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川省50年间的疟疾流行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许国君  康杨  肖宁  郁涛  李黎  雷杨  姚玉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4042-4044
[目的]了解四川省疟疾流行变化与发病趋势,评价各时期疟疾防治措施。[方法]对全省疟疾发病与流行情况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半个多世纪以来疟疾发病大幅度下降,由最高时的58万多病人下降到近年的300人左右,下降达99.96%以上,已连续13年年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发病为散在分布,全年均有发病,以4~10月为多,6~8月为高峰期;人群感染以男性为主(男︰女=4.9︰1);职业以农民及农民工为多(占74%);年龄集中在青壮年(20~50岁占75.2%);全省输入病例已占总病例的64.4%;恶性疟占输入总病例的33.3%,呈增长趋势。[结论]该省应继续巩固所取得的抗疟成效,加强疟疾监测和流动人员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2008年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掌握湖北省疟疾流行态势,为制定抗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北省网报疟疾疫情和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8年共报告疟疾1089例,发病率为0.19/万,其中输入疟疾65例(间日疟46冽、恶性疟19例),与2007年1769例(0.31/万)比下降38.71%。嗜人按蚊分布区发病919例,占全省病例84.39%;中华按蚊分布区170例,占15.61%。疟疾流行季节6-9月共发病575例,占全年病例的52.80%。40-45岁年龄组疟疾发病123例,占发病数的11.33%。襄阳、枣阳、老河口、广水4个县市疟疾发病率超过1/万。孝昌、钟祥、大悟3个县市疟疾发病回升,上升幅度为23.53%-69.30%。全年疟疾防治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但在暴发点同时采取药物浸帐灭蚊措施。结论全省疟疾发病呈下降态势,但局部发病和输人性疟疾上升,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抗疟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3-2012 年上海市疟疾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03-2012 年上海市疟疾疫情资料, 对疟疾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分析消除疟疾启动前(2003-2008 年)、试点阶段(2009-2010 年)和消除阶段(2011-2012 年)的疟疾流行特征。结果 2003-2012 年上海市共有疟疾936 例, 其中间日疟616 例, 恶性疟110 例, 其他疟疾210 例, 年发病率均低于1/10 万, 2010年以来疟疾年发病率逐年降低, 但恶性疟病例数逐渐增多。消除疟疾启动前疟疾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 消除疟疾试点阶段发病高峰期缩短、峰值降低, 消除疟疾阶段疟疾发病无明显的季节高峰期(χ2=37.36, P<0.001)。在所有的疟疾病例中输入性病例占82.80%, 本地感染病例占11.43%, 感染地不详者占5.77%。随着消除疟疾工作的启动和推进, 上海市疟疾疫情由国外输入比例增加、国内输入比例减少, 感染地不详和本地感染病例逐步消除, 至2012 年上海市疟疾疫情均为国外输入, 2011 年起无感染地不详病例, 2009 年起上海市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结论 上海市疟疾年发病率逐年降低, 已连续4年实现无本地感染病例, 但国外输入性疟疾疫情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永康市疟疾流行特征,为制订和实施疟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永康市2005-2012年疟疾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共报告疟疾67例,疟疾发病率从2.37/10万下降到0.35/10万;67例疟疾病例呈散在分布,其中间日疟52例,恶性疟15例;67例病例中输入性占86.57%(58/67).2005-2008年疟疾发病时间集中在7月9日-9月16日;2009-2012年疟疾病例分布不具有季节性.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壮年,本地人口外出感染者以务工及经商为主,占86.67%.结论 永康市疟疾疫情呈下降趋势,疟疾发病特点从外来输入感染为主转变为本地人口外出感染为主,从流行季节为主转变为无明显季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1—2019年河南省疟疾疫情特征,为河南省消除疟疾后监测阶段疟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9年河南省疟疾疫情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9年河南省共报告疟疾病例1836例,其中有1634例境外输入病例,15例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死亡。境外输入病例来自非洲的有1545例(94.55%,1545/1634),以恶性疟为主(81.10%,1253/1545);东南亚88例(5.39%,88/1634),以间日疟为主(84.09%,74/88)。1836例病例分布于全省18个市的128个县(市、区),报告病例数位于前五的市有郑州市(651例)、洛阳市(256例)、濮阳市(151例)、南阳市(138例)和安阳市(95例),占总病例数的70.32%。男性1738例,女性98例;病例主要集中于20~59 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93.74%(1721/1836),职业以农民为主。病例分布具有一定的季节性,2011—2019年发病7 d内确诊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61.854,P<0.01)。18个市在发病后3d和7d内的确诊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全省进入消除后监测阶段,应继续严格按照“1-3-7”消除疟疾工作模式要求,完善消除后监测体系,以巩固来之不易的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枣阳市疟疾流行特征及蚊媒密度,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消除疟疾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规范治疗现症病人和疟史病人,开展疫点处理、重点人群预防服药、发热病人血检监测和流行季节媒介按蚊密度监测。结果监测点总人口70 187人,2005-2012年,共报告本地疟疾病例319例,发病率从2005年16.81/万降至2012年0.69/万,下降率95.89%,疟疾发病农民占76.80%、男性占56.11%、30岁以上人群占68.97%、初中以下文化占90.91%,流行季节发病占91.91%,休止期发病占8.09%;现症病人正规治疗313例(99.05%),疟史休治1 221例(90.44%),疫点处置319个(100.00%)。监测区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率从0.88%降至0.34%,小学生IFA检测阳性率从2.81%降至0.33%。血检确诊病例占疫情报告比例从26.27%上升至100%;传疟媒介中华按蚊平均盯人率6.33只/人。结论疟疾监测区通过传染源管理和媒介控制疟疾发病、血检阳性率和IFA检测阳性率均显示逐年下降低态势,今后应继续加大血检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根治传染源,确保消除疟疾目标的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西疟疾流行现状,为制订消除疟疾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0年来广西疟疾发病率、人群疟疾抗体阳性率、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疟原虫感染率、感染虫种和疟疾病例地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全区疟疾发病率从2001年的0.88/10万下降至2009年的0.10/10万,常住人口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率由2001年的0.005%下降至2009年的0.0005%,流动人口输入疟疾病人数占全区疟疾病例总数由2001年的87.89%升至2009年的96.08%。结论广西疟疾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输入疟疾对巩固防治成果和消除疟疾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8.
2006—2008年四川省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2006—2008年四川省国家级疟疾监测点数据和全省疟疾疫情报告的分析比较,了解四川省疟疾流行特点和趋势。方法根据疟疾发病,媒介分布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分别选择筠连县巡司镇、青神县瑞峰镇和江阳区方山镇作为国家级疟疾监测点,进行居民疟疾发病情况、防蚊措施等调查,对疟疾媒介进行密度调查和分类鉴定,对“三热”病例进行血检,对部分人群进行疟疾抗体水平监测;并收集同期四川省疟疾防治工作报表及全国网络直报疟疾疫情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结果2006—2008年3个监测点报告的疟疾病例数分别为17例、3例和0例;捕获按蚊数是66只、20只和28只,其中嗜人按蚊数为6只、1只和1只,其余均为中华按蚊。2006—2008年全省报告的疟疾发病数分别为317(0.38/10万)、214(0.25/10万)和133(0.17/10万),其中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分别占64.35%、64.95%、83.46%。结论监测点的结果与全省疫情基本一致,疟疾发病均呈现低且逐年下降趋势,表明监测点的结果具有代表性,对全省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输入性疟疾已成为四川省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波  陆群  仰凤桃 《现代预防医学》2019,(22):4037-4039
目的 分析合肥市2013 - 2018年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趋势,为制定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合肥市2013 - 2018年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相关资料,对时间、地区、人群分布,感染的虫种,就诊情况,感染来源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 - 2018年合肥市共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46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98/10万,其中恶性疟368例,占80.0%。6月份报告的病例数最多,占15.7%;肥东县是发病数最多的地区,占55.4%;发病人群以31~50岁年龄组(75.9%)和男性为主(99.1%);非洲国家(99.6%)是最主要的感染来源地。283例(61.5%)病例在境外有疟疾患病史;346例(75.2%)病例在初诊单位就得到了明确诊断。病例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中位数为2 d。结论 虽然境外输入性疟疾发生数呈现下降趋势,合肥市疟疾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既要保持消除本地感染疟疾的成果,同时做好输入性性疟疾防控,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荆门市沙洋县1995-2014年疟疾疫情,为修定消除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14年疟疾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年来累计报告疟疾584例,年发病率为0.48/万;疟疾发病率已从1997年2.31/万下降到2010年0.02/万,2011-201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病例中本地疟疾占98.46%,输入性疟疾占1.54%;其中间日疟占99.14%,输入性恶性疟占0.86%;男性患者占64.56%,男女比为1.82﹕1;30~59岁年龄组发病占58.56%;农民占75.17%。疟疾流行期(1995-1998)本地病例呈点状、带状、片状分布,控制期(2000-2010)呈点状散在分布,消除期(2011-2014)为输入性疟疾散在分布。结论荆门市沙洋县疟疾已从控制走向消除,输入性疟疾逐年呈上升态势,提高对输入疟疾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张静 《职业与健康》2014,(4):494-496
目的针对性分析南宁市2013年1-7月份出国务工,尤其是赴非洲加纳淘金者返乡对南宁市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的发病状况,提出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的方案。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果2013年上半年南宁市输人性登革热和疟疾发病数均较近几年有所增多。疟疾发病占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97.88%,发病率为14.29/10万;6月份达到高峰;6县7城区均有发病,上林县占91.24%,其次为宾阳县占2.06%;平均年龄(36.24±8.99)岁;以农民为主,占95.18%(968/1017)。来源于非洲国家的占99.21%(1009/1017),登革热则全部来源于东南亚务工人员。结论2013年上半年输入性疟疾呈上升态势,目前重点应与公安机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合作,做好既往感染者的申报工作;动员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排查返乡人员,对镜检阳性的进行规范化治疗,对镜检既往患病者进行预防性服药;做好病例随访和休止期根治;对存在间日疟、卵形疟和混合感染病例的疫点采取媒介控制措施;继续开展媒介按蚊种群调查和密度监测;做好疟疾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海口市1951—2019年疟疾疫情特征,为评价控制疟疾效果和制订消除疟疾后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海口市1951—2019年疟疾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951—2019年报告疟疾病例34 408例,疫情经历了快速上升转为快速下降的过程。1951—1955年为疫情快速上升期,年发病率从273.08/10万上升至1 746.70/10万;1956年起疫情快速下降,至1965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年发病率从860.70/10万下降至7.92/10万;1966—2019年年发病率在0~14.70/10万。1991—2019年共报告病例441例。其中间日疟、恶性疟、卵型疟、未分型疟所占比例分别为70.07%、14.74%、0.45%、14.74%;疟疾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占79.59%;患者中男女比例为5.21∶1,职业分布前4位分别为民工、工人、农民和学生,占比分别为36.05%、12.02%、10.43%、10.43%。 结论 海口市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病例分型以间日疟为主,6—10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以20~40岁男性青壮年为主,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和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是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 2012 - 2018年贵州省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制订疟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 - 2018年贵州省网络直报疟疾疫情数据,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病例概况:2012 - 2018年贵州省累计报告疟疾病例164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平均发病率0.67/10万,报告病例数均在十位数以内波动;(2)疾病分型:以恶性疟100例(60.98%)为主,其次间日疟50例(30.49%)、未分型14例(8.54%);(3)人群分布:105例(64.02%)为男性,151例(92.07%)年龄分布于20~50岁,农民、工人、民工共105例(64.02%);(4)时间分布:无明显的月发病高峰、季节性特征;(5)地区分布:82例(50%)患者分布于贵阳市、遵义市。结论 2012 - 2018年贵州省无本地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年增长趋势平稳,疟疾消除工作进入巩固阶段。输入性疟疾的防控是贵州省今后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强基层疟疾防控技能培训、医防协作及跨区域联防联控,以巩固消除疟疾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铜陵市疟疾基本消灭后的疟疾疫情,以便进一步调整疟疾防治策略。方法对铜陵市1997~2003年疟疾防治监测报表等资料用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汇总、核实、统计分析。结果7年共有66例疟疾病人,总发病率为2.72/10万,当地感染65例,外出感染病例1例,男女患者比例为42∶24。结论铜陵市近7年疟疾疫情一直较稳定,以当地感染为主。对疟疾病人进行正规治疗,对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从疟疾高发区回归人员预防性服药和对有疟史病例进行休根治疗,加强灭蚊防疟教育,是有效的防治疟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1991--2002年疟疾的流行趋势,为全区疟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深圳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订正数据、《南山区疫情资料汇编》及5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1—2002年南山区疟疾年平均发病率6.02/10万,1992年发病率最高(17.16/1.0万),1998—2002年疟疾年平均发病率1.94/10万;输入性恶性疟占同期疟疾发病数为27.78%,发病季节不明显;男性占发病数的80.87%,20~30岁青壮年占发病数的54.77%,工人占发病数的58.69%。结论:南山区疟疾疫情处于完全控制期,随着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疾发病增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合肥市2008-2011年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与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1年合肥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表等资料,使用Excel软件和SPSS 13.0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学分析。结果合肥市2008~2011年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149例,恶性疟101例,死亡2例。男147例,女2例,民工、工人和农民占89.3%,发病数居前三位的分别为肥东县(占52.3%)、肥西县(占15.4%)和瑶海区(占12.8%)。148例病例来自非洲国家,1例来自柬埔寨。输入来源地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安哥拉73例(49.0%),赤道几内亚26例(17.4%),尼日利亚22例(14.7%),其他如喀麦隆、科特迪瓦、加纳等国家也有少数病例。结论合肥市境外输入性疟疾尤其是恶性疟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必须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管理,特别是来自非洲高疟疾流行区人群的监测和病例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保山市2013年疟疾发病情况,为下一步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保山市2013年疟疾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保山市2013年共有疟疾病例188例,发病率0.74/万,死亡1例,病死率0.53%,比2012年(232例)相比下降18.97%。其中间日疟161例,占总发病数的85.64%;恶性疟疾27例,占14.36%。本地病例1例,占0.53%,输入性病例187例,占99.47%。发病最高腾冲县,共发140例,占74.47%,最低昌宁县,发病2例,占1.06%。月份发病最高的是4月,共发44例,占总发病的23.40%。女性发病13例,占总发病的6.91%,男175例,占93.09%。职业发病最多的是农民,共发142例,占75.53%,最低的是散居儿童、发病1例,占0.53%。年龄分布20~岁组发病最多,共33例,占总发病数17.55%。结论保山市2013年疟疾发病是自2001年以来发病数最少的一年,输入性疟疾仍是保山市疟疾防治重点,要继续落实好各项防治措施,加强流动人员管理,进一步降低全市疟疾发病。  相似文献   

18.
王程强  孙震 《现代预防医学》2016,(13):2305-2306
目的 分析武汉市洪山区45年来疟疾病例的发病和流行特征,为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70-2014年全区所有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70年发病率最高,后逐步下降,年度变化百分比为-40.84%。1980年发病率为93.82/10万,1986年为9.94/10万,以后呈现较低发病率趋势。2000年疟疾发病率下降至3.07/10万,之后一直维持在2/10万以下水平,2007年后所有疟疾病例均为输入病例。5-9月为发病高峰。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91∶1,以20-29岁的青年人群发病数最多,占所有发病数的33.07%。本地感染以间日疟为主,输入性病例以感染恶性疟为主。结论 1970-2014年武汉市洪山区疟疾防治成效显著,但近年来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复杂,疾控机构应与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加大健康教育和防治培训力度,做好出国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管理和疾病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8-2012年疟疾监测结果与疫情流行特点,为消除疟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深圳市2008-2012年"三热"病人血检监测及疟疾疫情报告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全市血检监测"三热"病人93 048人次,平均年血检率为1.7‰。5年累计报告疟疾170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31/10万。其中间日疟128例,输入性恶性疟42例。本地病例数逐年下降,至2011年后未再有本地病例报告;输入性疟疾119例,占病例总数的70%。按地区分,报告病例数前三位依次是龙岗区(86例)、罗湖区(35例)和宝安区(28例),其次为南山区(14例)和福田区(7例)。发病时间动态分布显示每年的6-10月为发病的高峰期。青壮年发病为主,20~39岁年龄段发病114例,占病例总数的67.1%。病例男女性别比为5.3:1。往来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农民工群体和商务人员为高危人群。结论近年来深圳市疟疾疫情相对稳定,但输入性恶性疟增加,应加强监测与防控。实施以输入性疟疾防治为重点的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