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胡桃夹综合征是由于左肾静脉(LRV)通过腹主动脉(AA)与肠系膜上动脉(SMA)之间的夹角时受压,使左肾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包括血尿、蛋白尿、胁腹痛、精索静脉曲张等)[1]。目前诊断胡桃夹综合征的金标准为逆行性左肾静脉造影与肾-腔静脉压力差测定,但逆行性左肾静脉造影与肾-腔静脉压力差测定为有创性检查,大多数患者不接受,目前,影像检查主要依据超声及CT(MDCT)扫描及重建技术诊断胡桃夹综合  相似文献   

2.
胡桃夹综合征(NCS)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受挤压而引起血尿、蛋白尿和左腰腹痛等一系列症状。本研究对16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分析,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也称胡桃夹现象,是指左肾静脉在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到挤压伴有血尿、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不易被识别的疾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根据左肾静脉的解剖位置可以将胡桃夹综合征分为两型:前胡桃夹综合征和后胡桃夹综合征。后胡桃夹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左肾静脉解剖位置异常,据报道在人群中异位左肾静脉发病率为1.0%~3.2%。本组研究主要阐述的是前胡桃夹综合征(以下简称胡桃夹综合征),我们采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对28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进行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于红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183-183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 又称胡桃夹现象( nut cracker phenomenon, NCP) , 是指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间受机械性挤压后, 肾静脉血流回流受阻引起的左肾静脉高压现象[1].临床表现为反复性、发作性血尿或蛋白尿.我们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冯美芬  张玉良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406-1407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也称胡桃夹现象(NCS),是指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左肾静脉(LRV)受到挤压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非肾小球性血尿、直立性蛋白尿等).目前尚无较好的诊断标准,而且操作手法尚不统一.  相似文献   

7.
胡桃夹现象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通常出现血尿、蛋白尿,男性常伴精索静脉曲张,在成人中少见.  相似文献   

8.
<正>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即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走行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内使其机械受压,造成以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和腰痛为主的一种少见病,临床发病率较低。自2004-01~2008-05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NCS5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综合征,左肾静脉走行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由于其受压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1,2],如肉眼及镜下血尿、乏力、腰痛、蛋白尿等。本研究通过分析40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超声资料,探讨其超声临床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确诊的40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15~44岁,平均(19±12)  相似文献   

10.
盛群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77+79-77,79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胡桃夹综合征病例的16排螺旋CT的影像资料。结果 5例胡桃夹综合征均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左肾静脉征象,16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直观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夹角,平均为18°;CT横断位图像显示左肾静脉穿过肠系膜上动脉夹角时明显受压、狭窄,狭窄段前静脉扩张,直径为狭窄段的2倍以上;左侧精索静脉及左侧卵巢静脉曲张各1例。5例增强扫描肾实质平衡期均显示双肾实质密度差20HU以上。结论 16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作为胡桃夹综合征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 ,NCP ),由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到挤压引起的血尿或蛋白尿、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疾病。其中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是其重要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少见,其治疗方法包括内科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包括左肾静脉移位术,肠系膜上动脉移位术和自体肾移植术和腹腔镜左肾静脉人工血管外支撑术[1]。保守治疗仅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而介入治疗价格昂贵,远期疗效不明确,且术后并发症较多,仅见于病例报道,故目前首选手术治疗。我院2009年8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了6例因“胡桃夹”现象出现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和腹痛患者采用腹腔镜左肾静脉人工血管外支撑术,术后效果满意。现将其围手术期治疗的有关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彩超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渝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35-2036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veinentrapment syndrome),又称胡桃夹综合征(Nut cracker syndrome,NCS)是走行于腹主动脉(AO)与肠系膜上动脉(SMA)间的左肾静脉(LRV)受压狭窄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本组为1999年3  相似文献   

13.
<正>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处受挤压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直立性蛋白尿和腰肋腹痛、生殖静脉曲张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肾静脉受压综合征自1972年被首次发现至今,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在临床产科中,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产妇更是少之甚少,相关研究表明,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患者大多体型偏瘦者,导致夹角中脂肪减少,进而导致夹角变小[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胡桃夹综合征的误诊原因及临床上如何避免误诊。方法选择自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外院误诊为肾脏病等的胡桃夹综合征患者15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57例患者经相关检查,排除肾脏病等其它疾病,立卧位彩超左肾静脉的变化符合胡桃夹的诊断,最终157例患者确诊为胡桃夹综合征。结论综合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必要的仪器检查等是提高该病的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单纯血尿是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其病因复杂多样。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phenomenon)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RenalVeinentrapmentsyndrome)。临床表现主要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或者蛋白尿,伴或不伴精索静脉曲张等,它是儿童非肾性血尿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将作者工作中所遇到的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最后确诊为胡桃夹现象的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8例,女1例,年龄在8~14岁之间,病程在2天~3年余不等。12 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胡桃夹现象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探头频率3.5-5.0MHz的彩色超声,观察了25例患者的左肾静脉内径扩张程度及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变化。结果25例患者左肾静脉内径均增宽,仰卧位左肾静脉狭窄部位内径1~4mm,狭窄前扩张部位近端内径8~15mm,脊柱后伸15min后,扩张部位近端内径达18mm。结论超声诊断胡桃夹现象图像直观,测量准确,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左肾静脉的解剖关系显示清晰,可以动态观察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变化及左肾静脉的扩张情况,并能除外肿瘤、外伤、结石等引起血尿的疾病,因此,超声检查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晓  王宾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231-2233
目的 总结胡桃夹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行手术治疗6例,其中支架植入术2例,肠系膜上动脉移位术3例,左肾静脉下移术1例,均获治愈出院.结论 通过循征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肾性血尿常见病因及其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01非肾性血尿患者128例泌尿系及左肾静脉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结果 128例非肾性血尿中诊断运动后血尿69例(53.9%),胡桃夹综合征(NCS)40例(31.2%),膀胱炎10例(7.8%),泌尿系结石6例(4.7%),肾肿瘤2例(1.6%),肾损伤1例(0.8%)。结论青少年非肾性血尿以运动后血尿、NCS多见。超声检查对非肾性血尿具有明确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左肾静脉超声影像特征和规律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胡桃夹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1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其左肾静脉,分析超声影像特征和规律及其诊断意义。结果观察组经超声检查发现其左肾静脉近心端及远心端内径,近心端及远心端血液流速在站立位、平卧位、双腿蹲位及单膝屈曲卧位时,两两比较,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AO与SMA夹角、左肾静脉最窄段内径、左肾静脉最窄段与最宽段内径比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左肾静脉近端及远端管腔内径、血液流速在不同体位时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其左肾静脉最窄段内径、SMA与AO夹角均低于健康人。  相似文献   

20.
倪征  曹斌 《江苏医药》1997,23(1):48-48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RV)又称胡桃夹现象,是指LRV走行在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形成的夹角内受到挤压引起反复性、发作性血尿或蛋白尿,是儿童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重要病因之一。我院自1995年9月至1996年3月,对临床表现为非肾小球性血尿病儿进行腹部B超检查,观察有无左肾静脉受压后扩张现象,结果在18例中共发现8例,发生率为32%,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5~14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3年,平均2个月。3例伴阵发性腹痛、腰痛,其中1例伴左侧精索静脉怒张。5例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其中2例伴间歇性蛋白尿,3例为间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