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文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754-1755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血浆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内科系统进行血浆置换的236名患者分为观察组12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116例,采用非留置常规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观察血流量及液体外渗、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静脉留置血流量(48.9±8.6)ml/min明显高于常规静脉穿刺血流量(16.5±5.3)ml/min,P<0.05.静脉留置组液体外渗发生率(7.50%)低于静脉穿刺组(13.79%);静脉留置组静脉炎发生率(2.50%)亦低于常规静脉穿刺组(3.4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时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血流量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何燕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361-362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影响因素,总结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经验,以便于制定良好的预防护理措施,提高科室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选择我科2012 年1 月~2012 年10 月静脉留置针患者180 例,分析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时间长短及不同穿刺部位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对发生静脉炎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0 例患者中发生静脉炎患者数为28 例,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5.56%.统计分析发现,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与穿刺部位及留置时间有关(P<0.05).结论:留置静脉留置针时间越长,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对于静脉炎患者,要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尽可能缩短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时间,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分析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内科应用中的护理问题及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68例输液患者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第4代封闭式单翼套管针为静脉留置针,A组采取大角度缓慢进针、直刺静脉法,B组采用头皮针穿刺法,比较两种穿刺方法与留置时间的关系;主静脉组选择颈外、肘窝及前臂两侧面静脉,分支静脉组选择四肢远端静脉,比较穿刺部位、药物性质与静脉炎的关系。结果: A组成功留置≥48h占88.64%,B组成功留置≥48h占33.33%(P<0.005)。输注含化疗药液体和不含化疗药液体时,主静脉组和分支静脉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53.85%、87.50%和14.29%、58.33%(P<0.01和P<0.05)。静脉条件相同时,含化疗药液组和不含化疗药液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6.67%和34.62%(P<0.01)。结论: 静脉留置针采取大角度、缓慢进针直刺静脉法能有效延长留置时间,选择主静脉组穿刺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化疗药液对静脉的刺激较大,更易发生静脉炎。静脉留置针能部分取代头皮针,值得在肿瘤内科输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马志敏  王芳 《吉林医学》2012,(6):1314-1315
目的: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将100例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单数设为对照组,双数设为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穿刺静脉选择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腰静脉,选用静脉留置针给药,当日滴注完毕不做留置,盖诺25 mg/m2加生理盐水10 ml茂菲氏入壶,入到生理盐水100 ml中,快速滴入。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穿刺选择周围静脉,选用头皮针,盖诺25 mg/m2加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浅静脉留置针预防并发静脉炎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我科采用浅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发静脉炎的几率和相关因素,根据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88例患者中,在置管36 h后,3例(3.4%)患者发生静脉炎,在置管48h后,4例(4.5%)患者发生静脉炎,在置管72 h后,10例(11.4%)患者发生静脉炎,导致静脉的发生的因素分别是穿刺部位的选择不当、穿刺操作不符合规定、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过长、患者自身因素、药物因素及封管技术因素.结论:为预防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要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式,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保证浅静脉留置针能够安全、有效的被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硫酸镁湿敷加保鲜膜包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2月~2009年12月,选择该院肿瘤科使用静脉留置套管针化疗的患者13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对照1组(42例)及对照2组(40例).观察组于输注化疗药物前0.5~1.0 h至输液结后1.0 h在留置针穿刺点上方2 cm处沿静脉走向,采用50%的硫酸镁纱布湿敷外加保鲜膜包裹;对照1组采用一次性中单替代保鲜膜包裹,其余同实验组;对照2组输液部位不加处理,观察3组静脉炎发生率及输液部位疼痛程度.结果 3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观察组6.3%,对照1组23.8%,对照2组47.5%.3组总体比较及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榆液部位的7 d疼痛总分:观察组(15.25±5.43)分,对照1组(23.14±4.14)分,对照2组(37.08±7.89)分,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静脉留置针榆注化疗药物,配合硫酸镁湿敷加保鲜膜包裹可使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疼痛减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高度水肿患者中的应用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择120例高度水肿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外周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穿刺,比较两种方法的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留时间以及静脉炎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对照组的方法的平均时间为(3.2±1.1)min,观察组平均为(1.9±0.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1.6%,观察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一般外周置留时间平均为(2.98±0.58)d,而观察组平均为(9.89±3.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1.7%,而观察组为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提出颈外静脉留置针治疗方法能够减少穿刺患者痛苦,缩小穿刺所用时间,并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在医院治疗的效率,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8.
郭瑜蒙  王芳 《吉林医学》2012,(35):7827-7828
目的:对比研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浅静脉留置针在肺癌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情况,探讨更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化疗患者临床输液途径。方法: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选择我院外科收住的58例肺癌化疗患者,根据患者自愿选择分为PICC组和浅静脉留置针组,PICC组收集28例,浅静脉留置针组收集30例,比较两组静脉炎、疼痛的发生率,对比留置时间及穿刺数情况。结果:在PICC组及浅静脉留置针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1%、40.0%;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6%、36.7%;留置时间分别为(112.15±30.01)d、(4.95±3.20)d;穿刺数分别为(3.45±2.25)次、(12.58±3.90)次。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的静脉化疗中,选用PICC置管效果明显优于浅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12日-2016年3月21日收治的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60例,对发生静脉炎的患者人数进行统计,同时综合分析引发静脉炎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中,留置针留置天数超过3d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概率明显高于留置天数在3d以下的患者,下肢留置静脉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概率明显高于上肢留置静脉针的患者,P0.05。结论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时引发静脉炎的主要因素包括留置时间与穿刺部位,因此,临床上可将留置时间尽可能缩短,并选择合理的穿刺部位,使得静脉炎发生率有所下降,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冯文玲 《右江医学》2012,40(4):549-551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骨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150例行留置针患者,对发生静脉炎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 150例患者中发生静脉炎22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4.67%。统计分析发现,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与穿刺部位、留置时间、输液性质有关(P<0.05)。结论选择好穿刺静脉、合适的留置时间、熟练的穿刺技术是预防静脉炎的关键,对于静脉炎要早发现、早处理。  相似文献   

11.
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改琴  党飞荣 《当代医学》2009,15(15):69-69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400例静脉留置治疗发生相关性静脉炎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炎发生相关性因素为患者年龄大、刺部位为远心端穿及瘫痪肢体;输入刺激性溶液、液体量多(日大于2000m1);留置针时间长;护士工作年限短等。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针对静脉炎发生原因进行相应的防范措施: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合理安排输液;改善穿刺技术;加强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运用静脉置留针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分析,分析其静脉炎的发生率以及对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炎的发生与静脉穿刺部位、输入药物是否具有刺激性、输入量的大小及静脉留置时间等有关.结论:通过合理选择静脉、正确输入药液、提高护理操作技术、缩短静脉留置时间及健康教育可以降低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保证静脉留置针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探讨静脉炎的发生、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患者舒适度及费用方面的差异.方法分别观察PICC患者30例(A组)和静脉留置针患者42例(B组)静脉炎、疼痛、留置时间及生活自理能力和临床费用方面比较.结果 A组静脉炎6%,B组静脉炎46%;A组疼痛远远小于B组;A组留置时间10~270d,B组留置时间1~10d;A组生活自理能力正常,B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照顾;两者临床费用A组略高于B组差异不明显.结论 PICC置管优于静脉留置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外套管留置长度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建兴安康医院住院需长期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200例,其中留置针外套管置入时外露1~2 mm者作为观察组,共105例,留置针外套管完全置入并固定者9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14.29%,对照组发生率34.7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83.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外套管在皮肤外露1~2 mm长度,能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静脉留置针产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产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儿科2006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260例患儿进行观察及护理干预。结果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与穿刺部位的选择、药物性质、浓度、留置时间等有关。结论找出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邵丽娟 《吉林医学》2014,(18):4083-4083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的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108例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穿刺过程中给予患儿针对性的疼痛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08例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100例,平均留置(5.1±0.5)d后将留置针拔除,患儿均未发生静脉炎以及皮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给予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积极做好疼痛护理工作能够显著减轻患儿痛苦,并能有效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儿科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现状,为提升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对我科867例住院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堵管率、留置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90%)但留置天数较短(2.35±1.3)d,外渗、导管堵塞、留置针滑脱及静脉炎达26.45%.婴儿组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留置针滑脱及静脉炎发生率较高;幼儿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以堵管及外渗多见;学龄前患儿堵管发生率相对较高;学龄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其他组患儿,较少发生输液并发症.结论 应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穿刺部位及血管,规范使用和维护留置针,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使用静脉留置针反复输注甘露醇后发生静脉炎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治疗。方法:选择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90例,分为A(使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B(使用留置针不输注甘露醇,输注等渗液体)两组,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留置针使用天数,并对静脉炎进行治疗。结果:静脉留置针反复输注甘露醇后发生静脉炎几率达72%以上,对发生静脉炎的患者给予新型康惠尔溃疡贴治疗。结论: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应合理选择、使用和保护血管,如发生静脉炎立即拔出留置针,给予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静脉留置针输液相关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门诊输液中心预留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2016年3月1日~3月31日患者1762例入选对照组,4月1日~4月30日,收治的患者1801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安排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流程管理、技术管理。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2级静脉炎发生率、更换穿刺点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控制时间(3.4±1.3)h,低于对照组(8.3±2.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降低静脉炎发生风险、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162-164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减少穿刺部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中的价值。方法依据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并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的静脉留置针护理措施,而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辅以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3.7±1.4 d)较对照组(5.8±1.5 d)患者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留置期间各种并发症(感染、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的发生率(15.00%)高于实验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治疗过程中,既能够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又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