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用钩体秋季群56060株制备的外膜菌苗免疫6只恒河猴(RM1~6),其中pRM1~2接种外膜菌苗0.5ml,RM3~6接种1.0ml。RM7~10不予免疫作为对照。RM1~4用5ml秋季群钩体强毒株活菌进行攻击,RM5~6用10ml,RM7~10分别以5ml及10ml活菌攻击,攻击后24及48小时抽取血液培养。结果证实所有免疫猴血液培养全部阴性。对照组不论是5ml或10ml攻击的均为阳性。第11日选取免疫组RM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用微孔滤膜所制备的二种勾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和波摩那群)外膜菌苗对金地鼠和豚鼠的保护作用作了观察。给金地鼠皮下接种0.1毫升黄疸出血群勾端螺旋体外膜菌苗,14天后用同型毒株1毫升(2×10q/毫升)攻击,所有接种菌苗金地鼠无一发病及死亡,10天后剖检均未见有任何病变,肾培养全部阴性。而对照组则全部死亡,剖检有重度病变,肾培养全部阳性。二种外膜菌苗以0.2毫升给豚鼠接种一次,14天后用同型毒株2毫升(2×10q/毫升黄疸出血群,2.3×10q/毫升波摩那群)攻击,所有经菌苗接种豚鼠均免于发病及死亡,24小时抽心血培养亦为阴性,10天后剖检亦未见有任何肉眼病变,肾培养全部阴性,而对照组豚鼠全部发病或死亡,剖检有严重的肺部、腹壁和肾脏病变,肾培养均为阳性,心血培养阳性。从而表明勾端螺旋体外膜菌苗对金地鼠和豚鼠的免疫原性是强的,它们对接种动物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们过去业已证实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一次接种0.1毫升即可保护100%金地鼠免于死亡,接种0.2毫升也可100%保护豚鼠免于发病、死亡或肾脏排菌。为了进一步探明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对恒河猴的免疫原性,我们选用秋季群钩端螺旋体56060株制成的外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观察外膜菌苗接种于人体后的全身反应与局部反应以及抗体消长动态,我们选择桐乡县崇福镇农民61名作为观察对象。每人接种外膜菌苗1ml,免疫后24小时检查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并在免疫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采取耳血作显微镜凝集试验测定抗体。同时选取另60名农民接种钩端螺旋休普通菌苗(接种2次,共3ml)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以“膜菌”免疫的人群与按种“普苗”相同,均未出现强反应与  相似文献   

5.
现用的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全菌体菌苗预防钩体病已有显著的预防效果,但因接种剂量大、针次多、人群不易接受、给预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于1978年~1984年我们所与浙江医科大学和浙江省卫生防疫站共同协作,先后完成了钩体外膜菌苗实验室小量研制与人体试验观察,结果证实外膜苗既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又有使用方便等优点。然而上述研制只限于  相似文献   

6.
有关钩体外膜菌苗的研制、理化特性、化学组成、抗原性及免疫力试验过去业已报道。为了进一步观察外膜菌苗免疫人群后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以及血清中抗体消长动态,以便为中量试验提供依据,我们选择本省非流行区的桐乡县某镇近郊,年龄在13~60岁之间,外表健康的农民61人作为研究对象。另以同样条件选择农民60人接种钩体普通菌苗作为对照。钩体多价外膜菌苗系按V报〔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0(2):96,1981〕改良法制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勾端螺旋体盐变细胞的制备过程及外膜提纯的简化方法。用上海综合4.1号培养基培养,生长丰盛的钩端螺旋体培养物直接加入8%氯化钠使之盐变,再用0.85~1.2微米的微孔滤膜加压过滤法收集盐变细胞,以1/80蒸馏水洗下,加入等量0.04%十二烷基硫酸纳使外膜溶解,并经低速离心除去圆柱形菌体后予以透析,再经0.45微米孔径的滤膜过滤除菌所得轻微乳光色滤液即为纯化勾端螺旋体外膜。  相似文献   

8.
将黄疸出血群及波摩那群勾端螺旋体浓缩20倍的外膜纯品滴于火棉胶——碳支持膜的铜网上作PTA染色及醋酸铀染色。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60,000~80,000倍,观察到外膜大多呈圆筒状或多角形。  相似文献   

9.
哮喘菌苗     
哮喘菌苗,是一种由呼吸道常见的三种细菌,即甲型链球菌、奈瑟氏球菌及白色葡萄茵,经培养及灭菌制成,浓度为6亿/毫升。用途:主要用于伤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气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等患者。用法:(1)皮下和肌内注射均可;(2)一般在发作季节前一个月即可开始注射,注射一个发作季节为一疗程,亦可终年注射,连续数年;但在缓解季节(大多为夏季)可暂停注射;(3)一般每周注射一次,但亦可每周二次,初次量从0.1~0.5毫升,每次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成年杂种狗6只,将12条坐骨神经简单割伤离断,其中右侧6条立即进行神经束-束外膜-外膜修复(FEER),左侧6条立即进行传统的外膜修复(TER)。修复后2个月,将受累区域之神经取材,标本固定及进行组织切片染色(HE,Weil,Masson及本文作者修订的Glees染色法)。其结果在术后功能观察、病理解剖大体标本观察及神经组织病理学观察三方面进行估价,说明FEER组比TER组优越。  相似文献   

11.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博氏杆菌引起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在全球每年由此病原体引起的百日咳病例可高达2000~4000万例,其中20万~40万病人死亡。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但大多数重症与致死性的病例发生在婴幼儿。接种菌苗是预防此病最合理的方法,它能大大降低对公共卫生带来的危害。目前已有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40个国家生产这种菌苗。当今全球约有80%的儿童接种了这种菌苗。  相似文献   

12.
安达县在上级党和县委的领导下与省卫生防疫站密切配合,该县医务人员解放了思想,鼓起了革命干劲,积极学习苏联先进科学技术经验,在国内首次应“菌苗疗法”治疗波状热,第一批观察23  相似文献   

13.
淋球菌外膜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病奈瑟菌是人类性传播疾病淋病的病原菌,简称淋球菌。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粘膜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近年研究发现,淋球菌外膜蛋白在致病过程及宿主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淋球菌的感染率相当高,并可导致反复感染,这与其逃避宿主防御系统的机制较完善有关。菌体表面主要抗原成分外膜蛋白抗原等,  相似文献   

14.
美《医学论坛报》第21卷第27期(1980年)报道英国伯明翰消息:伯明翰事故医院的研究人员正在生产一种菌苗药丸,它能预防烧伤病人、器官移植接受者、自血病患者和大手术恢复期的病人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撕脱输尿管有、无外膜包埋于肠系膜缘浆肌肠段能否重建血运的差异性。方法将33条杂交犬分A、B、C三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5条,保留撕脱输尿管外膜组5条和去除撕脱输尿管外膜组15条(再分术后4周组、6周组、8周组各5条),分别制作保留离体输尿管外膜的模型和去除离体输尿管外膜的模型,再包埋于肠系膜缘浆肌层下,术后4、6、8周分别处死犬,取出移植输尿管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空白组输尿管黏膜肌层无变化,保留撕脱输尿管外膜输尿镜下原移植输尿管内膜层消失,见不到移行上皮细胞,输尿管肌层退化,变薄或消失,原外膜层出变成黄色钙化斑,内有大量炎性细胞侵润。去除撕脱输尿管外膜组镜下移植输尿管内膜存在,移行细胞核良好,细胞层较正常减少,但仍有2~3层。输尿管肌层存在,变薄与外周肠壁肌层融合血运重建存活。结论输尿管外膜是影响撕脱输尿管重建血运的重要因素,采取去除外膜后移植于肠系膜缘浆肌层肠段的方法,能够使其恢复血运而成活,证实该方法有可能是解决输尿管撕脱造成输尿管长段缺损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amatis,Ct)主要外膜蛋白(MOMP)为Ct最重要的免疫原之一,由于其蛋白结构的特殊性,其已被进行广泛研究,它不仅可用于Ct基因型分型,而且为Ct疫苗研究中最重要的候选成分。现将Ct MOMP基因及蛋白的特性、MOMP的免疫学特性、MOMP的基因型分型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人体感染霍乱弧菌后,可获得有效的保护性免疫。但是究竟霍乱弧菌表面的哪种成份在保护性免疫中起主要作用,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因此深入研究此问题对霍乱免疫机制的探讨以及制造高效霍乱疫苗都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提取了霍乱弧菌外膜成份,并对其免疫化学性,抗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本文用4M尿素提取霍乱弧菌外膜,SDS—PAGE图谱显示11条蛋白区带,主要外膜蛋白分子量在40k~45k之间;  相似文献   

19.
应用伤寒杆菌菌苗作为疫苗对小鼠进行体内,外抗肿瘤治疗实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伤寒杆菌菌苗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体外对却多种瘤细胞无直接杀伤作用,提示伤寒杆菌菌苗的抑瘤作用是由机体介导的。进一步的免疫学指标显示以伤寒杆菌菌苗作为抗肿瘤商苗可增强荷瘤小鼠的NK细胞和Mφ细胞的杀伤活性。因此证明伤寒杆菌菌苗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1984年12月对我区1~12岁儿童采用A群流脑多醣体菌苗进行了接种。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效果评价及经济效益分析,现将分析方法和结果报告于下。方法一、设组:我区所辖五个县为接种组;与我区毗邻的某县历年流脑流行与我区各县相一致,1984年因无疫苗供应未进行接种,作为对照组。二、资料搜集:复核1985年1~5月两组流脑符合诊断依据,并记明接种史的病例。诊断标准以全国专业会议1975年拟定的《流脑诊治常规》为标准。三、菌苗和接种成本费:菌苗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批号8422—3)。确定一个县专册登记各项费用(包括运输、劳务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