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对围生儿死亡率的影响,分析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方法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分娩11 837例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宫产率指征中主要以难产、胎儿宫内窘迫为主,社会因素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技术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但逐年升高的剖宫产率对围生儿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赵岩 《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0):637-638
本研究从我院14年间剖宫产率变化及剖宫产指征变化中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系,以找出可能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5年间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秀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445-2446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关系。方法:5年间剖宫产594例,对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上升;(2)剖宫产指征变化中,胎儿因素、社会因素呈上升趋势,头盆因素虽然明显下降,但仍居剖宫产指征的第2位。结论:社会因素、胎儿因素是剖宫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应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对实施剖宫产手术的1 050例病例的手术指征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6年变化更为明显;剖宫产指征变化中,胎儿因素、社会因素呈上升趋势,头盆因素明显下降。结论:社会因素、胎儿因素是剖宫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10年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宇  林春晓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72-2973
目的:观察10年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探讨剖宫产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21685例住院分娩产妇的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995年为14.53%,2004年为34.10%;②1995~2002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1位,而近2年,社会因素占第1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因此提高对剖宫产的认识,鼓励产妇阴道分娩,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胡桂松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341-2342
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已引起产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剖宫产率的上升是否带来围生儿病死率的降低值得研究。本研究从我院10年间剖宫产率变化及剖宫产指征变化中,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以找出可以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选择我院产科1996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住院产妇中,所有剖宫产的产妇,病历资料。1.2方法均由笔者对全部病例进行归纳总结,将其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及围生儿死亡率进行回顾性分析。1.3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2结果10年间,我院产科分娩总数21 895例,剖宫产8016例,平均剖宫产率36.61…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咏  贺海林 《现代医院》2010,10(8):31-32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构成比,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9488例作统计分析。结果 5年总的剖宫产率为37.41%,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5~2008年剖宫产指征第一位为胎儿窘迫,2009年第一位为疤痕子宫。疤痕子宫及社会因素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涉及医学、社会、经济、文化、政策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小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1817-1818
目的:总结近6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6年来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升高。②剖宫产指征中自2001年始社会因素呈迅速上升趋势。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力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代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其指征的变化,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1980~1984年、1990~1994年、2000~2004年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的28522例,其中剖宫产8366例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2004年已上升到47.7%;头盆不称及胎儿宫内窘迫一直位居剖宫产指征前2位;社会因素已跃居第3位;胎膜早破及脐带绕颈居第4位和第5位。结论 剖宫产指征已远远超过医学指征范围,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因此,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对产妇和家属的宣教工作,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2000-2009年间剖宫产指征的比较,分析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2000-2009年间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已经上升为第一位。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不纯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5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旅顺口区2004年10月1日-2008年10月31日剖宫产分娩病历3 759例,分析5年间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以及和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①各年度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远远高于WHO规定的15%[1]以下;②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中,难产因素、胎儿窘迫持续在第1、2位,社会因素由2004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3位,是剖宫产率上升的关键原因;③5年来围生儿病死率趋于稳定,并未因剖产率的上升而下降.结论 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减少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科学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升高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分析6年间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迁。方法:对河北省迁安市人民医院1999~2004年3638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分析,比较剖宫产率和手术指征变化。结果:平均剖宫产率为41.94%,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1999年为35.50%,最高2003年达49.49%,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剖宫产指征变化中,头盆不称逐渐下降,社会因素、胎儿窘迫逐渐上升。2002年后社会因素位居第1位。结论:剖宫产率的增加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加强孕产期监护和产程观察,提高医务人员及孕妇对剖宫产的认识,改变服务模式,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某妇产科医院剖宫产率增高及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世丽 《职业与健康》2009,25(13):1433-1434
近20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剖宫产率为40%左右,个别医院甚至超过60%。在剖宫产手术中,存在一定的指征应用不当或无明显指征的问题,不必要剖宫产占很大比例(30%-60%)。剖宫产率上升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剖宫产指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我院剖宫产率从10年前20%左右逐渐上升,近年已超过70%。  相似文献   

14.
李琼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4):719-720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变化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不同时间的两组病例,每组各5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两组相比以社会因素、胎窘、巨大胎儿为剖宫产指征的比例明显升高,而以相对头盆不称为剖宫产指征比例明显下降。结论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产前宣教及围产期保健,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3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适应证变化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30年剖宫产率和剖宫产适应证的变化中,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对30年剖宫产病例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结果:自80年代以后,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其中难产因素比率逐年下降,胎儿因素比率逐年上升。结论:应加强妊娠妇女孕产期保健,鼓励产妇阴道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6.
金建萍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314-1316
目的分析无锡市惠山区6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通过对该区2003年1月—2008年12月剖宫产病例78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6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 6年剖宫产率平均为33.50%,剖宫产指征顺位依次为:社会因素(26.39%)、难产(19.48%)、胎儿窘迫(14.23%)、其他(12.44%)、妊娠并发症(11.38%)、臀位(8.19%)、疤痕子宫(7.89%)。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株洲市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株洲市160所助产医院住院分娩5年间剖宫产74 591例,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结果①2004-2008年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阴道助产率逐年降低。②剖宫产各因素所占的比例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以社会因素、疤痕子宫上升最快。结论剖宫产率升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需要提高产科质量,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实行导乐陪伴与无痛分娩,建立卫生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健康教育,优化医疗环境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对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对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5月行剖宫产的1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于手术前30 min给予头孢唑林,术后不再使用;对照组术前、术中未用药,术后给予头孢唑林,共4 d;观察并比较术后两组发热、感染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最高体温为(37.25±0.33)℃,退热时间为(1.44±1.17)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褥病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和宫腔感染率分别为12.50%、3.75%和3.7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感染,且剂量小、疗程短,优于术后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我院2310例剖宫产手术进行分析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探讨如何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剖宫产术孕妇231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按比例依次是:社会因素(33.65%)、瘢痕子宫(25.22%)、巨大儿(9.7%)、头盆不称(7.34%)、羊水过少(5.83%)、胎位异常(5.04%)。胎儿宫内窘迫(5.83%)等。结论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应采取开展产前学习,通过产前对孕妇及家属教育,并详细地了解剖宫产及阴道分娩的相关知识,同时医务人员要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重视产程的观察和产程处理,提高产科质量和提供优质服务,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247-1248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病例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病例,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复苏时间≤5 min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出生1 min时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中新生儿窒息病例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可缩短窒息时间,提高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