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武华  黄平  陈平  王世和  徐华 《江西医药》2001,36(3):173-175
目的 探讨经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对晚期恶性肿瘤进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处理办法。方法 经PCS化疗灌注和/或化疗栓塞治疗31例晚期恶性肿瘤,经药盒灌注化疗和/或化疗栓塞术2-5个疗程,每3-6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31例患者手术植入都获得成功,5例经左锁骨下途径植入患者无气胸、血胸发生。26例疼痛明显的患者,有17例消失,5例好转,4例改善不明显,肿瘤治疗有效率(CR+PR)为35.5%。并发症有留置导管移位2例,皮肤坏死1例,化疗药外溢1例。全组未发生导管堵塞、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动脉植入PCS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易于为患者接受。PCS能长期留置,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可按照化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对肿瘤进行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持续榄香烯乳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药盒导管系统(PCDDS)灌注化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2006年,31例晚期转移性肝癌患者接受了持续榄香烯乳联合化疗药物动脉经PCDDS灌注化疗。PCDDS介入化疗方案:阿霉素40mg/m^2(第1天),顺铂40mg/m^2(第1天),5-氟尿嘧啶1.0g/m^2(第2~3天持续48h动脉泵入),灌注5-氟尿嘧啶使用亚叶酸钙0.3g经外周静脉2h滴入。榄香烯乳300mg每日经PCDDS灌注治疗,连续20d为1个周期,每4—6周重复1次。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如有效继续治疗至疾病进展。结果31例患者共进行了185个周期PCDDS灌注化疗,平均6.5个周期(2—10个)。其中2例CR(6.6%),20例PR(64.5%),总有效率为71.0%。生存期3.52~43.20个月,中位生存期17.6个月,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PFS)为11.3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和32.6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3—4度消化道反应(9.7%,3/31),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2.9%,4/31),3~4度肝功能损害(9.7%,3/31),1例患者出现了导管漏液而拔管。23例(74.2%)患者KSP评分得到提高。结论持续榄香烯乳联合化疗药物经PCDDS灌注治疗转移性肝癌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经皮髂内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从单纯的一次性动脉化疗发展为连续或按需动脉化疗、动脉栓塞化疗等较完整的妇科恶性肿瘤动脉灌注化疗系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护士除了完成一般的介入治疗护理、肿瘤护理常规外,还需加强术前的心理护理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的监测与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药盒动脉导管灌注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药盒动脉导管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7%,而静脉化疗组总有效率为46.7%,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较静脉化疗明显减轻。结论经药盒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癌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景林 《海峡药学》1998,10(3):47-48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无特异症状,诊断时大多数已属晚期,常因侵犯邻近重要血管或器官,或远处转移而不能手术切除。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的治疗已成为一个临床难题。我们自1995年12月以来,对13例晚期或手术探查不能切除的胰腺癌行动脉灌注化疗与放疗,取得显著疗效。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37~72岁。平均545岁。所有病例经B超及C*检查,其中8例经外科手术探查,并行细胞学和活俭病理检查确诊,组织学类型均为腺癌。1.2选择性动脉灌注采用Seldnger氏技术,局麻下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腹腔动…  相似文献   

6.
刘勇  杨志宏 《江西医药》2011,46(2):124-125
目的探讨经皮左锁骨下动脉路径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在转移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5月~2008年8月对25例转移性肝癌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将留置管头端置于靶动脉,尾端连接药盒,并将药盒埋植于左胸壁皮下,经药盒注射行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25例手术均获得了成功,术后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药盒翻转,1例导管药盒系统(PCS)堵塞,经适当处理后得到了解决。结论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对转移性肝癌治疗简便、经济、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7.
尹国文  陈世唏  席玮 《江苏医药》2005,31(10):750-751
目的评价经动脉药盒灌注盐酸吉西他滨、5-氟脲嘧啶(5-FU)和白细胞介素2(IL-2)对不同部位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经皮下动脉药盒系统灌注上述药治疗后不同部位胰腺癌的临床受益反应率(CBRR)和生存期。结果63例患者CBRR为44.4%,频数分布法计算中位生存期5.9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期2.8个月。Kaplan-meier法计算6个月和9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9.3%和26.8%。46例胰头癌患者和17例胰体尾癌患者6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5%和40.6%,9个月分别为40.7%和12.3%。胰头癌患者和胰体尾癌患者CBRR分别为54.3%和17.6%(P〈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1个月和4.3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期分别为3.5个月和2.1个月。结论经皮下动脉药盒系统灌注上述药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有较高的CBRR,可延长其生存期;胰头癌的疗效优于胰体尾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榄香烯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以2016年5~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榄香烯联合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从治疗后的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来看,两组较治疗前,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采用化疗进行治疗相比,榄香烯联合化疗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提高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兴起的导管药盒系统 (简称PCS) ,为恶性肿瘤经动脉内定期局部灌注化疗开辟了崭新的途径 ,但既往PCS以外科手术方式埋植 ,具有创伤大 ,操作复杂等缺点。 1998年以来 ,我院对部分晚期癌症病人 ,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PCS植入。现将PCS植入前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介入治疗前的准备1.1 心理准备 经皮血管内PCS植入术是一项比较新的技术 ,多数病人对此不了解 ,植入前先将其优点 ,方法 ,适应症 ,植入的大概经过及需病人注意的事项介绍清楚 ,必要时请有经历的病人现身说法 ,以解除紧张、恐惧心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相似文献   

10.
庞尊中  顾福嘉  何强 《贵州医药》2001,25(3):229-229
常规动脉内插管化疗已成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在动脉插管化疗技术的基础上 ,通过植入皮下药盒系统 (Port cahetersystem ,PCS) ,提供快捷、通畅、准确的治疗通道愈加受到重视。我们对 1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经锁骨下动脉途径皮下植入药盒系统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2 4~ 6 4岁 ,平均 4 3岁 ,直肠、结肠癌术后复发 4例 ,肝癌 3例 ,胃癌 2例 ,卵巢癌 1例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和影像或穿刺活检证实。1 2 材料  18G穿刺针 ,5FCobr…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CIK细胞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恶性实体瘤患者48例,分为单纯化疗组、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组、CIK细胞治疗组。采用卡氏评分(Karnofsky)评价生活质量及体力改善状况;通过比较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评价近期疗效;从治疗开始至患者死亡或最后/次随访时间止,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存时间;评价CIK细胞治疗安全性。结果 CIK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一般情况有所改善,特别是在改善食欲和睡眠,增加体质量和体力方面。这可能是CIK细胞治疗的优势所在。但是三组患者在客观有效率方面和疾病控制率方面,单纯化疗组和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组,与CIK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存时间方面CIK治疗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低于单纯化疗组和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组(P<0.05)。在整个临床观察期间,除有2例患者出现低热症状外,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CIK细胞免疫治疗能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安全性好,是恶性实体瘤的患者在进行化疗治疗之余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促进肿瘤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介绍临床药师参与1例骶骨恶性神经鞘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过程,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和国内外文献,发挥药学专业特长,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结果: 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疼痛性质与程度,调整阿片类、非阿片类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有效地控制疼痛,使NRS疼痛评分控制在1~2。保证疗效的同时减轻不良反应,保证持续的药物治疗。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促进了用药的规范化,并为临床治疗类似患者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电复律成功后在心电监护下静脉应用胺碘酮,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8例患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好转,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都梁软胶囊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3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都梁软胶囊时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联合服用都梁软胶囊和尼莫地平,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治疗2周,观察疼痛及伴随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疼痛强度降低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服用都梁软胶囊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在急慢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将我科在2007—2010年收治的60例急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急慢性肝炎的方法,治疗组在常规保肝退黄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短期冲击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检测患者肝功能及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的评价。结果:治疗组的TB、ALB在出院时与入院时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TB水平相比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地塞米松在急慢性肝炎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尼洛替尼和帕唑帕尼对比安慰剂或最佳支持治疗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GIS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等数据库,按照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GIST的临床研究,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其中,试验组为近年来相继上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尼洛替尼和帕唑帕尼,对照组为安慰剂或最佳支持治疗。观察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7项临床研究,总样本量为1 5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分子靶向药物与对照组相比,PFS时间(HR=0.34,95%CI:0.26~0.44,P<0.001),OS时间(HR=0.38,95%CI:0.17~0.85,P<0.02)均明显延长。在不良反应方面,分子靶向药物组可使3~4级不良反应(RR=4.47,95%CI:2.12~9.39,P<0.000 1)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皮疹、腹泻和疲劳。结论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或转移性GIST可以延长患者的PFS和OS。虽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患者仍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采取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102例恶性肿瘤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55.72±2.10)岁,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55.67±2.13)岁,实施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持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置管期间并发症、舒适度、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护理前舒适状况量表(GCQ)、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92%(2/51),低于对照组的15.69%(8/51)(χ2=3.991,P=0.046)。观察组护理后GCQ中生理[(22.59±3.61)分]、心理[(23.69±4.59)分]、精神[(19.67±4.27)分]、社会文化评分[(13.79±3.2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48、5.254、3.462、4.790,均P<0.001)。观察组护理后SF-36中躯体功能[(86.39±3.72)分]、生理职能[(83.37±3.59)分]、躯体疼痛[(85.45±3.70)分]、情感职能[(85.70±4.12)分]、生命活力[(85.57±3.80)分]、社会功能[(82.22±3.66)分]、心理健康[(83.40±3.68)分]、总体健康评分[(83.41±3.69)分]均高于对照组(t=15.252、9.320、9.026、9.346、13.559、7.717、8.968、6.082,均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中健康教育[(82.86±3.28)分]、并发症预防[(83.95±3.42)分]、操作技能[(82.87±3.38)分]、沟通方式[(82.96±3.73)分]、导管维护效果评分[(82.89±3.84)分]均高于对照组(t=2.928、3.297、2.905、3.303、3.157,均P<0.01)。结论 恶性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接受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带管舒适度,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促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泌尿系恶性肿瘤根治术中应用立芷雪后对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立芷雪)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各60例,手术切皮即刻注射相应药物。2组各选15例于不同时间测定血栓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抗凝血酶(AT)活性、纤维蛋白原定量(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α-抗纤溶酶(α-AP)。所有患者行双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检查诊断DVT。结果共发生远端DVT34例,其中实验组15例(25%)、对照组19例(31.3%)(P>0.05)。除tPA略有变化外,其它血栓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泌尿系肿瘤根治术后患者DVT发生主要与恶性肿瘤、手术创伤及手术后制动及血栓的高危因素有关,应用立芷雪后不会增加手术后DVT发生,但可能会促进患者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将60例由应用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后者给予肌苷、维生素C等治疗,3周为1疗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及好转28例(93.3%),对照组治愈及好转22例(73.3%),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肝功能监测;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