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弹响髋病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殷林 《颈腰痛杂志》2002,23(1):28-29
目的 探讨弹响髋发病病因 ,为臀腿痛合并弹响髋提供一种改进术式。方法 通过 30例 35侧弹响髋的治疗观察和对儿童臀肌挛缩症导致弹响髋的分析 ,并对 3具新鲜尸体臀髋部肌肉筋膜组织的局解实验观察。结果 弹响髋大多先有臀部软组织的劳损或外伤史。臀部软组织的疼痛性痉挛和挛缩 ,致使与其有连带关系的髋部肌筋膜受牵紧张并在大转子处反复磨擦损伤 ,形成了增厚的束带而产生弹响。结论 提示弹响髋病因与臀肌筋膜组织损伤有关 ,在臀或髋部实施软组织松解术 ,既可治疗臀腿痛 ,又可治愈弹响髋  相似文献   

2.
弹响髋为髋部较少见的一种软组织疾患。患者行走或自动伸屈髋关节时,即可听到大转子部清晰的弹响。虽然患者无何痛苦或痛苦不大,但往往造成患者精神上的困扰。国内李柱田等曾报告7例。我们一共遇到20例,报告如下。本组病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多在20~40岁(占15例)。病史短者2个月、长者10年。单侧者17例、双侧3例。有外伤史者15例。手术治疗17例:15例获愈;1例弹响消失,疼痛改善;1例未愈。非手术治疗3例:1例弹响得到改善,2例无变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MRI、MR关节造影(MRa)、髋关节镜的应用,髋臼唇的解剖、病理变化以及在髋关节疾病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了解。髋臼唇的撕裂是引起髋部,特别是腹股沟处疼痛的原因之一[1,2],髋臼唇的退行性变是引起髋关节疼痛的原因之一,并且是髋关节发生骨关节炎的先兆[2],髋臼唇的损伤是髋关  相似文献   

4.
弹响髋是髋关节在屈伸活动时 ,于转子后可感受或听到如“咔嘣”的响声。患者多见于青年人或运动员 ,伴有患肢的酸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笔者治疗 13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1例。年龄18~ 32岁 ,平均 2 4岁。发病时间最短 2个月 ,最长 2年半 ,平均半年。右侧 6例 ,左侧 4例 ,双侧 3例。伴大转子滑囊炎 2例。有髂胫束挛缩者 2例。1.2 诊断要点  (1)患者在屈伸髋关节时于转子后常有弹响发生。(2 )患侧下肢酸、胀、痛 ,有时向外下方放射 ,转体、伸髋等活动时尤为明显。(3)臀部及转子后有压痛 ,压痛点…  相似文献   

5.
弹响髋     
髋关节在运动时伴有弹响(可摸得或听得者)称为弹响髋.本病多见于运动员,病人偶诉疼痛,在诊断及治疗上尚有一定困难.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一、病因分类弹响髋传统的定义是由于髂胫束后缘增厚滑过大转子时产生弹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病因较多:(一)关节型髋骨后缘骨折后,习惯性髋关节脱位;先髋髋脱位后反复整复致股骨头髋臼不合;软骨瘤席,其他活动体:或髂股韧带影响股骨头滑动者.(二)关节周围型1、肌肉因素臀大肌挛缩,股四头肌挛缩,House认为是髂股韧带在髋关节囊前方时滑动产生弹响.2、大转子部因素(1)髂胫束及周围障碍造成滑动障碍者,髂胫束肥厚,索状瘢痕形成,紧张度增加,慢性持续性损伤(图1).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131例(132髋)FAI患者临床资料。男68例,女63例;年龄17~68岁,平均42.5岁。左髋72例,右髋58例;双髋1例。病程3~120个月,平均35个月。关节镜下行髋臼和/或股骨头颈成形、盂唇修补,同时松解粘连的髂腰肌腱、清理撕裂的圆韧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髋关节Harris评分(HHS)评价疗效。结果术后除2例出现阴部神经麻痹、3例足背麻木外,无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0~36个月,平均27.7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HH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复查显示患侧髋关节间隙完全正常,股骨头颈及髋臼成形部位无撞击征象出现。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FAI,在行髋臼和/或股骨头颈成形的同时修补撕裂盂唇,中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131例(132髋)FAI患者临床资料。男68例,女63例;年龄17~68岁,平均42.5岁。左髋72例,右髋58例;双髋1例。病程3~120个月,平均35个月。关节镜下行髋臼和/或股骨头颈成形、盂唇修补,同时松解粘连的髂腰肌腱、清理撕裂的圆韧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髋关节Harris评分(HHS)评价疗效。结果术后除2例出现阴部神经麻痹、3例足背麻木外,无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0~36个月,平均27.7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HH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复查显示患侧髋关节间隙完全正常,股骨头颈及髋臼成形部位无撞击征象出现。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FAI,在行髋臼和/或股骨头颈成形的同时修补撕裂盂唇,中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of the hip,RSAH)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RSAH的患者26例(32髋),男14例,女12例;年龄30~62岁,平均46.8岁.术前诊断为髋臼发育不良9例(11髋),股骨头坏死7例(9髋),强直性脊柱炎3例(4髋),类风湿关节炎5例(6髋),骨关节炎1例(1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1髋).术前全部患者均行CT或MR检查观察髋臼与股骨头结构、囊性变、硬化、坏死位置和范围及骨缺损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每半年拍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假体松动、移位及异位骨化等情况,临床疗效通过Harris评分评价.结果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1年(8个月~4.3年);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4.5±7.1)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4.3±5.2)分,其中优28髋(87.5%),良4髋(12.5%).并发症包括术中股神经损伤1例,异位骨化2例(3髋),臀中肌步态2髋,髋关节弹响2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股骨颈缩窄1髋.无股骨颈骨折、感染、脱位及假体松动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RSAH术后可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提高手术技术和严格掌握适应证可减少早期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经大转子周围间隙横向松解髂胫束治疗外侧弹响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运动医学科接受关节镜下经大转子周围间隙横向松解髂胫束治疗的双侧外侧弹响髋患者30例(大转子周围间隙组), 男12例、女18例, 年龄(32.5±8.2)岁(范围17~51岁)。选取同期接受关节镜下经髂胫束外表面横向松解髂胫束(髂胫束外表面组)的30例患者作对照, 男13例、女17例, 年龄(29.5±6.8)岁(范围11~45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 mHHS)、臀肌挛缩症功能量化评分(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 disability scale, GDS)。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17.5±3.3)个月(范围12~25个月)。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均小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为了矫正青少年和成人中发育不良的髋臼,作者设计了环绕髋臼的旋转截骨术。自1974年至1982年对103个患者(120个髋关节)施行了这种手术。本文对其中45个髋(41个患者)随访3年~8年10个月(平均4年6个月),并进行分析。患者手术时年龄为11~42岁,大部分为20~30岁(平均24.2岁)。其中女39例,男2例。在所有被治疗的髋关节中,先天性髋脱位、半脱位或髋臼发育不良是主要的病因。30个髋仅表现髋臼发育不良,15个髋伴有早期变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1.
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应用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53例(55髋),女51例,男2例;年龄13~51岁,平均25.5岁.术前髋部疼痛史1个月~6年,平均16个月.6例曾经接受过髋部手术.术前WibergCE角为-20°~15°,平均3°.根据Tonnis分型,术前轻度关节炎16例,中度1例.外展位头臼关系基本正常,25例有Shenton线分离.前13例取髂腹股沟入路,后40例(42髋)采用改良Smith-Petersen入路.6例同时行转子部内翻截骨.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2~60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3个月均获骨性愈合.髋部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77.4分提高至末次随访94.6分.术后髋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减小,总活动度减小20°~60°,以屈曲活动为主.术后Wiberg CE角20°~50°,平均29°.5例出现跛行,主要由臀中肌无力造成,经功能锻炼后好转.18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出现骨盆环断裂,均与手术初期经验不足有关.无截骨不愈合、血管损伤、截骨进入髋关节等并发症.结论 对年龄较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臼周围截骨术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结果.该术式可多维矫正髋臼畸形,髋臼截骨块血供不受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得以保存,患髋可以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12.
关节镜下清理术在髋臼发育不良合并骨关节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在髋臼发育不良合并骨关节炎的应用。方法髋臼发育不良合并骨关节炎患者32例(48髋),男9例(14髋),女23例(髋);年龄28 ̄52岁,平均38.1岁;左髋9例,右髋7例,双髋16例。32例(48髋)患者中,X线片示髋臼倾斜度较大,但股骨头位置尚好者21例(28髋),髋臼倾斜度大,头轻度外移,不超过股骨头1/3者11例(20髋)。MRI示髋关节内积液28髋,髋臼和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信号异常10髋,髋臼盂唇信号连续性中断10髋。关节镜下清理软骨磨损创面、增生肥厚的滑膜组织和盂唇组织。结果2例患者术中因持续牵引力量较大,时间较长致会阴区皮肤压伤,皮肤感觉迟钝,术后7d恢复正常。术后28例(36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23个月。根据VAS评分标准对疼痛进行评分,术前5~9分,平均6.8分;术后4~6分,平均2分。按照Harris评分标准,术前(58.8±6.15)分,末次随访时(89.6±11.3)分,优20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无一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髋关节镜清理术可延缓髋臼发育不良伴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一期全髋成形术治疗不稳定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一期全髋置换术。结果18例经14~30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根据Harris评分,平均为86分(70~95分),16例疗效为优良。除2例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需持拐行走,1例有轻微行走痛,其余患者在随访期无行走时疼痛,生活自理,无髋臼磨损及假体脱位、下沉或较大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全髋成形术是治疗不稳定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髋关节外科脱位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中期疗效。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8月,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术治疗15例(16髋)FAI。男12例,女3例;年龄22~59岁,平均36.6岁。单髋14例,双髋1例。病程4~120个月,平均28个月。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9±1.0)分,髋关节Harris评分为(44.1±9.3)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感染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0~46个月,平均39.5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2.5±1.6)、(0.5±0.7)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85.5±4.4)、(95.6±3.9)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术后两时间点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满意(Harris评分≥90分)率达93.8%(15/16)。X线片复查示,患侧髋关节股骨头颈及髋臼成形部位无撞击征象出现。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松动、截骨处不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髋关节外科脱位术在行髋臼和/或股骨头颈成形同时修补撕裂的盂唇,治疗FAI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随访其治疗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本院采用切开复位联合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病例资料,纳入患儿共30例(30髋),均为单侧髋关节全脱位,其中男2例,女28例,年龄13~24个月,平均(18.57±2.66)个月;左侧19髋,右侧11髋。记录手术时间、髋臼指数、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及再脱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时间50~75 min,平均(60.23±8.76) min,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术中并发症。术中失血约10~30 ml,平均(21.17±6.91) ml,均未输血。除1髋术后1 d再脱位,经更换石膏后复位良好外,其他患儿均达到同心复位。髋臼指数由术前(38.03±6.27)°减少至术后(28.49±5.63)°,平均矫正[(9.75±7.31)°,95%CI (7.11~12.28)°]。随访16~46个月,平均(28.33±7.57)个月,随访期间3髋(10.00%)发生I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Mckay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26髋(86.67%),良4髋(13.33%),优良率100.00%。在影像方面,所有病例手术侧均无再脱位,均未发生髂骨翼畸形,手术侧髋臼指数随时间延长进一步改善,与非手术侧相等,甚至优于对侧,因为非手术侧有8髋髋臼发育不良。[结论]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微创优效,有助于加速髋关节脱位的髋臼重塑,减少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患儿病变髋是否存在髋臼过度前倾,并分析髋臼前倾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50例单髋脱位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组髋关节的3D-CT影像学资料.病例组:男11例,女39例;年龄6~ 60个月,平均18个月.左侧髋脱位29例,右侧髋脱位21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7~48个月,平均20个月.所有实验对象均测量髋臼前倾角(AA)、坐骨旋转角(IA)、耻骨旋转角(PA)、耻骨相对长度(PRL)和坐骨相对距离(IRD),统计学分析对比病例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左侧髋和右侧髋的AA、IA、PA、PRL和IRD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髋脱位患儿脱位侧髋和未受累侧髋的PA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位侧髋的PRL值小于未受累侧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位侧髋的AA、IA和IRD均大于未受累侧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在脱位侧髋还在未受累侧髋,IA均与AA和IRD呈正相关.[结论]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患儿髋臼过度前倾是普遍存在的,除了髋臼前壁缺陷外,患儿脱位侧髋的坐骨外侧旋转引起坐骨外侧移位也是髋臼发生过度前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Zweymü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11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Zweymü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11年疗效.方法 对1996至2002年由同一术者完成且应用Zweymüller假体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随访,包括临床评估和放射学评估.结果 共116例142髋符合纳入标准,61例77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1年,平均7.3年.其中50例64髋同时获临床及放射学评估,5例6髋只获得临床评估,6例7髋只获得放射学评估,随访率为52.6%.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93分,51髋(72.9%)术后疼痛在1个月内缓解,术后扶拐行走时间平均为2个月.X线片随访见远端骨皮质肥厚30髋(42.3%),髓内骨化33髋(46.5%),异位骨化45髋(63.4%).无一例髋臼侧出现透亮带,27髋(38.0%)股骨侧可见透亮带.7髋(9.9%)髋臼侧出现骨溶解,18髋(25.4%)股骨侧出现骨溶解.虽然无已行翻修病例,但3髋因髋臼明显松动移位需行翻修术.以翻修手术或需行翻修手术作为失败的标准,髋臼杯5~11年假体存活率为95.8%,股骨柄的存活率为100%.结论 Zweymüller假体术后5~11年随访总体疗效令人满意,但骨溶解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术(rotational acetabular osteotomy,RAO)联合髋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中青年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4月-2007年8月采用改良RAO联合髋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的24例29髋中青年DDH患者临床资料。男2例2髋,女22例27髋;年龄21~50岁,平均37.7岁。左髋7例,右髋12例,双髋5例。髋部疼痛时间8~216个月,中位时间30.5个月。DDH根据Crowe分型标准:Ⅰ型24髋,Ⅱ型5髋。根据T?nnis髋关节骨关节炎分级系统评定:Ⅰ期20髋,Ⅱ期9髋。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8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0~700 mL,平均600 mL;术后引流量为50~400 mL,平均200 mL。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8年,平均4.5年。末次随访时,16例跛行症状消失,8例步态改善;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79.4±9.8)分提高至(95.1±8.6)分(t=2.467,P=0.01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的(5.1±0.8)分改善至(1.1±0.6)分(t=2.118,P=0.011)。X线片检查示截骨部位于12~16周达骨性愈合,平均13.5周;末次随访时髋臼中心边缘角、Sharp角、髋臼覆盖率及头臼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0髋术前T?nnisⅠ期骨关节炎患者,均维持Ⅰ期;9髋Ⅱ期患者中,5髋改善为Ⅰ期,4例维持Ⅱ期。结论对有髋部疼痛症状的中青年DDH患者,早期通过RAO改善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匹配程度,并联合髋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改善髋关节腔内环境,可以改善DDH临床症状和髋关节功能,延缓或阻止骨关节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髋臼重建及股骨转子下短缩横行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原地区CroweⅣ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isplasia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14例(15髋)CroweⅣ型成人DDH患者,其中男4例(4髋),女10例(11髋);年龄23~56岁,平均(36±8)岁。实施髋臼重建、股骨转子下横行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采用生物性臼杯,股骨采用S-ROM生物假体,均为陶瓷-陶瓷界面,以术前、术后Harris评分评价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例失访,随访13例(14髋),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前Harris评分(38.56±3.67)分,术后评分(85.43±2.89)分,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疼痛显著减轻。结论髋臼重建及股骨转子下短缩横行截骨全髋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成人DDH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非骨水泥髋臼及金属髋臼支架加植骨修复髋臼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我院自2001年9月至2008年9月应用髋臼翻修支架行髋关节翻修术22例(24髋).其中Lima非骨水泥人工翻修髋臼2例(2髋),Kerboull 支架2例(2髋),GAP 髋臼翻修支架18例(20髋).男性6例(6髋),女性16例(18髋).平均年龄62岁(34~79岁).感染性松动2例(2髋),无菌松动20例(22髋).平均随访时间48个月(18~84个月),对其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56分(44~75分).结果 末次随访时22例患者Harris评分平均为89分(78~94分).优良率为95.5%(21/22).三种髋臼翻修支架的外展角满意,髋臼旋转中心基本得到了重建.髋臼翻修支架及其聚氯乙烯臼无明显移位,假体周围无透亮线,髋臼植骨愈合良好.结论 应用非骨水泥髋臼或髋臼支架修复髋臼侧巨大骨缺损,重建了髋臼正常旋转中心、提供了翻修假体的初期稳定性、避免了所植骨在血管化时期的过度机械负重,是翻修髋臼巨大骨缺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