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治疗的价值。了解本地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方法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并对6795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结果总阳性率为46.4%;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4岁阳性率最高;季节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2月,1~3月阳性率高于其他月份(P0.05)。结论本地区MP感染率较高;3~14岁儿童为高危人群;秋冬季高发;被动凝集法可作为支原体肺炎实验室诊断的常规检测方法。滴度,敏感度高,操作简单,可作为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支原体抗体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结果:在847份样本中,共有253例样本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阳性率29.87%;其中男童肺炎支原体阳性检测率32.74%,女童肺炎支原体阳性检测率26.5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组中,3~6岁组阳性率最高为37.99%,3个月~1岁组阳性率最低为13.95%,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在临床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8,(2):265-267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2837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283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统计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年龄、性别、季节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2837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阳性410例,阳性率14.4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性别方面:女性阳性率(15.70%)高于男性(13.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方面:0~3岁组儿童阳性率最高,为16.74%;10~12岁组儿童阳性率最低,为9.42%,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各年龄段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P<0.05)。季节方面:冬季阳性率最高为15.38%,夏季阳性率最低为11.62%,冬夏季节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0例阳性菌株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性均在90%以上。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易发在秋冬季,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咽拭子培养法可快速鉴定肺炎支原体感染并进行药敏检测,对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感染的状况及与患儿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采集患儿静脉血、血清做倍比稀释,用日本富士肺炎支原体诊断试剂盒SERODIA-MYCOⅡ做颗粒凝集实验。结果在515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检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病例2831例,阳性率为54.9%,男、女患儿阳性率分别为49.6%和63.3%,男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1岁以内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其他年龄段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门诊与住院患儿阳性率分别为65.5%和43.2%。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1岁以上儿童,女童感染机会高于男童,门诊患儿阳性率高于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可作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5.
徐王彪  陈洁红 《安徽医学》2020,41(3):333-335
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以及性别、年龄分布、发病季节性等特点,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 25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临床资料,均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判读结果的阴阳性并注明滴度。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及季节间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1 25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332例,阳性率26.4%。从性别分布看,男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24.6%,女童28.7%,女童阳性率高于男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分布看,0岁~组阳性率最低(3.6%),7岁~组阳性率最高(44.8%),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季节分布看,肺炎支原体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其中冬、春季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1.0%、29.0%,夏、秋季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0.2%、20.8%,不同季节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显示,冬季感染阳性率最高,不同性别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北海地区呼吸道感染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P)抗体的检测,了解该地区肺炎支原体抗体与患者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方法用赛乐迪亚-麦可Ⅱ试剂盒检测5560份临床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血清抗体,判断并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抗体总阳性率、男女阳性率差异、季节阳性率差异、年龄组阳性率差异等。结果 5560例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715例,总阳性率为30.85%,其中男性阳性974例,阳性率为28.00%,女性阳性741例,阳性率为35.59%,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4,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春、夏、秋、冬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96%、25.99%、28.94%、33.39%,以春季较高,夏季较低,两季节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27,P<0.01)。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以7~12岁组和4~6岁组最高,分别为59.45%和51.21%,13~18岁组阳性率为50.67%,最低为小于1岁组,阳性率为8.7%。结论北海地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春季、冬季和7~12岁组分别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峰季节和高峰年龄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及患儿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在93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286例检测出MP-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0.5%。其中0~1岁、1~3岁、3~6岁、6~1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7%、29.8%、37.6%、34.0%;病后第2周抗体出现阳性151例,占52.8%,病后第3周抗体出现阳性91例,占31.8%,病后第4周阳性44例,占15.4%。结论: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1岁以上儿童。对临床上拟诊为肺炎支炎体肺炎患儿动态检测其血清中MP-IgM抗体,能够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在2年内收治的4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其实施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分析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差异。结果检测完成后,阳性211例,阳性率45.86%。1岁以上阳性率明显高于1岁以下幼儿阳性率,秋冬季节阳性率明显高于春夏季节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在1岁以下人群和春夏季节较低,在临床诊断时需对其实施更加有效的诊断,避免出现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人群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了解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被动凝集法)检测1247例临床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血清抗体.判断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并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抗体总阳性率,男女性别差异,季节性差异及不同年龄组差异.结果 收集1247例临床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血清标本,其中814(65.3%)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女性患者阳性率为70.9%(337/468),高于61.9%(478/779)男性患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P<0.55);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最高季节在第4季度(10~12月)为71.2%(378/531);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最高年龄组位于0~2岁,为74.2%(293/395).结论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第四季度和婴幼儿期分别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峰季节和高峰年龄组.  相似文献   

10.
殷炽龙 《广西医学》2013,(6):778-779
目的观察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LRTI)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ALRTI 患儿3280例,取其血液用XK2100生物芯片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M(IgM)。结果3280份血液标本中,IgM阳性137份(4.18%)。男女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8.94%(P<0.05);秋季阳性率最高为5.73%,但季节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在梧州市儿童 ALRTI中占重要地位,≥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无明显季节差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统计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送检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下文简称MP-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年龄和季节的关系。方法应用深圳亚辉龙iflash3000(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的MP-IgM抗体。结果 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1776例MP-IgM抗体标本,检测出阳性514例,占28.94%;3~7岁年龄组阳性率30.84%,7~12岁年龄组阳性率37.0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的26.70%(0~3岁)、27.27%(12~18岁)、19.14%(18岁);冬春季阳性率分别为30.33%和33.58%明显高于夏秋季的24.93%和24.17%。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季节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盐城地区2007~2010年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M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儿科住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并对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4年来总共检测15 981例,阳性结果 3 738例,阳性率23.40%,在本地区MP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具有季节性差异,冬春季高于夏秋,2009年冬季感染率最高(42.13%);支原体感染具有年龄差异,6个月以下儿童感染率最低(7.68%),4~7岁年龄组儿童感染率最高(39.61%),7岁以后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男女患儿之间感染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城镇儿童感染率明显高于农村;2009年的总体感染率同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以大叶性肺炎MP的阳性感染率最高(79.14%),其次是间质性肺炎(62.65%),毛细支气管炎的感染率最低(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是小儿尤其是本地区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感染率有增高趋势,临床需加强对MP感染的防治,尤其是幼儿园等集体机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在儿童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9月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研究结束后作统计学分析(阳性率)。结果检测患儿1500例,阳性数为537例,阳性率为35.8%。其中,≤1岁、2~3岁、4~6岁及7~12岁年龄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7.2%、42.7%、44.7%和26.7%;阳性率与性别无关。结论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最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我院2011年儿科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检测其抗体对临床诊断、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151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1511例患儿MY-Igm阳性的有422例,占27.93%;其中主要症状的阳性率分别为:肺炎为44.31%;喉炎为5.45%;上感为9.95%;支气管肺炎为10.90%;气管炎为7.11%;咽炎为10.19%。在不同年龄组中,>1~5、>5~10岁的2个年龄组的阳性率高于0~1、>10~14岁2个年龄组。7~9月份阳性率高于其他月份。结论: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率在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为27.93%;其中肺炎在阳性标本中所占比例最高为44.31%,其次是支气管肺炎和咽炎,分别为10.90%和10.19%;在阳性患儿中以>1~5岁的年龄组的阳性率最高为61.14%;在7~9月份发病率最高;实验室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镇江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9种病原体流行情况及与喘息的关系,以及上、下呼吸道不同部位感染病原学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院的84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夏秋季为高峰,多见于1~6岁儿童,0~5月最低。病毒总阳性率13.1%,其中乙型流感病毒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年龄组中1~2岁和3~6岁组阳性率最高,0~5月组和6~12月组阳性率最低。甲型流感病毒夏季阳性率最高,秋季最低。除甲型流感组外,余病原体上、下呼吸道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例喘息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检出70例,包括肺炎支原体与病毒混合感染16例;病毒阳性者23例,包括两种病毒混合感染1例。结论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肺炎支原体是镇江地区包括喘息患儿在内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病毒亦为重要病原体,各有其季节年龄等分布特点,且较多出现肺炎支原体和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王群  欧维琳  李雄  杨方源  彭娟 《华夏医学》2012,25(3):323-325
目的: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MP)的关系。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20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58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儿MP-IgM阳性率28.2%,健康儿童MP-IgM阳性率5.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感染儿童可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结论:MP感染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pneumonia,MP)在昆明的发病率、性别、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的情况.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呼吸道感染儿童11 473例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近5 a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共有11 47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行支原体抗体检测,MP阳性数为2 952例,阳性率为25.73%,男性患儿阳性率21.89%,女性患儿阳性率30.87%,男性患儿低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体阳性率最高季节,在冬季阳性率为28.41%,春季其次为28.24%,秋季最低为23.07%;0~1岁年龄阳性率最低为9.86%,其次为1~3岁年龄段和4~6岁年龄阳性率,>6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为30.43%,趋势χ2检验χ2 = 178.208,P<0.001,可见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年间比较,2011年MP阳性率最高为33.75%,与其他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1年昆明地区曾有MP感染流行,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感染的高峰期春季和冬季,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检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治疗的28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静脉血检测MP抗体IgM阳性率,并对阳性患儿进行痰培养鉴定,观察并记录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8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支原体培养检测阳性75例(26.0%),低于1岁、1~3岁、3~6岁、6~12岁呼吸道感染患儿支原体培养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敏感性较高,而对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呈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MP感染率较高,应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减少耐药株出现。  相似文献   

19.
96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本地区近期内集中趋势的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2009年1~3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共969例,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MP-Ab滴度≥1:80判为阳性.结果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占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50.5%,其中各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检测结果:7~14岁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最高(59.2%),其次为4~6岁年龄组(51.9%)和15~83岁年龄组(48.2%),0~3岁年龄组感染率相对较低(38.1%);各种呼吸道症状组MP-Ab检测结果:咳嗽组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检出率最高59.7%,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组51.8%,发热组MP-Ab检出率相对较低33.0%.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 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极有帮助,是诊治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蛋白芯片技术联合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患儿病原体,探讨蛋白芯片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病原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诊断ARI患儿的血清标本474例,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其中常见病原体抗体,包括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FLU)、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结果:474例患儿中抗体阳性470例,阳性率99.2%,其中根据患儿年龄分为四组,第一组<1岁,第二组1~3岁,第三组3~6岁,第四组>6岁,各组阳性率分别是86.8%,94.0%,97.0%,96.9%比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不同病原体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病原体中FLU阳性率最高,其余依次为MP、RSV、ADV。混合感染226例,占47.7%,主要是两种及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结论:蛋白芯片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率高,其中阳性率较高的病原体为FLU、MP和RSV,混合感染比较普通,各年龄组感染的病原体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