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了研究儿童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经颅多谱勒(TCD)检测95例儿童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时的脑血流。结果 典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时的脑血流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增快,而普通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时的脑血流速度改变,除血流速度增高外,尚有血流速度减慢,流速不稳定和两侧流速不对称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 普通型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改变与典型偏关痛患者不同,TCD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偏头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TCD对240例偏头痛患者(其中典型偏头痛116例,普通型偏头痛124例)和50例健康者进行检查,对照分析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典型偏头痛发作期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及普通型偏头痛组,且头痛侧与元痛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普通型偏头痛发作期与对照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对比无差异。结论 TCD检查可为典型偏头痛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偏头痛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偏并没有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TCD对240例偏头痛患者(其中典型偏头痛116例,普通型偏头痛124例)和50例健康者进行检查,对照分析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典型偏头痛发作期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及普通型偏头痛组,且头痛侧与无痛侧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普通型偏头痛发作期与对照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对比无差异。结论TCD检查可为典型偏头痛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析仪,检测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偏头痛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以色列产彩色经颅多普勒分析仪,对108例偏头痛患者进行脑血流检测,经枕窗探测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经颞窗探测大脑中、前、后动脉,记录流速及搏动指数,同时观察频谱、频声等参数。结果 在108例偏头痛患者中48例脑血流速度加快,16例血流速度减慢,余44例脑血流速度不稳定及双侧脑血流速度不对称。结论 对脑血管进行TCD检测,为偏头痛患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析仪,检测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偏头痛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以色列产彩色经颅多普勒分析仪,对108例偏头痛患者进行脑血流检测,经枕窗探测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经颞窗探测大脑中、前、后动脉,记录流速及搏动指数,同时观察频谱、频声等参数。结果 在108例偏头痛患者中48例脑血流速度加快,16例血流速度减慢,余44例脑血流速度不稳定及双侧脑血流速度不对称。结论 对脑血管进行TCD检测,为偏头痛患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对儿童偏头痛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无创诊断儿童偏头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4例偏头痛患儿头痛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观察颅内主要大动脉如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基底动脉(VBA)的平均血流速度,并与60名正常健康儿童的TCD进行比较.结果 偏头痛发作期脑血流速度变化多样,表现为双侧或单侧颅内主要大动脉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速度不对称.间歇期TCD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流速度增快.检出异常率为92.3%.结论 不论处于发作期或间歇期,TCD均可检测到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由此可判断脑血管功能状态,为偏头痛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并有助于偏头痛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280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的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80例癫痫患者中TCD脑血流正常69例,占24.6%,脑血流异常改变211例,占75.3%,主要表现为脑血流速度增快、减慢和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BAV)。结论 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程度的异常改变,TCD可作为癫痫临床诊疗的客观辅助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Ultrasonography,TCD)对118例偏头痛病人发作间歇期,发作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检测,并做CO2反应性和血管杂音测定。结果表明:发作间歇期,偏头痛组平均血流速度(MFV)、血管杂音出现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脉动指数(PI)显著低于对照组,CO2反应性偏头痛组显著增强。而发作期普通型偏头痛与典型偏头痛有显著差异。普通组MFV显著低于间歇期、血管杂音减弱,典型组MFV显著高于间歇期,血管杂音增强,PI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检测意义。方法将200例偏头痛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成5组,在急性发作期进行TCD检测血流速度。结果偏头痛患者不同年龄段急性发作期脑血流速度和正常人血流速度与同名动脉比较,偏头痛患者MCA及PCA、VA血流速度和正常人血流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偏头痛患者TCD检测的总体表现脑血管血流速度增快。有先兆偏头痛与无先兆偏头痛的2组血流速度比较不明显(P〉0.05)。结论TCD能敏感地反映偏头痛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颅脑血管舒缩功能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TCD检测结果可作为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海德克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判定和TCD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正常人40例,偏头痛患者185例,其中典型偏头痛30例,普通型偏头痛155例。研究发现典型偏头痛在发作期和间歇期头痛侧TCD示MCA、PCA的Vp、Vm、Vd与对用组比明显加快(P<0.05),健侧无明显变化。普通型偏头痛发作期和间歇期TCD示双侧MCA、ICA的Vp、Vm、Vd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而PCA之血流速度正常(P>0.05)。海德克治疗组其脑血流速度恢复正常(P<0.05),且明显减少头痛发作次数、降低头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与苯噻啶和氟桂嗪治疗组比(P<0.05),海德克对偏头痛的缓解率(63.49%)、总有效率(95.2%)远高于两个治疗对照组(P<0.05)。本研究证实了TCD对典型偏头痛与非典型偏头痛的诊断价值和海德克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经颅多普勒对100例偏头痛患者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偏头痛患者在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检测时颅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100例偏头痛患者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并监听音频信号。结果本组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大部分表现为血流速度明显升高,小部分表现为血流速度减低或不对称,而且伴有血流杂音及血流频谱异常。结论经颅多普勒对偏头痛的诊断、分型及药物使用、疗效评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管神经因素在偏头痛发病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131例符合偏头痛诊断的患者,同时进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和皮肤交感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检测,根据TCD收缩期血流速度(peak velocity,Vp)作为分组指标,分析不同脑血流速度下交感活性改变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脑血流速度增高者(高流速组,Vp≥120 cm/s)87例,正常者(正常流速组,80cm/s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典型偏头痛发作期的TCD所测颅内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 对62例偏头痛发作期病人进行TCD检查.结果 典型偏头痛发作期MCA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大脑后动脉血流加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典型偏头痛发作期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血管痉挛,血流增快.结论 典型偏头痛存在广泛的颅内血流动力学异常.显示95%的患者大脑中、后动脉缩峰速加快,具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痉挛,其中头痛侧大脑中动脉痉挛更多(60%).但有5%的TCD正常,说明典型偏头痛发作机制并非完全由血管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4.
自 1999-0 1~ 2 0 0 3 -12 ,笔者采用多虑平治疗偏头痛 3 2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2例偏头痛均为门诊病例 ,临床症状典型 ,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头痛。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2 0余年 ;发作频率每年 3~ 4次至每月 2~ 3次不等。男 14例 ,女 18例 ;年龄 2 0岁 5例 ,2 1~ 3 0岁 13例 ,3 1~ 40岁 9例 ,>40岁 5例。普通型偏头痛 2 2例 ,典型偏头痛 10例 ,3 2例均经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 ,2 9例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其中 1支或 1支以上血流速度增快者2 0例 ,两侧流速明显不对称者 6例 ,血流速度减慢者 3例 ,血流速…  相似文献   

15.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40例偏头痛患者脑循环检测所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仪(TCDL),对40例典型和普通型偏头痛患者的颅内主要大动脉进行检测,并与50名健康受试者的TCD相比较,结果发现40例中异常15例,占37.5%。血流速增高11例,血流速度降低4例,血流速度正常25例,对偏头痛血管机能状态进行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相关脑梗死的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偏头痛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并运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运用TCD检测53例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观察记录血流速度、频谱特征并与37例健康查体者比较结果:偏头痛相关脑梗死患者的颅内血流变化以增快为主,尤以后循环显著,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偏头痛相关脑梗死患者多存在大脑后循环的脑血管痉挛或痉挛性狭窄,TCD对于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例偏头痛患者TC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脑血流改变及发病机制。方法:采用TCD仪测定20例偏头痛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并与2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偏头痛患者发作期速度多减慢,尤以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明显,仅有4例典型偏头痛患者血流速度增快,结论:偏头痛发作期血流量减少可能为其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偏头痛的检测价值.方法 59例偏头痛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成5组,在急性发作期应用TCD检测血流速度.结果 偏头痛患者不同年龄段急性发作期脑血流速度和正常人血流速度与同名动脉比较,偏头痛患者和正常人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CD可敏感而准确地反映偏头痛患者在急性...  相似文献   

19.
典型偏头痛和普通型偏头痛TCD检查对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25例典型偏头痛和35例普通型偏头痛的TCD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典型偏头痛发作期MCA和PCA在头痛侧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存在血管痉挛,普通型偏头痛发作期头痛侧与无症状侧平均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提示典型偏头痛与普通型偏头痛的发病机理可能存在本质区别,前者多数由血管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20.
经颅多普勒在原发性头痛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颅多普勒(TCD)在原发性头痛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普通型偏头痛(CM)患者、38例紧张性头痛(TH)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TCD检测,取大脑中动脉(MCA)最高平均流速(MFV-MCA)作为分析指标.结果 CM和TH患者的MFV-MCA 异常率分别为62.5%(50/80)、55.3%(42/76),无统计学差异.但CM患者的MFV-MCA以高流速型为主,TH患者以低流速型为主,两者有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的原发性头痛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同,TCD可作为一项鉴别CM和TH的客观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