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猩红热爆发数学模型的建立谢志春,熊涛数学流行病学是一门较新的分支学科,恰当的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疾病的流行规律,甚至预测疾病的流行,为此我们对南宁市某小学的一次猩红热爆发,建立了一个很能吻合实际发病情况的数学模型。1.发病情况:l991年9月2日南宁市...  相似文献   

2.
一起猩红热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赵征服(金寨县卫生防疫站237300)1997年4月23日至5月23日,金寨县山区水竹坪乡黄坪村发生一起猩红热局部暴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材料来源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问卷个案调查方法,结合现症病人体...  相似文献   

3.
南宁市1965-2004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40年来南宁市猩红热流行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南宁市猩红热的防治对策。方法对南宁市1965~2004年猩红热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0年以前,南宁市猩红热曾经有过较大强度的流行,进入80年代以后,南宁市猩红热以散发为主,发病率在5/10万以下波动;城市发病高于农村;发病高峰集中在冬春季节;发病人群以0~19岁儿童为主,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但进入80年代以后南宁市猩红热发病的年龄以及职业构成较以往发生了变化,学龄前儿童及幼托儿童比例较以往增多(P<0.005)。结论少年儿童是预防猩红热的重点保护人群。鉴于80年代后南宁市学龄前及幼托儿童猩红热发病有增多的趋势,要加强在幼托机构和学校尤其是城郊结合部的民营幼托机构和学校中对该病的监测,防止出现该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烟台市猩红热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疾病信息监测报告系统中烟台市猩红热报告数据。结果2010—2013年烟台市猩红热年均发病率为3.09/10万。病例呈明显季节性分布,以4—6月和10—12月为流行高峰期。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区分别为莱州市、芝罘区、海阳市。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1.56∶1(527∶337),以3—9岁年龄组为主,占89.00%(769/864),其中幼托儿童占44.56%(385/864),学生占43.98%(380/864),散居儿童占9.84%(85/864)。结论烟台市近年来猩红热疫情出现大幅上升,病例呈散发状态,以幼托儿童和学生(小学生)为主。今后应该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学校医务人员的疫情处置能力,防止猩红热在学校出现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猩红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济南市2006 - 2015年猩红热发病特征进行流行病学描述。结果 2006 - 2015年,济南市猩红热平均发病率为8.72/10万,整体呈上升趋势;猩红热呈现冬春季高发的特征,2011年后,冬季高峰更为明显;男性3 499例,女性2 011例;发病年龄中位数为6岁(P25~P75为4~7岁),主要集中在4~7岁(72.30%),以托幼儿童(49.26%)和小学生(37.08%)为主,城区高于农村。结论 近年来,济南市猩红热发病呈上升趋势,应在高发的冬春季,针对托幼机构和小学等防控重点场所,采取防控措施,防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1950-2011年猩红热发病趋势变化及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广东省1950-2011年猩红热发病的趋势变化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广东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广东省1950-2011年猩红热的发病和流行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50-2011年广东省共报告猩红热病例15581例,死亡1例(为1950年报告),年发病率介于0-49.00/10万之间;流行可分为散发期(1950-1973年,年平均发病率0.12/10万)、暴发流行期(1974-1987年,年平均发病率15.16/10万)、低水平流行期(1988-2003年,年平均发病率1.68/10万)和流行反弹期(2004-2011年,年平均发病率4.82/10万)。发病呈现2个季节性高峰,第1个高峰(秋季高峰)发生在11-1月(发病构成比35.4%);第2个高峰(春季高峰)略低于第1个高峰,发生在4-月(发病构成比28.9%),2个高峰分别与学校秋季学期及春季学期时间基本一致。共发生3次大规模的猩红热重点地区暴发疫情,第1次发生在1974年汕头市,共1712例,年发病率为484.02/10万,〈15岁学生儿童发病占90.5%;1984年该地区再次发生猩红热暴发,共发病360例,年发病率为80.62/10万,〈15岁学生儿童占91.4%;1987年阳江县闸坡镇发生猩红热暴发流行,共发生病例690例,5-9岁组学生儿童发病人数最多,占14.6%。2004-2011年广东省流行情况有所反弹,其中2011年发病数居前4位的地市分别为深圳市(758例)、广州市(265例)、佛山市(117例)和东莞市(109例),4个地市2011年发病数均比2004-2010年平均发病数有所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为深圳市(上升422.7%);2011年托幼儿童发病构成比相对于2004-2010年有所上升,学生发病构成比则有所下降(P〈0.01)。结论1950-2011年广东省猩红热的发病流行周期波动模式为高发一低发相间,每一周期持续时间约15-20年;2004年以来发病反弹,特别是2011年上升明显,提示广东省今后几年可能会继续处于猩红热高流行期;托幼机构和小学等集体单位将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4-2012年长春市猩红热流行特征,为上级部门有效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猩红热的发病资料,对2004-2012年长春市猩红热的流行状况、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全市累计发病2 6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3/10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主要为学生(45.41%)、散居儿童(23.45%)、托幼儿童(27.14%),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下(92.37%)儿童。结论学生、散居儿童、托幼儿童是防治的重点,防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猩红热暴发流行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3月,集安市中小学发生猩红热暴发流行,卫生防疫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5-2018年张家港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预防猩红热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5-2018年张家港市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流行控制图法预测2019年2-6月份猩红热发病趋势。结果 2005-2018年张家港市累积报告猩红热病例为584例,年均发病率为2.64/10万,无死亡病例。2005-2010年报告发病率处在慢速平稳期,年均发病率为1.04/10万;2011-2018年报告发病率处在震荡上升期,年均发病率为3.85/10万,报告病例明显增多。男女发病率比为1.58:1。其中3~12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占95.21%(556/584)。猩红热诊断报告单位以三级医疗机构为主,占85.96%(502/584)。猩红热疫情季节分布明显,每年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发时间段,预测2019年2-6月猩红热发病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张家港市猩红热发病率在2011-2018年有上升趋势,其中以3~12岁年龄组病例为主。根据2011-2018年发病趋势,预测2019年2-6月是张家港市猩红热的流行高峰阶段,该阶段应加强幼托机构、学校及人群密集场所的猩红热防控措施,提高医疗机构诊断的灵敏性,预防猩红热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对南宁市2011年的猩红热发病趋势进行预测,探索猩红热的流行规律。方法以南宁市2004-2010年的猩红热月发病率数据为基础,用SPSS13.0建立ARIMA预测模型,以2005-2010年的数据验证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 ARIMA(1,0,0)(1,1,1)12模型可以用于拟合南宁市猩红热的发病情况。南宁市2011年猩红热的发病仍然维持在低位,且发病趋势平稳。结论 ARIMA模型可用于猩红热发病趋势的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疾病流行中的“Z-D现象”理论对全国猩红热疫情进行预测,为猩红热疫情暴发流行的控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利用全国1987 - 2011年猩红热疫情资料,构建外推性预测模型,预测2012年猩红热趋势.结果结果表明,最佳截取点的月累计百分位数和流行年前兆升降比之间呈负相关(R=0.33,P=0.05),回顾性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符合率达到71%.验证性外推预测结果较好,提示2012年猩红热疫情呈下降趋势.结论 根据本年度的猩红热发病数据,可以较好地预测猩红热下一流行年的流行趋势,为猩红热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10种传染病的季节性分布规律,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本统计描述及对应分析。结果发病前3位的是手足口病(34436例)、细菌性痢疾(19873例)、猩红热(2146例);出血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甲型H1 N1流感、普通流感、疟疾、细菌性痢疾和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麻疹、猩红热和结核性胸膜炎季节性不明显。结论具有季节性的传染病应该在高峰前做好准备工作,未雨绸缪,在高峰季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控制疾病的暴发流行,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病水平;对应分析适合于疾病季节性分布研究,能为卫生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宁市猩红热的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市2004-2010年猩红热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并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对2011-2013年的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2004-2010年猩红热年均发病率为0.86/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冬春季为主,存在11~1月和3~5月两个高峰。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58:1,98.72%的病例是儿童和学生,3~7岁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2.05%。城区发病明显高于郊县。ARIMA模型预测发现2011-2013年猩红热的发病仍维持在低位流行。结论托幼机构、学校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环境,托幼儿童和学生是防制的重点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疫情监测并开展健康教育,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14.
一起学校内猩红热暴发调查徐州市卫生防疫站周长月,徐军,潘尚德,权太淑1993年4月5日~5月11日,徐州市某小学发生一些以发热、出疹为主要特征的病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证实为猩红热暴发。经采取外环境消毒及接触者预防服药后,疫...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南宁市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掌握流行趋势,做好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收集2006年南宁市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南宁市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372.56/10万。结论加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设,强化疫情预测预警能力。以SARS、禽流感、流感等传染病防控为重点,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贾书培  杜蕾  杨长凤 《现代养生》2023,(12):916-919
目的 探讨回龙观地区猩红热流行特征,为后期猩红热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CDC)中收集2014年1月-2022年12月回龙观地区猩红热病例发病的基本信息,通过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猩红热发病分布规律。结果 回龙观地区2014-2022年共上报猩红热病例558份,平均每年上报发病率为16.47/10万;发病高峰期分别为5、6、11月和次年1月;发病较多的地区为龙泽园街道(257例)和回龙观街道(245例),发病较少的地区为史各庄街道(56例);男女性别比为1.41∶1,男性病例数明显比女性多;病例的年龄主要分布于3~8岁,以低年级小学生和幼托儿童居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猩红热发病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4-2022年回龙观地区猩红热发病总体平稳,具有明显的季节、年龄、职业等发病特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采取的管控措施显著降低了猩红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0月21日潮阳市雷岭镇卫生院报告该镇双老管区在短期间内发现十余例急性肾炎的病孩,我们于10月22日与潮阳市卫生防疫站的医师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访视过程中观察到有典型猩红热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并在患者的咽拭子中分离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族菌株,确认是一起猩红热暴发流行。现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l对象和方法在疫情流行后期,对疫区居民逐户访视询问。使用统一表格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部分病人咽拭子及静脉血标本做病原体分离。1.2诊断标准按lop年卫生部颁发的(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3…  相似文献   

18.
郭小芳  刘颖  何景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983-5984,5994
目的了解河南省猩红热的流行特征。方法下载2003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河南省猩红热确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10年河南省猩红热发病5047例。2007年发病率最高为0.90/10万,2003年发病率最低为0.31/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明显高于夏秋季,发病主要集中在1~10岁年龄段,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分别占37.64%和38.74%。结论学校、托幼机构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环境,应加强小学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防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目前猩红热流行现状,为猩红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2003~2008年猩红热发病数据,依据病例发病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8年猩红热发病逐年递增,由2003年第17位升至2008年第12位。猩红热发病呈规律性波动,每年有两个高发期:5~6月份和11~12月份。男孩与女孩猩红热年发病数无显著性差异。猩红热发病主要集中于1~10岁年龄段的儿童。结论猩红热发病逐年递增,应加强小学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防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南宁市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掌握流行趋势,做好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对2004—2007.年南宁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7年南宁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7种,共938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57.56/10万,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区平均发病率高于郊县(P〈20.05);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子女性(P〈20.05),以0岁年龄组平均发病率最高,职业以农民为主。结论南宁市传染病甲乙类传染病防控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肺结核、乙肝、梅毒、淋病、艾滋病、狂犬病是南宁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