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除常规服用胺碘酮外,同时服用普伐他汀40 mg,每晚1次;对照组43例,常规服用胺碘酮,观察1年.治疗前后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比较两组房颤复发率和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1年后观察组房颤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 与单用胺碘酮相比,普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显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阵发性心房纤颤137例,随机分成胺碘酮组和胺碘酮合并阿托伐他汀组,连用1年。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观察2组患者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胺碘酮合并阿托伐他汀组较胺碘酮组高敏C反应蛋白、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且心房纤颤复发率明显减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心房纤颤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林东 《中国医学创新》2007,4(6X):116-117
目的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索系统(RAS)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但作用机制不明,推测与其促进了心房重构,特别是心房结构重构有关。本文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每月发作2次以上)和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病小于半年)患者应用口服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和预防复发,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胺碘酮,实验组在胺碘酮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观察房颤发作频率,复律后随诊12个月,定期观察心房颤动复发情况。结果 胺碘酮与依那普利联用较单纯应用胺碘酮更有助于治疗房颤和预防房颤复发,能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应用预防心房纤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阵发性房颤经口服胺碘酮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组及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3、6及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3、6、12个月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9.5%、84.2%、81.5%,对照组为87.0%、81.2%、7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左房前后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第6个月及12个月,治疗组左房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后用于预防心房纤颤复发,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与胺碘酮联用美托洛尔组相似,而抑制左心房重构的作用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方杰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40-141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6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和替米沙坦,对照组单用胺碘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比治疗前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房颤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房颤发作次数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左房内径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扩大,但观察组左房内径的平均增幅在治疗后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能更有效地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发,两者能更好地抑制心房重构,延缓心房扩大,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胺碘酮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9例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68.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胺碘酮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心房纤颤,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睢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左房内径、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左房内径、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左房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8.
孔国防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28-3029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将心房纤颤发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2例,对照组48例。试验组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西地兰静脉注射,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3 h后的心室率控制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可以对阵发性心房纤颤进行有效抑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将68例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胺碘酮静点并口服维持,对照组给予西地兰静点,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转复率为86.12%,维持率为80.56%;对照组的转复率为84.38%,维持率为46.87%.结论西地兰和胺碘酮均能有效地转复房颤,但胺碘酮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更为有效,胺碘酮治疗房颤有较好疗效,长期使用有较高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自1997年至2001年我们对老年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使用苯那普利与胺碘酮联用预防心房纤颤复发与对照组单用胺碘酮对比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老年阵发心房纤颤患者60例,均经心电图证实,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60~82岁,平均68.9岁;病程2个月至15年,平均7.2年;心房纤颤发作频率1  相似文献   

11.
阿托伐他汀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阵发性房颤患者94例,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稳心颗粒组)和对照组(胺碘酮组)。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稳心颗粒,对照组口服胺碘酮,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房颤复发率明显下降(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P〈0.05),左房内经(LAD)明显缩小(P〈0.05),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稳心颗粒能更有效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联合用药组(卡托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12个月,计算两组治疗后第3、6、9、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研究期结束后各组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具有显著性,但两组间治疗后血压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9、12个月,联合用药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两组间左心房内径在治疗后12个月时胺碘酮组显著高于联合用药组.结论:卡托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可抑制左房扩大,并有效预防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3.
徐占领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09-210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对照组)、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组(治疗组),治疗随访时间1年,比效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第6个月,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78.88%、47.65%,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测得他们的超声心动图治疗组患者LAD、LAEDV及LAESV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的LAEF均明显增加,但治疗组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及改善左心房功能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砀山县人民医院2008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应用厄贝沙坦和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和胺碘酮治疗。所有患者每月于门诊随访一次,共连续随访一年,观察两组血压改善情况、房颤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压均控制良好,且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实验组房颤复发率24.0%(12/50),对照组复发率50.0%(25/50),两组复发率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可以减少房颤的复发,是一种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有效的用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酯联合胺碘酮对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性心律的维持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老年病科和心内科83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老年患者(≥6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试验组给予胺碘酮+坎地沙坦酯,随访观察12个月。结果: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1.0%对65.9%,P〈0.05),左心房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34.1±5.8)mm对(37.8±6.4)mm,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坎地沙坦酯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对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可能与坎地沙坦酯抑制心房电及结构重构,从而抑制左心房扩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用胺碘酮在心房颤动(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87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复律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试验组给予胺碘酮+替米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房颤复发情况和左心房内径变化。结果:随访1年后试验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为82.9%(34/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左房内径显著缩小(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并可逆转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普伐他汀治疗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服用胺碘酮,治疗组服用胺碘酮+普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房颤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左房内径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心房颤动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CRP及左房内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普伐他汀能有效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其机制与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黄建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25-1926,1930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将57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阿司匹林组(Ⅰ组,n=28)、洋地黄+阿司匹林组(Ⅱ组,n=29),治疗及随访时间6个月,观察治疗过程中房颤的复发、心律维持及血栓栓塞发生情况。结果:房颤复发Ⅰ组3例(10.7%),Ⅱ组8例(27.6%),Ⅰ组低于Ⅱ组(P<0.05);心室率控制Ⅰ组25例(89.3%),Ⅱ组15例(51.7%),Ⅰ组优于Ⅱ组(P<0.05);血栓栓塞Ⅰ组2例(7.1%),Ⅱ组3例(10.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功能正常者,胺碘酮联合阿司匹林降低房颤复发及控制心室率方面优于洋地黄联用阿司匹林,但在预防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方面无明显差异。就目前来看,胺碘酮联用阿司匹林仍是治疗房颤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房颤再发率和持续性房颤发生率的影响以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辛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的同时,予口服辛伐他汀20m/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跟踪24个月,观察2组治疗1年后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肾素、AngⅡ的表达水平。结果辛伐他汀组房颤再次发作6例(17.6%)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35.3%);辛伐他汀组转为持续性房颤2例(5.9%),亦明显低于对照组4例(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肾素、AngⅡ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能够降低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率,减少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而且降低血清肾素、AngⅡ的水平,后者可能与房颤的再发相关,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具有促进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口服胺碘酮、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患者85例,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复律后,甲组口服胺碘酮,乙组口服普罗帕酮,并随机观察。结果:两组均有复发,均有因副作用停药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岁帕酮在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方面均有作用,但都有副作用发生,在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上,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副作用发生使治疗停止的危险性方面,胺碘酮占的比例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