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偶发肾癌和症状肾癌的临床诊疗特点,阐述早期检出肾癌的重要意义.方法 检索Medlin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偶发肾癌和症状肾癌临床研究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总计肾癌患者10 065例,其中偶发肾癌患者4 251例,症状肾癌患者5 814例.两组患者在肿瘤直径上平均差(MD)为-1.58(95% CI:-2.05~-1.11),在肿瘤病理分级(G1和G2)、保留肾单位手术例数、临床分期(T1和T2)、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上比值比(OR)分别为3.01(95% CI:2.62~3.45)、3.47(95% CI:2.72~4.44)、3.95(95% CI:3.24~4.81)、0.20(95% CI:0.11~0.35)和0.24(95% CI:0.17~0.35),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 1);在手术年龄上MD为0.23(95% CI:-1.64~2.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结论 与症状肾癌相比,偶发肾癌具有肿瘤体积小、肿瘤病理分级低、临床分期早、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少等特点,因此早期发现肾癌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偶发性肾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1980-1996年间手术治疗肾癌225例,根据诊断符合偶发肾癌标准者42例,有症状者183例。对两组肿瘤的分期,分级和预衙等作比较。结果:两组间T2,T3b及TN+肿瘤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而胞核分级和组织类型构成无显著性差异。5年肾癌生存率在偶发癌组82.8%,有症状组为60.4%,两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但仅比较两组的肾内避限肿瘤者其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偶发性肾癌(附4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自1980~1996年间手术治疗肾癌225例,根据诊断符合偶发肾癌标准者42例,有症状者183例。对两组肿瘤的分期、分级和预后等作比较。结果:两组间T2、T3b及TN+肿瘤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胞核分级和组织类型构成无显著性差异。5年肾癌生存率在偶发癌组为82.8%,有症状组为60.4%,两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仅比较两组的肾内局限肿瘤者其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死于肾癌患者的平均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36.9个月和29.4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组偶发肾癌较有症状肾癌组织分化和病理分型情况相似,但较多为早期肿瘤。早期诊治是偶发肾癌预后较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分析偶发肾癌的临床特点、生存率。方法对346例肾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生存情况的随访;分为2组,偶发肾癌153例,非偶发肾癌193例,按Robson分期统计各组的病例数,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偶发性肾癌与非偶发肾癌Robson分期的构成比不同,偶发癌分期较低(x^2=31.741,P〈0.01)。偶发癌3、5、10年生存率为84.20%、72.86%、67.15%,非偶发癌为67.78%、60.54%、47.3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x^2=8.53,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相同分期偶发癌与非偶发癌生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肾癌是否偶发不是影响愈后的因素(β=1.367,P=0.179),分期是影响愈后的独立因素(β=2.44,P〈0.01)。结论偶发肾癌多低分期,术后生存率较非偶发肾癌高,但同一分期内偶发肾癌与非偶发肾癌生存率差别无统计学的意义,偶发不是影响愈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年肾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40岁青年肾癌患者资料67例,对其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青年肾癌患者67例,占我院同期肾癌总数的5.6%(67/1 193).按时间阶段分为两组,2001年至2005年(早期组)15例,占同期肾癌患者总数的3.4%;2006年至2010年(近期组)52例,占同期肾癌患者总数的6.9%,两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7例患者年龄23~40岁,早期组平均年龄(36.5±3.3)岁,近期组平均年龄(34.9±4.4)岁,两组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为2.5:1.0(48:19).左侧30例(44.8%),右侧37例(55.2%).无症状患者34例(50.7%),平均肿瘤直径为(3.7±1.1)cm;有症状患者33例(49.3%),平均肿瘤直径为(6.0±3.1)cm,平均肿瘤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T1、T2、T3、T4分别为51例(76.1%)、11例(16.4%)、4例(6.0%)、1例(1.5%).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者59例,肾部分切除术者8例.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54例(80.6%)、乳头状细胞癌7例(10.4%)、嫌色细胞癌6例(9.0%).随访57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4%、66.7%.结论 肾癌患者中青年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肾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健康体检可较早发现肿瘤,早期诊治可改善青年肾癌预后.  相似文献   

6.
偶发性肾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Yang G  Chen Z  Peng Y  Liu W  Tao L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6):445-447
目的 探讨偶发性肾癌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2 0年来收治的 10 9例偶发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与 2 4 7例同期治疗的非偶发性肾癌进行对比。 结果 偶发性肾癌组和非偶发肾癌组在发病年龄、性别、单双侧和病理类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 ;偶发性肾癌平均直径 (4 1± 1 7)cm ,非偶发肾癌平均直径 (6 4± 3 2 )cm ,差异有显著意义 (t=6 72 ,P <0 0 1) ;偶发性肾癌的病理分期明显低于非偶发肾癌 (χ2 =2 10 .5 2 ,P <0 0 1) ;术后 3年(84 1% )和 5年 (6 8 5 % )生存率高于非偶发肾癌 (χ2 =7.5 1,P <0 0 1)。 1990~ 1999年检出偶发性肾癌 92例 (84 4 % )明显高于 1980~ 1989年的 17例 (15 6 % ,χ2 =19.4 7,P <0 0 1)。B超和CT能明显提高偶发肾癌的检出率 (χ2 =16 6 4 ,P <0 0 1) ;偶发肾癌手术疗效明显优于非偶发肾癌 (χ2 =14 5 4 ,P <0 0 1)。 结论 偶发性肾癌是肾癌未出现临床表现的一发展阶段 ,并非肾癌的另一类型。B超和CT是发现偶发性肾癌的主要诊断方法。此类型的病理分期低、瘤体小、早期发现和尽早根治性肾切除术是偶发性肾癌预后较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偶发性肾癌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偶发性肾癌58例,非偶发性肾癌146例,对两组肿瘤的分期、分级与预后进行比较。结果偶发性肾癌的病理分期明显低于非偶发组(P〈0.01);而肿瘤病理分级及组织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年、5年、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4%、83.6%和72.4%,明显高于非偶发性肾癌组(P〈0.05)。结论B超、CT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偶发性肾癌的检出率;病理分期低、肿瘤小、早期发现和及早的根治性切除是偶发性肾癌预后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97例偶发肾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偶发肾癌的特性。方法:对286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肾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相应标准将286例肾癌分为偶发肾癌、有症状肾癌两组。结果:97例为偶发肾癌(33.9%),189例为有症状肾癌(66.1%),两组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超检查是诊断偶发肾癌的最主要手段;偶发肾癌组体积明显小于有症状肾癌组(P<0.01);偶发肾癌组分期明显低于有症状肾癌组(P<0.001);偶发肾癌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有症状肾癌组;多变量分析显示只有TNA分期是独立的判断预后指标。结论:偶发肾癌较有症状肾癌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偶发肾癌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提高偶发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96例偶发肾癌进行回顾性总结并与202例非偶发肾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非偶发肾癌相比,偶发肾癌均为Ⅰ~Ⅱ期肿瘤,病理分期低(P〈0.01);平均肿瘤体积小(4.4cm,P〈0.01);术后5年生存率(89.8%)高于非偶发组(45.6%)(P〈0.01)。结论 偶发肾癌病理分期低,肿瘤体积小,术后远期生存率高,偶发肾癌概念的提出,对肾癌的早期诊治及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行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6例肾癌患者资料,分别采用两种手术方法,其中开放手术肾癌根治术52例,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以及术中、术后疗效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分期、病理诊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疗效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相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作为肾癌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1.
肾癌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不同手术方式、术前肾动脉栓塞及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组进行对比,并对治疗效果和随访结果作进一步统计学分析。结果:小肾癌行肾癌根治术与保留肾组织手术效果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5年生存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8例术前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者,手术证实栓塞效果满意。结论:保肾单位手术是治疗局限性小肾癌的有效手段;较大的肾癌术前进行肾动脉栓塞术便于手术切除病灶,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治疗之后的又一种主要临床治疗方式,尤其肿瘤疫苗的出现,对于晚期肾癌及转移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偶发肾癌的临床探讨(附9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偶发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96例偶发肾癌进行回顾性总结并与202例非偶发肾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非偶发肾癌相比,偶发肾癌均为I~I期肿瘤,病理分期低(P<001);平均肿瘤体积小(44cm,P<001);术后5年生存率(89.8%)高于非偶发组(456%)(P<001)。结论偶发肾癌病理分期低,肿瘤体积小,术后远期生存率高;偶发肾癌概念的提出,对肾癌的早期诊治及良好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肾癌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Kap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概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及应用Cox模型将获得随访的71例肾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偶发、临床分期、病理分类、手术方式、有无免疫治疗等因素作为分析因子,计算生存率,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1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94.1%,3年生存率为81.3%,5年生存率为63.6%。单因素分析筛选出8个对肾细胞癌预后有影响的因素,分别为是否为偶发癌、TNM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有癌栓、是否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有无肿瘤细胞坏死、术后是否行免疫治疗、肿瘤病理类型。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是否为偶发癌、是否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是否行免疫治疗为影响肾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肾细胞癌患者预后与肿瘤的TNM分期、是否行肾癌根治术、是否为偶发癌、术后有无行免疫治疗有关,其中肿瘤的TNM分期为危险因子,后3个因素为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4.
小肾癌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肾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3例小肾癌(直径≤3cm)患者(小肾癌组)和153例肾癌(直径>3cm)患者(大肾癌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小肾癌临床分期低,两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理分类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96.3%和69.8%(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和63.6%(P<0.05)。结论:小肾癌比大肾癌临床分期低,预后较好,生存率高。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为小肾癌治疗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根治性肾切除时是否需要常规切除同侧肾上腺.方法 分析263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同侧肾上腺切除组与保留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以及生存率有无差异(t检验);分析肾上腺受侵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差异采用longrank检验.结果 临床分期T_(1~2)N_0M_0 214例,T_(3~4)N_(0~2)M_0 26例,T_(1~4)N_(0~2)M_1 23例.根治性肾切除术时切除同侧肾上腺146例,保留同侧肾上腺117例.同侧肾上腺切除组与保留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证实肾肿瘤侵及同侧肾上腺8例,其肾原发肿瘤最大径平均为9.7 cm,肿瘤最大径≥8 cm 5例,肿瘤位于肾上极6例,累及全肾2例.临床分期为Ⅰ期或Ⅱ期者切除同侧肾上腺129例,病理结果证实同侧肾上腺受侵仅4例(3.1%);Ⅲ期或Ⅳ期患者切除同侧肾上腺17例,病理证实同侧肾上腺受侵4例(23.5%).随访3~102个月,平均28个月.同侧肾上腺切除组与保留组按各病理分期比较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直径≥8 cm、位于肾上极或累及全肾、临床分期≥Ⅲ期均是肾癌侵及肾上腺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时应切除同侧肾上腺,其余早期肾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可以保留同侧肾上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术前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鳞癌(ESCC)患者病理分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1997年至2007年,477例晚期食管鳞癌随机分为4组:术前化疗组、术前放疗组、术前放化疗组及单纯手术组(对照组),对比各组切除率、病理分期、相关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 术前放疗组及术前放化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根治性切除率提高(P<0.05),且术后病理分期显著降期(50.8%、54.2%比0%,P<0.05),而术前化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切除率及病理分期均无显著改善.各组新辅助疗法相关并发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术前放疗组、术前放化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9.5%、72.9%、53.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放疗组、术前放化疗组与对照组5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高于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应用术前放化疗可有效提高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根治性切除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肾脏偶发癌临床分析(附1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肾脏偶发癌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及诊治措施。 方法  1993年至 2 0 0 1年肾脏偶发癌 116例 ,男 81例 ,女 35例 ,平均发病年龄 (5 7.2± 15 .6 )岁 ;与同期收治症状癌 138例的发病、诊治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肾脏偶发癌占肾癌的 4 5 .7% (116 /2 5 4 ) ,近 5年占 4 7.5 % (84 /177)。健康体检发现者占偶发癌的 6 3.8% (74 /116 )。偶发癌性别、平均发病年龄、侧别、吸烟史与症状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偶发癌B超检出率 98.2 % (10 8/110 )。按Robson分期 ,偶发癌Ⅰ~Ⅱ期占 6 9.0 % ,高于症状癌的 4 9.3% ;Ⅲ~Ⅳ期占 31.0 % ,低于症状癌的 5 0 .7%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偶发癌手术切除率 92 .2 % (10 7/116 ) ,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占 84 .1% ,明显高于症状癌的 6 0 .9% (P <0 .0 5 )。偶发癌术后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86 .5 %和 81.3% ,明显高于症状癌的 70 .8%和 6 4 .2 % (P均 <0 .0 5 )。多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主要与肿瘤分期相关 (RR =4 .95 ,P <0 .0 5 )。 结论 肾脏偶发癌占肾癌的比例较以前增加 ,适当条件下的健康体检有积极意义 ;肿瘤分期明显低于症状癌 ,3年和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症状癌 ,其预后与肿瘤分期相关 ;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  相似文献   

18.
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1肾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T1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T1肾癌患者352例,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肾癌根治术,其中行后腹腔镜下手术组185例、开放性手术组167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期、SC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为55~130(75.6±11.2)min与50~140(68.0±10.6)min(P0.05);术中出血量50~1200(110.6±32.3)ml与50~1500(160.8±38.1)ml、术后需用止痛药治疗8例与132例、术后进食时间1~2(1.3±0.5)d与2~5(2.9±1.2)d、术后住院时间3~7(4.6±1.2)d与7~1 4(8.9±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5(6~42)个月,2组生存率(85.4%与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相比,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已成为T1肾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9.
扩大根治术治疗无症状偶然发现(偶发)肾癌共18例,非偶发肾癌23例。偶发组均为Ⅰ~Ⅱ期肿瘤,与非偶发组相比,病理分期较低(P<0.05);平均肿瘤最大径更小(P<0.01);偶发组5年生存率为94.4%,非偶发组的Ⅰ~Ⅱ期肿瘤是70.6%,表明前者远期生存更好(P<0.05)。肾癌扩大根治术对Ⅰ~Ⅱ期偶发肾癌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开放式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疗效指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期、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疗效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