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1年9月年笔者采用有限切开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33例。结果:本组3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26个月,平均18.7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年疗效评定,以“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为评估参照标准,其中优17例,良12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87.9%;结论:有限切开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它尽可能减少软组织并发症,并为骨折端提供坚强同定,有效防止骨折再移位及膝关节力线的改变,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3.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4例,良6例,中1例,差2例,优良率86.96%。结论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复位方便,骨折固定可靠坚强,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从2010年1月—2012年4月共采取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的5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均一次性愈合,其中愈合时间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7.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1±0.3)个月,根据膝关节功能的评定标准,其中优的患者31例(64.3%),良的患者22例(39.3%),可的患者3例(5.4%),优良率是94.6%。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复位方便、微创、固定可靠、效果显著等特点,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临床上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分析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68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的是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法,对照组采用的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法。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度等指标,评判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两组进行评分,结果发现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7.87%,对照组的优良率为90.48%。而两组的手术评价实验组得分为(86.98±7.16),对照组的得分为(79.86±17.41)。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复位方便、微创、固定牢固等优点,较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更有益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切口钢板内固定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切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切口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占比6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切口钢板内固定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优秀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骨科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行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固定术,观察组行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Merch...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比较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的11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任选其中56例为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余56例为对照组,给予双切口双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差异.结果: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其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给予双切口双钢板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不过锁定钢板可达到双钢板效果,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以CT三维重建为基础,将13例累及胫骨平台内外侧柱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经内外侧联合手术入路行三柱内固定,术中骨缺损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进行植骨,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以尽量取得良好的功能恢复.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9.8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示13例全部解剖复位,术后随访全部骨折均临床愈合,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按Rasmuseen评分标准,本组资料显示功能恢复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2.3%.结论:对于累及内侧柱、外侧柱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取三柱内固定可取得良好的复位及牢固的固定,利于患者术后早期锻炼及功能恢复,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患者术前均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全部采用后路和前外侧、后路和前内侧联合入路,后路小钢板和前侧锁定钢板联合固定,同时植骨。结果术后X线片检查示达到解剖复位12例,功能复位4例。1例切口皮缘坏死,经清创后愈合。16例均获12个月以上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5~9个月,平均7.8个月。Rasmussen评分结果:优7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7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可帮助医生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并后路小钢板固定和前侧锁定钢板联合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0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2例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接受暴露双钢板治疗的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手术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术后随访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少、骨折愈合速度快、负重时间短,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1年的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1.2%和75.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术后的恢复,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科经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科采用普通暴露双钢板治疗的3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的一种较佳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43例,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8个月(平均12.9个月),X线片显示3—6个月内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65.1%(28/43),良25.6%(11/43),可9.3%(4/43),优良率为90.7%。随访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面,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具有微创、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I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前临时外固定架处理与跟骨牵引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外固定组(55例)和牵引组(4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外固定组术前予以临床外固定架处理,牵引组术前予以跟骨牵引处理。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效果、随访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外固定组接诊至内固定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牵引组短(P <0.05),术中出血量较牵引组少(P <0.05)。外固定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牵引组(P <0.05)。外固定组术后手术优良率高于牵引组(P <0.05)。外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牵引组(P <0.05),膝关节活动度大于牵引组(P <0.05),HSS膝关节评分高于牵引组(P <0.05)。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内固定术治疗前予以临时外固定架,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降低术前等待和术中操作时间,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获得良好的预后,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胫骨平台关节面骨折及治疗关节内合并损伤患者26例,对骨折进行内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3~4个月骨折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愈合不良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随访5~20个月,按照Rasmussen标准评定疗效,优17例,良8例,可1例.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固定满意、可一期处理关节内合并伤等优势,其远期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寻找影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7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与传统钢板治疗(对照组)的临床效果,将患者性别、受伤原因、受伤类型等资料纳入研究,探讨影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受伤类型、骨折分型、膝关节周围合并伤、复位质量及手术时机为影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受伤类型、复位质量、骨折分型为影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可作为目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的一种最佳治疗方案;受伤类型、复位质量、骨折分型会影响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辅助内固定技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为临床上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 选取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东方医院总医院骨科2015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成关节镜组(31例)和传统手术组(33例)两组,其中关节镜组患者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术处理胫骨平台骨折;传统手术组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进行处理。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左右侧、致伤原因和Schatzker分型及术前、术后1天、术后1月和术后3月的VAS评分,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的HS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基准资料如性别、年龄、左右侧、致伤原因和Schatzker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小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膝关节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组长(P<0.05)。术后1天VAS评分比较,膝关节镜组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和术后3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HSS评分比较中,膝关节镜组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膝关节镜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位丢失发生率、关节粘连发生率和腓总神经损伤率低于传统手术组,但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与下肢深静脉(DVT)发生率高于传统组(均P<0.05)。 结论 利用膝关节镜辅助内固定技术处理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可减少出血量、减轻疼痛、膝关节功能恢复快,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骨折疗效对比。方法:将74例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7例。研究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开始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内翻角(TPA)、后倾角(PSA)显著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Rasmussen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关节强直、延迟愈合、膝内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膝关节不稳、不愈合、切口感染、骨坏死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骨折的疗效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且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