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兵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878-2880
目的 分析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特点和优缺点.方法 通过1 358 例次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回顾性对照分析,观察两种置管方法的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置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股静脉置管成功率高于颈内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长于股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的一般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静脉置管.结论 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留置导管都是有效的血液净化通路,各具特点和优缺点,应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早产儿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NICU收治1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脐静脉置管组(60例)和外周静脉置管组(60例)。观察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静脉通道建立时间、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合并症。结果:脐静脉留置组操作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6.6%,外周静脉置管一次性成功率63.3%。脐静脉留置组与外周静脉置管组通道建立时间分别为(4.6±2.6) h vs (6.1±4.3) h,导管留置时间(6.2±4.1) d vs (4.7±2.1) d,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9.52±1.63) d vs (11.71±3.09) d,住院时间(43.12±1.32) d vs (48.23±2.1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发生败血症和堵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脐静脉置管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有利于早产儿恢复出生体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可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凡丽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85-85,89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为96.7%;导管留置时间12~181d.平均43d;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UVC)在早产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收治的68例行UVC新生早产儿(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中心静脉置管及外周静脉置管的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等;并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PIV)的55例新生早产儿(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早产儿静脉穿刺情况。结果:研究组68例早产儿实施UVC术成功置入脐静脉,其中置入中心静脉47例,成功率69.1%,平均留置时间(10.81±5.07)d.静脉穿刺次数人均减少(7.78±3.65)次。结论:UVC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建立长时间的静脉通道。有效减少早产儿静脉穿刺伤害并减轻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荣  王静 《重庆医学》2007,36(3):251-252
目的 比较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 观察两种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特点、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液体流速.结果 PICC组成功率95.4%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成功率9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平均操作时间分别11、 2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84%、10.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ICC组无危及生命的并发症;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113、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锁骨下静脉置管液体流速明显优于PICC组.结论 两组置管比较各有优缺点,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互补使用.PICC更适合癌症患者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深静脉置管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需要大量补液、血液透析、肿瘤化疗和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常用的置管方式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股静脉穿刺置管及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因静脉留置时间长,其并发症时有发生,影响导管的留置时间及患者的治疗。如何通过护理措施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是目前急诊透析中常用的手段,主要部位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目前学者们大多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建立血路,认为股静脉置管易合并感染,且置管保留时间短。我科自2006年9月至2010年11月间共采用股静脉留置导管技术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145例次,现就其留置导管时间及并发症,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丽华  杨筱敏 《西部医学》2011,23(1):164-165
目的探讨不同留置途径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采用不同途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经不同途径留置中心静脉置管而发生感染的差异。结果股静脉发生感染率最高(31.2%),锁骨下和颈内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率次之(13.7%、15.4%),经外周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率最低(3.8%),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结论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与留置途径有明显的相关性,采用外周静脉置管途径可以明显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我院ICU已成功的为89例患者进行了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其中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者58例;经股静脉穿刺置管者18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者13例。年龄最小的4岁,年龄最大的95岁。导管留置时间3~43天。在深静脉穿刺置管中及导管留置过程中均未发生并发症,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ICU不同静脉穿刺置管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4名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股静脉组和腋静脉组,分别采用腋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留置针置管。比较两组留置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均取得良好效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腋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留置针置管疗效均较好,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1.
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伟  刘景利  邢巨影 《吉林医学》2009,30(10):925-926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如何减少化疗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142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72例PICC置管为A组,7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为B组,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一次成功率,静脉炎、疼痛及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时间。结果: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8%,B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A组留置时间长于B组留置时间;A组静脉炎发生率大于B组静脉炎发生率;A组疼痛率小于B组疼痛率;A组并发症率小于B组并发症率。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选用PICC置管效果明显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两种置管静脉输注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将我科12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分为两组,1组74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PICC,2组50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平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结果:PICC平均留置时间及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CVC。结论:PICC和CVC置管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与CVC置管相比,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的置管方法,对于长期输液或化疗的患者,PICC置管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颈内静脉及股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中心静脉临时置管后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其中股静脉置管组45例,颈内静脉置管组35例。将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使用次数、透析血流量及透析充分性评估指标和并发症等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颈内静脉置管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使用次数、透析血流量及Kt/v值均显著大于股静脉置管组。颈内静脉置管组患者的栓塞、感染、穿刺血肿、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比例均显著低于股静脉置管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颈内静脉置管是更为理想的临时血管通路,留置时间更长,导管使用次数更多,透析血流量更大,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梁敏和 《当代医学》2009,15(24):134-134
静脉留置针能满足长期输液、危重病人抢救、全胃肠外营养(TPN)以及手术中快速输血、补液的要求,可随时给药,对危重病人的紧急抢救更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留置针置管成功率较平时的钢针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笔者本着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原则,对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进行了改进,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进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提高内科病房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成功率及满意度.方法将60例需要静脉穿刺留置针置管的患者按穿刺入选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取一个穿刺护士和另一人共同操作植入静脉留置针;对照组病人采取一个护士按常规方法单独操作植入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置管方法的效果,同时采用自制的问卷比较两组患者对各自的置管方式的满意度.结果两人配合送管的一次成功率为93.33%,病人满意度为96.66%,一人操作的一次成功率为66.66%,病人的满意度为73.33%,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入选的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两人配合进行穿刺方法一次成功率高,病人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外静脉置管法与周围静脉置管法输注甘露醇等液体的病人,比较其留置针置管时间的长短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把103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颈外静脉置管法输注甘露醇等液体,对照组53例采用周围静脉置管法输注甘露醇等液体。结果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置管时间比对照组长。结论颈外静脉置管法输注甘露醇等液体的病人,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股静脉置管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留置作为一种先进的输液技术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我院自2000年引进深静脉留置技术后,深静脉留置已在手术室、ICU、内外科广泛应用,尤其是股静脉置管因其具有使用方便、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的应用尤为广泛。现就股静脉留置的临床应用范围、穿刺置管方法及临床护理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翟慎华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199-199
目的:通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癌症患者的应用比较,探讨如何减少癌症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癌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57例癌症患者分为两组,15例为PICC置管组,42例为静脉留置针组。结果:PICC置管组留置时间40~260天,静脉留置针组留置时间1~6天;PICC置管组静脉炎率5%,静脉留置针组静脉炎率65%;PICC置管组疼痛率5%,B组疼痛率35%;PICC置管组并发症率5%,静脉留置针组并发症率21%;PICC置管组日常生活处理能力正常,静脉留置针组日常生活50%需人照顾。结论:在癌症患者申,选用PICC置管效果明显优于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上肢静脉置管和颈外静脉置管方法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保留时间。方法: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分别从上肢静脉(A组:108例)和颈外静脉(B组:72例)穿刺置管,同时用同样方法对导管进行维护。结果:A组置管成功率为98.1%,B组置管成功率97.2%,两组置管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有9例发生静脉炎,4例导管堵塞,3例脱出,低热1例,拔管后体温正常,B组5例导管脱落,两组总的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导管保留时间大于3个月病例的百分比分别为62.96%和19.44%。结论:上肢静脉置管,使用时间较长,并发症高;颈外静脉置管,静脉炎发生率低,导管容易脱落。PICC置管为肿瘤病人提供了一条创伤小的治疗途径。穿刺留置导管后,需要全面细致的护理,否则导管会因各种并发症而拔管,导致留置导管失败。  相似文献   

20.
刘贤英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54-2254,2305
目的:探讨经颈外静脉行留置针置管抢救休克患者的可行性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行留置针置管78例,其中,行颈外静脉置管32例,肢体留置针置管46例,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穿刺成功率96.88%,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颈外静脉行留置针置管,操作简单,体表标志清楚,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