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Mina53与CBX8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肝细胞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21例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切除标本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Mina53与CBX8在肝细胞肝癌及相应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应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ina53、CBX8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相对正常组织(均P<0.001)。Mina53表达与肿瘤大小、被膜侵犯、脉管侵犯、病理分级、TNM分期有关(均P<0.05);CBX8表达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肿瘤大小、被膜侵犯、TNM分期有关(均P<0.05)。肝细胞肝癌中Mina53与CBX8表达呈正相关(r=0.574, P<0.01)。Mina53与CBX8均高表达患者的OS和DFS较Mina53或CBX8高表达者和两者均低表达者更短(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Mina53、CBX8的表达水平是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OS和DF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 . 0 5 ) 。结论 Mina53及CBX8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高表达, 可能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有关,Mina53和CBX8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联合检测Mina53和CBX8有助于肝细胞肝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中A激酶锚定蛋白12(AKAP12)表达及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UALCAN数据库分析乳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AKAP12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8例转移灶组织中AKAP12蛋白表达,分析癌组织中AKAP1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Bc-GenExMinerv4.4用于分析AKAP12 mRNA表达与HER2阳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GraphPad Prism 7.0分析AKAP12蛋白表达与HER2阳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AKAP12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HER2阳性乳腺癌转移灶中AKAP12蛋白显著低于原发灶(P<0.05)。AKAP12蛋白与肿瘤大小、TNM分期负相关(P<0.05)。生存分析发现AKAP12 mRNA和蛋白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期较高表达者显著缩短(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AKAP12蛋白表达、脉管浸润及放射治疗是影响HER2阳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AKAP12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低表达与患者预后差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F(apolipoprotein F,APOF)和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酸不稳定亚基(the insulin-like grou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acid labile subunit,IGFALS)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88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88例肝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APOF基因和IGFALS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两者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APOF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0.156±0.019 vs 0.971±0.010,P<0.001;0.156±0.019 vs 81.140±0.092,P<0.001);肝癌组织中IGFALS mRNA相对表达量亦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0.111±0.016 vs 1.090±0.054,P<0.001;0.111±0.016 vs 1.101±0.211,P<0.001)。APOF mRNA表达与门静脉侵犯相关(P=0.004);IGFALS mRNA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门静脉侵犯相关(P<0.05)。APOF mRNA表达水平与IGFALS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32,P<0.01)。结论 APOF和IGFALS基因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二者表达呈正相关,且与门静脉侵犯有关,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E47和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47和LOXL2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47和LOXL2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 E47和LOXL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E47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密切相关,LOXL2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食管鳞癌组织中E47与LOX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82, P<0.05)。结论 E47和LOXL2 mRNA和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E47和LOXL2高表达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侵袭与转移,可作为判断食管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6A甲基化转移酶ZC3H13在胃癌患者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基于生物信息学数据库UALCAN和GEPIA,从转录水平比较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ZC3H13的表达差异;GEPIA和Kaplan-Meier Plotter法分析ZC3H13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ELISA法检测80例初诊胃癌患者和50例健康者ZC3H13的浓度,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IHC法检测74例癌组织以及40例非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ZC3H1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ZC3H1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ZC3H13蛋白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4.3% vs. 52.5%, 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清的ZC3H13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胃癌组织和外周血清中的ZC3H13的表达水平均与患者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ZC3H13表达不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 0.826(P<0.05),诊断价值较好。血清ZC3H13蛋白浓度以4.87 ng/ml为临界值,此时ZC3H13对胃癌诊断的敏感度为98.8%,特异性为50.0%。结论 ZC3H13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外周血清中ZC3H13浓度也显著升高。ZC3H1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对胃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B和HIF-1α在横纹肌肉瘤(RMS)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78例RMS患者通过随访获取生存时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JMJD2B和HIF-1α在RMS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78例样本中,JMJD2B和HIF-1α表达阳性例数分别为46例(59.0%)和44例(56.4%)。JMJD2B和HIF-1α的表达成正相关(P<0.001, r=0.518)且与肿瘤的危险度、治疗、转移、分期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危险度的级别、新辅助化疗的有无、HIF-1α和JMJD2B表达的高低与患者预后相关(均P<0.05)。进一步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显示JMJD2B(HR=3.161, P=0.039)和危险度(HR=2.925, P=0.001)可作为RMS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JMJD2B和HIF-1α的表达与横纹肌肉瘤的总体生存密切相关,JMJD2B是横纹肌肉瘤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RR11(priline-rich 11)和SKA2 (spindle and kinetochore associated complex subunit 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诊治的289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RR11和SKA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总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PRR11和SKA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0.21% vs 16.96%,χ2=114.081,P<0.001; 69.55% vs 37.37%,χ2=60.143,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RR11与SKA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25,P<0.001)。PRR11和SKA2蛋白表达均与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RR11、SKA2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78.16% vs 94.78%,P=0.002; 82.09% vs 90.91%,P=0.036)。FIGO分期Ⅲ~Ⅳ期、PRR11阳性表达和SKA2阳性表达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98,95%CI1.369~2.876,P<0.001;HR=2.392,95%CI:1.294~3.596,P<0.001;HR=1.597,95%CI:1.024~2.302,P<0.001)。结论 PRR11和SKA2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呈正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是宫颈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磷脂酶A2(cPLA2)和环氧合酶(COX-2)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RT-PCR检测肺癌及癌旁组织中cPLA2、COX-2 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相应标本中cPLA2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cPLA2和COX-2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PLA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7%(46/60),癌旁组织中未见表达。肺癌组织中cPL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COX-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44/60),明显高于在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13.3%(8/60)](χ2 =21.99,P<0.01)。肺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随着淋巴结的转移、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肺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和cPLA2的高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可能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开发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3例HCC、26例癌旁组织和5例正常肝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行肝癌根治性术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分析β-catenin蛋白表达与临床因素、HCC病理分化程度及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结果:β-catenin蛋白在HCC、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7%(57/83)、30.77%(8/26)和20%(1/5),其在HCC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组织(P < 0.05);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与肝癌病理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34,P=0.027);有效随访68例,在随访的5年内,β-catenin阳性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11.2个月,β-catenin阴性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26.6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β-catenin阴性表达患者比阳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更长,Log-Rank检验两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χ2=15.138,P=0.000)。结论:β-catenin与HCC分化程度相关,β-catenin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50例结直肠癌和50例癌旁结直肠组织中Id-1和MMP-9的表达,并以D-240为标志物,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内LMVD值。结果 Id-1和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0%和78.00%,而在结直肠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4.00%和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直肠癌中的LMVD值为(15.18±2.16),显著高于结直肠癌旁组织(5.24±1.09)(P<0.01);Id-1和MMP-9的表达及LMVD值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等均具有相关性(均P<0.01);癌组织中Id-1阳性表达组L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癌组织中MMP-9阳性组L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且结直肠癌组织中I d - 1 与MMP- 9 呈明显正相关性(P<0.01)。结论 Id-1和MMP-9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两者表达上调可能是诱导结直肠癌微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KIF3A在不同病变胃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腺癌发生、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不同胃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KIF3A的表达。采用SPSS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KIF3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相对正常组织(P<0.01),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水平较相应原发灶中更高(P<0.01);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KIF3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织(P<0.01);KIF3A的表达与进展期胃腺癌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相关(P<0.05);进展期胃腺癌患者中,KIF3A高表达者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明显缩短(P<0.01),且KIF3A在细胞质及细胞核都有表达者总体生存时间较仅细胞质表达者短(P<0.05);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KIF3A是胃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与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KIF3A可能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发生有关,其表达增强和核表达可能与进展期胃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是进展期胃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escadillo核糖体生物发生因子1(pescadillo ribosomal biogenesis factor 1,PES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ES1的表达。肝癌BEL-7402细胞转染PES1小干扰片段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ES1、CDK4、CDC25A蛋白表达,MTS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 95例HCC癌组织中,PES1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90.5% vs 72.6%,χ2=10.122,P=0.001);癌组织中PES1染色评分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6.30±3.56) 分 vs (2.10±1.64) 分,t=10.423,P<0.001]。PES1表达与HCC患者的肿瘤大小、门脉癌栓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PES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较PES1低表达患者短(P<0.05)。转染PES1小干扰RNA组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生长受抑制(P<0.01),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均P<0.01),CDK4、CDC25A蛋白表达下调,但细胞凋亡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HCC组织中PES1表达上调,且与患者预后相关。PES1可通过上调CDK4、CDC25A蛋白表达,加快细胞G1/S期的转换,促进肝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iR-96与miR-10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22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R-96和miR-103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探讨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肝癌组织中miR-96和miR-103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肝癌组织中miR-96和miR-103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均有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合并肝硬化等无关(P>0.05);所有患者随访60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7.8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细胞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病理分化程度、miR-96和miR-103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Ⅳ、低分化、淋巴结转移、miR-96和miR-103高表达是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癌组织中miR-96和miR-103的高表达是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汉族、维吾尔族NSCLC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在两民族中是否有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诊资料完整的术后NSCLC患者组织标本60例,其中汉族、维吾尔族各30例,采用PV9000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17和MMP-9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IL-17、MMP-9在NSCLC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8.3%、80.0%,在癌旁组织中分别为48.3%、35.0%,癌组织中IL-17与MMP-9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IL-17的表达与肿瘤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MMP-9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和MMP-9的表达与患者的民族、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吾尔族的术后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7和MMP-9的阴性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较阳性表达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和MMP-9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不是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在本院构成比差异的主要原因;IL-17和MMP-9的高表达对NSCLC的侵袭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IL-17和MMP-9的高表达与肺癌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miR-497-5p在胰腺癌(PaCa)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探究其对PaC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miR-497-5p的表达,卡方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法分析miR-497-5p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miR-497-5p对Capan-2和PANC-1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miR-497-5p表达与G1/S特异性细胞周期蛋白E1(cyclin E1, CCNE1)mRNA表达的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miR-497-5p对CCNE1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 miR-497-5p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T3+T4期患者癌组织中miR-497-5p的表达显著低于T1+T2期癌组织(P<0.001);低表达miR-497-5p 与较高的T分期相关(P=0.003);低表达miR-497-5p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者(P=0.036)。与对照组相比,miR-497-5p过表达组细胞增殖显著降低,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CCNE1 mRNA在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且与miR-497-5p表达呈负相关(P<0.001)。miR-497-5p可直接与CCNE1 mRNA 3’-UTR互补结合从而抑制CCNE1蛋白的表达。结论 miR-497-5p在PaCa中低表达,且与较高的T分期及不良预后相关;过表达miR-497-5p通过靶向调控CCNE1基因诱导细胞周期阻滞进而抑制PaCa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E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检测31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iNOS表达,并分析其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iNOS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iNOS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20/31)和29.03%(9/31)。iNOS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LDH水平无关(P>0.05)。结论 iNOS可能参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评估其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肝细胞肝癌和癌旁正常组织microRNA的表达差异,为研究肝癌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microRNA 微阵列芯片技术研究肝细胞肝癌细胞474种miRNAs表达谱,对比癌旁正常组织筛选差异表达miRNAs。结果获得213个差异表达(P<0.01)的miRNAs分子数据,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其中上调表达的有116个,如miR-181,miR-21,let-7e等;下调表达的有97个,如miR-199,miR-451,miR-122等。结论miRNA可能成为肝癌的诊断工具,并对研究肝癌的致病机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YEATS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112例手术切除的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石蜡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检测H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YEATS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YEATS2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YEATS2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并分析YEATS2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同时采用TCGA数据库数据验证。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YEATS2 mRNA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上调(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YEATS2在约66.67%(12/18)的HCC癌组织表达升高;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发现,约71.43%(80/112)的HCC患者中YEATS2表达上调,其表达与TNM分期明显相关(P<0.001);YEATS2主要在HCC癌组织细胞核中表达;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YEATS2高表达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04,95%CI:1.388~3.500,P=0.001)。TCGA中HCC队列分析也表明YEATS2高表达的患者OS更差(HR=1.751,95%CI:1.107~2.770,P=0.017)。 结论 YEATS2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