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置吸痰管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贇 《实用全科医学》2007,5(6):554-555
目的探讨留置吸痰管在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6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常规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经鼻留置吸痰管吸痰;对照组常规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常规吸痰。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血氧饱和度的维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留置吸痰管能有效保持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可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2.
程茹 《安徽医学》2012,33(10):1386-1387
目的将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应用于昏迷患者或咳痰无力患者,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加速肺部感染治愈进程。方法对28例有咳嗽反射,但因意识障碍或咳痰无效而导致痰液积聚,无法排除,肺部感染迁延不愈的患者进行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观察深部吸痰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28例患者,有效26例,无效2例,有效率93%。结论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对排除深部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肺部感染的痊愈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经鼻留置吸痰管方法用于重症肺炎且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方法对60例咳嗽排痰动作减弱、肺部感染严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吸痰效果指标、鼻粘膜的损伤情况及肺部感染控制的情况。结果两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吸痰效果指标、鼻粘膜的损伤情况及肺部感染控制的情况,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气道内留置吸痰管的方法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深部分泌物、控制肺部感染、减轻鼻粘膜损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吸耳球与吸痰管两种方法清理新生儿呼吸道的效果观察。方法将400例分娩新生儿分为2组各200例,观察两种方法清理呼吸道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娩出后用吸耳球直接浅吸清理呼吸道,平均用时5~10 s内达到气道通畅的目的,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在娩出后用吸痰管深吸清理呼吸道,平均用时20~50 s内达到气道通畅的目的,发生心跳骤停2例,心率减慢13例,呼吸道黏膜损伤8例,肺部感染25例(这其中排除了胎膜早破、羊水污染等相关因素)。结论用吸耳球浅吸清理呼吸道,操作简便易行,效果优于吸痰管深吸。  相似文献   

5.
目的:经鼻行气管内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控制肺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用普通吸痰管吸引口腔及鼻咽部的分泌物,不能深入到气管下段,且停留时间短,吸痰效果欠佳,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效果虽好,但目前不能普及使用,而经鼻行气管内吸痰,方法简便。结果:2006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或痰液多,黏稠不易咯出,只能借助吸痰才能解决痰液滞留问题的患者62例(男52例,女10例,最小28d,最大84岁),经鼻至吸痰管入下呼吸道吸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经鼻行气管内吸痰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管的使用方法 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5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合理评估吸痰时机,应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以维持有效气道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交叉感染.结果 5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完全有效地维护了气道通畅,避免了交叉感染.结论 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减少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的发生率,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气管内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正>机械通气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保护性咳嗽反射减弱,甚至缺失。使用呼吸机过程中持续湿化,增加上呼吸道湿度。可使分泌物增多,为预防肺部感染,及维持正常通气,氧和,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吸痰是维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经气管插管及经口咽通气管内吸痰能有效的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呼吸道气体交换率,便于应用机械通气及维持血氧饱和度,可见对此类病人吸痰是非常重要的。机械通气病人吸痰的指征及原则:采取按需吸痰、适时吸痰的原则,指征主要指以下几种表现:可  相似文献   

8.
清理呼吸道无效是指个体处于不能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阻塞物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状态.若不及时抽吸气道分泌物,将引起气道内分泌物干涸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以致结痂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功能的严重损害,引起缺氧、高碳酸血症和肺部严重感染等后果,常常危及患者生命.吸痰是解除痰液阻塞,改善通气功能的一项简单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在Ⅰ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华 《西部医学》2007,19(1):144-144
目的 探讨治疗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14例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气管内留置吸痰管进行按需吸痰、氧疗。结暴有效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了并发症,减轻了病人痛苦,缩短了治疗时间。1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气管内留置吸痰管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无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肺部感染是重度烧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烧伤后患者全身反应较差,特别是伴有吸人性损伤的患者,咳嗽反射减弱,121鼻腔粘膜及支气管内纤毛功能受损,呼吸道内分泌物增多,不能自行排出是造成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55例严重烧伤患者(烧伤面积〉50%)排痰的护理与观察,总结了以下三种不同形式的排痰法:体位引流排痰法、湿化雾化排痰法及吸痰引流排痰法。有效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防止了肺部并发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ICU收住的病情危重患者大多需经口或经鼻插入气管导管以保持气道通畅,而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科室经气管插管吸痰导管插入困难而导致不能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事件时有发生。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本科38例经气管插管患者出现的152例次吸痰导管插入困难,现将其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保护性咳嗽反射减弱甚至缺失、自行排痰障碍等.为了预防患者肺部感染及维持正常通气氧合,保持呼吸道通畅就成为关键,而气管湿化、吸痰则是维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2005年3月~2008年4月,我院对180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规范和常规两种方法进行观察护理,探索呼吸道管理的有效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熊萍 《大家健康》2014,(9):225-226
吸痰是借助机械装置的负压来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气体交换的一种方法[1]。常规吸痰方式为开放式吸痰,需要断开与呼吸机的连接,不能维持有效的通气和氧合,增加交叉感染机会,而密闭式吸痰时操作者不直接接触吸痰管,气道与外界不相通,不需脱开呼吸机或停止机械通气,有效降低了吸痰过程中患者肺容量的损失,维持患者吸痰过程中的氧合和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操作简便、迅捷、安全。两种方式截然不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3~2014年,收住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5~90岁。机械通气时间最长64天,最短4天,其中昏迷40例,神志清楚10例。  相似文献   

14.
当气道内有分泌物(痰液)积聚时,会阻碍气道的正常通气,因此必须将分泌物从气道内排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气道建立后,病人出现咳嗽反射障碍甚至消失,自行排痰障碍,必须采取人工吸痰。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是通过合适的负压吸引的方法将患者呼吸道内潴留的分泌物吸出。吸痰对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防治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上一些气管切开后分泌物较多的病人,经反复负压吸痰时有肺不张的发生。我们发现吸痰负压过大可致肺泡萎陷。为此,我们利用简易呼吸器在每次吸痰后膨肺3~5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一次性负压硅胶吸痰管与普通带控头一次性吸痰管在人工气道管理中行气道内抽吸的效果。方法 将5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8例,采用一次性负压硅胶吸痰管;对照组22例,采用普通带控头一次性吸痰管。观察两种吸痰管吸引效果、气道损伤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抽吸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气道黏膜损伤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一次性负压硅胶吸痰管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带控头一次性吸痰管,而且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放置口咽通气管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外科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中心负压吸引,观察组给予放置口咽通气管,吸痰管经口咽通气道插入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鼻/口腔插入吸痰管吸痰。结果 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后SpO2回升明显、呼吸频率减慢、肺部痰鸣音减弱或消失、吸痰间隔时间延长,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及气道黏膜损伤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既能快速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又能减少气道黏膜的损伤,在急诊抢救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艾皖平  高瑛 《安徽医学》2010,31(12):1485-1486
目的探讨密闭式气道内吸痰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对比研究方法观察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不同吸痰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在SpO2值、血性痰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痰液喷出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密闭式吸痰法的呼吸道管理措施更为科学、合理,对患者更安全,也更能有效防范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采取管径大小不一样的吸痰管吸痰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2007~2008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对照组40例(在吸痰时间、压力、湿化液及其滴速均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组采取小号吸痰管吸痰(3.33mm×500mm)对照组采取大号吸痰管吸痰(4.0mm×500mm).结果 在保证有效吸痰的情况下实验组出现6例患者肺部感染,4例气道粘膜出血;对照组出现13例患者肺部感染,10例患者气道粘膜出血.结论 小号吸痰管吸痰有利于保护气道粘膜,达到防止肺部感染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9.
钟娇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335-4335
目的观察一次性负压吸痰管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肺部啰音及喉头痰鸣音较多的186例婴幼儿肺炎患儿均采用一次性负压吸痰管进行雾化后叩背吸痰的辅助治疗,观察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一次性负压吸痰管吸痰及时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减少肺部干湿啰音,186例患儿住院时间均缩短1d~2d。结论一次性负压吸痰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减少患儿肺部啰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鸥  周丽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62-4863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不能有效的咳嗽、咳痰,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防止肺不张等并发症,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为湿化、吸痰。吸痰是借助机械装置的负压来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气体交换,并可留取痰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吸痰通常是指吸除人工气道内的痰液,但完整的吸痰应包括吸除鼻腔和口腔内的分泌物。通过鼻腔吸痰时易引起疼痛、损伤鼻咽部黏膜,故吸痰时应动作轻柔,熟悉鼻咽部解剖,可于患者吸气相时插入吸痰管,尽量减少损伤。1吸痰管选择一般可用一次性吸痰管(塑料或防静电塑料吸痰管),也可用橡胶导尿管。吸痰管硬度应适中,过软易被负压吸扁而影响吸引,过硬则易损伤气管黏膜。吸痰管的外径不应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l/2,吸痰管过粗会影响患者通气,过细则吸痰不畅,成人一般以10号~12号吸痰管为宜。吸痰管远端除了直开口之外还应有侧孔,以减少负压过大损伤黏膜。吸痰管长度应为40cm~50cm,太短不利于气道深部痰液的引流。吸痰时机:吸痰时机的判断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痰液溢出或听到痰鸣音,患者烦躁不安,脉率和呼吸频率加快,应及时吸痰。呼吸机的吸气峰压增加,患者出现咳嗽症状,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时,应及时吸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