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工作在质量及数量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尤其是在开展编写史志、计量认证、迎接检查考核等各项工作中,疾控档案更是发挥出了重要作用[1]。在分析本单位近几年的疾控档案利用效率情况时发现,本单位的疾控档案利用率虽然有逐年提高趋势,但2011-2014年的平均档案利用率仅为4.3%,仍较为低下。1疾控档案利用率相关影响因素1.1疾控档案服务流程落后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省疾控机构档案资料室建设及人员配备情况。方法对全省所有疾控机构的档案资料室建设和人员配备情况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全省203个疾控机构设置独立档案资料室(或资料档案室)的有59家,非独立科室设置的70家,无档案资料室的74家。129家实行了统一管理的档案资料室多数达到了基本的硬件配备条件,有管理人员186人,平均每室1.44人,档案管理专业的仅16人,占8.60%,各年龄段中5年以下刚入工作的年轻人最多,占40.86%,初级职称人员占82.80%,兼职占63.98%,受过培训的也仅占40.86%。结论某省疾控机构整体上档案资料室建设空缺较多,硬件配备一般,人员综合素质较低,难于提供基本的档案资料管理与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3.
当前,由于部分疾控机构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和管理经验不足,造成大量的档案资料仍停留在文件原始状态(即文件、资料夹杂,没有妥善保管),出现部分流失的现象,宝贵的疾病控制档案没能得到很好的保管.因此,探讨当前疾控机构档案规范化管理问题,对疾病控制事业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由于部分疾控机构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和管理经验不足,造成大量的档案资料仍停留在文件原始状态(即文件、资料夹杂,没有妥善保管),出现部分流失的现象,宝贵的疾病控制档案没能得到很好的保管.因此,探讨当前疾控机构档案规范化管理问题,对疾病控制事业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的工作偏好,为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和立意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线上调研山东省6个地市级疾控机构的455名工作人员,利用混合Logit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分析数据,并计算支付意愿和相对重要性。结果:混合Logit模型中,收入、福利水平、编制、工作量、群众的认可与尊重、个人职业发展机会和培训机会均对疾控人员的工作偏好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编制(β=2.636)和收入(β=0.083)等保健因素较激励因素影响程度大。潜在类别模型显示,相对年轻、月收入较低的疾控人群更重视收入;年龄较大、月收入较高的疾控人群更重视编制。结论:地市级疾控人员偏好有编制、收入较高、福利水平很好、群众认可且尊重、工作量少、个人职业发展机会较多和培训机会丰富的工作。建议合理控制并动态调整编制总量,平衡编制内外工作条件的差异;增加对疾控的财政投入,改善薪酬绩效体系;同时重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多种手段共同激励疾控人员发展;对不同类别的疾控人员采用差异化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 《中国医院统计》2009,16(2):132-133
目的 分析影响某院住院业务收入的直接变动因素,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因素指数分析法对某院2006年和2007年业务收入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影响业务收入的工作量、单位平均费用变动的分析,进一步观察各因素对总量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 某院业务收入的增长是门诊、住院工作量的增长及平均费用的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门诊和住院工作量的增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平均住院费降低减少了医院的业务收入,但工作量大幅度的增加,使医院的业务收入仍然呈上升趋势.结论 某院业务收入的增长呈健康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取消“三项收费”后,疾控人员对现有薪酬水平满意度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测量疾控人员对薪酬水平的满意度评分,并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对影响满意度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标准分为20分的薪酬福利满意度测定中,疾控人员给出的满意度评分均值为12.29分。其中,“收入与工作量成正比”这一问题得分最低,在5分的标准分中疾控人员满意度评分均值为2.7分,提示个人收入水平与工作量负担的联动机制不健全是疾控人员难以满意的重要原因。在影响薪酬福利满意度的各项因素中,省级疾控人员满意度评分为8.5分,低于市级、区级和县级疾控12分的满意度评分(H=28.964,P<0.001)。结论 取消“三项收费”后,现有薪酬水平与疾控人员期望值尚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对疾控中心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当前疾控档案工作存在"重藏轻用"、"被动服务"的观念,档案资源未得到积极、科学、系统地开发,疾控档案开发与利用应树立"主动服务"新理念,加强档案信息二次开发,提高疾控档案为政府决策服务、为"医防整合"服务,同时加强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开发利用的水平和效率,为社会公众服务,达到疾控档案资源利用的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疾病预防控制(疾控)工作者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用疾控工作者幸福感量表(总分160分),对厦门市疾控工作者11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疾控工作者职业幸福感总分为(106.8±15.4)分,属于中等水平;男女类似;不同年龄组的总分以及身心健康、工作环境和工作量等维度,都呈现20~29岁最高,45~60岁组其次,30~44岁组最低的"U"型评分结果;在工作喜欢程度上,中级职称人员的评分最低;对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前3位依次为身心健康、价值体现和工作喜欢程度。结论应在现有体制下提高疾控系统工作者职业幸福感,进而提升疾病控制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及时反映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简称疾控)机构档案工作现状,引起领导重视,尽早改善档案工作管理策略.方法 根据每年对市区两级疾控机构绩效年终考核结果,用描述的方法展现疾控机构档案工作现状.结果 疾控机构档案工作是疾控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现代化是疾控机构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天津市疾控机构档案管理仍为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缺乏高级专业人员等问题.建立统一、规范电子档案系统平台和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有效解决档案管理的手段,从而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公共卫生事业工作提供服务.结论 从发展的角度,区县两级疾控机构要努力改善档案保管条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1.
区(县)级妇幼保健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是区(县)级妇幼保健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着重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档案的建立应依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对历史的多种工作活动所形成的有效载体记录归入档案;归档过程中按其提出的《资料归档参考图》、《立卷基本步骤及方法参考图》进行归档。在档案的管理上首先应健全以区(县)级妇幼保健所为中心的档案管理网络体系,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在管理模式上做到“七统一”,并对档案管理人员实行一定的奖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二维电离室矩阵和动态治疗日志文件,评价动态多叶准直器(MLC)滑窗技术的剂量学稳定性和机械精度。方法基于滑窗技术设计5种动态射野A、B、C、D、E,重复按照5种射野对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进行照射并分别记录其动态日志文件,对12次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相应照射野等中心点剂量重复性分别为±1.49%、±1.12%、±1.12%、±1.07%、±1.07%,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1.47,吖分析通过率(3%/3mm)均为100%;动态治疗日志文件显示所有叶片定位误差均〈0.05cm,定位误差的标准差均值分别为0.0365、0.038、0.038、0.035、0.026cm。结论本实验中动态MLC剂量学稳定性和机械精度满足治疗要求,本方法简单方便,可作为常规MLC质量保证程序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患者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影响超长住院时间的主要因素,并探讨解决方案,为加快病床的周转率,提供临床依据和方案。方法从医院病案系统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30230例出院病历首页资料,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神经外科超长住院日患者人数最高,占超长住院患者总数28.70%。在平均住院天数中,康复医学最高,为(97.98±12.43)天。神经外科次均费用较高,为(12.83±2.46)万元。相对住院次数较低组,次数较高组是较低组的1.263倍,不同类型科室、疾病类型、医保付费方式和术前天数都是影响超长住院日的主要因素。结论大型公立医院受科室、疾病类型、付费方式、术前天数、手术等外部因素影响超长住院,应引进科学管理机制,规范诊疗行为,加快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付费的实施,同时建立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指以档案管理模式从档案实体为中心,向档案信息为重心转变的过程。目前互联网计算机技术被广泛运用,许多有价值的电子文件需要被保存,以备不时之需。将大量的电子文件转化成电子档案进行存档这一过程很繁琐,需要精心策划,以免因操作不规范导致重要的电子档案信息丢失或泄露,既影响工作效率,又会带来隐患。该文就加大档案科技攻关,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讨论,希望可以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6—2015年天津市职业性噪声聋的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职业性噪声聋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6—2015年天津市职业性噪声聋病例,对基本情况、职业史、企业性质以及行业分布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天津市2006—2015年共报告职业性噪声聋70例,呈现整体上升趋势(P<0.05)。职业性噪声聋主要为男性病例,工种主要为操作工,年龄中位数为53岁,工龄中位数为25年;滨海新区报告病例占44.29%,不同性别、工种、地区之间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报告病例中制造业占92.86%,外商经济占60.00%,中型企业占57.14%,不同行业、经济类型及企业规模之间构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津市职业性噪声聋发病呈整体上升态势,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以及重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保护职业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16.
Currently, Chagas' disease control consists mainly of chemical warfare against the insect vector. However, a number of risk factors, such as poor hygiene and clutter, can facilitate the persistence of triatomine breeding sites. Relying on the premise that communities at risk of Chagas have little knowledge about the disease, the authors defined the extent of knowledge that is considered optimal and determined how much is known, on average, by the inhabitants of two areas in Argentina showing different epidemiologic trends. Risk factors in both areas were identified. The optimal extent of knowledge was defined in accordance with 25 "basic concepts" surrounding the disease, and from these questionnaires were constructed for evaluating average knowledge about the disease. Results obtained showed that risk factors were linked primarily with the type of dwelling construction and with clutter, as well as with limited knowledge about the disease. There was little basic knowledge about Chagas, with an inability, for example, to identify the vector and describe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Increasing people's knowledge about the disease would be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fight against Chagas and would give the inhabitants of endemic area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chance to develop behaviors that would allow them to assum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wn welfare.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围绝经期女性乳腺癌机会性筛查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9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围绝经期门诊初次就诊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分析其接受乳腺癌机会性筛查的情况,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围绝经期女性乳腺癌机会性筛查的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357例研究对象,422例在本次就诊前1年内行乳腺癌机会性筛查,占31.1%,其中采用乳腺超声检查者最多,占5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人工流产史、既往乳腺疾病史、肥胖是乳腺癌机会性筛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的乳腺癌筛查率较低,进行乳房自检的女性较少,乳腺癌筛查率与围绝经期女性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人工流产史、既往乳腺疾病史、肥胖有关,应加强围绝经期女性对早期乳腺癌机会性筛查重要性的认识,以提高乳腺癌的预防与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Rotterdam guideline for referri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s from primary to specialist car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DESIGN: Retrospective. METHOD: Whether or not the guideline was followed correctly was determine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ho were reported to the Municipal Health Service (GGD) in Rotterdam in 1998 and 1999. This was done by a study of their files and by questioning their general practitioners by phone. RESULT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376 cas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seen at the GGD; 32% of the patients dropped out during the referral trajectory. Drop-out took place at three different times: 13%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ciding whether the patient should be referred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 12% during the consultation period at the GGD, and 7% after consultation at the GGD and before first contact with a specialist (via referral from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The reasons for dropping out were either procedural factors, such as missing information in the patient file and unclear management by the GGD, and personal factors such as failure of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or the patient to comply with the recommendations. CONCLUSION: The guideline for the referral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functioned well but implementation can be improved, since some patients did not reach the specialist. Improvement would be made possible by shortening the referral chain and by giving more information to patients and general practitioners about hepatitis B and its potential consequences.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移动频次艾滋病病例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6月前艾滋病病例报告病例数据信息,按5年平均移动频次分为6类(f = 0次,0 < f < 2,2 ≤ f < 4,4 ≤f < 6,6 ≤ f < 8,8 ≤ f),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移动频次病例间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和户籍省、性病史、疾病状态、本次诊断为HIV阳性前HIV检测情况、接触史和感染途径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且移动频次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所在省、性病史、疾病状态、本次诊断为HIV阳性前是否做过HIV检测均有关。高移动频次病例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为:25~44岁年龄段、男性、未婚、汉族、初中及以上文化、省内移动、有性病史、疾病状态为HIV、有非婚异性接触史和同性接触史、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结论 不同移动频次的艾滋病病例特征不同,影响因素较多且复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卒中二级预防措施中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方法 基于Andersen卫生服务利用模型构建卒中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卒中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617名卒中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中,患者平均年龄(67±8.16)岁,男性占比50.1%,药物依从比为6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女性、参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年均收入2万元以上与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有关,年龄在70岁以上、有心脏病史和血脂异常病史、MRS评分25分与二级预防药物不依从有关。 结论 卒中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偏低,高龄、心脏病史、血脂异常史和较高MRS评分与药物不依从有关,应加强对具有上述影响因素的卒中患者提供预防性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