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Taylor报道胃小弯肌内迷切术的动物实验研究。1982年Walker报道16,例胃小弯肌切开术,虽效果满意但观察时间仅一年。本院于1982年2月至1983年底对41例十二指肠溃疡病或伴大出血、幽门不全性梗阻者,做了此类手术。经近四年的随访观察,效果满意,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68例肌内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5~10年复发率的观察和对复发原因的分析。3年复发率为1.4%。5年复发率7.3%。10年为20.5%。经胃次全切除术胃标本病检,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迷走神经胃干的部份分支生长超越原切口至胃部所致,经改进术式后5年内未见复发者。  相似文献   

3.
对68例肌内迷走神经幻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5~10年复发率的观察和对复发原因的分析。8年复发率为1.4%。5年复发率7.3%。10年为20.5%。经胃次全切除术胃标本病检,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连走神经胃干的部份分支生长超越原切口至胃部所致,经改进术式后5年内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4.
<正>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引起的便秘是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盆底出口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手术治疗方式较多,常用的是后位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术,但术后疗效不确定,复发率高,伤口感染率高,恢复时间长。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科采用了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并与单纯后位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术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分析其病因,评价其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以下简称高迷切)治疗溃疡病,由于保留了胃窦部的迷走神经而不影响胃排空功能,且手术操作比胃切除术简单,术后并发症少,而成为较理想的手术方法。近年来,国内相继开展了此种手术。本院自1980年以来,共施行高迷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30例,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CV)加胃网膜神经束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1991年2月至2002年2月117例PCV加胃网膜神经束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117例中86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73.5%,随访期为1~10年,平均6年。溃疡复发率为2.3%,狭窄率为3.5%,出血率为0。VisickⅠ级为84.9%,11级为9.3%,Ⅲ级为3.5%.Ⅳ级为2.3%,Ⅰ、Ⅱ级共占94.2%。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施行穿孔修补术同时加做PCV加胃网膜神经束切断术,其远期效果满意,明显优于穿孔单纯修补术。  相似文献   

7.
椎管内神经鞘瘤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本清  杨海云  江汉 《天津医药》2005,33(5):289-289
神经鞘瘤是神经源性肿瘤,患者多因脊髓压迫症状就诊,手术治疗效果好。笔者就本院1995年2月-2003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4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而育龄妇女是该病的高发人群。妊娠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妊娠的高危因素。研究发现亚临床甲减可给母体及胎儿带来多种危害,增加流产、早产、低体重儿、死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同时孕妇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的几率也会增加,临床前瞻性观察和  相似文献   

9.
2001年7月~2006年5月,我院共收治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20例。采用了内收肌及髂腰肌切断方法以辅助闭合复位,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例中男性3例,女性17;双侧6例,单侧14例。单侧14例中左侧11例、右侧3例,共有患髋28肢。在28肢患髋中,有选择地在9肢中进行了内收肌及髂腰肌切断术,19肢采用内收肌切断术后复位感明显,故未切断髂腰肌。1·2治疗方法入院后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及髋关节脱位情况选择性地进行皮牵引或骨牵引,牵引时间一般为3周左右,牵引力度适当后,在仰卧位蛙腿姿势及基础麻醉加局部麻醉下或氯胺酮麻…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以来,对3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高度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男32例,女3例,年龄22~61岁。穿孔时间6~32 h。其中31例有胃病史1~25年。本组无幽门梗阻史,2例有黑便史,无其他器质性的病史。溃疡直径0.5~1.2  相似文献   

11.
周柳凤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658-2658
蚕豆病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食用蚕豆或蚕豆制品而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本院儿科1995年1月~5月收治蚕豆病患儿41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7例,女4例,年龄1~11岁,≤4岁33例,>4岁8例。35例在3~5月份发病,均食用新鲜蚕豆2粒至400g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低钠血症的发生因素及临床表现。方法:对1991年9月~2002年5月间低钠血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年龄越小越易于发生低钠血症;感染,不适当补液易致本症发生;认识低钠血症与抽搐的关系,提出低钠惊厥的诊断要点。结论:及时补钠,控制液量可纠正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13.
<正>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等特点。国内报道其发生率为0.46%2.1%[1],如果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危及母婴生命,故重视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时诊断和处理胎盘早剥对母婴的预后非常重要。现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1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临产前或孕晚期胎膜破裂,羊水流出称胎膜早破(24h内尤宫缩者),是临床上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7%~17.5%。孕妇妊娠满37周后,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不满37周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现将我院住院期胎膜早破发生难产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41例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临床表现、理化检查及临床疗效进行归纳分析,提高对心包炎临床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为临床进一步提高对心包炎的治疗效果提供有用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肛裂,即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典型症状为周期性肛门疼痛,久之形成梭形溃疡,临床表现有疼痛、出血、便秘三大特点。肛裂的发生是在长期的多种病因积累的基础上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穿孔、出血和狭笮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传统的胃大部切除术后常存在一些严重并发症而影响患的生活质量。自1970年Johnston首创用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后,欧美国家相继开展。我院于1979年基于PCV的原理,设计了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xtended parietal cell vagotomy,EPCV),只切断分布到胃的支配壁细胞的迷走神经分支,使胃酸显下降,溃疡得到愈合。因保留了胃窦和幽门神经支,保留了胃的完整性,从而维持了胃的正常容积和排空功能,使得手术更加符合生理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穿孔、出血和狭窄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传统的胃大部切除术后常存在一些严重并发症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1970年Johnston[1]首创用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后,欧美国家相继开展.我院于1979年基于PCV的原理,设计了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xtended parietal cell vagotomy,EPCV)[2],只切断分布到胃的支配壁细胞的迷走神经分支,使胃酸显著下降,溃疡得到愈合.因保留了胃窦和幽门神经支,保留了胃的完整性,从而维持了胃的正常容积和排空功能,使得手术更加符合生理功能要求.我院应用EPCV术共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急性穿孔、出血和狭窄病人229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心源性休克4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2008年2月至2009年10月心源性休克患者82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观察组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治疗后评定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可以显著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能够降低住院期间病死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梁皓  涂艳  全磊  孙午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3):389-389
尖锐湿疣(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好发于性活跃期的青年人.近年来,随着性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老年性病患者也在增多.本文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对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