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成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脑CT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使用Neuviz Bual双排螺旋CT机,初诊时行管电压120kV,管电流常规剂量260mAs。复查时使用120kV,低剂量组采用140mAs,100mAs,80mAs行全颅脑扫描,并对扫描的图像进行优良率、噪声值评价,比较图像质量。结果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80mAs低剂量扫描时噪声值为(5.62±0.56)HU,常规剂量噪声值为(3.12±0.26)HU,两种剂量噪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140mAs、100mAs、80mAs与常规剂量扫描序列辐射剂量比较剂量明显降低。低剂量(80mAs)组完成的患者CT图像仍可以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复查的患者进行低剂量扫描是可行的。即第1次颅脑CT扫描图像用常规剂量,患者复查可以酌情使用140mAs、100mAs、80mAs。  相似文献   

2.
李殊明  金科  陈桦  李晓明 《中国医药》2011,6(9):1135-1136
目的 探讨儿童鼻腔疾病的不同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鼻腔疾病而行常规剂量(100mAs)CT检查的36例患儿,再行选定低剂量(50 mAs、30 mAs)对照CT扫描;统计各剂量组的权重CT剂量指数(CTDIw)和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对每幅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和定性诊断.结果 30 mAs和50 mAs低剂量组的CTDIw和CTDIvol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100 mAs)组[分别为(3.53±1.43)、(6.34±2.2)mGy比(112.76±1.64)mGy,(4.17±0.81)、(8.51±1.26)mGy比(16.83±2.72)mGy,P<0.05或P<0.01];50 mAs剂量组扫描图像质量以良为主(61.11%),且其疾病定性诊断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0 mAs剂量组扫描图像质量和定性诊断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儿童鼻腔疾病,完全能够代替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且50 mAs低剂量即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受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阳明  徐开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05-2406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颌面外伤中的应用,评估其图像质量.方法:对21例受检者在行常规剂量(160 mAs)螺旋CT扫描后,在骨折区行低剂量(30 mAs)螺旋CT扫描;由2名医师盲法评价图像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低剂量螺旋CT骨窗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图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以满足诊断需要.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颌面外伤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可以保证图像质量并有效地保护病人.  相似文献   

4.
张振斌  吴宗山 《安徽医药》2019,40(2):181-183
目的 评估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28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家属意愿对13例患儿进行管电流150 mAs头颅常规剂量CT扫描(常规剂量组),15例患儿进行管电流75 mAs头颅CT低剂量扫描(低剂量组),由3位高年资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盲法评价并给予影像诊断。结果 3位医师盲法评价结果显示,低剂量组扫描所获图像质量得分略低于常规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优良率均为100%,对影像诊断无影响;但低剂量组的图像噪声较常规剂量组高(P<0.05),图像噪声与辐射剂量之间交互作用显著。结论 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诊断HIE与常规剂量扫描具有同样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分析16层螺旋CT机行颅脑非螺旋扫描成人颅脑的条件选择.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500名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5组,对其用16层螺旋CT机行颅脑非螺旋扫描,对第2~5组采用低剂量(200、160、100、80 mAs,120 kW)扫描,对第1组采用常规剂量(颅顶部200 mAs、颅底部240 mAs,120 kW)扫描,结合对5分制的运用,安排2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对各组图像主观评分,在评价结果一致性的评定方面运用Kappa一致性检验,记录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值和各单次加权CT剂量指数(CTDIvol),计算相对第1组,第2~5组的CTDIvol及DLP值下降的比例.结果 经本院后续统计分析得出,2名医师评分的一致性好(P=0.017,K=0.860);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扫描剂量呈正相关(P<0.05,r=0.512),在第2~4组中,图像质量优良者(评分>3分)所占比例达95%~98%,相比于第1组,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第1组,第2~5组的DLP和CTDIvol分别降低20.68%、36.50%、60.40%、68.23%和15.79%、32.59%、57.89%、66.40%,第1组与各组的DLP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第1组的图像质量,第5组图像质量下降明显,评分>3分的图像质量占68.23%,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本院研究得出,对成人颅脑行颅脑非螺旋扫描时,管电流采用100 mAs,可显著降低低剂量CT扫描的辐射剂量,不会明显影响到对成人颅脑解剖结构的观察和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排螺旋CT行肺低剂量扫描的扫描结果,探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6例受检患者,分别行单层螺旋CT肺低剂量扫描(50mAs)及常规剂量扫描(70mAs),对比两种扫描诊断效果。结果 26例受检者行低剂量及常规剂量扫描均见89个结节,直径大小不同的结节个数均一致,两种剂量检出结节个数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低剂量扫描检出结节钙化、毛刺、空泡征象个数分别为5个、9个、3个,常规剂量扫描分别为6个、9个、3个,两种扫描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低剂量扫描图像平均分为3.49分,常规剂量扫描图像平均分为3.51分,两种扫描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排螺旋CT行肺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扫描无很大差别,对肺内结节及结节征象的检出率与常规剂量扫描相近,但低剂量扫描可减少辐射剂量,效果安全可靠,可用于肺癌高危人群早期普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研究低剂量螺旋CT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诊断肺结节的结果。方法 选择荆州市胸科医院放射科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检查的117例肺结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剂量、低剂量扫描。比较低剂量螺旋CT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的图像质量、图像噪声、辐射剂量及肺结节形态学特征,同时详细分析和记录肺结节性质。结果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图像质量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在肺结节形态学特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在肺结节性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低剂量CT扫描的图像噪声高于常规剂量CT扫描,但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诊断肺结节的结果一致,但低剂量CT扫描可明显减少患者受到的辐射伤害,适合应用于肺结节的筛查和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新生儿低剂量头颅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颅脑病变需行CT检查的新生儿80例随机等分成2组,分别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常规剂量组管电流为180mAs,低剂量组为60mAs,其余参数为管电压120kV,1.5秒/360度,层厚、层间距7mm,轴位扫描,1X3幅图像。记录各组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由3位医师采用盲法评判两组扫描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常规组的CTDIw为45.8mGy,60mA组的CTDIw为9.6mGy,低剂量扫描组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仅相当于常规剂量的21.0%,所用图像基本都满足了临床需要。结论螺旋CT应用降低管电流的方法在新生儿头颅扫描时可明显降低射线剂量,并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部外伤CT检查中应用低剂量CT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成人头部外伤患者138例,行常规CT扫描后,对包含病变并且无部分容积效应影响的层面再行75%和50%剂量CT扫描,对图像质量进行5分制评分,采用FriedmanM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及McNemar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评价不同剂量组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结果低剂量Ⅰ组与常规剂量组间CT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低剂量Ⅱ组与常规剂量组间CT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低剂量Ⅱ组与常规剂量组CT图像的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对于头部外伤CT检查病例,可应用75%剂量水平进行低剂量扫描,而50%剂量水平尚不可应用。  相似文献   

10.
龙建新  徐小平 《江西医药》2010,45(7):695-696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鼻窦病变检查中的可行性,评估其影像效果。方法对45例患者在行鼻窦常规剂量(200mA)CT扫描后,再行低剂量(30mA)CT扫描;由2名医师盲法评价图像,按正常图像、图像有少许伪影、图像有严重伪影的等级对每一幅图像进行质量评判,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98%以上鼻窦低剂量CT图像可以满足诊断需要,与常规剂量CT图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窦病变低剂量CT扫描是切实可行的,正确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护病人和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虚拟平扫(VNC)在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行常规CT平扫和双能量CT增强扫描。经liverVNC获得虚拟平扫(VNC)图像,由2名医师对VNC和常规平扫的图像质量及病灶显示情况进行评价,测量双肾病变区平均CT值、SNR及辐射剂量,并进行比较。结果VNC图像在病灶显示方面完全满足诊断要求,与常规平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钙化灶在VNC显示较常规平扫体积缩小。所测量各部位VNC平均CT值与常规平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t检验对比分析VNC与常规平扫选在肾实质、腰大肌、主动脉及肾占位的图像,虚拟平扫(VNC)SNR低于常规平扫(P〈0.05);虚拟平扫单期CTDI、DLP、有效剂量ED分别为(12.64±3.74)mGy、(464.50±207.37)mGycm、(6.96±3.11)mSv,均低于常规平扫的(17.52±2.12)mGy、(640.94±195.26)mGycm、(9.16±2.92)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88、4.842、2.588,P均〈0.05)。结论对与肾脏占位性病变,第二代双源CT可提供高质量虚拟图像.并且将明显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肺部病变复查中作用。方法选择52例肺部疾病患者且需要多次复查者,同时行常规剂量(160 mAs)和局部低剂量(20 mAs,其他参数与常规剂量相同)两种扫描,将两次得到的图像进行病灶的客观征象比较,并在复查时仅行局部低剂量扫描,所得图像与前次局部低剂量扫描所得图像对比以观察疗效。非肺癌患者临床痊愈时行常规剂量和局部低剂量两种扫描,或低剂量扫描发现病灶消失后立即行常规剂量扫描,并做对比。结果两种扫描方式发现病灶的数量、大小和病灶的钙化、空洞、支气管气相及边缘的一些征象显示无明显差异;同时受检者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明显下降。结论低剂量CT肺部扫描是非常有价值的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肺部病变复查当中。  相似文献   

13.
齐志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685-3686,384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的最适宜剂量。方法选取90例COPD患者分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对照分析其影像学质量。结果90例受检查患者,两种扫描方法均能使影像图质量达到满意要求,且低剂量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t=5.01、6.82,均P〈0.05)。结论COPD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时,低剂量扫描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明显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降低剂量螺旋CT对儿童颅脑扫描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3岁以下的儿童用低剂量螺旋cT头颅扫描,以降低儿童在行CT检查时接收的放射辐射。方法总结69例儿童颅脑CT用三组不同参数扫描。结果在管电流80mAs和100mAs,对儿童颅脑扫描,图像显示清晰,噪声低,扫描信息完整。在管电流为50mAs儿童年龄小于3岁时,也能达到上述效果。结论采用低剂量对儿童头颅CT扫描,即能保证图像质量,又能降低儿童在接收头颅CT检查时的放射辐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身体质量指数(BMI)优化管电流在256层螺旋极速CT冠状动脉检查降低辐射剂量中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即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与基于BMI优化管电流回顾性心电门控术的对比研究.方法 按拟定的标准将120例病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组(对照组);B组:基于BMI优化管电流回顾性心电门控组(实验组).记录每例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BMI、平均心率及扫描长度,测量并计算出原始轴位冠状动脉增强图像的图像噪声、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噪声比,同时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并计算出有效辐射剂量.然后对客观与主观图像质量评估指标及有效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A、B两组患者的图像噪声分别为:30.48±5.60、32.08±3.56,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B两组患者的图像信噪比分别为:15.42±3.73、14.47±2.7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B两组患者的图像对比噪声比分别为:13.29±3.52、12.40±2.6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B两组患者的图像总评分分别为:(3.63±0.41)分、(3.58±0.44)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A、两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4.34±0.92)mSv、(7.16±1.40)mSv,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基于BMI优化管电流回顾性心电门控与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相比,前者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的同时,可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256层与64层螺旋CT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T肺动脉造影检查的6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3 d内在进行256层螺旋CT以及64层CT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种检查设备对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并对其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平均扫描时间及平均造影剂使用剂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设备对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均为100.0%,在噪声、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扫描长度方面,256层螺旋CT与64层螺旋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256层螺旋CT平均造影剂用量为(4.45±1.37)mSv,64层螺旋CT为(5.68±1.06)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P<0.05);平均扫描时间256层螺旋CT为(3.68±1.29)s,64层螺旋CT为(7.6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33,P<0.01)。结论256层螺旋CT与64层CT都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手段,但256层螺旋CT较64层螺旋CT能显著缩短扫描时间,减少放射性造影剂的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脑电图特征。方法总结在该院小儿科住院的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儿的癫痫发生率、临床类型、头颅计算机体层成像(CT)、脑电图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抗癫痫治疗效果。结果 139例脑性瘫痪患儿中有32例合并癫痫,占23.0%;常见的癫痫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12例(37.5%)和部分性发作6例(18.8%);癫痫多发生于痉挛性脑性瘫痪(68.8%);25例(78.1%)癫痫首发于1岁前;合并癫痫患儿的头颅影像异常及脑电图异常分别为30例(93.8%)和27例(84.4%),而未合并癫痫患者分别为75例(81.5%)和20例(35.7%),脑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合并癫痫患儿常见的头颅异常为脑发育不良11例(36.7%)、脑积水6例(20.0%),余为脑萎缩、缺氧缺血性脑病样改变等13例(43.3%);脑电图异常中局灶性和弥漫性异常所占比例为48.2%和51.9%;81.2%的癫痫患儿需要2种及2种以上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结论脑性瘫痪患儿中癫痫的发生率较高,其头颅影像学和脑电图分别以脑发育不良和弥漫性异常为主;脑性瘫痪儿童的癫痫大多为难治性,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尿路梗阻患者应用低辐射及低剂量对比剂多层螺旋CT泌尿造影(MSCTU)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尿路梗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CT扫描管电流不同以及注射造影剂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在两组患者实施CT扫描结束后,选择常规组图像为标准来对低剂量组的成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低剂量组患者在输尿管上段、肾脏横断面图像及全泌尿系统MIP、VR图像评分分别为(20.88±2.43)、(19.98±2.13)、(18.01±1.01)、(19.95±3.09),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其输尿管中下段横断面图像、膀胱横断面图像和MPR及CRP图像相评分分别为(25.46±1.56)、(22.13±1.45)、(24.97±1.98)、(23.87±4.23),与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路梗阻的临床诊断中,CT管低电流和低剂量的对比剂MSCTU对患者中上段输尿管、肾集合系统梗阻以及全尿路梗塞均能做出相对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