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卒中已成为中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作为缺血性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基石,阿司匹林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和复发。然而,部分患者在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后仍然发生血管事件,或血小板聚集率较高,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或“阿司匹林低反应性”。文章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情况、检测方法和处理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3.
4.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在脑梗死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04年11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循环中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的表达水平。结果GMP-140、GPⅡb/Ⅲa在脑供血不足、轻度脑梗死、中重度脑梗死各组间依次递增,中重度脑梗死组GPⅠb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供血不足组GPⅠb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不同阶段均存在血小板活化,GMP-140、GPⅡb/Ⅲa、GPⅠb均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分子标志物,为预防、诊断脑梗死及监测脑梗死的严重程度提供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阿司匹林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起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ASA)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但发现部分患者在服用治疗剂量ASA时仍发生血栓栓塞等血管事件,即对ASA的抗血小板作用发生抵抗的现象。直至90年代初,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逐渐得到了专科学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阿司匹林"抵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背景
抗血小板药物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大量临床证据支持阿司匹林对于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均有效。抗栓协作组研究发现阿司匹林使心肌梗死降低、卒中和心血管死亡下降25%。CAPRIE、CREDO/CURE、CLARITY和COMMIT/CCS-2等证实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具有更优的抗栓疗效。但是,临床中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仍然会发生血栓事件(2年大约为8%-18%),于是“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并给临床医生使用阿司匹林带来困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阿司匹林抵抗现象越来越引起重视.研究人员已从多个方面对这种重要现象的机制进行了探索,包括患者依从性、实验室检测方法、阿司匹林剂量、遗传学、药物相互作用等;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如提高患者依从性、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调整药物剂量、加用其他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抗血小板药等.文章对阿司匹林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9.
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服用小剂晕阿司匹林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258例脑梗死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连服10d后,分别用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满足AA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ADP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两项者为AR;仅满足其中一项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均不满足者为阿司匹林敏感(AS).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间各项临床特征差异及影响AR与A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58例患者中AR发牛率为6.20%,ASR发生率为31.39%.与AS相比,AR+ASR中以女性、高龄、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较多,吸烟者较少.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相对比值比(OR)=0.945,95%可信区间(CI)0.423~0.776,P=0.023]和高血压(OR=0.412,95%CI 0.256-0.891,P=0.054)是发生AR与ASR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吸烟者发生AR与ASR的危险性升高(OR=2.471,95%CI 1.072~4.471,P=0.052).结论 (1)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中AR发生率为6.20%;发生AR与ASR可能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不吸烟者发生AR与ASR的危险性升高.(2)ASA用于抗血小板治疗及预防动脉硬化事件的脑血管病患者,若有AR存在,应及时换用其他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因阿司匹林需要长期应用,今后预测AR及抗血小板治疗个体化,将是未来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阿司匹林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死是最主要的卒中类型,占所有卒中的60%~80%,其年复发率高达5、19%。目前认为,抗血小板治疗是有效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许多患者虽然一直坚持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阿司匹林,但仍不能完全预防卒中的复发。据认为,这种现象与阿司匹林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1.
女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女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连续住院的女性脑梗死患者116例,根据是否发生AR分为AR组47例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69例。所有入选者晨起顿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连续服药10d后,测定花生四烯酸途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及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患者根据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又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67例(<236μmol/L)和血糖控制欠佳组49例(≥236μmol/L),比较2组AR的比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影响AR的相关因素。结果 AR组体质量明显高于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9±10.2)kg vs(63.5±7.9)kg,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较血糖控制欠佳组患者AR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4%vs 57.1%,P<0.01)。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控制是发生AR的危险因素(OR=3.368,95%CI:1.550~7.320,P=0.002)。结论女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相当比例AR,体质量及血糖控制情况可能影响A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后阿司匹林抵抗(AR)规律.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6例OPCABG患者血小板膜表面活化标记物CD62P及PAC-1的表达情况.结果 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后CD62P、PA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5.80%、13.63%±12.70%;术后1 d分别为10.20%±3.40%、15.45%±9.40%,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5 d分别为21.02%±16.52%、39.24%±11.53%,与术后1 d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10 d分别为5.65%±1.12%、16.01%±5.43%,与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后相比,P>0.05.结论 OPCABG后存在一过性AR. 相似文献
13.
14.
15.
阿司匹林抵抗是指患者规律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仍不能减少临床动脉血栓栓塞性缺血事件的发生。目前,用于检测阿司匹林抵抗的实验室方法主要包括检测血栓素A2的生成和依赖于血栓素的血小板功能,且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抵抗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高呈独立相关。然而,目前实验室诊断阿司匹林抵抗尚无统一的标准。现就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抵抗的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人群阿司匹林抵抗(AR)情况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入选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汉族老年人(100 mg/d,3个月以上),共300例(男 196例,女 104例),年龄65~84岁.检测分别由二磷酸腺苷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A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记录入选对象性别、年龄、病程、血常规、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及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史、吸烟史、血脂异常史、糖尿病史.结果:AR组老人红细胞数量、吸烟者、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及质子泵抑制剂者、患高胆固醇血症者百分比高于AS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吸烟史、红细胞计数对于AR的发生具有独立的影响.结论:在老年人群中,血红细胞数量、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及质子泵抑制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与AR有关.而年龄、性别、吸烟史、红细胞计数是AR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后血小板CD62p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至恢复期CD62p的动态变化,并探讨抗血小板药物对其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作为脑梗死组,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41例)和氯吡格雷组(32例)2个亚组分别进行治疗,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脑血管病患者(高危对照组,20例)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前2组于发病后<48 h、7、21、90天,另1组体检时对血小板CD62p表达进行检测,并作比较。结果与高危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各时间点CD62p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48 h比较,脑梗死组21天和90天时CD62p表达显著下降(P<0.01),但21天与90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天时,氯吡格雷组CD62p表达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增强,随时间延长,CD62p表达逐渐下降;氯吡格雷较阿司匹林具有更强的抑制CD62p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18.
Aspirin and dipyridamole and their limitations in the therap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have reviewed some of the voluminous literature on the effects of aspirin combined with dipyridamole on coronary thrombosis. There is clear evidence that aspirin is partially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subsequent thrombosis in experimental constricted and damaged coronary arteries of dogs. Clinical studies show a clear reduction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ale human subjects who are given aspirin as therapy for unstable angina, or as prophylaxis in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In many studies aspirin and dipyridamole have been combined and are effective. We have not found dipyridamole to be effective in the dog with coronary artery constriction and find no substantial evidence that it is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an. Until definitive studies show that combining dipyridamole with aspiri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aspirin alone, we do not recommend its use for prevention of coronary thrombosi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