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导致呼吸衰竭而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除基础治疗外,观察组(n=30)给予泮托拉唑4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n=30)不给予抑酸药物,观察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并对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应激性溃疡诊断。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6/30)(P=0.044)。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7.5±4.7)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21.3±6.0)d(P=0.008)。结论泮托拉唑可有效预防因呼吸衰竭而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预防措施,本文应用奥美拉唑注射液静脉推注预防性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对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期肠道营养联合奥美拉唑预防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8月—2011年12月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为单用早期肠内营养组、单用奥美拉唑组和奥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比较各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奥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为4.3%,单用早期肠内营养组发生率为10.9%,单用奥美拉唑组发生率为8.7%,奥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低于单用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单用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肠道营养,同时应用奥美拉唑可以治疗和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4.
奥美拉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5例行开颅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及西米替丁、1次/d,监测开颅术后即刻及术后6 d内每日胃黏膜内pH(pHi)值、胃液pH值、血浆胃泌素水平、GCS评分及应激性溃疡出血变化.发现治疗组术后pHi高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开始,治疗组血浆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治疗组发生应激性溃疡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认为奥美拉唑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的临床因素,寻找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度AOPP患者49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上消化道出血组(A组,26例)和非上消化道出血组(B组,23例),观察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时间、次数、原因,两组血糖、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血清胆碱酯酶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AOPP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依次为毒物损伤胃黏膜、洗胃损伤、应激性溃疡;A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B组,血清胆碱酯酶明显低于B组;APACHEⅡ评分与上消化道出血呈正相关,血清胆碱酯酶与上消化道出血呈负相关。结论 APACHEⅡ评分及血清胆碱酯酶都可用于反映AOPP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预防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300例需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入院后按照服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55例)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145例)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之上,服用奥美拉唑,依据上消化道症状评分,胃黏膜损伤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奥美拉唑预防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上消化道症状评分显著优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黏膜损伤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能有效预防小剂量阿司匹林导致的上消化道黏膜损伤,从而使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7.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通常称为急性胃粘膜病变,是指在各种应激状态下,胃、十二指肠和食管发生的急性粘膜糜烂和溃疡。严重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少数可发生穿孔。但实际其发生并不仅局限于上消化道,它可发生于整个消化道的任何部位。ICU病房的病人普遍存在较强的应激因子,是消化性溃疡的高发群体,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和出血病死率。因此,应高度重视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宋友华 《山东医药》2001,41(13):40-40
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较常见,它可使患者病情加重,治疗困难.病死率很高。1998年6月至2000年10月,我们应用奥美拉唑加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48例,与同期用甲氰咪胍治疗者比较,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94例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均经CT扫描证实为急性脑出血,既往均无消化性溃疡病史,在急性脑出血发病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均符合应激性溃疡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38例、女10例,年龄42~75岁、平均60.5±2…  相似文献   

9.
有文献报道,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病率为18.2%~84.0%[1],其出现时间一般是在起病后1~8 d,因此临床收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时不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也应同时加强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治疗,降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死率[2].本研究分别应用奥美拉唑(洛赛克)及法莫替丁预防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并比较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
背景呼吸衰竭患者通常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氧分压降低的现象,且在呼吸衰竭症状加重时会出现缺氧.当患者出现缺氧时脑部组织的交感神经就会比较兴奋,胃激素、儿茶酚胺的分泌量就会增加,从而会导致胃壁小血管发生收缩、痉挛,组织处的血液就会明显减少,最终使得胃黏膜细胞代谢发生异常,粘液分泌受到影响,胃黏膜屏障受到损伤等,同时会使胃黏膜发生糜烂、渗血、水肿、充血等.另外, CO_2潴留导致高碳酸血症发生,提高了碳酸酐酶的生物活性,增加了胃氢离子,打破了胃部的酸碱平衡状态与胃黏膜保护屏障,导致消化道出现了出血症状.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在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10/2017-10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拉夫替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条件上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疗效、死亡情况、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10.0%,对照组死亡率为30.0%,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7.5%,研究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奥美拉唑联合蛇毒血凝酶的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多加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对预防颅脑损伤所致应激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1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针对颅脑外伤进行相应处理及抑酸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康复新液加强胃黏膜的防御及修复治疗。比较两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15.56%,对照组为43.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早期干预对预防重度颅脑外伤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较单纯抑酸治疗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2.
早期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抑酸荆对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急性脑卒中病人18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奥美拉唑)和对照组(无药物预防)。测定不同时间胃液pH值,观察两组病人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pH值均无差异.应用奥美拉唑后治疗组DH值显著升高,治疗组溃疡出血发生率为8.5%,病死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和11.5%(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降低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 (冰水洗胃联合奥美拉唑、凝血酶 )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我院 1996年 2月至 2 0 0 2年 3月住院的 10 7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A、B、C 3组 ,A组采用三联疗法 ;B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 ;C组单用西咪替丁治疗 ,并评价 3组临床疗效。  结果  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7 8%、87 8%和 3 5 7%。A、B组与C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A组与B组疗效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冰水洗胃联合奥美拉唑、凝血酶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 ,其作用迅速 ,疗效好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上消化道出血(UGIB)诊治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5例AMI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给于内镜下止血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15例AMI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急诊胃镜检查及止血治疗,其中消化性溃疡6例(35.3%),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WS)5例(29.4%),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1例(5.9%),应激性溃疡2例(11.7%),食道胃底静脉曲张1例(5.9%),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有2例出现了一过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结论基于本研究人群,急诊内镜检查可用于AMI合并UGIB,对5例MWS镜下止血安全有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但本研究样本量很少,依赖于大样本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肠道营养联合奥美拉唑预防中风(脑卒中)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6/2016-06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梨园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早期肠道营养预防,治疗组给予早期肠道营养联合奥美拉唑预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 wk后胃内p H值、住院时间、出血发生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死亡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夜间平均胃内p H、24 h平均胃内p H均明显升高,且夜间p H4.0及p H4.0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出血发生时间明显推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大便潜血率及胃液潜血率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失眠、肝功能异常、头痛的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期肠道营养的基础上联用奥美拉唑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兆申 《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1):761-762
一、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急性胃黏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AGML)又称应激性溃疡,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严重心理应激或各类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乙醇等)作用下所引起的上消化道急性糜烂、溃疡,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少数可并发穿孔。不同病因引起AGML的发生机制不尽相同,一般认为胃酸增加、胃肠黏膜缺血和胃黏膜屏障功能削弱是发生AGML的关键因素。其发生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胃内酸度改变及逆流入黏膜内的H^+增加;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多发病,病情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与持续存在的慢性气道炎症直接有关,其主要表现是反复咳嗽、咳痰、喘息,急性加重能显著加快疾病的进程,也是COPD主要致死原因。患者常因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或应激性溃疡,而引起上消化出血,病情重,病死率高,所以及时预防和合理治疗AECOPD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60例AECO—PD患者,部分采用“奥美拉唑”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或严重心理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可使原有疾病加重及恶化,增加病死率。据统计,重症患者中75%~100%会出现胃黏膜损伤[1],在发生重症疾病后24~72h即会出现,约有2.6%[2]的患者会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stress ulcer bleeding,SUB),一旦出现SUB,其死亡率为48.5%~65%[3]。众多临床指南指出[4],应该对有SU高因素的重症患者开展应激性溃疡预防(stress ulcer prophylaxis,SUP)。  相似文献   

19.
法莫替丁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溃疡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法莫替丁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34例,加用法莫替丁20mg入壶,一日两次,持续5-7天。对照组31例,未用法莫替丁。结果 治疗组34例中未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对照组31例中5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X^2=3.91,P<0.05)。结论 法莫替丁能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白芨灌胃在预防中枢性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将186例重型颅脑外伤或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治疗原发病、脱水、补液及支持、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奥美拉唑注射液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白芨粉从鼻饲管内注入治疗,疗程为1周。观察并统计1周内两组患者中枢性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 1周内观察组中枢性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9.6%,低于对照组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芨灌胃可能对中枢性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