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即脾主升清,胃主和降,以及脾胃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的升降失常,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脾胃病重在调升降的学术思想,并拟定益气健脾,温阳健脾,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等12种辨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淑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296-297
目的中医升降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用药规律,也是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方法本文仅结合多篇有关文献资料,从升降学说的理论基础到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施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阐述了升降规律,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结论人是活的整体,而气机升降又无刻不在,结合药性的升降沉浮、灵活运用方药,方能见效。  相似文献   

4.
七味白术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1]46,为儿科临床常用方剂,清代医家陈复正在《幼幼集成》提到“幼科之方,独推此为第一,后贤宜留意焉”。徐荣谦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辨证经验,徐教授在儿科临证中灵活运用七味白术散治疗多种小儿脾胃病,如疳证、厌食、泄泻、佝偻病等,临床疗效颇佳。笔者有幸随师待诊学习,受益匪浅,现简述其要,以供同道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老年慢性胃炎使用脾胃升降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影响观察。方法选取120例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脾胃升降汤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抑酸、杀菌等治疗。结果在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Hp转阴率分别为91.67%、94.4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Hp转阴率分别为73.33%、92.4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Hp转阴率与对照组患者相仿,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慢性胃病时,使用脾胃升降汤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脾与胃互为表里,二者合称"后天之本"。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胃降"是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脾胃病的治疗目的就是针对不同病情运用不同治法恢复其"脾升胃降"的正常平衡状态,即本文所论的"调畅气机"。脾胃之气通畅,"脾升胃降"即处于正常平衡状态。本文对脾胃病分为肝郁气滞、肝胃不和、寒邪客胃、肠胃积热、中气下陷、胃阴不足、脾胃阳虚等证型,分别运用理气通降、和胃降逆、散寒通阳、通腑泄热、升清降浊、滋阴通降、温中健脾通阳等治法,调畅脾胃气机,使其恢复"脾升胃降"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脾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霞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6):115-117
记忆是人脑的重要功能,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良好的记忆能力是提高学习质量,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条件。把握记忆理论并运用于教学各个环节中,有利于我们教学人员行之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巩固知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使用升降散加减的方式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在2016年1~6月所收诊的3例典型慢性肾炎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加以回顾。结果采用升降散加减的方式治疗,3例患者均治愈,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采用升降散加减的方式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有效保证临床对该类病症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9.
王霞芳老师在诊治小儿脾胃病时,必先察脾胃之厚薄,处方遣药则尤顾养胃存津;治病首辨虚实,又重在诊视脾胃状态,一见不足,必须及时扶助脾胃气阴,补益元气。  相似文献   

10.
脾胃病为内科常见疾病,中医之治疗方法尚多,但须以辨证施治为准则。笔者临证擅长脾胃病的治疗,现将其从肝论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平味汤的功效、主治.该方具有健脾益气、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化湿止泻之功,凡与脾胃运化功能有关的腹痛、泄泻、厌食、积滞等小儿脾胃病均可用该方加减治疗.举例分析说明了平味汤治疗小儿腹泻、小儿厌食症及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介绍李立新教授运用脾胃理论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认为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要始终顾及脾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7年以来开展了整体护理 ,在整体护理中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成功的经验我们以罗伊的适应模式指导护理程序 ,首先全面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 ,准确识别无效反应及其相关的刺激因素 ,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制定出个体化、整体性的护理计划 ,采取各种有效护理措施 ,控制各种刺激 ,使其作用于病人的适应范围之内。在病人入院时寻找他们焦虑的原因 ,估计他们的适应能力 ,然后帮助他们建立实际的目标 ,以增加他们的适应能力 ,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减少对病人的感觉刺激 ,纠正抑郁、退缩、暴力行为 ,…  相似文献   

14.
<正>李振华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出身于中医世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名老中医,业医60余载,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疗效独特,现介绍其经验如下。1脾胃病本证李老认为,脾主运化,胃主腐熟,脾为胃行其津液。脾主升清,  相似文献   

15.
升降出入理论与哮喘治法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技术已逐渐成为膝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简要地对关节镜的发展历史以及其在膝关节疾病(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断裂、关节清理等)的诊治、临床运用做了相关的介绍和分析,使我们对关节镜技术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认识到其在膝部疾病治疗上的优点及不足,从而指导医疗工作者在以后的临床上更加有选择性的应用关节腔镜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温热论》[1]曰:“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若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痛,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又云:“再前云舌黄或浊,须要有地之黄。若光滑者,乃无形湿热中有虚象,大忌前法。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证必无,或十之存一。亦要验之于舌,  相似文献   

18.
谢光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22-123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治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以治疗前及停止治疗6周以内的肠镜检查为准,治疗后肠镜复查进行活检时尽可能在原病变部位钳取,肠镜及病理检查均由专人负责。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临床类型、病变范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清化活血敛疡法能减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豁膜组织病理炎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中医辨治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从治理脾胃首重调护、时刻注意保护胃气、运脾除湿治疗厌食、消导分利治疗泄泻4个方面介绍了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脾胃病的经验,可资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中药理论正确运用于临床实践中,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方法掌握各类药的基本知识、主要性味、归经特点及主要适应证,在对各分类药进行分类和比较的基础上找出功能、主治的异同点。结果实现了对症下药,安全、快速治愈疾病。结论在中药理论的具体运用中,只有深入研究中药的各种基本性能,才能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