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骨关坏死MRI的各种表现特征。方法 分析26例(41个股骨头)股骨头坏死的MRI的各种表现。所有病例均作平片、MRI检查。MRI采用0.5Tesla超导性磁共振成像机。结果 (1)MRI的一般表现:线样征发生率为90%,双线征发生率73%。(2)MRI的信号分类:A级似脂肪信号,占46%;B级类似血液信号,占17%;C级类似液体信号,占22%;D级类似纤维组织信号,占15%。(3)MRI信号类与平片分期比较:平均分期的Ⅰ、Ⅱ期,大多数病例表现为MRI的A级信号,占63%。此两期中无表现为MRI的D级信号。(4)合并骨髓水肿改变:有17个股骨头(41%)合并骨髓水肿。结论 MRI不仅能观察坏死区域的信号改变,同时能观察坏死灶周围的骨髓水肿。故MRI对股骨头坏死的评估最为全面。  相似文献   

2.
股骨头缺血性骨坏死有较高的发生率,其治疗结果的好坏取决于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尤其是在X线发现之前,如果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可以防止股骨头塌陷,以保存较好的关节功能。国内外学者都在努力寻找一种敏感的非侵袭性的早期诊断方法,我国自1984年引进MRI以来,随着临床上的应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MRI作为一种理想的提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的方法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我们通过大量的文献复习,结合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塌陷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出以股骨头中心为顶点可能出现塌陷的临界坏死区域角度.对股骨头骨坏死塌陷进行定量的预测.方法对因股骨头骨坏死而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切除的共22个外形完整股骨头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大体及组织学测量观察.设计出正常股骨头力学模型和股骨头骨坏死力学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方法分别计算股骨头的压应力、压应变的分布,计算出股骨头可能出现塌陷的临界坏死区域角度.结果股骨头塌陷均位于负重区,呈不规则圆形,切面上坏死区分为6层.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显示以股骨头中心为顶点坏死区>110°时,股骨头内坏死区的压应变大于软骨下骨板的应变能力,出现软骨下骨板骨折.结论股骨头冠状面MRI显示坏死区域最大范围以股骨头中心为顶点,底为承重区,夹角>110°时具有很高的塌陷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MRI表现特征,评价MRI在ANF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ANFH患。结果:44个股骨头内出现异常信号转变,其中“双线征”与“三线征”的出现率分别为50%与84%,股骨头塌陷22例,骨髓水肿15例,关节腔积液26例,髓关节退变8例。结论:ANFH有其特征性的MRI表现,MRI对ANFH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90-92
目的分析和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70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和探讨CT及MRI检查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表现及阳性率。结果 5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经MRI检查发现Ⅰ期30例、Ⅱ期18例、Ⅲ期2例,MRI检查诊断的阳性率为96.00%。CT检查发现Ⅰ、Ⅱ、Ⅲ期分别为17例、19例、14例,检查诊断阳性率为72.00%。MRI检查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T检查诊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RI均为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的检查方法,MRI较CT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 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表现。方法:利用MRI对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33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3例患者共发现59侧股骨头出现缺血性坏死。坏死股骨头表现为39侧T2WI股骨头负重区出现外围低信号环绕内圈高信号,即“双线征”,而T1WI无异常或线样低信号;40侧股骨头出现囊性变,26侧股骨头出现塌陷,36侧坏死股骨头合并滑膜增厚及腔内积液。结论:核磁共振在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病变以及确定坏死的部位及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X线、CT及核素扫描。核磁共振在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吉军 《吉林医学》2012,33(12):2591-2592
目的:探讨X线、CT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收治的患者,采用现流行的ANFH影像学诊断方法,即X线平片、CT检查等,进行诊断。结果:16例患者中,进行双侧髋关节X线平片检查9例,CT检查7例。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医生可根据患者影像诊断结果,提供合理治疗方案。故尽早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对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黎明 《中外医疗》2016,(1):171-172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ANFH) 的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于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134例(150髋)ANFH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通过临床表现、X线片、ECT检查联合外科手术确诊,同时予以MRI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依据评估MRI在不同分期中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MRI检出Ⅰ期16髋,Ⅱ期34髋,Ⅲ期44髋,Ⅳ期54髋;除Ⅰ期漏诊1髋外(漏诊率为5.6%,诊断符合率为94.4%),Ⅱ-Ⅳ期检查结果均同临床诊断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 MRI诊断成人ANFH准确性较高,可有效节省诊疗时间,对提高诊疗效率、促进患者预后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评价MRI检查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50例(73个股骨头),对MRI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73个股骨头)中按Ficat法分期:Ⅰ期17个,Ⅱ期28个,Ⅲ期17个,Ⅳ期11个,结论:MRI不仅能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病变,且能反映病变的确切范围和程度,对早期治疗及预后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NFH)在临床上较常见 ,70 %为双侧 ,30 %为单侧 ,早期诊断对其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MRI已成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主要的影像诊断方法 ,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最有价值的诊断。为了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对2 3例 38髋早期ANFH的MRI影像进行分析和  相似文献   

1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方法 对34例MRI诊断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影像学分析。病因属大剂量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17例,大量长期饮酒7例,髋关节骨折脱位6例,感染4例。结果 34例中23例为双侧病变,11例为单侧病变。共57个病灶。MRI表现为A型(脂肪信号型)8个病灶(8/57,14%),病灶保存正常脂肪信号,只是在病灶周围存在硬化带信号;B型(血液信号型)12个病灶(12/57,21%),T1WI、T1WI均为高信号强度,类似亚急性出血;C型(水样信号型)l6个病灶(16/57,28%),T1WI低信号强度和T1WI高信号强度;D型(纤维组织信号型)24个病灶(24/57,42%),T1WI、T2WI病灶均为低信号。22个病灶(22/57,39%)在T2WI可见“双线征”。结论 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特异性(100%)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与MRI诊断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和MRI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60例患者行CT和MRI检查,并对其进行影像学比较。结果 CT 0期14个部位,Ⅰ期20个部位,Ⅱ期24个部位,Ⅲ期16个部位,Ⅳ期和V期共有10个部位;MRI 0期14个部位,Ⅰ期19个部位,Ⅱ期25个部位,Ⅲ期15个部位,Ⅳ期和V期共有11个部位;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确诊率要优于CT(P〈0.05)。结论 CT和MRI均是检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手段,但MRI较CT更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1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及MRI诊断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及MRI影像学特点及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差异。方法:对临床拟诊的4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行CT及MRI扫描,阅片后总结影像学特点,并对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股骨头坏死在CT影像学特点主要表现为关节间隙异常,股骨头星芒样或新月形缺损,骨囊性变以及骨小梁密度改变,MRI影像学特点主要表现为股骨头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或T,WI、T2WI混杂高信号。MRI检出率为97.4%,CT检出率为89.5%,MRI检出率高于CT检出率。结论:股骨头坏死在CT及MRI扫描中呈现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能够定性诊断,MRI对病变程度评估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rmoral head,ANFH)又称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一种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其病变最终可累及整个髋关节,导致关节软骨破坏,股骨头塌陷,使关节功能丧失。早期诊断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MRI成像具有清晰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对反映病变区域组织学方面的变化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加上多平面立体成像,被认为是诊断ANFH较理想的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保持股骨头及髋关节的正常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X线检查仍为本病诊断的常规手段。但其敏感性远远落后于病理变化,对其早期诊断价值有限。作者回顾性分析了5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并进行了分期,目的是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率。 1.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表现,评价MRI对本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经MRI检查诊断的16例26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常规SE序列,轴位和冠状位扫描,T1—加权和T2—加权成像,15例经X线平片检查,3例有CT结果。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直观的MRI表现是股骨头内出现异常信号,8个出现“双线征”;具有特异性;23个股骨头塌陷,10个髋关节狭窄,5个股骨向外上移位。结论:利用MRI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够准确地勾画出病变的范围和位置,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39例60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检查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全部病例行髋关节MRI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其中7例行CT扫描.结果 在39例60髋中,双侧22例,单侧17例.依据分期Ⅰ期34髋,Ⅱ期26髋,X线平片均为阴性,CT扫描7例中均无阳性发现.结论 在临床中凡是有髋部疼痛,功能障碍,长期饮酒及服用类固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股骨头坏死的MRI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8例经临床证实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人均使用Philips 1.5T核磁共振扫描机扫描,使用腹部线圈,扫描序列为冠状位T2WI、T1WI及T2WI-SPAIR、轴位T1WI及T2WI-SPAIR.病程4天至3年.结果 18例患者均有髋部疼痛,2例有跛行.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晚期1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I主要表现为条带状T1WI及T2WI低信号或内高外低两条并行信号带,即"双线征".结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I上具有特征性的信号改变,特别是"双线征",可对本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平片、CT、MRI、骨显像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价值.方法 48例受检者: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14~62岁,均经过X线、CT、MR及骨显像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显示早期病变的特异性,敏感性最高,CT次之,骨显像敏感生比较高,特异性较差,X线最差.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