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高脂血症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高脂AMI组、高脂假手术组、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10mg/(kg.d)〕、阿托伐他汀小剂量组〔5mg/(kg.d)〕,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行冠脉结扎术制造AMI模型,结扎24小时后测定血清血脂、hs-CRP和IL-6含量。结果:阿托伐他汀组TC、TG和LDL-C含量较高脂AMI组显著降低(P0.01),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和P0.05),hs-CRP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以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作用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先给药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兔心肌梗死后血清血脂和炎症因子含量。  相似文献   

2.
万立  陶敏 《吉林医学》2010,(24):4027-402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80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d,均用药6个月。两组均于入院第2d及6个月后抽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a(LP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A组和B组治疗6个月后检测TC、TG、LDL-C、LPa、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B组较A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前后血清TG、TC、HDL-C、LDL-C、LPa、hs-CRP两组间变化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具有调脂、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水平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56例AMI患者在入院后随机分为Ⅰ组(阿托伐他汀20 mg/d,n =28)与Ⅱ组(阿托伐他汀40mg/d,n =28),另选24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检测患者血脂、血浆CT-1及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观察AMI后CT-1的变化及其与hs-CRP的相关性,同时观察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结果 AMI患者血浆CT-1、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336.2±51.5 pg/mL vs 43.6±10.6 pg/mL,P<0.01;29.12±9.83 ng/mL vs8.76±3.45 ng/mL,P <0.01)且血浆CT-1水平与hs-CRP成正相关(r=0.732,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两组血浆CT-1及hs-CRP水平均下降(P<0.01),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Ⅱ组血浆CT-1、hs-CRP、TC、LDL-C水平下降较Ⅰ组更明显(P<0.0]1)结论 AMI患者血浆CT-1、hs-CRP浓度明显升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AMI的发病过程,并与AMI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阿托伐他汀除具有调脂、抗炎作用外,CT-1可能是其非降脂作用的又一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调脂、抗炎、抗氧化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A组,阿托伐他汀20 mg/d,n=30)以及阿托伐他汀及普罗布考联合治疗组(B组,阿托伐他汀20 mg/d,普罗布考0.5 g,2次/d,n=30),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用药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外周血TC、TG、LDL-C、hs-CRP、ox-LDL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B组较A组降低明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老年ACS患者,有显著调脂、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栗明星 《吉林医学》2012,(34):7483-748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Hs-CRP和血脂的影响,探讨AMI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10 mg组和阿托伐他汀40 mg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分另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胆固醇、低密度载脂蛋白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后2组hs-CRP的水平分别从(20.02+6.74)、(19.87+5.69)降到(12.52+5.69)、(5.89+0.74)(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即有抗炎、降脂作用,证实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同时他汀的上述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提示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AMI患者65例,按发病前是否因心绞痛、血脂异常服用过阿托伐他汀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5周;对照组35例,未服用阿托伐他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血浆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创新》2016,(24):114-116
目的:研究大剂量(40 mg/d)和常规剂量(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 mg/d),测定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及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HDL-C和TG变化不明显,LDL-C和TC均下降(P<0.05),大剂量组下降更明显;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hs-CRP和NT-proBNP水平均有下降,大剂量组下降有显著性(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hs-CRP及NT-proBNP与血脂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使血脂、hs-CRP及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减少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新疆维吾尔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的影响。方法将89例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维吾尔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mg/d,45例)和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试验组,40mg/d,44例),观察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结果两组患者4周后血清hs-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检测值(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维吾尔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水平,调脂强度与维吾尔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浓度的下降趋势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水平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在ACS患者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选取ACS组患者96例,正常对照组34例,其中ACS组随机分A组:辛伐他汀20mg/d,B组:阿托伐他汀20mg/d;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hs-CRP、MMP2、CD40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与辛伐他汀治疗组之间治疗后的血脂结果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他汀类药物治疗4周后hs-CRP MMP2 CD4ol水平明显下降;阿托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及对照组hs-CRP MMP2 CD4ol水平下降更加明显.结论 他汀类药物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抗炎作用,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和管腔狭窄、稳定冠脉斑块,从而阻止或延缓ACS的发生发展.而且发现阿托伐他汀比辛伐他汀在抗炎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评价阿托伐他汀的疗效。方法:12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3例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d;B组41例服用洛伐他汀20mg/d;C组41例为对照组,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质(Fib)和NIHSS评分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治疗1周后A组、B组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1),A组较B组下降更明显(P<0.05);3组治疗后hs-CRP均明显下降(P<0.01);A组较B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调节血脂,降低hs-CRP水平的效果优于洛伐他汀,可作为一种脑梗死中的安全药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bysis MHD)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10mg组与20mg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和20mg,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时观察血清炎症指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6(IL-15)、血清高敏反应C蛋白(hs—CRP)浓度及血压、血脂、血压、营养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血清IL-6、hs—CRP、sICAM-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20mg组较10mg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1个月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1、3个月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3个月后20mg组TC、LDL—C较10mg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白蛋白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常规服用阿托伐他汀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1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随机分为试验组(84例,阿托伐他汀80mg/d)和对照组(83例,阿托伐他汀20mg/d).给药7 d后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与术前24 h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a-CRP)和血清肌酐均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前24 h、术后血清hs-CRP和血肌酐较低,肾小球滤过率较高(均P〈0.05);试验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7%(6/84),低于对照组18%(15/83)(P〈0.05).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发挥预防造影剂肾病作用.  相似文献   

13.
骆黎  徐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5):524-52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21例)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分为B组(10 mg组,25例)和C组(20 mg组,22例),B、C组每晚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20 mg;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血脂、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3组各项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其斑块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B、C两组TC、TG、LDL-C、HDL-C、hs-CRP、MMP-9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C、TG、LDL-C、hs-CRP、MMP-9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血脂、炎性因子水平及一定程度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且以20 mg剂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脂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效果。方法103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55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48例),分析比较组间及阿托伐他汀治疗(10 mg/d)前和治疗后2、4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hs-CRP和MMP-9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ACS患者半年随访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2周后,仅hs-CRP及MMP-9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TC、LDL-C、hs-CRP及MMP-9均显著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亦明显下降(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半年随访期间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可以明显降低hs-CRP、MMP-9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随机分为试验组(84例,阿托伐他汀80mg/d)和对照组(83例,阿托伐他汀20mg/d).给药7 d后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与术前24 h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a-CRP)和血清肌酐均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前24 h、术后血清hs-CRP和血肌酐较低,肾小球滤过率较高(均P<0.05);试验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7%(6/84),低于对照组18%(15/83)(P<0.05).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发挥预防造影剂肾病作用.  相似文献   

16.
1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随机分为试验组(84例,阿托伐他汀80mg/d)和对照组(83例,阿托伐他汀20mg/d).给药7 d后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与术前24 h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a-CRP)和血清肌酐均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前24 h、术后血清hs-CRP和血肌酐较低,肾小球滤过率较高(均P<0.05);试验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7%(6/84),低于对照组18%(15/83)(P<0.05).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发挥预防造影剂肾病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选琦  沈剑  聂书伟 《医学综述》2012,18(17):2917-291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对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CSA患者93例随机分为3组(各31):A组为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但不用降脂药物,B组为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组,C组为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组。ACS患者在治疗2周前后分别测定血脂和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A、B、C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治疗2周后hs-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这对临床研究ACS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预测在监视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85例糖尿病患者及35例体检正常者的血浆,用奥林帕斯Au640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Sin,4hs—CRP、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hs—CRP、TC、LDLC浓度均比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hs—CRPP〈0.01,其它P〈0.05),而HDLC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s—CRP浓度与LDLC浓度呈正相关(r=0.2159,P〈0.05),hs—CRP浓度与HDLC浓度呈负相关(r=-0.2705,P〈0.01)。结论hs—CRP作为一个炎症因子,在预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联合血脂检测,对进一步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给予强化他汀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STE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强化组30例患者加服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30例患者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12周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和肌酸激酶(CK)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等的变化,并通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血脂、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强化组hs-CRP降低的幅度优于对照组,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持续降低(P<0.01)。2组治疗后hs-CRP、TC、TG、LDL-C、CK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HDL-C升高(P<0.05);强化组治疗后hs-CRP、TC、LDL-C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P<0.05)。强化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7%,对照组为21.9%(P<0.05)。2组间肝肾功能指标、CK及相关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可持续降低STEMI患者血清hs-CRP浓度及血脂水平,抑制斑块内炎性反应,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影响. 方法 76例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A组(n=26)、B组(n=26)和C组(n=24).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1次/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80 mg PCI术前30 min顿服,术后20 mg,1次/d;C组术前同B组,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40 mg,1次/d.于术前即刻及术后l,3,7d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IL-6和hs-CRP水平. 结果 术前三组间患者血清CK-MB、cTnT、IL-6和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均较术前增高(P<0.05).PCI治疗后3d,CK-MB、cTnT和IL-6水平开始下降,血清hs-CRP水平仍呈升高趋势(P<0.05).PCI治疗后7d,各组CK-MB、cTnT较术前均有下降(P<0.05),IL-6和hs-CRP较术后3d明显下降(P<0.05),B组和C组血清CK-MB、cTnT、IL-6和hs-CRP水平较A组下降明显(P<0.05),且C组较B组更为明显(P<0.05). 结论 STEMI患者PCI围术期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短期即可显著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减少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