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对角类药材的种类、质量标准及收载情况、化学成分分析、药理作用、鉴别方法等研究进行综述,为角类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与结论:珍贵角类药材应用日益广泛,造假现象较为严重,但对其鉴别方法并不十分完善,因此建立一套准确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动物角类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本草记载牦牛角具清热解毒、凉血熄风之功。现代研究表明,牦牛角中主要含有蛋白质及巯基多肽类、氨基酸类、核苷类、宏微量元素类等成分,具有解热、镇静、镇痛等生物活性。对牦牛角化学成分组成、生物活性评价、药用价值体现、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和整理,提出在牦牛资源产业链中应重视和珍惜牦牛角药用价值的深度挖掘、重视和加强牦牛角在医药领域的基础性研究、重视和开展牦牛角药材标准的研究,以期为牦牛角这一宝贵的民族动物药资源的多元化、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藏药种类丰富,蕴含着大量宝藏,药材种类仅次于中药。由于藏药独特的生长环境,使其有着不可取代的药理活性,凭借着自身的特色,配合传统的治疗方法,可治疗某些疑难杂症。藏药的资源开发、有效利用、活性成分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藏药的发展史和分布区域、独特理论体系、藏药中动物药材、代表藏药山羊角等方面对藏药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更好的研究藏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川贝母类药材的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摸清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川贝母类药材的野生资源和栽培资源现状,为川贝母类药材的资源保护、人工种植、质量控制、合理用药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调查、走访调查、市场调查及路线调查对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贝母属植物的种类和川贝母类药材资源进行调查。结果: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贝母属植物形态复杂、种类众多,初步调查到8种1变种。川贝母类药材主要来自野生品,基原复杂,环境破坏和人为过度采挖造成了资源量锐减。目前,人工栽培未能有效缓解供求困境。结论:应从政府引导管控、产业健康发展、深入科学研究等角度对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贝母属植物进行合理保护、永续利用和栽培资源评价,提出控制药材质量的方法,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以前期广东省岭南药材资源调查整理为基础,综合分析省内各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中药资源种类和分布、药材生产实际等情况。遵循当前我国中药资源区划的基本原则,将广东省中药资源区划分为4个一级中药区和12个二级中药区的二级区划系统;同时制定了广东省栽培类药材品种的生产规划,提出各地县市适宜发展的药材种类,为广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方向、布局以及区域发展重点的框架设计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建立不同产地山羊角药材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的指纹图谱以及与混伪品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山羊角及其伪品的蛋白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不同产地山羊角电泳图谱相似,有5个共有带峰,可作为山羊角的专属条带。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灵敏度高,可为山羊角的产地鉴别及与伪品的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景东  王志玲  勾凌燕  王憬  刘惠敏  王秀卿 《中成药》2011,33(10):1829-1831
目的探索龙爪槐角替代槐角应用的可行性,为龙爪槐角替代槐角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槐角对照药材与冬季采摘于不同地点的龙爪槐角,经甲醇连续提取,260 nm波长绘制HPLC色谱图,对龙爪槐角与槐角对照药材中主要黄酮成分芦丁,主要异黄酮成分槐角苷进行比较研究,并测定其中的芦丁与槐角苷。结果龙爪槐角与槐角对照药材HPLC色谱图峰型一致,芦丁与槐角苷分别为0.45%和4.44%,与槐角对照药材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龙爪槐角具有替代槐角使用的应用前景,龙爪槐角的应用对于缓解目前槐角资源紧张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瑞飞  查色  尹旭  白睿峰  李媛  屠鹏飞  柴兴云 《中草药》2016,47(7):1217-1224
角茴香为罂粟科角茴香属植物,是民族药和地方习用药材,以藏药最为常用,具清热、解毒、镇痛之功效,治疗"赤巴"等多种热症、瘟疫及瘟毒。角茴香及其同属植物主要有效成分为异喹啉类生物碱,角茴香属植物有抑菌、保肝、镇痛抗炎、抗病毒等作用。针对角茴香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归纳总结,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延胡索药用历史悠久,是著名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紫堇属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的干燥块茎为正品延胡索药材。由于历史原因及各地用药习惯差异,有多种延胡索类植物干燥块茎也作延胡索药材使用,造成品种混乱,影响用药安全、有效。本文通过本草考证和文献比较研究,对延胡索类药材的历史沿革、植物来源、资源与分布、化学成分、功效及应用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以期为药材鉴定及质量控制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延胡索类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京中医药》2014,(10):796-796
为促进道地药材学术研究,弘扬道地药材文化,推动道地药材产业发展,2014年《北京中医药》杂志在主管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直接领导下,将加大中药类学术研究推广的力度,联合大学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北京地区品牌中药饮片企业共同开办"精品(优质)道地药材专栏"。在传统中药研究的基础上,从道地药材的资源和文化、学术研究产出两个方面,对精品(优质)道地药材进行深入探讨,阐释道地药材的研究思路和进展。  相似文献   

11.
张恬  郭宇博  李军德 《中草药》2019,50(18):4490-4494
药用动物资源是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战略储备资源,在野生药用动物资源日渐匮乏的今天,大力开展药用动物人工养殖才能确保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的106种药用动物中仅有22种(除家畜家禽外)有现行选育、养殖相关标准,共211项,其中除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农业、水产)11项外均为地方标准,远远落后于同类型农业标准化程度,无法实现动物药材规范化生产。亟需对常见动物药材蟾酥、水蛭、全蝎等建立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过程标准、安全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动物药材生产及产地加工技术标准体系,补充产业空白,从源头把控动物药材、动物类中药饮片及含有动物性成分中药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牦牛角药用记载于公元8世纪《四部医典》与明代《本草纲目》。随着其资源的丰富及现代研究的深入,牦牛角的资源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从资源现状、传统本草记载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牦牛角这一独特的民族药用动物药材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以期深入挖掘其药用资源价值,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牦牛角资源产业链的延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包芮之  万德光  裴瑾  李羿 《中草药》2020,51(17):4568-4575
在中药品种、品质与资源等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临床疗效一致和有药可用为据,从历版《中国药典》中药材的基原和药用部位的视角,分析其变化原因和探索其变化规律。预测药典收载植物类中药材数量、多基原品种数量和多部位品种数量的变化趋势,并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以实现中药材质量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柑橘属中药陈皮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枳实Aurantii Fructus Immaturus、枳壳Aurantii Fructus均为常用理气药,但三者在功效、主治方面各有侧重。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3个方面对芸香科柑橘属中药陈皮、枳实、枳壳进行总结、比较与分析,进一步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并结合药效、药性、药动学的研究进行分析,对其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为建立和完善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药原生态种植是一种生态的种植模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地域性、效益性等基本特征,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和天然药物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中药原生态种植对于提高栽培药材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着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大宗中药材的黄连由于应用范围广、所含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创新药物研究的主要前体化合物,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着重从中药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系统综述黄连中主要药效成分——生物碱类资源性化学成分,基于生物碱成分的品质评价、结构修饰和产业化应用分析了黄连资源化学进展,并从资源性成分高值化利用和非传统药用部位开发利用等角度提出了黄连药材作为有限再生资源进行资源化利用的策略,以期能够发掘新药源、研究新用途,为黄连药材的开发与资源化循环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动物类中药资源是中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但和植物类中药相比,其存在资源量不足、药效物质基础不清、缺乏专属质量评价体系等问题。对动物类中药的应用及质量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对现存问题进行阐述,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丽  张笑敏  许浚  张纪红  张铁军  陈常青  刘昌孝 《中草药》2020,51(10):2689-2702
吴茱萸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资源丰富且分布较广,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吴茱萸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生物碱、苦味素、挥发油、黄酮等类成分,传统认为生物碱和苦味素为其主要药效成分。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论,从生源途径、化学成分与传统功效、传统药性、新的临床用途、毒性、可测成分、入血成分及不同配伍环境几方面对吴茱萸Q-marker成分进行预测分析,为明确吴茱萸Q-marker和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药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祥才  杜虹韦  魏文峰  霍金海 《中草药》2018,49(16):3735-3741
随着人口增加,中药野生资源逐渐枯竭,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需要,栽培药材成为市场的主要来源,导致了多种药材质量严重下降,对我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产生严重威胁。栽培是解决资源短缺的最基本、有效的手段,提高栽培中药材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对目前中药材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栽培药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扩大种植区域、缺乏对优质种质资源的重视、优质生产技术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栽培药材质量和产量的思路。中药材栽培应优化种植区域、规范培育优良种质、改善优质药材生产技术、扩大中药应用市场,在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沈涛  刘鸿高  王元忠 《中草药》2023,54(18):6106-6117
天麻Gastrodiae Rhizoma为我国传统药食同源中药,在医疗卫生、康养保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梳理天麻名称、效用、产地、加工炮制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对近年药材生产、资源利用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当前天麻开发利用面临的新趋势与新问题进行探讨,建议后续进一步完善天麻药用资源评价体系,挖掘天麻传统用药经验,解析天麻加工炮制科学内涵,建立药材质量控制、产地溯源、保鲜存储新技术与新方法,为助力高品质天麻生产及其产业现代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