50岁以上人群标化年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本地区城市人群的标化年发病率为16.5-5.0~18.0),乡镇人群的标化年发病率为9.2(8.5-10.0),本地区50岁以上城市人群的标化年发病率为65.1(58.6~71.7),50岁以上乡镇人群的标化年发病率为33.9(30.8~36.9),全地区人群及50岁以上城市人群的标化年发病率均高于乡镇人群(P〈0.05)。结论全地区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数的79.3%,标化年发病率为43.1,男、女性的标化年发病率分别为50.2(45.1~55.3)、38.8(35.2~42.3),50岁以上人群标化年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住院婴幼儿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政祥  苏红  胡晓波 《安徽医药》2008,12(2):144-145
目的探讨住院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血常规改变。方法从我院1362例患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中选择经ELISA classicMP-IgG/IgM检测及咽拭子标本MP选择培养确诊的MP呼吸道感染住院婴儿75例、幼儿116例为研究对象,47例确诊为MP呼吸道感染的3岁以上住院儿童为对照,分析各年龄组儿童MP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病种分布、临床特点及血WBC和PLT变化。结果婴儿、幼儿、3岁以上儿童MP感染分别占呼吸道感染总数的9.0%、27.1%、27.2%,上、下呼吸道感染比例分别为1:18、1:12及1:2.6;婴儿MP感染后咳嗽1周以上伴痰鸣及哮鸣音较幼儿和3岁以上儿童明显增多;MP感染后95%以上婴幼儿血WBC正常或增高,血PLT增高者也达50%以上。结论MP已是我院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年龄越小下呼吸道感染越多,较长咳嗽、痰鸣音是婴儿MP感染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5%咪喹莫特乳膏(明欣利迪,四川明欣药业提供,批号:10091)作为一种新的免疫调节剂在国内已开始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本研究旨在观察咪喹莫特治疗浅表型婴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60例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平均年龄在17周,每周三次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至一岁时,观察用药前后对比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的消退程度以百分数计算,并比较IH各临床表型间有效率的统计学差异,用爿。检验。结果:60浅表型婴儿血管瘤(IH)的有效率为75%,使用前后疗效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皮肤红斑。结论: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对浅表型婴儿血管瘤有明显的疗效且使用安全,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前很多发达国家哮喘发病率超过10%。近年来我国哮喘发病率持续增长,中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于1988—1990年抽样调查中国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为0.11%~2.03%,平均0.91%,时隔10年后2000年再次进行同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儿童哮喘“二年患病率”(近两年有哮喘发作的比例)为0.5%~3.34%,全国平均为1.54%。  相似文献   

17.
谭开华  张光照 《贵州医药》1998,22(3):220-220
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有外科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放射、低温冷冻、电凝及各种硬化剂注射治疗),我们从1989年用无水酒精和5%鱼甘油酸钠治疗口腔、颌面血管瘤30例,收到一定治疗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性14例,女性16例,男女之比无大差别;年龄最小3岁,最大50岁。1.2血管瘤的部位:颌面14例,舌部8例,唇部5例,口底部2例,眼睑1例。2材料和方法2.1药物:无水酒精、5%鱼甘油酸钠。2.2方法:在血管瘤皮肤或粘膜处常规消毒,选择组织较丰厚处为注射点,用7号或9号针头的注射器抽取无水酒精3ml,穿刺人血管瘤内,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2P、90Y对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32P、90Y放射性核素局部近距离照射治疗不同类型的婴幼儿血管瘤,总吸收剂量10~25Gv,2~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弛P治疗172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9.5%;90Y治疗110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2%,与其它类型血管瘤相比,草莓状血管瘤患儿32P敷贴治疗有效率可达94.3%。结论32P、90Y敷贴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特别是豫P敷贴治疗对草莓状血管瘤是一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手段,但得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剂量。  相似文献   

19.
八个月内婴儿麻疹1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1965年普遍接种麻疹疫苗后,麻疹发病率直线下降,从而改变了麻疹的流行规律及临床特点。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病毒的基因变异,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且患者年龄分布也有所改变。近年来发现小婴儿的发病率有所增加。2006年1~8月,我院儿科共收治麻疹52例,其中8月内婴儿18例,占总数的34.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早期干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婴幼儿血管瘤在出生后的第1年发生率为1%~3%,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大约60%的婴幼儿血管瘤病损发生在头颈部,此外,约20%的患儿病损不止一处。血管瘤发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多于男,比例约为3:1。在早产儿中,低出生体质量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