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72例复发性脑梗死和189例初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梗死首次发病与复发组危险因素比较,复发组高血压病、耱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斑块、年龄、吸烟与首发组有着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脑梗死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颈动脉斑块.结论 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38例复发性脑梗死进行临床总结,分析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38例脑梗死复发病例的复发率、复发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复发57例;高血压是复发性脑梗死独立的、最危险的因素,其次为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同型半胱胺酸等。结论:脑梗死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同型半胱胺酸。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脑梗死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娟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246-248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191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及525例同期入院的首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性别构成,糖尿病、饮酒、肾功能不全及蛋白尿发生率,血小板计数、同型半胱氨酸、尿酸、肌酐、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年龄>60岁、有脑梗死家族史者所占比例,高血压、冠心病、吸烟、心房纤颤、慢性支气管炎及高纤维蛋白原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estic回归分析,其中年龄>60岁〔OR=2.021,95%CI(1.336,3.058),P=0.001〕、高血压〔OR=1.717,95%CI(1.054,2.796),P=0.030〕、高纤维蛋白原〔OR=1.492,95%CI(1.048,2.123),P=0.026〕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脑梗死复发是多因素的,年龄>60岁、高血压、高纤维蛋白原是复发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可控制因素的治疗是预防脑梗死复发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脑梗死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光红  孙炳虎 《吉林医学》2009,30(23):2969-2970
目的:分析脑梗死复发的因素及药物治疗的影响。方法:筛选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院住院脑梗死患者中2年内至少有一次复发的46例为复发组,随机抽取经随访确认2年内无复发的同期住院患者46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和用药情况。结果: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嗜烟与脑梗死的复发呈明显正相关;维持降血脂、抗血小板、活血化瘀治疗能有效减少脑梗死复发;维持降血压治疗对脑梗死复发无明显意义;控制血糖治疗效果不肯定。结论:脑梗死复发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嗜烟有肯定关系,某些药物治疗有效,部分药物治疗效果需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隐性误吸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84例确诊为隐性误吸的老年脑梗死患者(隐性误吸组)及84例无隐性误吸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引起隐性误吸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有无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脑梗死部位、VFSS吞咽模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高龄、有吸烟史、脑梗死部位非单侧大脑半球、VFSS吞咽模式异常是引起老年脑梗死隐性误吸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发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均经CT确诊为复发性脑梗死。结果:有高血压.糖尿病史的患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高于合并其它病史的患。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是脑梗死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心病对脑梗死首发与复发影响无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杨子江  王彦阔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21):1895-1895,1901
我们对180例脑梗死急性期后病人干预高危因素及药物治疗,并进行了1年随访,以期为预防复发寻求有效的方法。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将2000-2001年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后病人180例,入选病人均经CT证实患脑梗死,且至少具有一种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其中男112例,女68例,年龄40~82岁。其中有高血压136例,高血脂96例,糖尿病84例。  相似文献   

9.
孙瑞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26-2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44例子宫内膜癌复发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4例同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无复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肌层浸润、腹腔细胞学检查、病理组织分级、淋巴转移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及肿瘤病理分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肌层浸润、腹腔细胞学检查、病理组织分级、淋巴转移等比较则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层浸润、腹腔细胞学检查、病理组织分级、淋巴转移等是导致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几种高危因素。因此,对伴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给予其手术治疗的同时还要行针对性的术后综合放疗及化疗治疗,同时还要给予患者密切的术后随访,以便能及时发现术后复发现象。  相似文献   

10.
董剑敏 《中外医疗》2011,30(22):80-80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其它项目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后3年内应加强密切随诊,特别是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以及早发现复发转移灶,及时治疗可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萍 《当代医学》2011,17(16):105-10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晚期子宫内膜癌,依据复发标准,分为复发组42例,未复发组108例,观察两组高危因素并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150例依据复发标准,复发组42例,复发率28.00;两组复发高危因素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复发与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冲洗液中有癌细胞及手术后治疗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基于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分型的脑梗死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各亚型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 446例脑梗死及随访1年内复发患者,进行CISS分型,同期调查并分析各亚型中危险因素的分布状况.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不同脑梗死亚型患者各危险因素与1年内梗死复发的独立相关性.结果 1 446例患者中,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A)亚型741例, 穿支动脉病变(PAD)亚型501例,心源性栓塞(CS)亚型119例,病因不明(UE)亚型55例,其他(OE)亚型30例.1年内梗死复发125例,其中LAA亚型61例,PAD亚型38例,CS亚型21例,UE亚型5例,OE亚型0例.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中度狭窄、颈动脉重度狭窄与LAA亚型1年内梗死复发独立相关(OR=6.178、9.016,95% CI:2.262~11.749、3.023~15.172,P=0.012、0.004);高血压与PAD亚型1年内梗死复发独立相关(OR=1.786,95% CI:1.102~2.942,P=0.013);年龄、心房纤颤与CS亚型1年内脑梗死复发独立相关(OR=1.031、6.179,95% CI:1.012~1.051、1.045~35.128,P=0.003、0.032).结论 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是LAA亚型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是PAD亚型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心房纤颤是CS亚型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子宫内膜癌468例,因复发再次入院治疗18例进行总结分析。观察子宫内膜癌复发与年龄、病理类型、病理组织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检查与复发关系。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年龄、肿瘤的病理分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病理组织分级、肌层浸润、腹腔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检查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冲洗液中有癌细胞等密切相关,在针对子宫内膜癌首次治疗中对有上述高危复发因素患者,应提高重视,积极进行术后综合放、化疗治疗,密切进行随访观察,以能够及早发现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治疗后高危因素干预及药物治疗与复发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梗死急性期后患者167例,每3个月进行1次血压、血脂、血糖检测和调控,并给予阿斯匹林治疗.随访1年后,按能否积极配合高危因素干预及药物治疗分为A(非干预组)、B(干预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80例中,有17例复发,占21.25%;B组87例中,有9例复发,占10.34%.A组复发率高于B组(P<0.05);甘油三脂高组复发率高于胆固醇高组(P<0.05).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后积极给予高危因素干预及药物治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1例复发脑梗死(复发组)、58例初发脑梗死(初发组)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发组患者高血压、房颤、糖尿病、卒中家族史、吸烟、酗酒、年龄〉60岁、男性比例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及软斑发生率均高于初发组(P〈0.05~0.01),复发组的TC、TG高于初发组(P〈0.05),HDL-C则低于初发组(P〈0.05)。结论:高血压、房颤、糖尿病、卒中家族史、吸烟、酗酒、低HDL-C、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性别、高龄均为脑梗死复发率的危险因素,加强危险因素干预有助于预防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二级预防方法.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52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次发病年龄、性别、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服抗血小板聚集药及嗜烟与脑梗死复发相关(P<0.05);年龄≥45岁者复发高于<45岁者(P<0.05);嗜烟≥10年者复发高于嗜烟<10年者(P<0.01);服抗血小板聚集药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低于与未服抗血小板聚集药患者(P<0.01);服抗血小板聚集药≥2年的患者复发率低于服抗血小板聚集药<2年的患者(P<0.01).结论 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的主要是首次发病年龄、TIA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及嗜烟者;年龄≥45岁,嗜烟≥10年的脑梗死患者更易复发;服抗血小板聚集药可减少复发率,服药时间≥2年效果更好;对脑梗死患者应控制危险因素,服抗血小板聚集药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发病率高,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以上[1].而在我国脑血管病的复发有上升趋势[2],其年复发率在4%~14%,早期复发率高达30%.探讨影响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复发性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收集38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388例患者中高龄组(>35岁)患者76例,适龄组(<35岁)患者312例,高龄组患者和适龄组累计高危因素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组患者内分泌异常和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9.7%和36.8%,均较适龄组的9.2%和20.8%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病因应多方面考虑,寻找相关的高危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高龄组患者尤其要重视内分泌和胚胎染色体方面的诊治,其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原发性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是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评估直肠癌复发的模式,并找出影响复发的预测因素,提高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95例,进行多个临床病理变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影响癌症复发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1),肿瘤和淋巴结转移的深度(P<0.001),淋巴管浸润(P<0.001),辅助放疗(P<0.001)为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女性,肿瘤大小超过4.5厘米,进展T和N分期可看作为高危预测因素。结论 可以预测直肠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有性别,浸润深度,淋巴结状态,和肿瘤大小,这对了解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对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回顾性研究中存在着许多的限制,因此,我们建议前瞻性研究,以确定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