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武汉市第三医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次,隔天1次,共使用5次;治疗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d,其他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APTT较治疗前延长,治疗后两组F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局部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8):21-24
目的探讨采用耳后注射甲强龙对全聋型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42例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中再行非耳后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是行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两周后的临床疗效,各频段听力提高值。结果观察组的听力疗效情况相比于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在125~250Hz、125~500Hz、500~2000Hz、4000~8000Hz以及250~4000Hz这5个频段上听力提高值均不及观察组,并且125~250Hz、125~500Hz这两个频段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聋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可以在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耳后注射液甲强龙,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提高125~250Hz、125~500Hz这两个频段的听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巴曲酶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优势及疗效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安全有效治疗突发性聋.方法 将15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再给予巴曲酶治疗,观察组再给予巴曲酶联合高压氧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听力改善情况,评价不同年龄、不同病程、不同病情、不同疗程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7%比7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29,P <0.05);≤50岁患者和>50岁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21%比80.00%,病程≤7 d和病程>7d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比80.00%,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73%、92.59%、76.00%,1、2个疗程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比9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巴曲酶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症状,提高听力水平,缩短治疗疗程,其疗效与患者年龄、病情、病程、疗程有关,应在突发性聋早期合理推广使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巴曲酶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后,观察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治愈38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治愈32例,显效17例,总有效率为75.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10d病程组患者治愈26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97.2%;>10d病程组患者治愈12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为79.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出现鼻塞2例,头晕1例,总胆固醇升高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3例,头晕2例。调整用药后均未影响治疗。结论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理想,尤其对病程短的患者更加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涂晓敏  兰艳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19):1959-1960,1964
目的:观察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极重度突发性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基础治疗相同情况下,治疗组使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照组单独使用前列地尔,疗程10 d,观察2组患者听力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对极重度突发性聋听力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为46.1%,2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伴随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同时临床观察期间的2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极重度突发性聋是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跃建  赵远新 《中国药房》2009,(11):850-851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SD)的疗效。方法:62例66耳S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32耳)与对照组32例(34耳),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甲泼尼龙。2组用药时间均为12 d,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6.47%(P<0.05),平均听阈提高分别为(36.37±16.04)、(20.12±14.86)dB(P<0.05)。结论:尽早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SD,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比较两组听力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听力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听力恢复正常时间(6.01±1.21)d、住院时间(8.21±2.51)d,均短于对照组的(9.21±2.21)d、(11.11±3.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听力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听力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常规的糖皮质激素联合耳后注射甲强龙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更好的改善患者听力水平和生活质量,并缩短听力恢复的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甲强龙静脉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作用。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入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针灸联合甲强龙静脉注射治疗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间多疗程后疗效结果差异及治疗前后听力治疗差异。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134,P0.01),显著治愈和有效治疗率也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各组听力损伤数值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对听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t=2.193,P0.05)。结论:针灸联合甲强龙静脉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可通过中医调理和药物抗炎协同作用有效改善患者血黏度及耳局部微循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听力恢复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前者采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后者采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巴曲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成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听力水平改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互比较后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纯音听阀测试(PTA)测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且观察组PTA测量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将巴曲酶与鼓室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效果显著,患者的听力水平得以提升,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说明联合用药安全有效,为治疗突发性耳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巴曲酶与地塞米松治疗中高频下降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并且确诊为中高频下降突发性耳聋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蛋白酶类药物巴曲酶治疗,对照组加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痊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其显效率(字2=7.255,P=0.007)和总有效率(字2=12.12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600,P=0.018)。结论巴曲酶治疗中高频下降突发性耳聋的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临床上推荐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使用巴曲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随机分组的原则下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均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首次10 BU(而后5 BU)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2 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40 mg/次,1次/2 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平均听阈提高值、纤维蛋白原(FIB)、缝隙连接蛋白原26(connexin 26)、缝隙连接蛋白原30(connexin30)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96.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听力恢复时间、耳鸣消失时间、眩晕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平均听阈提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水平显著降低,connexin 26、connexin 30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升高平均听阈值,调节FIB、connexin 26、connexin 30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炜  陈仁杰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1950-1954
目的探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次,3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 L中,1次/2 d,自第2天复查凝血指标,若纤维蛋白原(FIB)1.0,则用量减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不同程度耳聋有效率、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度、中重度、重度耳聋患者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TPP)均明显上升,而FIB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高切黏度(HS)、中切黏度(MS)和低切黏度(LS)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凝血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首剂量为10 B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隔日1次,维持剂量为5 BU/次,每次给药时间1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脉血康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听力阈值、凝血–抗凝–纤溶系统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2%和9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0.5、1、2、4 k Hz的听力阈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听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血清D-二聚体(D-D)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显著上升(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凝血–抗凝–纤溶系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黏度(PV)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EDI)值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上述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可短期内消除患者耳周感觉异常、头晕等症状,有效调节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平衡,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耳聋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8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泼尼龙片,48 mg/次,1次/d,晨起顿服,连服5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耳聋胶囊,3粒/次,2次/d,连服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栓通冻干粉针联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96耳),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0例(48耳),给予450mg血栓通合并10%葡萄糖(或0.09%NaCl溶液)250mL静滴/d,实验组40例(48耳),给予在对照组基础上追加针灸。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周,检测治疗前后纯音气导听阈、气骨导差,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听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听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5%,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冻干粉针联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良好疗效,具有安全、经济、快捷、高效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甲泼尼龙和利多卡因在难治性突发性聋伴耳鸣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纯音听阈均值、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难治性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50.52±3.82)岁,...  相似文献   

19.
王翠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11):2061-2064
目的 研究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6年12月在榆林市星元医院进行诊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每次10 BU,加入500 mL生理盐水中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每两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将0.4 g葛根素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和纯音听阈值。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低切、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纯音听阈值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巴曲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以及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