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喉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101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I隘床及随访资料,选取11个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评价喉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治疗喉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6.0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声带活动度,临床分型,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对3年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示声带活动度,肿瘤T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声带活动度,肿瘤T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是手术治疗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喉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101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选取11个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评价喉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治疗喉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6.0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声带活动度,临床分型,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对3年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示声带活动度,肿瘤T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声带活动度,肿瘤T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是手术治疗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干预,两组患者的干预周期均为1个月.分别采用自我效能调查问卷和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评价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和日常生活功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采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价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科学膳食、合理运动、遵医嘱服药及定期复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QOL-74中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EB病毒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克拉  宗永生 《癌症》1998,17(1):10-12,F004
目的:EB病毒感染与喉鳞状细胞的发生发展是否有关迄今未明。本文目的在于了解EB病毒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各种EB病毒基因产物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9例不同分化类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s)、潜伏感染膜蛋白(LMP1)、EB病毒核抗原(EBNA-1)、溶解感染立即早期基因编码蛋白ZEBRA、早期基因编码蛋白EA-D、晚期基因编码蛋白VCA和MA。结果:各检测指标在未分化癌、低分化和中分化鳞癌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但在2例高分化鳞癌均为阴性。发现EB病毒潜伏性和溶解性感染基因产物表达分别随着癌分化程度增高而减弱和增强。7例低分化和1例中分化鳞癌LMP-1除胞膜和胞浆阳性外,胞核也呈明显阳性。2例低分化和1例中分化鳞癌中有少量癌细胞ZEBRA阳性。结论:部分喉鳞状细胞癌尤其是未分化和低分化鳞癌的发生发展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提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与EB病毒基因表达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
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对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雅培公司提供的IMX全自动快速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对25例正常献血员和83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进行了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血清检测并分析其与病理分析、临床分期之间关系。其中80例患放射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自身比较,结果: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无相关性。放射治疗前后患血清鳞状细胞癌抗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可以作为对放射治疗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hc3表达情况的检测,探讨其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Oncomine数据库挖掘相关Shc3的数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50例声带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组织中Shc3的表达水平。分析Shc3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Shc3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Oncomine数据库的癌症异常值分析(cancer outlier profile analysis, COPA)显示Shc3与特定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hc3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声带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组织(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hc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生存分析表明,Shc3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Shc3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对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雅培公司提供的 IMX全自动快速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 ,对 2 5例正常献血员和 83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 ,进行了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血清检测并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关系。其中 80例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自身比较。结果 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无相关性。放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 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 ,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 ,可以作为对放射治疗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mTOR siRNA对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45例正常喉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TOR蛋白的表达;将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和mTOR siRNA组,及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雷帕霉素组,分别利用mTOR siRNA和雷帕霉素进行治疗,采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的mTOR siRNA和雷帕霉素分别处理细胞后对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并采用CCK-8试剂盒分析mTOR蛋白表达下调对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mTOR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喉黏膜组织(P<0.05)。3种不同浓度mTOR siRNA分别转染Hep-2细胞24、48、72 h,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相比,mTOR蛋白表达均有所降低(P<0.05),且mTOR蛋白表达随mTOR siRNA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3种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处理Hep-2细胞24、48、72 h,各组与溶剂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mTOR蛋白表达量均有所降低(P<0.05);且mTOR蛋白表达随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相比,各mTOR siRNA组的Hep-2细胞增殖在转染后24、48、72 h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 mTOR siRNA均能降低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中mTOR蛋白的表达,有效抑制细胞的生长,为喉鳞状细胞癌的分子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于亚峰  姚齐  石建  缪丽燕 《肿瘤》2006,26(3):293-294
目的:通过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来评价其在喉癌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microparticle enzyme immunoassay,MEIA)检测46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的水平,以41例喉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与对照组的SCCAg值有明显差异(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SCCAg阳性率为36.96%,良性病变组仅1例阳性,阳性率为2.44%。SCCAg阳性率与喉鳞状细胞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复发患者SCCAg治疗1周后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半年后又明显升高(P<0.05)。结论:SCCAg与喉鳞状细胞癌关系密切,有可能成为喉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评价晚期喉鳞癌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312例晚期喉鳞癌住院患者资料,分为手术组238例(76.3%)和非手术组74例(23.7%)。比较手术组和非手术组5年累积生存率;分层比较Ⅲ/Ⅳ期手术组和非手术组5年累积生存率。结果:全组总的5年累积生存率为50.1%。手术组和非手术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6.6%和30.3%,经Log-rank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Ⅲ期手术组和非手术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5.4%和47.5%,经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Ⅳ期手术组和非手术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4.7%和21.5%,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Ⅳ期喉鳞癌(尤其是T4期)的手术治疗疗效优于非手术治疗;颈部淋巴结阴性时(N0期),治疗方法是影响T4期喉鳞癌生存率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Notch2在喉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的喉鳞癌细胞Hep-2中的表达及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量子点超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95例喉癌组织标本中Notch2蛋白的表达,同时选取31例声带息肉标本作为对照组,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制作细胞爬片并进行量子点(QD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otch2蛋白在喉鳞癌细胞Hep-2中的表达.结果 95例喉癌组织中Notch2阳性表达率为92.6% (88/95),其阳性率与声带息肉中的阳性率(32.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Notch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临床分期越高,表达率越高.Notch2在喉癌组织细胞核中表达阳性与T分级、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喉癌细胞Hep-2中Notch2表达阳性,其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胞膜中.结论 Notch2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可能成为治疗喉癌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西妥昔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全喉鳞癌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局部晚期全喉鳞癌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43)与对照组(n=43)。患者均接受全喉切除术,术后4周伤口愈合后,实验组给予西妥昔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同步放化疗。2组患者均治疗6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卡氏(Karnofsky,KPS)评分、治疗期间死亡率、毒副作用发生率等。依据患者纳入本研究的时间,依次对患者进行60个月的随访,统计随访期间的死亡人数及对应的死亡时间及复发率,采用Kaplan-Meier法和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KPS评分显著提高(P<0.05)、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而2组治疗期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血液学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肝肾功能损害与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生存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与生存时间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29,P=0.013)。结论相比于单纯同步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可提高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生存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53, and 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in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SCC). Sixty pathologic specimens from the patients with LSCC were examined for the expression of the p53 and PCNA, with complete follow-up data. Sixty-three percent of the cases displayed nuclear p53 overexpression.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p53 overexpression and histological grades (p = 0.03), and localization site (p = 0.05). Median of PCNA index was 42.2 (range 5.9 to 85.2).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53 overexpression group and the normal group in proliferative activity determined by PCNA (p = 0.73). In univariate analyses, localization site, grade, stage, invasion pattern, lymph node status,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in estimating 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 Grad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recurrence (p = 0.002). In multivariate analyses, grade was the only significant predictor for DFS (p = 0.001). Grade (p = 0.001) and invasion pattern (p = 0.03)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overall survival. In conclusion, the histological grade was the most reliable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 Further studies are necessary 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laryngeal carcinogenes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唾液中miRNA-21对早期喉鳞状细胞癌(LSCC)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和15例喉息肉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组的唾液,采用RT-PCR定量检测比较miRNA-21的相对表达情况,监测比较6例LSCC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6月的miRNA-21的变化。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唾液中miRNA-21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上调(P=0.036)。ROC曲线分析miRNA-21对LSCC的诊断价值发现,唾液中miRNA-21在ROC曲线下面积 (AUC)为 0.792(95%CI: 0.5353~0.885, P=0.036)。手术后6月的miRNA-21相对表达水平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41)。结论 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唾液中的miRNA-21存在高表达,将来可能有望成为早期诊断喉鳞状细胞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术后化疗对术后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1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纯手术患者1、3、5年OS显著低于术后化疗组(χ2=12.802, P=0.000);而两组患者1、3、5年DFS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159, P=0.28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病变部位、TNM分期、术后化疗和化疗周期数为OS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和N分期为DFS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单纯手术,术后化疗可以提高男性、年龄≤60岁、胸中下段病变、病变长度≤5.0 cm和ⅢB期患者的OS(P<0.05),而且可以提高男性和年龄≤60岁患者的DFS(P<0.05)。结论 术后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较差,术后化疗可以提高部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免疫织化技术,检测了32例喉鳞癌组织及12例癌旁异型增生组织的nm23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nm23与p53在喉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7.50%及84.38%。在癌旁异型增生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20%。nm23的表达与喉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p53的表达与喉鳞癌组织学分级无关,但p53的强阳性表达预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UC18表达水平及微血管、淋巴管计数,探讨它们的临 床病理意义及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相互关系。方法: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喉鳞状细胞癌和38例癌旁组织中MUC18的表达,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微血管和淋巴管的计数。结果:62例喉鳞状细胞癌MUC18表达阳性率及微血管、淋巴管计数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肿块最大径<2cm、无淋巴结转移及未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病例MUC18表达阳性率及微血管、淋巴管计数明显低于喉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肿块最大径≥2cm、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声门上型鳞状细胞癌MUC18阳性病例微血管和淋巴管计数明显高于声门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UC18及微血管、淋巴管计数均可为反映喉鳞状细胞癌进展、转移、侵袭能力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MUC18能促进喉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中血管和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19.
S100A4与MMP-9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东  冯帅  甄娟  郭星 《中国肿瘤临床》2011,38(24):1547-1550
分析正常喉组织、喉鳞癌组织中S100A4和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100A4和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100A4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S100A4和MMP-9蛋白在癌旁喉组织和喉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呈升高趋势,分别为8.6%和14.3%,63.8%和71.3%,并且二者表达均与喉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统计学结果显示80例喉鳞癌组织中,S100A4和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r=0.440)。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100A4和MMP-9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喉组织。在喉癌细胞系Hep-2中干扰S100A4蛋白的表达后,MMP-9的蛋白水平下调。结论:S100A4和MMP-9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中均存在异常,并且S100A4基因抑制后能够显著下调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喉鳞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5 3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5 3蛋白在喉鳞癌、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5 3蛋白在喉鳞癌、癌旁和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3 .7%、3 8.1%和0 ,三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重度非典型增生组织与中、轻度增生、癌旁单纯增生和癌旁正常黏膜 p5 3阳性表达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表达率分别为 68.8%、2 1.4%、16.7%、8.3 %和 0 ;在肿瘤浸润的前沿部 p5 3阳性表达显著强于浅表部 (P <0 .0 5 ) ;且癌巢边缘 p5 3表达显著强于中央部 (P <0 .0 5 ) ;p5 3阳性表达与喉鳞癌的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结论 p5 3的过度表达可能为喉鳞癌的早期发生事件 ,癌旁组织中已发生p5 3基因突变的细胞可能是肿瘤复发的根源 ;p5 3表达与喉鳞癌的浸润生长、分化及转移有关 ,为判断预后的 1个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