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郑奋扬《鼠疫约编》一书集各家之所长,在《鼠疫汇编》基础上删减繁杂部分,增添了前人与自己的防治鼠疫经验,揭示鼠疫病因病机和传染条件,阐释鼠疫辨脉方法,探究鼠疫的预防与治法,继承吴鞠通思想,三焦分证;原方加减,巧除热毒;溃烂外敷,饮食宜忌;讲究卫生,重视预防.其收集的验方与验案依然影响着后世医家,对于当前疫病的防治有一定指...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已经认识到疾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以五方之域的不同地理特点分析易于产生的疾病,并确立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开启了地域医学的肇端.温病与疫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先秦至晋唐时期,温病和疫病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宋金元时期,则由以黄河流域为中心转为以长江流域为中心;明清时期,更形成了主要以江苏、浙江为主的分布特点;此外山东、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地区也成为了温病和疫病的好发地.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梳理历代有关温病学和疫病学的相关理论及专著的地域分布,探究各历史时期疫病发生与地域因素的相关性,可以为挖掘各局部地域发病规律及特点,建立可预测、可预防、个体化的中医疫病预警模型提供文献支撑.  相似文献   

3.
《温疫论》是中医疫病学的奠基之作.挖掘其治疫思想和防治经验对现今疫病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对《温疫论》中治疫思想进行全面梳理,并提出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具有理论依据和宝贵经验,值得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疫病频发,古人在与疫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预防疫病的经验,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疫病辨治体系。《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等医籍载录了大量预防疫病的方药和方法,包括内服方药和外用药物之法,内服方药散剂、丸剂居多,屠苏酒方应用广泛,外用药物代表性的有作香囊和焚烧避疫的太乙流金方,还有涂抹皮肤的雄黄散、粉身散及药浴方。治疫理论历经了3个阶段的变迁,汉魏晋时期《伤寒论》为辨治疫病而撰,以伤寒统治热病,六病辨证,方证相对。隋唐至金元,伤寒、温病、疫病分治,病因病机、传变均有所区分。明清以降,吴又可创立戾气说,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主导治疫。疫病的辨治理论与技术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松峰说疫》是清代温疫学派主要医家刘奎的代表著作,在疫病防治方面提出疫病治疗最宜通变,首创了"瘟疫统治八法",提出瘟疫应用药主要以寒凉、温补、解表等为主,并列专篇总结了历代医家防治疫病的有效方剂和自创防治疫病新方,使用方法上除内服法外,还有熏烧、悬挂佩戴等外治法.研究总结疫病防治方法及用方用药特色,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似文献   

6.
五代是中国大分裂时期。北方曾换五个小朝廷,局势动乱,战争频繁,使得社会遭受大破坏,因此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后蜀、南唐、吴越地处南方,成为五代时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所以后蜀有《蜀本草》、南唐有《食性本草》、吴越有《日华子本草》等。现将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介绍如下。 1.《蜀本草》:由后蜀广政年间(938~965)蜀主孟昶命翰林学士韩保昇与诸医工用《唐本草》及《图经》相互参校删定注释而成,初名《蜀重广英公本草》,简称  相似文献   

7.
全球震动的SARS疫病流行,其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决不亚于前几个世纪的传染病,但却以流行时间短、流行区域小、感染人数少、死亡人数少、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特效治疗药却被人类所战胜而独树一帜,这应当载入人类预防控制疾病史册。在中国SARS肆虐之际,2003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方剂及《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录的疫病预防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参考。方法: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方及《中医方剂大辞典》疫病预防方分别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对两类方剂的药物使用情况、性味、归经、组方规律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搜集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方剂104首,使用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金银花、黄芪、甘草、藿香、防风。频次排名前20位的药物中,补虚类、温性、甘味及归肺经的药物频率最高,清热类、寒性、苦味及归脾经次之。将支持度设定为16,置信度设为0.6,进行组方分析,得出21个药物组合,排名前5位的组合依次为黄芪、防风,黄芪、白术,黄芪、甘草,金银花、黄芪,白术、防风。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30对关联药物,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白术、防风-黄芪,黄芪、白术-防风,白术、甘草、防风-黄芪,黄芪、甘草、防风-白术,防风-黄芪。搜集到《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预防疫病的方剂76首,使用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雄黄、苍术、细辛、甘草、朱砂。频次排名前20位的药物中,活血化瘀类、温性、辛味及归肝经的药物频率最高,攻毒杀虫止痒类、平性、苦味及归胃经次之。将支持度设定为11,置信度设为0.6,进行组方分析,得出4个药物组合,依次为朱砂、雄黄,雄黄、鬼箭羽,细辛、苍术,苍术、甘松。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3对关联药物,分别为朱砂-雄黄,鬼箭羽-雄黄,细辛-苍术。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对比性研究发现,古今预防疫病的原则、用药规律、预防手段等均有一定差异,建议汲取古今预防疫病方案之精华,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天骄  王育林 《中医学报》2022,37(2):231-235
四物汤的源头很可能与《金匮要略》中的胶艾汤有关.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四物汤首次正式成方,用于治疗外伤瘀血.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则用之于妇产科诸疾.《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与《妇人大全良方》的收录是四物汤得以流传的标志性事件.金元学术争鸣时期,出现了大量四物汤化裁方,刘完素、李果、朱丹溪、王好古等人的著述中均有...  相似文献   

10.
疫病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中医疫病发展史是历代中医学家不断防疫治疫、总结经验、传承发展的过程.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葛洪《肘后备急方》、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吴有性《瘟疫论》、吴瑭《温病条辨》等众多名医名著的出现,大多与疫病有关.文中以时间为主线,系统梳理秦汉至明清时期有代表性医家...  相似文献   

11.
晋唐时期,以伤寒研究为中心,以疲疠、天行、时行、时气、温病等研究为翼助,疫病的辨证体系得到了较大丰富,且众多医家从不同角度探讨疫病:认为伤寒有新感而成、两感而成、直中三阴而成;提出伏邪温病、新感温病等概念,指出温病由“伏邪”、“疠气”(“乖戾之气”)等导致,温病初起应使用寒凉药;《诸病源候论》则对疫病的传染性进行了探究.疲病辨治思路有时气病六经日期辨治、时气病表里日期辨治、天行病日期辩治和疫疠病脏腑辨治等,但大都体现了时间辨治思想.晋唐医家对疫病证候的认识、辨治思路及疫病流行性、传染性的辨识等,对后世疲病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史志书目,对山东民国以前在疫病方面有突出贡献的68位医家进行研究.在疫病流行时,山东医家体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尚仁爱,不计个人安危,勇于担当,体现了"大医精诚"精神;第二,多儒医,明确记载为儒医者36位,占半数以上,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第三,有传承,具有明确的传承体系,至少在三代以上者即有7位;第四,勤著述,2...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特点与中医温病特点进行比较,认为该病当属于中医“瘟疫”范畴,为“湿毒疫”.新型冠状病毒即为疫疠病邪之源,本病以“湿、热、毒、瘀、虚”为病机特点,初期为寒湿犯表、寒湿郁肺证,进展期为疫毒闭肺证,重症期为内闭外脱之证,恢复期以肺脾气虚、气阴两伤证.治疗上当以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为治则,以审因论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2000-2011年内蒙古各疫源地啮齿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染疫情况,为今后的监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11年内蒙古鼠疫监测总结和疫情分析报告,应用Excel2003软件分别对啮齿动物及其感染鼠疫的情况按不同年代、不同疫源地分别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1年,在内蒙古各疫源地共捕获啮齿动物2目6科30种180 301只,其中在长爪沙鼠疫源地获鼠24种78 263只,达乌尔黄鼠疫源地获鼠19种78 638只,蒙古旱獭疫源地获鼠14种3 435只,布氏田鼠疫源地获鼠13种19 967只;从达乌尔黄鼠,布氏田鼠、长爪沙鼠3个类型疫源地的9种啮齿动物体内检出了鼠疫菌共728株,从达乌尔黄鼠,布氏田鼠、长爪沙鼠、蒙古旱獭四个类型的疫源地的7种啮齿动物体内均检出了血凝阳性血清269份。结论内蒙古鼠疫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宿主类型复杂,动物鼠疫十分活跃,应加强监测,有的放矢地做好鼠疫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疫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青霉素被发现和应用之前,中医学在传染病领域的建树一直雄居世界前列,这种建树随着明清时代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完善,达到了高峰.中医学认识传染病病因并不为病原体所困扰,而是着眼于病因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后所出现的证候来把握病因--辨证求因,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有力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近现代以来中医防治疫病没能充分发挥作用,往往是在疫情发生之初被忽视,由情势所迫才想到中医中药的参与,足见党和国家的中医政策尚需进一步落实.回顾对疫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堪称当代中医诊疗疫病的范例.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中医治疗疫痉的心得体会,同时强调中医治疗疫病的相对优势,希望对今后可能发生的疫情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综合医院1995~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04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来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793例,其中,甲类传染病24例,乙类传染病14282例,丙类传染病487例;1999~2004年甲、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丙类传染病尤为显著;报告的主要病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痢疾、流行性腮腺炎等;其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一直排在前三位,占了各年度发病总数的85%以上;从2001年开始,肺结核从原来的第2位升至第1位。结论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仍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大管理力度,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传染病防治法》的认知现况和修改建议,为新时期新形势下修订《传染病防治法》提供调查依据和数据参考。方法:采用线上问卷调查,对16727名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法》总体认知和修改建议的调查。结果:99%的调查对象认为传染病疫情防控主要依据为《传染病防治法》,97.79%的调查对象了解《传染病防治法》,85.01%的调查对象认为《传染病防治法》需要进行完善修订,尤其是疫情监测与预警制度方面。在《传染防治法》立法目的调查中,调查对象认为除了保障人体健康、公共卫生外,还应包括“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健康中国、生物安全”。另外从传染病防控中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医防融合、传染病防治保障措施及法律责任、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培训3个层面收集了修改建议。结论:通过明确《传染病防治法》的重要作用和法律定位,增加启动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程序的特定情形,构建医防融合体系,完善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保障制度,细化公民在传染病疫情防控中的权利和义务,加大传染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可提高新时期新形势下传染病的依法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8.
鼠疫是由鼠疫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安全,甚至可能引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近年来我国仍有鼠疫病例报道,可见我国鼠疫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鼠疫的防治工作仍有待于加强。通过对1950—2019年全国鼠疫监测资料和21世纪以来报道的鼠疫病例的特征进行分析,进而了解我国鼠疫的疫情,探讨鼠疫的流行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新中国成立后,通过长期的防控,全国鼠疫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部分鼠疫自然疫源地已被消除;进入21世纪后鼠疫疫情呈现局灶性与散发性的特点,大多发生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较多,且主要与青壮年主动进入疫区或者接触鼠疫菌的宿主动物有关。应通过加大对疫区的监测,加强对人们的健康教育,正确诊断与高效治疗鼠疫患者,进而做好鼠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准”、“快”、“狠”是明清辨治疫病的整体特色;开门逐邪,给邪出路是明清辨治疫病的首要原则;疏利表里,调畅气机是明清治疗疫病的重要方法;酌补顾虚,恢复正气是明清治疗疫病不可缺少的环节,研究探讨明清时期温疫学派辨治疫病的方法与特色以弘扬温疫学派之学术成就,可为现代临床治疗传染性疾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冬末春初,气候交替变化,细菌病毒肆虐,是一年中诱发流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峰期,患者的明显症状是:发热,偶有畏寒,同时伴有头痛、全身乏力、咳嗽不止、呼吸困难等,此类疾病属中医温病范畴。就温病与瘟疫的联系与区别、温病发病特点、发病原因、温病高热的辨证论治、温病暴喘辨证论治、温病当防患未然等问题,笔者访问了周仲瑛教授、杨进教授、金实教授和龚婕宁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