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为内窥镜卜经鼻蝶入路进行视神经管减压的手术方法建立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8例成人头颅标本在内窥镜下进行解剖观察。模拟内窥镜下经鼻蝶于术入路,分别采用经鼻中隔旁入路、经中鼻道入路、经中鼻四切除三种手术入路对蝶窦外侧壁和后壁进行解剖观察。打开蝶窦前壁后进入蝶窦,咬除蝶窦间隔,去除蝶安粘膜,暴露蝶窦后壁和后外侧壁,对视神经管及周围结构进行逐层解剖。结果:在蝶窦后壁和外侧壁的所有解剖标志中,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是相对恒定的解剖标志,在视神经管区各层中该隐窝是恒定的唯一骨性解剖标志。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毗邻视神经、海绵窦、海绵窦内颈内动脉、眼动脉、动眼神经,是视神经管内段和颅内段的分界。两侧视冲经-颈内动脉隐窝的连线是鞍结节的投影。结论:视伸经-颈内动脉隐窝在视神经管减压术中是非常重要的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视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的研究,为临床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结构完整的成人头颈部标本12例,经红色乳胶灌注、10%的福尔马林固定,观察和测量如下指标:①观察视神经管的形态;②视神经管隆突的类型;③视神经管颅口、眶口及管中部的横径、纵径及横截面;④测量视神经管上、下、内、外侧壁的厚度;⑤视神经管内侧壁毗邻关系;⑥视神经管内眼动脉与视神经的位置关系.结果 视神经管由两口(颅口、眶口)和四壁(上壁、下壁、内侧壁、外侧壁)组成,其横截面积在眶口最大,管中部最窄;视神经管的内侧壁最薄,内侧壁的毗邻结构主要有3种类型:①前为同侧后筛窦、后为同侧蝶窦;②全为同侧蝶窦;③全为同侧后筛窦,眼动脉在视神经管的颅口、眶口分别以视神经的内下方和外上方多见.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了解剖学参数;当打开视神经管骨壁,鞘膜的切开选择内侧壁稍上方. 相似文献
3.
杜伟强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5,(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49例(50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施行视神经减压术,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情况,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49例(50眼)中术后的总有效率为44.00%(22/50),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视力级别为光感、眼前手动、视力0.02以上有较高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至手术时间在3 d以及7 d以内有显著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术前是否应用激素冲击治疗及术中是否进行鞘膜切开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具有一定效果,在创伤发生3d内以及术前视力在光感、眼前手动、视力0.02以上患者进行手术干预,可以获得较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内窥镜神经经管减压术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观察了107具成人尸标本视神经管及其与蝶窦和筛窦的毗邻关系,所有标本中,视神经管在蝶筛窦外侧壁形成隆起者为72.4%,视神经管与毗邻关系的关系复杂,但其内壁与后筛窦或/和蝶窦相毗邻最为多见,内壁长10.2mm厚0.4mm是内窥镜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关键部位,文中讨论了内窥镜下行视神经管减压时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内镜下行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用12例成人尸颅标本,模拟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观察视神经管及其周围结构。磨除视神经管,暴露并打开管内视神经鞘膜,观察鞘膜内视神经及眼动脉。 结果 视神经隆突是蝶窦内相对恒定的解剖标志,通过它可以确定视神经管眶口;眼动脉多走行于视神经的腹内侧,切开视神经鞘膜时应在外上壁进行。 结论 视神经隆突是重要的解剖标志;应在外上壁切开视神经鞘膜。 相似文献
6.
鼻外筛—蝶窦进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几个临床解剖学问题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通过对50个头颅标本的解剖学观测,测量了从Dacryon’s点至筛前孔,筛前孔至筛后孔,筛后孔至视神经孔捉21.7(14.2~33.3)mm)13.8(6.9~26.7)mm,5.1(2.0~8.4)mm。观察到视神经管内壁与筛,蝶窦的毗邻关系多达13种,观察到视神经管隆突出现率为55%,结合临床体会,对经鼻外筛-蝶窦进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径路解剖进行探讨,着重讨论了寻长前筛前,筛后动脉,视神经孔,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视神经管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观测,为经眶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颅骨标本50个,观察视神经管与筛窦和蝶窦的关系;测量视神经管各壁的长度及视神经管颅口、眶口的垂直径和横径并计算截面积.甲醛溶液固定的成年尸头15个,观察视神经管颅口镰状襞、管内段视神经及眼动脉的关系.结果:视神经管的内侧壁最长,长度为(10.71±2.12)mm;视神经管眶口呈竖椭圆形,截面积为(25.84±5.43)mm2,视神经管颅口呈横椭圆形,截面积为(24.86±4.37)mm2.结论:(1)视神经管减压术应全程打开视神经管内壁;眶口的减压应充分.(2)管内段视神经鞘膜应否切开应根据情况而定,切开应避开视神经的营养血管,以切开鞘的内上壁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及测量视神经管区的有关解剖结构,为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利用显微解剖方法对成人尸体头颅、带硬膜的成人颅底标本各10具、成人颅骨标本10具进行观察及测量.结果:(1)视神经管上壁、下壁、内侧壁、外侧壁的长度分别为(9.89±1.46)mm、(6.45±1.59)mm、(12.03±1.74)mm、(7.85±1.63)mm;颅口及眶口四壁的厚度不同,视神经管中轴与颅正中矢状面的夹角为(38.06±5.36°),与颅冠状面的夹角为(21.13±4.86°).视神经管上壁后部,由硬脑膜反折形成镰状韧带,其宽度(前后径)为(1.98±0.33)mm.(2)视神经管颅口至眉间的距离为(64.18±4.83)mm;视神经管颅口至翼点距离为(52.32±2.83)mm.(3)ACP为视神经管外侧壁,其根宽(11.96±0.58)mm,ACP全长(9.69±0.46)mm.结论:本文所测视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的相关参数为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电视监视下经鼻内窥镜术后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近年来开展的鼻内窥镜下治疗各种鼻部病变,效果满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同其它外科手术一样,鼻内窥镜术后疼痛让患者难以忍受,常导致病人睡眠不足、情绪低落,也妨碍康复。如何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已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科自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实施鼻内窥镜手术195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通过全面了解患者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和疼痛时所伴随的症状,给予相应护理能有效地减轻疼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经颅前窝底、颅中窝底、或其他部位的先天性或外伤性骨质缺损、破裂处或变薄处,流入鼻腔,称之为脑脊液鼻漏。鼻内窥镜下行脑脊液鼻漏修补具有视野清楚、安全、准确、微创、手术时间短、花费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将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鼻腔内窥镜治疗脑脊液鼻漏患者18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视神经管(OC)的解剖学观察,为视神经管减压术切开部位提供参考。方法成年头颈部标本20例,观察OC的形态及测量相关数据,OC与筛窦和蝶窦的关系,眼动脉的走行等,寻找并确定手术标志。结果 OC的走行是从内上至前外下方向呈倒八字形,左、右侧OC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分别为(36.54°±1.98°)、(36.52°±1.73°)。OC与筛蝶窦的关系分为蝶旁型、筛旁型和筛蝶型。OC分内侧壁、外侧壁、上壁和下壁,有颅口、眶口。内侧壁最长、最薄;颅口呈横椭圆形,眶口呈竖椭圆形,OC中部横截面近圆形,是视神经管最狭窄的部位。沿OC的眶口向后,可见一条反光带即OC,32侧可见视神经管隆突,8侧未见明显的视神经管隆突。眼动脉在OC内与视神经的关系为:在颅口位于视神经内下方占80%,在管中部均位于视神经正下方,在眶口位于视神经外下方占85%。结论 OC内侧壁最薄,眼动脉穿行在OC内,位于视神经的内下方、正下方、外下方。视神经管减压术切开部位宜选择在内壁与上壁交界处,尤其在接近颅口处,以避免术中损伤眼动脉及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临床应用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 方法 对20侧尸头视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进行解剖和测量,并用多层螺旋CT扫描和影像工作站测量,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视神经管的类型:管型5%(1侧),半管型10%(2侧),压迹型55%(11侧),无压迹型30%(6侧)。视神经管的毗邻关系:筛窦型15%(3侧),蝶窦型35%(7侧),蝶筛窦型45%(9侧),蝶鞍型5%(1侧),60%(12侧)与后筛窦相关。眼动脉在颅口80%(16侧)走行于视神经内下方,在眶口85%(17侧)走行于外下方。70%(14侧)颈内动脉管在蝶窦外壁隆起,而95%(19侧)与视神经管存在隐窝。视神经管内壁长度(10.23±1.31)mm。解剖测量视神经管眶口、颅口、视神经与颈内动脉隐窝到鼻小柱-鼻翼交界点的距离及夹角的结果与影像测量结果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 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经鼻内镜神经管减压术提供了解剖学参数。采用CT影像工作站能对视神经管重要解剖标志进行准确的测量。 相似文献
13.
14.
鼻窦内窥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e sinus surgery,FESS)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该手术使鼻外科的临床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开创了鼻外科的新领域。虽然其克服了传统鼻窦外科手术的盲目性,但仍有一定的风险,甚至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我科自2000年4月至2003年4月共进行鼻窦内窥镜手术1251例,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视神经减压术建立显微外科解剖基础.方法在26侧经防腐同定的尸头标本上,进行视神经管和眼动脉及其周边结构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视柱前端视神经管外膜与眶上裂硬膜融合变厚,形成凸向眶内的襞,厚度为(1.71±0.37)mm(1.14~2.38 mm).眼动脉有88.5%(23侧)于视神经管颅口底部内侧进入鞘膜,在襞前端内侧穿出入眶.视神经管外下壁与蝶窦外侧壁结合形成视神经-颈内动脉陷窝,长为(7.40±1.44)mm(5.60~10.10 mm).结论(1)视神经减压应在视神经鞘膜内上方切开;(2)眼动脉减压应在视神经鞘膜切开骨性视神经管全长的基础上再向眶内延长1.14~2.38 mm;(3)视神经-颈内动脉陷窝可作为视神经减压的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窥镜下经耳道途径鼓膜修补术的效果。方法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4月在我科治疗的24例鼓膜穿孔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行内窥镜下经外耳道途径鼓膜修补术。结果23例成功,1例失败,有效率95.8%,平均语频听阈术前37.8dBHL,术后18.2dBHL。结论经耳道途径内窥镜下单纯鼓膜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经济、微创,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鼻窦炎及鼻息肉是鼻科的常见病,手术后往往疗效欠佳或病变复发,随着现代诊疗技术及方法的不断发展,鼻内窥镜手术已渐开展,使鼻窦炎和鼻息肉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最大特点就是可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在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基础上,尽可能不破坏鼻腔及鼻窦的解剖结构。最大限度地保存鼻腔和鼻窦的基本功能,仅通过小范围或局限的手术处理使广泛的鼻腔、鼻窦病变明显好转或治愈。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上颌窦和额窦冲洗及内窥镜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作者对60侧成人尸体头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进行解剖,观测了中鼻道、额隐窝、额鼻峡(管)、上颌窦口、半月裂孔的形态、大小、位置、及上颌窦口和额鼻管口的角度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上颌窦口内径3.0±0.2mm,距鼻小柱前下缘46.0±4.0mm,鼻小柱至上颌窦口与鼻腔底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8.4±6.2°,鼻额管外口(额鼻峡)内径2.8±0.3mm,距鼻小柱前下缘47.9±3.4mm,鼻小柱至额鼻管外口与鼻腔底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6.7±7.3°。结论:经窦口行额窦及上颌窦冲洗及功能性鼻内窥镜术时应注意额鼻管、上颌窦口的位置、角度及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