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层次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6月74名护理人员按照编号的单双数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名,观察组按照分层次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自评与他评的积极性结果、操作评分及患者与医师对其的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在管理前后自评与他评的积极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在管理前后自评与他评的积极性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操作知识与理论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护理工作实施分层次管理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人员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层管理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实行常规管理模式管理,分层管理组护理人员采用基础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护士长4个层次管理。30 d后,统计并比较管理前后工作积极性(自评和他评)、操作及理论知识评分、患者及医生满意度。结果:分层管理模式较常规管理模式优势显著,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操作及理论知识评分、患者及医生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广大医疗工作者应加大推广护士分层管理的实行。  相似文献   

3.
李兵娇 《中外医疗》2012,31(34):151-152
目的对护士分层管理运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在该院选取70名护理人员来作为研究的对象,并随机性的将其分为A组以及B组,每组各35人,其中A组使用分层次的管理方法来进行护理管理,而B组则使用常规的管理模式来进行护理管理,之后把两组护理人员在管理前后关于工作积极性的自评和他评结果、操作评分、理论知识评分、医生与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成就感,分别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A组在工作积极性的他评和自评中结果都比B组要好,操作评分和理论知识评分比B组高,医生与患者的满意度依然是A组领先,连护理人员的成就感也是A组胜过B组。结论可见分层次管理方法在临床的护理管理应用中,具有较好的综合效果,其优势非常明显,理应得到充分重视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职的56名护理人员,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28名,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基于分层次管理理论,实施系统化护理管理。观察与对比两组管理前、后操作评分、理论知识评分、工作积极性的自评与他评结果、护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医生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工作积极性他评、自评相比对照组,均优于后者(P0.05)。观察组操作评分、理论知识评分较对照组,均高于后者(P0.05);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相比对照组,均高于后者(P0.05);护理人员工作成就感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分层次管理法,能显著提升综合效果,作用显著,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护理人员40名,平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次管理法进行管理,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考核成绩.结果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实验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考核成绩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发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名,其中A组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B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次管理的办法进行日常护理管理。通过对两组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评分、护理文件书写评分、护理事故处理、工作积极性评分、患者和医生满意度评分等观察指标的对比、统计,确定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发挥的应用效果如何。结果:总分评分A组79分,B组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综合护理效果更好,且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常规管理法与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我院新生儿护理人员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法,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法。比较两组管理前后操作评分、理论知识评分及相关指标评分情况。结果(1)管理后两组护士操作评分及理论知识评分均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体工作满意度、福利待遇满意度、排班满意度、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专业发展满意度、工作被称赞与认可满意度、对工作的控制与责任感、同事关系及交流机会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开展分层次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士工作及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护理综合质量评估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和观察组(分层次管理模式),各30名。将两组人员管理前及管理后1个月的工作积极性、护理操作评分、护理基础知识评分、系统性护理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管理前两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系统性护理评分较佳者比例及护理操作评分、护理基础知识评分优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理后观察组的工作积极性、系统性护理评分较佳者比例及护理操作评分、护理基础知识评分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在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护理综合质量评估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该院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法进行管理,研究组使用层次管理法进行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在管理前后工作积极性、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等.结果:通过采取不同的护理管理后,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程度的评价均升高,并且研究组护理人员的这些指标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层次管理法运用于临床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其操作技术熟练,保障护理工作有效实施,值得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琳华 《中外医疗》2013,32(10):140-14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护理人员80名,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划分,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回顾性分析两组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护理管理前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管理后均有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管理前工作积极性,医生、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管理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开展分层次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改善理论知识掌握和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度,与新型护理模式紧密切合,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全面、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分层管理法在临床护理工作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护理人员70名,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的临床护理人员运用分层管理法管理,对照组临床护理人员运用常规的管理方法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人员在管理前后操作技术、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结果:两组临床护理人员在参加管理前操作技术、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参加管理后发现实验组临床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明显较对照组好,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分层管理法对于临床管理具有更好的管理效果,应该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法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以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本院90例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人员岗位工作与素质综合评定开展分层次管理,分别在分层次管理前后评估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分层次管理后技术操作、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合格率均高于分层次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次管理后护理人员理论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分层次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次管理后护理工作压力源有效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次管理后护理人员各项满意度及总满意度均高于分层次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分层次管理法开展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有利于结合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差异以及工作实际情况来合理定岗,为其安排更适宜的工作,确保其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工作效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对于提升医院护理综合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分层次管理应用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临床一线工作护理人员110名,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5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分层次管理模式,分析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并比较患者和医生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工作效率、护理质量、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采取分层次管理模式,能显著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增强其工作积极性,缩短医护距离,从而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和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9月—2015月,从我院多个科室抽调1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名.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分层次管理.对比2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结果 试验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层次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不仅可改善护理人员知识技能薄弱现状,而且还能使其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得以改善,在临床中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淇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B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A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24 h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及术后24 h B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问在该院60名护理人员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对照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常规临床护理管理,对研究组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临床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临床护理操作评分为(89.07±5.02)分、(83.48±5.82)分,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76.34±6.63)分、(74.04±7.94)分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治疗总有效率(97.00%)与对照组护理人员(65.0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压力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 本次共选择我院全员护士174人,均为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集,分析诱导临床护理工作产生压力的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结果 与实施应对措施前比较,实施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自评和他评及患者和医生护理满意度均居较高水平,有统计差异(P<0.05).与管理前比较,管理后患者操作评分、理论知识评分显著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加强分析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存在的压力,并针对性制定防范措施,可提高工作积极性及护理质量,增强专业技能,具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及实施效果.方法 将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10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临床护理管理组实施临床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手术视觉模拟评分、自评焦虑评分、满意度、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手术视觉模拟评分、自评焦虑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自评焦虑评分显著降低,而其中临床护理管理组视觉模拟评分、自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护理管理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管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和疼痛,并减少感染风险,缩短手术和住院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6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分层级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职称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操作技能水平,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管理前后患者、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实施分层级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相关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及评分均比管理前有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评分中的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基础护理、整体护理五项评分均比管理前有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前后患者、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本身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理前后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管理是全面的、贴切的、个性化的护理管理模式,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分层次护理在心脑血管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分层次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层次护理可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