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骨性安氏Ⅲ错在替牙早期进行双期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骨性安氏Ⅲ类错替牙早期患者50例,男22名,女28名,年龄范围6.0~8.5岁,平均年龄7.2岁。应用直丝弓矫治器,上颌加辅弓,进行扩弓、前方牵引和颌间Ⅲ类牵引,矫治前牙反,并进行正畸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SNA角增大,平均增大1.20度,SNB角缩小,平均缩小1.15度,ANB角平均增大3.07度。结论:对儿童替牙期骨性安氏Ⅲ错早期矫治,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加辅弓,进行扩弓、前方牵引、颌间Ⅲ类牵引治疗,使双期矫治相连贯和结合,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抑制、后缩,前牙反纠正,面型改善。将双期矫治相连贯和结合,有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调整,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赵红  杨智桥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4):1530-1533
目的:双垫矫治器(Twin block矫治器)及直丝弓固定正畸联合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11例(男5例,女6例)10~13岁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应用Twinblock及直丝弓固定正畸联合矫治。每位患者治疗前拍摄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X线片。对Twin block及直丝弓固定正畸联合矫治前后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结果:SNA、ANB、OJ、UI\SN减小,SNB、LI\MP、Sn-A’-UL、LL-B’-Pos增大,下颌升支、下颌体长及下颌综合长度均有增长,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能明显减小前牙覆、覆盖,增加上颌弓宽度,促进下颌生长,有效改善患者下颌后缩的面型。联合固定正畸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US~2矫治器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3例12~15岁安氏Ⅱ类错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常规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配戴SUS~2矫治器治疗6~9个月,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23例患者矫治后侧貌改善明显,覆、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为Ⅰ类或接近Ⅰ类。头影测量分析显示ANB、UL-E、LL-E、OB、OJ、PP-FH及Y轴治疗后显著减小(P0.05);SNB、Go-Gn、Ar-Go、L1-MP治疗后显著增大(P0.05);OP-FH、SNA、SN-MP、U1-SN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SUS~2矫治器联合直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时可有效地利用下颌骨的生长潜力,刺激下颌骨的生长从而获得明显的骨骼及侧貌改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探讨方丝弓技术拔牙矫治恒牙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名前牙深覆盖达到8~11mm且ANB平均为7.4°伴Ⅲ°深覆的恒牙期患者,采用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均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并对所有患者正畸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0例患者治疗后覆盖、覆牙合均达到正常,NA-PA平均减少4.4°,ANB减小2.3°,SNA减小1.9°。下颌Spee氏曲线与上颌补偿曲线明显整平。结论: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拔牙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矫治恒牙期骨性安氏II类1分类错,其改善的关键在于上切牙内收前深覆的矫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ctivator矫治器与滑动直丝弓矫治器(MBT appliance)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7例混合牙列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Ⅰ期采用Activator矫治器,Ⅱ期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每位患者均拍摄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曲面断层片,以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价疗效。结果:硬组织主要测量项目的变化:SNB角增加2.9°,ANB角减小2.9°,下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mm)减小3.5°,下颌体长度Go-Gn(mm)增加3.0mm,前面高N-Me(mm)增加5.6mm;软组织主要测量项目的变化:鼻唇角Cm-Sn-UL增大7.2°,颏唇沟角Li B’Pg’增大12.1°,面凸角Ns-Sn-Pos减小2.0°,上唇-审美平面Ls-E(mm)减小1.6mm,下唇-审美平面Li-E(mm)增大2.1mm。治疗结束时磨牙和尖牙均为安氏Ⅰ类关系,前牙覆盖明显减小,侧面型有所改善。结论: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在替牙期采用双期矫治能改善其面部侧貌,显著改善上下颌骨骨性关系。Activator能有效促进下颌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验证自锁矫治体系的作用效果,为临床高效、合理地选择矫治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临床选取不需拔牙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实验组接受自锁矫治系统,对照组接受直丝弓矫治系统,均戴入上颌平面导板打开咬合。矫治前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定位片,制取记存石膏模型。选取X线硬组织和石膏模型指标分析测量,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矫治前后牙颌组织的变化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种方法矫治前后上、下牙弓宽度和牙弓长度均增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基骨弓宽度均略有增加,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方法上颌基骨弓长度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增加,下颌基骨弓长度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增加,上下前牙唇倾度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完成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缩短,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自锁系统能够扩展牙弓和基骨弓宽度,唇倾前牙,有利于三维方向解除闭锁,在扩展基骨弓宽度上,略优于直丝弓,配合平面导板,可防止托槽脱落、快速打开咬合,缩短治疗时间,特别适合用于安氏II类2分类错畸形的矫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AngleII类1分类成人错畸形的矫治资料、评估疗效、探讨矫治程序。方法:选择就诊的AngleII类1分类错畸形成年患者42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中针对成人的生理特点,以轻力作为原则,以滑动力学机制快速移动牙齿,并在术前术后作X线投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4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22.6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前牙覆、覆盖正常,后牙尖窝关系良好。X线头影测量结果:U1-SN角、U1-NA距、L1-MP距有高度显著性变化,L1-MP角、L1-NB距、U1-PP距有显著性变化。结论:将轻力、滑动技术运用于成人错畸形的矫治中,可缩短临床操作时间,简化治疗程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FR功能调节器+MBT技术矫治青少年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的10.0~12.9岁错牙合患者36例,Ⅰ期治疗采用FR-I型功能调节器,Ⅱ期治疗采用MBT固定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前后下颌骨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现在SNB角、上下中切牙角的增大,ANB角、上切牙-上颌平面角的减小,前下面高增大,在正常范围内。结论:FR-I型功能调节器+MBT技术矫治青少年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可纠正错牙合畸形,有效改善面型,但要达到长久稳定的咬合关系,有些病例还是需要拔牙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的俺氏Ⅱ类错患者软组织侧貌、牙的特征性改变,探讨该技术的矫治要点。方法:应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13例(女8例,男5例)安氏Ⅱ类错双颌或上颌前突患者,平均年龄13.2岁。所有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按照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程序进行矫治。结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上、下切牙显著内收,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利用口内支抗、细丝轻力,快速倾斜移动牙齿,准确转矩并正轴的方法,可有效矫治安氏Ⅱ类错双颌或上颌前突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病例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矫治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选择18例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下颌不拔牙,采用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其矫治前后的硬软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18例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20.3±3.8个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磨牙关系为Ⅱ类关系,尖牙为Ⅰ类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窝关系良好.ANB角从5.55°减小到3.93°;Z角增加4.18°;上、下唇突度分别减小1.83mm和1.06mm.结论:上颌单颌拔牙模式适用于下唇突度小的伴轻度拥挤的轻度骨性和牙源性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应用微螺钉种植体和口外弓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分别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和口外弓支抗结合直丝弓技术矫治,分析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和正畸疗程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OJ、U1-SN、U1-NA和U6-Ptm治疗前后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正畸疗程平均为(19.35±1.29)个月,对照组平均为(24.02±1.21)个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口外弓支抗,微螺钉种植体支抗能更好地保护磨牙支抗,缩短正畸疗程,更有效地改善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面型凸度及覆牙合覆盖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上颌扩弓前方牵引辅助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河北省文安县医院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例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上颌扩弓前方牵引辅助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矫治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分析其头颅定位侧位片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矫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2例患者治疗后,SNA角、ANB角、U1/SN、SN/MP、OP/FH、Y轴角、上唇突角、下唇倾角、下唇至审美平面均大于治疗前;SNB角、L1-MP、U1-NA、L1-NB、鼻唇角、下唇颏突角、上唇至审美平面均小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中性关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扩弓前方牵引辅助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软硬组织得到显著改善,便于纠正牙性、骨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OPA-K直丝弓矫治器双颌减数治疗安氏Ⅱ1类错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和使用方法。方法:临床选择15~23岁安氏Ⅱ1类错患者22例,应用OPA-K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双颌减数治疗,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矢状方向上,U1-NA和U1-SN分别减小14.26°和10.32°,U1-NA(mm)减小4.16mm,U1-L1增加17.06°,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NA、SNB、ANB、L1-NB、L1-MP的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垂直方向上,SN-MP和Y轴的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OPA-K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错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微种植体支抗在上下颌不对称拔牙矫正病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年龄13~20岁,安氏Ⅱ类,严重拥挤需上下颌不对称拔牙矫治的错畸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微种植体支抗辅助进行矫治,对照组仅使用常规直丝弓矫治技术,通过治疗前后模型和头颅侧位片测量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矫治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30例错畸形患者均解除拥挤,排齐牙齿,但实验组上颌切牙的后移距离大于对照组,而支抗牙(下颌第二磨牙)的前移距离却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在上下颌不对称拔牙矫正病例中不仅能更好地内收前牙、改善侧貌,而且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支抗丧失,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郭丹  宋杨  刘鑫 《中国美容医学》2012,(9):1606-1608
目的:通过对安氏Ⅱ类错4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分布情况的统计,了解其使用比例及随时间的变化。方法:对2007~2011年的9759例完成病例进行调查,筛选出矫治前磨牙关系为安氏Ⅱ类关系的2864例患者,并统计使用分别以推磨牙向远中、导下颌向前、拔除4颗前磨牙、拔除2颗上颌牙齿为矫治方法治疗安氏Ⅱ类错患者的人数和比例。结果:4种方法中,使用导下颌向前治疗为32%,所占比例最大。5年来,使用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错患者在逐渐减少,而使用其他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错患者在逐渐增加。结论:安氏Ⅱ类错矫治中,导下颌向前是使用最多的方法,采取非拔牙矫治在逐年减少,使用成人"MTM"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成功矫治的一组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病例,探讨了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此类病例的疗效。方法 选取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刚过生长发育高峰期恒牙早期病例62例,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同时进行矫治,对矫治前、矫治后和保持3年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获得直面型和正常的咬[牙合]关系,保持3年结果稳定。矫治前与矫治后各项软硬组织指标测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功能和固定联合矫治可有效地矫治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成功矫治的一组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病例,探讨了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此类病例的疗效。方法选取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刚过生长发育高峰期恒牙早期病例62例,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同时进行矫治,对矫治前、矫治后和保持3年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所有病例获得直面型和正常的咬牙合关系,保持3年结果稳定。矫治前与矫治后各项软硬组织指标测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功能和固定联合矫治可有效地矫治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MBT与Z2直丝弓矫治器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医院口腔科诊治的8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正畸方法不同分为MBT组(42例)与Z2组(38例),分别予以MBT直丝弓矫治器、Z2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评估正畸效果,对比X线头影测量指标、咬合打开时间及排齐整平时间。结果:MBT组、Z2组正畸达标率均90%,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畸前,MBT组、Z2组上齿槽座角(SNA)、下齿槽座角(SNB)、上下齿槽座角(ANB)、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夹角(U1-SN)、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夹角(L1-M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畸结束后,ANB、U1-SN、L1-MP均显著缩小(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Z2组相比,MBT组咬合打开时间与排齐整平时间均明显短(P0.05)。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过程中应用MBT与Z2直丝弓矫治器均具有确切的矫治效果,有助于改善面部侧面观及整体满意度,但前者能更快速打开咬合,缩短矫治疗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Frog磨牙远移器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牙源性错牙合畸形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伴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病例,用Frog磨牙远移器推磨牙向远中,并配合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不拔牙矫治,结合X线头影测量,评价Frog磨牙远移器的治疗效果。采用SPSSl3.0统计学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U6-Ptm(mm)、U6-PTV(mm)分别平均减少2.20mm(P<0.01),2.81mm(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上颌第一磨牙明显向远中移动,同时U6-SN(°)减少2.53°(P>0.05),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上颌第一磨牙无远中向倾斜。即上颌第一磨牙发生了远中向的整体移动。结论:Frog磨牙远移器可实现磨牙整体远移,是不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伴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有效方法之一,简便、有效且不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育霞  郭微  刘亚军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1):1554-1557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探讨方丝弓技术拔牙矫治恒牙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名前牙深覆盖达到8~1lmm且ANB平均为7.4^o伴Ⅲ。深覆[牙合]的恒牙期患者,采用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均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并对所有患者正畸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0例患者治疗后覆盖、覆[牙合]均达到正常,NA-PA平均减少4.4^o,ANB减小2.3^o,SNA减小1.9^o。下颌Spee氏曲线与上颌补偿曲线明显整平。结论: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拔牙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矫治恒牙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其改善的关键在于上切牙内收前深覆[牙合]的矫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