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对患者治疗后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1999年全年住院治疗的原发鼻咽癌患者405例,对其中接受放射治疗并完成根治剂量、治疗前及治疗中无远处转移证据且随访资料完整者3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咽旁间隙侵犯与未侵犯者5年累积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3.57%和86.19%,P=0.0042;茎突前间隙侵犯与未侵犯者分别为73.03%和86.80%,P=0.0017;茎突后间隙侵犯与未侵犯者分别为66.63%和86.23%,P=0.0000。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相关因素为颈淋巴结转移、茎突后间隙受侵和临床分期。结论:咽旁间隙受侵尤其是茎突后间隙受侵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茎突后间隙受侵时转移淋巴结的分期与远处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鼻咽癌茎突后间隙侵犯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常规放疗组40例和调强适形放疗组38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两侧成角耳前野,耳后野,总剂量DT 70~74 Gy,调强放疗采用7个野照射,大体肿瘤GTV 69~73 Gy,对3年局控率﹑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均达到3年,常规放疗组3年局控率、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57.5%(23/40)、60.0%(24/40)、55.0%(22/40),调强放疗组3年局控率﹑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81.6%(31/38)、78.9%(30/38)、68.4%(26/38),两者局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3)。结论调强适形放疗能够提高鼻咽癌茎突后间隙侵犯患者的局控率,改善生存率,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咽旁间隙侵犯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吴少雄  曾智帆 《癌症》1998,17(4):286-289
目的:探讨鼻咽癌咽旁间隙侵犯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19例初诊鼻咽癌经CT扫描将咽旁间隙侵犯程度分为:0级:无侵犯;Ⅰ级:轻度侵犯;Ⅱ级:重度侵犯。应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模型对施疗后5年的局控率、无远外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咽旁0、Ⅰ、Ⅱ级侵犯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91%、60.72%、32.13%,后者明显低于前两者(P≤0.0003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灶不同处理方法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灶的最佳处理方法,收集了1986年12月至1991年12月105例资料完整的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灶病例资料。15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颈部复发率,局部控制率,5a生存率分别为6.7%,93.4%,53.3%,术后病理诊断阳性率为40.0%。27例行化学治疗,总有效率及5a生存率分别为37.0%,33.3%。手术治疗与化学治疗的5a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63例继续观察,6个月内颈残留灶完全消退患者与未消退者5a生存率分别为42.5%和13.0%,差异有显著性,P<0.05。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灶应密切随访观察,如未消退则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首选手术治疗,能完全消退者则不影响其5a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犯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经病理确诊、CT扫描证实有咽旁间隙侵犯的鼻咽癌348例,按咽旁受侵犯程度分为咽旁前间隙受侵和咽旁后间隙受侵,对5年局部控制率、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5年生存率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咽旁前和咽旁后间隙受侵犯者的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7.1%和29.3%(P<0.01);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47.6%和28.0%(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和43.9%(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咽旁前间隙受侵犯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咽旁后间隙受侵犯者,咽旁后间隙受侵是鼻咽癌患者预后差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切取活检对其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颈部肿物切取活检对鼻咽癌放疗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983年2月~1986年4月间收治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108例,其中经鼻咽部活检者65例,经颈部切取活检者43例,全部行根治性放疗。结果鼻咽部活检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0%及55.4%;颈部切取活检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39.5%及34.9%。鼻咽活检组5年死亡病例的远处转移率为59.3%;颈部切取活检组为85.7%,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切取活检可增加其远处转移率,降低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中晚期食管癌155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手术和放疗以及综合治疗疗效,回顾分析了1992年7月至1997年12月间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155例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手术28例,单纯放疗58例,术后放化疗53例,放化疗16例。放疗剂量65~70Gy。采用PFB(DDP+5Fu+BLM)方案治疗。结果显示1a,3a,5a生存率分别为60.0%,34.2%和20.6%。术后放化组5a生存率(28.3%)比单纯手术组(21.4%)高,放化组5a生存率(25.0%)比单纯放疗组(12.1%)高,但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中晚期食管癌术后辅以放化疗可减少和延缓肿瘤复发和转移,放疗和化疗对治疗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后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年3月至1991年1月,作者将经病理诊断且为初治的167例Ⅲ、Ⅳ期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放疗后加COB方案化疗),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单纯放疗组88例的5年生存率为30.7%,综合治疗组79例为40.5%;两个治疗组中的Ⅲ期病人,分别为38.9%和52.0%(P>0.05);两组原发灶及颈淋巴结复发率,复发中位时间基本相同;两组Ⅲ期病人的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24.0%及33.3%(P>0.05);出现远处转移的中位时间,综合组比单纯放疗组延迟(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复发和转移,两组死亡病例的中位生存期,综合组长于单纯放疗组(P<0.05);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综合组高于单纯放疗组(P<0.01)。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为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随着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鼻咽癌腔外侵犯特别是咽旁间隙和颅底侵犯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咽旁间隙后区侵犯时局控率和生存率均比咽旁间隙无侵犯和或前区侵犯差(P<0.05)[1]。近期的一组资料显示(另文发表)茎突后区受...  相似文献   

10.
滑膜肉瘤术后放射治疗8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64一1987年收治了81例滑膜肉瘤患者。本文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术后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0%、42.0%和41.9%、25.8%(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2.8%和68.8%(P<0.01)。患者年龄对预后影响较大,30-65岁组和10-29岁组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7%,41.3%和34.3%,28.6%(P<0.05)。而病变部位与疗效无关。本组病例治疗失败的一重要原因是血行转移(45.8%)。我们认为发病无明显症状而延搁诊治、不恰当穿刺或活检,局部复发而多次手术可能是增加血行转移的原因。本组肺转移31例,其中9例曾用各种不同化疗方案治疗,但均于1年内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