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总结天疱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84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药物均以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为主,45例患者同时加用免疫抑制剂(其中3例因治疗效果差进行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观察激素用量、治疗效果、副作用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重症组患者激素初始量高于中症组患者;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治疗效果优于激素组;随访患者中9例因激素减量过快复发;3例进行了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已停用激素。结论 天疱疮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激素用量的关键。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天疱疮疗效更佳。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选择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者可能是治愈天疱疮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天疱疮患者84例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曾抗  周浩  孙乐栋  周再高 《广东医学》2008,29(10):1654-1655
目的总结天疱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药物均以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为主,45例患者同时加用免疫抑制剂(其中3例因治疗效果差进行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观察激素用量、治疗效果、副作用以及预后情况。结果重症组患者激素初始量高于中症组患者;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治疗效果优于激素组;随访患者中9例因激素减量过快复发;3例进行了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已停用激素。结论天疱疮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激素用量的关键。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天疱疮疗效更佳。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选择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者可能是治愈天疱疮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天疱疮的合理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天疱疮的合理治疗方案,分析其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48例天疱疮患者中寻常型(PV)35例、红斑型(PE)5例、落叶型(PF)3例、增殖型1例、疱疹样天疱疮(HP)4例。按患者意愿分为糖皮质激素组34例、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组14例,观察糖皮质激素用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糖皮质激素组的激素最大控制剂量、控制疾病所需激素总量高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组(P<0.05)。重症患者的糖皮质激素初始量、糖皮质激素最大控制量及控制总量高于中症患者(P<0.05及P<0.01)。重症、60岁以上、皮肤和黏膜同时受累患者的病死率分别高于中症、60岁以下、仅有皮肤损害者(P<0.05)。结论:天疱疮病情轻重是确定糖皮质激素用量的重要因素。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疗效更佳,高龄、有黏膜损害的重症天疱疮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天疱疮的合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全部采用中药+激素治疗,其中配合免疫抑制剂18例,均获得满意疗效。小范围口腔天疱疮激素平均初始剂量28.72mg,控制病情平均天数8.57d;大范围口腔天疱疮激素平均初始剂量43.47mg,控制病情平均天数15.63d;伴皮肤病损口腔天疱疮激素平均初始剂量62.85mg,控制病情平均天数19.89d。结论:口腔天疱疮治疗仍首选激素,同时结合免疫抑制剂及中医辨证治疗可减少激素用量,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54例初次住院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009年8月~201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初次住院治疗的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病理检查?治疗方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54例住院患者以寻常型天疱疮及红斑型天疱疮为主,临床可见皮肤水疱和(或)黏膜水疱性损害,组织病理检查为表皮内水疱,收治的54例患者中53例均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联合免疫抑制剂(主要为甲氨蝶呤或环磷酰胺),49例经治疗后痊愈或显效,总有效率90.74%,寻常型天疱疮和红斑型天疱疮在最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最大激素量维持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无显著差异(P > 0.05),副肿瘤性天疱疮的预后较差,低白蛋白血症和感染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天疱疮的首选,视病情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可增加疗效,积极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和防治感染有利于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合并皮质激素在治疗天疱疮、类天疱疮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雷公藤合并皮质激素在治疗天疱疮和类天疱疮中的作用。方法 在皮质激素剂量不足或高剂量下病情波动时以及皮质激素减量时合用雷公藤治疗75例天疱疮和25例类天疱疮。从雷公藤起效时间、皮损控制时间、激素抽减时间三项指标观察雷公藤对不同病情和类型的天疱疮、类天疱疮的作用,并与纯皮质激素组进行比较。结果 合用雷公藤无论对轻、中症或重症、病情稳定或波动的天疱疮和类天郊疮均有相似的疗效,皮损控制时间与激素抽减时间与纯皮质激素组无显著差异,各型天疱疮的总有效率为74.7%,类天疱疮为68.0%。结论 雷公藤在合并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类天疱疮中能部分替代 或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罗卫  赵广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1):1778-1779
目的观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症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合剂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A组,32例)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B组,2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起效时间、皮损明显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起效时间、皮损明显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较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大疱性皮肤病起效快、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44例天疱疮病人随机分为免疫抑制剂与皮质类固醇并用组,同单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免疫抑制剂与皮质类固醇并用对降低皮质类固醇激素副作用,缩短减量时间,降低皮质类固醇的维持量及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何国华 《海南医学》2009,20(7):76-77
目的探讨环孢素合并皮质激素在治疗类天疱疮中的作用。方法将类天疱疮皮肤病患者分为采用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A组,24例)组与纯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20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皮损控制时间、皮损控制时激素的累积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皮疹控制时间、皮疹控制时激素的累积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在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类天疱疮中能部分替代或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天疱疮患者的转归及感染情况,并分析诱发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 对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天疱疮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选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并积极给予其他相关治疗如保护胃黏膜、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主要选用甲泼尼龙,初始激素剂量相当于泼尼松30~40 mg/d(轻症)、60~80 mg/d(中症)、80~100 mg/d(重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转归及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率与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结果 治疗后,病情缓解患者93例,缓解率为91.18%;死亡患者3例,病死率为2.94%。共有37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率为36.27%。其中皮肤感染28例,肺部感染5例,败血症4例,尿路感染5例,口腔念珠菌感染6例,多重感染8例。标本培养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最高,约占总感染人数的13.73%。患者感染率与病情程度有关,重症天疱疮感染率(48.89%)高于中症(30.00%)和轻症(17.65%),中症与轻症患者之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天疱疮合并感染临床发病率较高,且易并发重症感染。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皮肤护理及感染的预防,尤其对于重症天疱疮患者,一旦明确感染,应及时足量使用相关敏感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皮损面积均大于全身体表面积的50%以上。皮疹主要表现为疱壁紧张的大疱、水疱,18.8%的患者尼氏征阳性。18.8%的患者有口腔粘膜损害。16例中有13例(81.2%)伴发各种其它疾病。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示IgG阳性率为81.2%,C3阳性率为75%。糖皮质激素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的主要方法,除2例外,控制皮损所需的糖皮质激素剂量为1mg/d/kg(相当于泼尼松)。1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结论]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常伴发各种疾病,病情危重,治疗时应根据个体差异首选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快速控制病情,联用免疫抑制剂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在寻常型天疱疮活动期和维持治疗期,氨苯砜对糖皮质激素依赖性患者的疗效。设计:对经氨苯砜治疗的连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机构: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州大学(一所三级转诊医院)。患者:观察了9例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寻常型天疱疮连续患者,泼尼松逐渐减量会使其病情突然恶化。干预:将氨苯砜加入泼尼松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中。主要观察指标:类固醇剂量。结果:采用氨苯砜治疗前,患者的类固醇剂量3个月内不能减量或用泼尼松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用氨苯砜治疗期间,除1例患者病情尚未控制外,所有9例患者的类固醇剂量均可逐渐减量至肾上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40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组)患儿和40例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轻症组)患儿的年龄、发热情况、住院时间、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资料,对两组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年龄分布、热程、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重症组患儿X线下肺部病变以大片状阴影为主,轻症组患儿以点片状阴影为主;重症组患儿肺部感染以单纯右肺为主,共21例(P<0.05);重症组患儿合并胸腔积液14例(P<0.05),肺不张3例,轻症组无合并症。结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呈现典型肺部病变,影像学结合实验室检查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准确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妥昔单抗在天疱疮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水疱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和黏膜,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重症天疱疮患者以往首选长期大剂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或不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有些患者在使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可出现严重副作用.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单克隆抗CD20抗体,近年来已被用于治疗顽固重症天疱疮患者,并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转归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46例,随机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各73例,轻症组予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重症组给心电监护,抗感染、抗病毒、退热以及补充维生素,同时采取抢救措施。探讨2组患儿的转归情况。结果:2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73例轻症组患儿经过积极的治疗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5.00±1.24天,无1例转为重症病例,重症组患儿73例。治愈72例,无1例死亡病例。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要根据病情进行治疗,对于重症患儿或者有发生重症危险因素的患儿要早期发现,并给以积极的治疗,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救治的成功率,降低手足口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普通型、重症和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8例COVID-19确诊患者.评估患者严重程度为普通型、重症和危重症.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将患者分为非激素治疗组和激素治疗组.非激素组予以吸氧、抗病毒等治疗,激素组加用甲泼尼龙短期治疗.统计各组患者出院病死率、住院时间、首发症状至出院时间,评估COVID-19患者经激素治疗后的临床改善情况;采用ELISA 法检测 S-IgG、S-IgM、S-RBD-IgG、N-IgG 和 N-IgM 抗体动态变化评估激素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非激素治疗组与激素治疗组相比,普通型和重症患者出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激素治疗组相比,激素治疗组的危重症患者出院病死率升高(68%vs40%,P<0.05).与非激素治疗组相比,激素治疗组普通型患者住院时间较长[22(17-28)dvs16(12-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激素治疗组和非激素治疗组患者的S-IgG、S-RBD和N-IgG抗体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S-IgM和N-IgM抗体呈逐渐下降趋势,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并不能改善COVID-19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对患者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皮损面积均大于全身体表面积的50%以上。皮疹主要表现为疱壁紧张的大疱、水疱,18.8%的患者尼氏征阳性。18.8%的患者有口腔粘膜损害。16例中有13例(81.2%)伴发各种其它疾病。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示IgG阳性率为81.2%.C3阳性率为75%。糖皮质激素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的主要方法.除2例外,控制皮损所需的糖皮质激素剂量为1mg/d/kg(相当于泼尼松)。1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结论】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常伴发各种疾病.病情危重.治疗时应根据个体差异首选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快速控制病情,联用免疫抑制剂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狼疮性肾炎的诊断与不同治疗方法,完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激素治疗组和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80例患者的诊断中4例出现误诊,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均好转;在狼疮性肾炎的发病诱因中,感染和药物作用占比较大;经治疗,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疗效显著好于单纯激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活检对明确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意义重大,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BP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共23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常规对症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23例患者病情控制时糖皮质激素最大使用剂量为(63.30±25.44)mg/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30±3.46)d。治疗期间,23例患者中有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BP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临床特征较为特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胆源性胰腺炎156例根据有无胆道梗阻以及病情轻重分为轻症非梗阻型、轻症梗阻型、重症非梗阻型、重症梗阻型,对不同类型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地分析和总结.结果轻症非梗阻型与轻症梗阻型早期手术与延期手术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死亡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重症非梗阻型与重症梗阻型来说,早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与延期手术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是重症梗阻型早期手术死亡率低(P《0.05).结论急性轻症胆源性胰腺炎以早期手术治疗,而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