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海燕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972-1974
目的:观察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钝针注射隆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局部麻醉,鼻尖部位钝针进针,使用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注射隆鼻。结果:本组共61例,1例术后3天内轻度肿胀,术后随访2~12个月,外形自然,无瘀青、无恢复期。满意率达98%。结论: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钝针注射隆鼻,方法简便、安全,疗效确切持久,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医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溶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技术的进步,微刨整形美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自2004年以来,透明质酸已成为使用量第一的皮肤填充剂[1],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无过敏、无须皮肤试验等特点.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笔者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溶液(逸美,北京爱美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用于修复额部、鼻唇部皱纹,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溶液作为皮肤填充剂治疗面部皱纹的效果.方法 自2006年11月至2008年5月,对60例患者面部共107处皱纹进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溶液的注射填充,观察注射后的临床效果、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等.依据面部皱纹WSRS分级标准,对比注射前后的照片并将结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结果 所有注射部位皱纹在注射后即刻得到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有效率为100%.最常见的注射后不良反应是局部疼痛、肿胀和皮肤发红,其次为皮下淤血、局部硬结或不平,未出现感染.色素沉着、肉芽肿、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医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溶液作为填充剂治疗面部皱纹具有创伤极小、疗效肯定、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填充材料医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溶液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首先将A型肉毒毒素注射于鱼尾纹、额纹、眉间纹等部位,而后在鼻唇沟、泪槽、眉间纹以及口角处注射医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溶液.结果 本组共56例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满意率达98.2%.结论 医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溶液联合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的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医用透明质酸钠在临床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54,自引:6,他引:48  
医用透明质酸钠在临床中的应用综述顾其胜王文斌吴萍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是一种高分子直链聚糖,由N乙酰D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构成。HA属于一种天然降解且具吸收性的生物医学材料[1]。它广泛分布在动物和人体组织和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在促进宫颈糜烂患者理疗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于本院进行物理治疗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物理治疗组)100例和观察组(常规物理治疗加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组)400例,然后将两组的治疗效果、阴道排液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构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阴道排液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构成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显著性差异。结论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在促进宫颈糜烂患者理疗术后康复中的作用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微针导入含透明质酸钠的复合溶液在面部年轻化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就医者面部皮肤采用微针注射技术导入复合溶液,治疗5次,每次间隔2周,于每次治疗前,治疗5次后第1、2个月采用单反相机拍照、VISIA皮肤检测仪检测及随访,并记录不良反应。临床医生根据色斑、纹理、毛孔、皱纹等综合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就医者行自我满意度量表评估。结果:所有就医者经过5次治疗后,面部肤质改善明显,第3、5次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VISIA检测色斑、纹理、毛孔、皱纹等特征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5),就医者主观满意度较高。15例就医者治疗3次后总有效率73.33%,治疗5次后总有效率86.67%,停止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93.33%。结论:微针导入含透明质酸钠的复合溶液在面部年轻化应用中安全、有效,且就医者满意度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康复期第2阶段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行关节镜下单侧腘绳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126例,分为两组:医用透明质酸凝胶注射72例:男39例,女33例,年龄18~43岁,平均(28.27±12.30)岁,病程1~40 d,平均25 d,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1个月行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的患者,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透明质酸钠凝胶未注射54例:男21例,女33例,年龄16~45岁,平均(29.14±10.23)岁,病程1~36 d,平均26 d,前交叉韧带重建术1个月后未行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的患者。对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之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轴移试验和Lachman试验检查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在对术后4、6、8、12、24周时患者在该段康复期的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肌围的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Lysholm评分、大腿周径在各时间点和组间交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关节活动度各时间点与组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7.354,P0.001)。Lysholm评分及大腿周径在注射后6、8、12、24周注射组均优于未注射组,统计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术后6周与8周关节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注射组优于未注射组。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期第2阶段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可以在术后康复期较好的提高患者的各项膝关节功能,在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中有确切疗效,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宫腔内注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加用口服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TCRA)术后复发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潍坊医学院生殖医院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67例,随机分配至TCRA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案组:对照组(术后宫腔注入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雌孕激素治疗,33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治疗,34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后的患者恢复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相应治疗一个周期后,研究组患者宫腔粘连的治愈率(67.6%vs. 42.4%)及宫腔深度[(7.42±0.62)cm vs.(7.04±0.75)c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间宫腔粘连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94.1%vs. 84.8%,P>0.05)。TCRA术后观察两个月经周期,研究组患者月经治愈率(64.7%vs. 39.4%)及经期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月经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94.1%vs. 87.9%,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一个周期后子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术后应用Foley球囊+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TCRA术后应用Foley球囊+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再粘连;对照组在TCRA术后应用Foley球囊+普通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再粘连。术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AFS评分、粘连范围、粘连类型、月经状况及再粘连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67%(52/6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1.67%(43/6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093,P0.05);术后3个月宫腔镜检查两组患者AFS总分、粘连范围评分、粘连类型及月经状况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AFS总分、月经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粘连范围、粘连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宫腔镜检查,观察组术后再粘连发生率为1.92%(1/52),对照组术后再粘连发生率为16.28%(7/4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566,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应用Foley球囊+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粘连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AFS评分及月经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肉毒毒素的方法抬高鼻基底,观察其对反牙合畸形面容改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轻中度反牙合畸形面容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A型肉毒毒素行提上唇鼻翼肌、降鼻中隔肌注射,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填充鼻小柱基底,其中50例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填充鼻翼基底。结果:60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感到满意,反牙合畸形面容改善明显,无血管栓塞填充物移位等情况发生。其中7例患者反应早期鼻翼活动受限,3个月后均恢复正常,11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行透明质酸钠凝胶再次注射,2例患者自觉术后人中变长,予以解释后对于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肉毒毒素的方法抬高鼻基底,可以有效改善反牙合畸形面容,并且操作简单,效果明确,恢复时间短,不破坏面部正常组织形态,不良反应轻微,适合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新型材料β-葡聚糖联合低交联透明质酸钠在机体内的安全性以及对新生血管及胶原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低交联透明质酸钠组、交联透明质酸钠(大分子)组、β-葡聚糖组、β-葡聚糖+低交联透明质酸钠组、交联透明质酸钠(大分子)+低交联透明质酸钠组,分别给予注射用低交联透明质酸钠1 ml、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大分子)1 ml、β-葡聚糖1 ml、β-葡聚糖+注射用低交联透明质酸钠1 ml、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大分子)+注射用低交联透明质酸钠1 ml。于第7、14及28天观察小鼠皮下组织,分析各组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胶原纤维含量面积、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数量。结果 注射β-葡聚糖联合低交联透明质酸钠的区域相较于其他注射材料其组织相容性更优,胶原纤维及血管新生更显著,并且注射部位未见肌肉肿胀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各组大鼠切片图像胶原纤维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β-葡聚糖+低交联透明质酸钠组胶原纤维含量最高,其次是交联透明质酸钠+低交联透明质酸钠组,低交联透明质酸钠组、交联透明质酸钠组和β-葡聚糖组胶原纤维含量低于前两组。交联透明质酸钠组和β-葡聚糖+低交联透明质酸钠组的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数量高于低交联透明质酸钠组、β-葡聚糖组和交联透明质酸钠+低交联透明质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联透明质酸钠组与β-葡聚糖+低交联透明质酸钠组的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交联透明质酸钠组与β-葡聚糖组和交联透明质酸钠+低交联透明质酸钠组的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葡聚糖联合低交联透明质酸钠皮下注射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且其胶原纤维含量面积、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数量优于其他注射材料,对新生血管生成及新生胶原具有明显且较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在腭裂修复术中的使用方法,分析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对97例两大瓣法腭裂手术创面进行处理。将两大瓣与腭部创面定位粘合。松弛切口创面止血,封闭两大瓣边缘与硬腭缝隙。粘合固定上颌结节后方松弛切口碘仿塞。结果:术后仅4例创面有明显渗血。97例口腔呼吸道通畅,易于护理,无误吸及呼吸道梗阻并发症,两大瓣与硬腭粘合贴附可靠。术后碘仿塞固位好,仅7例提前脱出。术后创面愈合正常,效果满意。结论: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在腭裂修复术中,可有效粘合腭粘膜瓣,封闭创面减少渗血,固定碘仿塞,有利于术后呼吸道护理及创面愈合,操作方法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最近十年对细胞生物材料的研究已经转向三维研究。通过3D细胞培养模拟天然细胞外环境,水凝胶提供了良好的3D生物材料组织支架。因此,明胶甲基丙烯酰(Gelatin methacryloyl,Gel MA)水凝胶最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主要由明胶的固有生物活性和可光交联水凝胶的优点。各种研究表明Gel MA是一种多功能基质,可用于从血管系统到软骨和骨工程组织的类似物。生物支架和生物培养方法的结合对于证明细胞功能或构建形状保持至再生组织的发展是很必要的。Gel MA在该过程中具有关键的指导作用,并且有利于加快临床相关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腹腔应用抗粘连屏障物可以减轻术后粘连程度。有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Sprafilm^TM(包括透明质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膜)可以减轻粘连形成。但由于这种膜薄而脆使其应用受限,且其作用局限于使用部位。Adcon—P是一种包含多聚糖酯和磷酸缓冲剂盐的混合液。其优点为易于在腹腔内  相似文献   

16.
17.
腹腔应用抗粘连屏障物可以减轻术后粘连程度。有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 Sprafilm TM (包括透明质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膜 )可以减轻粘连形成。但由于这种膜薄而脆使其应用受限 ,且其作用局限于使用部位。Adcon- P○R是一种包含多聚糖酯和磷酸缓冲剂盐的混合液。其优点为易于在腹腔内循环并阻止作用部位粘连形成。本研究对 Adcon-P○R与经典生物可吸收膜 Sprafilm TM的作用进行比较。 1 5 0只 Swiss- Wister大鼠 ( 30~ 35 g)随机分成三组 :Adcon- P○R组 ( n =30 ) ;Sprafilm TM组 ( n =30 ) ;对照组 ( n =90 )。盲肠前壁擦伤 (牙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制备具有良好降解性及缓释效果的负载盐酸环丙沙星(CIP)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CIP-PLGA-MS),观察其在Gustilo Ⅱ型开放性骨折一期内固定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检测微球表面形态、产率、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曲线等.建立SD大鼠股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感染性Gustilo Ⅱ型开放性骨折动物模型,共36只并随机分成对照组A和实验组B,每组18只.感染2h后行清创缝合克氏针髓内固定术,分别植入空白微球和载药微球于大鼠骨折断端.28d后通过X线、病原微生物学评估患肢是否感染.结果 成功制备具有良好缓释性能的CIP-PLGA-MS.微球粒径集中分布于30~100μm范围.产率、载药量、包封率分别达71.37%、4.82%、13.75%.微球24h内突释效应明显,28d累积释放率达71.8%.实验组大鼠感染治愈率为94.44%,对照组为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P-PLGA-MS能够有效辅助降低Gustilo Ⅱ型开放性骨折一期内固定治疗的感染率.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epare poly (D, L-lactide-co-glycolide) (PLGA) biodegradable microspheres loaded with Ciprofloxacin (CIP-PLGA-MS) and to evaluate its adjuvant efficiency for the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of Gustilo Ⅱ type open fracture. Methods CIP-PLGA-MS was prepared by the double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The microsphere siz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on yield, drug content,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in vitro release had been detected. The model of Gustilo Ⅱ type open fracture infected with 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25923) were created in 36 rat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control group) and group B (experimental group). Sterilized blank microspheres and CIP-PLGA-MS were implanted after 2h of infection in the Femur fracture site of rat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respectively after debridement. After 28 days of treatment, the rats were analyzed with X ray and microbiological assay. Results CIP-PLGA-MS between the size ranges of 30-100 μm were obtained. The production yields, drug content and encapsulation efficiencies were 71.37%, 4.82% and 13.75% respectively. In vitro drug release studies shown that these microspheres had significant burst release and their 28 days drug cumulative release rate was up to 71.8%. Based on the in vivo data, cure rate of the rats implanted with CIP-PLGA-MS and empty microspheres were 94.44% and 61.11%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 CIP-PLGA-MS were found to be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Gustilo Ⅱ type open fracture in an animal experimental model. Therefore, these microspheres may be potentially useful in clinical medicine.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是公共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其治疗模式是多学科参与、多种治疗方法协同, 即使我国肝癌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众多, 治疗结局仍不如人意。钇-90应用20余年, 积累了大量国外临床数据。笔者基于临床实践, 深入阐述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流式微球分析技术联合检测胱抑素(Cys) C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方法,并初步研究两者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 方法  实验方法的建立包括检测微球包被的效果和稳定性,优化Cys C和NGAL的检测含量范围,确定生物素化抗体浓度,确定PE-链霉亲和素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图确定相关系数。采用该法检测对照组(10名健康人)、CMV阴性组(10例肾移植术后CMV-pp65阴性患者)和CMV阳性组(20例肾移植术后CMV-pp65阳性患者)的血清Cys C和NGAL含量。 结果  成功建立流式微球分析技术联合检测Cys C和NGAL的方法。对照组、CMV阴性组和CMV阳性组的血清NGAL含量分别为8 759(1 465)pg/ml、10 472(856)pg/ml、12 817(4 533)pg/ml,依次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3组间Cys 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本实验建立流式微球分析技术联合检测Cys C和NGAL标准曲线的方法相关性和重复性良好,并初步验证NGAL含量在肾移植术后CMV感染中明显升高,提示肾移植术后CMV活动性感染可能对肾小管造成急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