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重居住环境孟子3岁时父亲去世,他孩童时代得到母亲的精心抚养与教育。孟母对孟子要求十分严格,她认识到环境对身心健康十分重要,考虑到原来的居住环境风气不佳,迁居达3次才定居下来,使孟子获得良好的居住与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2.
血液锌原卟啉(ZPP)是铅中毒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而ZPP的正常值,由于各地区环境条件、测定对象、测定方法不同,差异较大,为此我们对唐山地区ZPP正常值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测定对象选择在唐山地区居住2年以上,工作生活环境无铅接触史,血色素>100g/L的机关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大学生和农民共383人,其中男229人,女154人,年龄19~62岁,221人居住在市区,162人居住在郊区和农村。1.2测定仪器与方法采用国产XY—A型ZPP测定仪,美国进口25X25mm专用盖玻片,用XY—ZPP标准片验证仪器后备用,读…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室装修已经是普遍现象。因此,大量的人造板材由于家居装修而进入到居住环境中,居住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也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卫如 《健康文摘》2010,(12):37-37
洗头是维护头皮健康的主要措施,中国人每周平均洗头次数为3.31次。洗头的频率和习惯随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生活习惯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头发不是洗得越勤越好,应以保持头发清洁为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表明:与SLE有关的危险因素是初婚年龄,经量异常、扁桃体经常发炎,喜欢食糖、居住环境潮湿;多因素Logistic分析则提示居住环境潮湿、经量异常、喜欢食糖为SLE危险因素,居住楼房可视为预防因素。各因素间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居住环境与尘螨过敏性哮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了解居住环境对尘螨过敏性哮喘的影响,从而改善与改造居住环境,控制并减少室内过敏原,已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影响尘螨及其变应原的各种因素和控制措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生活居住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在兰州市西固区随机抽取常住居民1 032例进行问卷调查,并探讨居民生活居住环境与心脑血管疾病两周患病率之间的关联。结果本调查中调查人员共发放问卷1 032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 029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9.7%。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家庭生活居住环境高血压两周患病率比较结果显示,在夏秋季节不同开窗通风情况下,其高血压两周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33,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与夏秋季节每周开窗通风3次及以下者患高血压的危险程度更高,余者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不同家庭生活居住环境脑血管疾病两周患病率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市西固区不同家庭生活居住环境可能与居民脑血管疾病发病并无关联,但夏秋季开窗通风情况和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可影响居民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生活居住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在兰州市西固区随机抽取常住居民1 032例进行问卷调查,并探讨居民生活居住环境与心脑血管疾病两周患病率之间的关联。结果本调查中调查人员共发放问卷1 032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 029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9.7%。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家庭生活居住环境高血压两周患病率比较结果显示,在夏秋季节不同开窗通风情况下,其高血压两周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33,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与夏秋季节每周开窗通风3次及以下者患高血压的危险程度更高,余者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不同家庭生活居住环境脑血管疾病两周患病率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市西固区不同家庭生活居住环境可能与居民脑血管疾病发病并无关联,但夏秋季开窗通风情况和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可影响居民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人一生65%的时间是在住宅里度过的。住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古代养生家们对住宅环境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孙思邈、陈继儒、周臣、曹廷栋、李渔、步翼鹏等,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住宅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今天,医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后一致认为,良好的居住环境确实能使人延年益寿。因此,广泛深入地研究住宅环境与养生关系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升级,不但要求生活的舒适,方便、安全、卫生、还强调绿色健康的周边自然条件和居室环境的自我环保设计,而全新的绿色健康居住的重心,就是“好房子,会呼吸”这一具有全新健康理念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证实非吸烟人群肺癌发生与居住环境氡暴露有关,从不吸烟的肺癌患者和不吸烟的对照人群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对住所的氡浓度进行全面测量,结合前期开展的肺癌与居住环境氡暴露作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居住环境氡暴露对被动吸烟者更加有害。平均氡浓度每增加100Bqm^-3,肺癌的相对危险度大约增加10%,这一研究结果与截至目前为止所有氡研究结果大致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东莞外来工生理及心理健康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东莞市外来工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40名,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和生活方式及经历事件问卷调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东莞市外来工生理、心理健康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东莞外来工生理健康PCS得分为(76.00±20.91)分,单因素分析表明早餐、营养状况、居住环境满意度、熬夜、文化程度、疾病与负性事件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多重线性回归方程( F =11.498, P <0.0001)结果显示疾病、早餐、熬夜、居住条环境满意度、负性事件( P <0.05)影响生理健康生存质量。东莞市外来工心理健康得分MCS为(61.00±22.3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熬夜、居住环境满意度、早餐、疾病、营养及负性事件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多重线性回归方程( F =18.704, P <0.0001)结果表明居住环境满意度、熬夜、负性事件( P <0.05)影响心理健康生存质量。 结论 熬夜、疾病、居住环境满意度、早餐、负性事件为外来工生理健康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熬夜、居住环境满意度、负性事件为外来工心理健康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安徽农村不同居住环境对慢阻肺患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研究安徽省农村居民居住环境的不同及室内空气污染与慢阻肺(COPD)患病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安庆市3个地区21648例≥15岁的常住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生活暴露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安徽省农村居民COPD患病率为2.13%,男性为3.16%,女性为1.37%;居住土坯平房、土坯地、土坯壁的居民COPD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居住环境的居民(P<0.01);冬日取暖时间较长、且取暖时无烟囱者,COPD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取暖者(P<0.01);饮用塘沟渠水和暴露井水的居民COPD患病率较高,患COPD的危险性是饮自来水用户的7.27倍和7.12倍。结论 安徽省农村居民的COPD患病率较国内其它城市患病率低,居住情况对COPD患病率的影响主要与取暖赞成的污染有关,尤其是取暖月份长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同时居住条件差,居室小环境的灰尘污染也可引起COPD的发生,提示今后应提倡改造炉灶和取暖条件,加强COPD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4.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10):1348-1350
目的:评价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室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措施效果。方法:对新冠肺炎患者居住的病室环境采集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检测,评估病毒污染情况和消毒效果。结果:采集环境样本957个点位,共146份标本,发现20份阳性标本,阳性结果来自8名患者居住的病室,其中6名患者感染了新冠变异毒株。结论:加强感染变异毒株患者居住病室环境的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尤其是马桶的消毒;终末消毒后,要做好环境的清洁工作,清除残留的病毒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5.
居住在原炼铜厂附近儿童环境砷接触状况的研究[英]/HwangYH...∥EnvironRes.-1997,72.-72~81本文以居住在某市已经关闭的铜冶炼厂附近,年龄小于72个月,并在此处居住达3个月以上的414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观察其环境砷接触...  相似文献   

16.
住宅对儿童生长发育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室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得到广泛肯定.但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资料较少.为此我们对临沂市城区不同住宅内的儿童生长发育及免疫机能状况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选择市区9~11岁学生居住楼房和平房均两年以上者分别为217(男115、女102)、218人(男118、女10O)作生长发育指标调查。从中抽取居住楼房的)L童110人(男56、女54)和居住平房109人(男58、女sl)作唾液洛菌酶含量测定。所选调查对象除住宅不同外,其它条件基本相同。按照1985年国家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要求。测量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收集自然流出的唾液、用…  相似文献   

17.
环境放射性污染可导致人群的多种损害效应,为了解环境天然射外照射水平及居民暴露剂量水平,本研究以热释光剂量(thermometryleasedose,TLD)和CaSO4:Dy累积剂量两种方法检测上海市某区居住人群和居住环境中环境γ射线累积剂量。结果显示室内、外地球γ辐射贡献率分别为92.75%,75.25%。宇宙辐射贡献率室内、外则分别为7.03%,24.75%。室内地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集中分布于10~12问;室外值主要分布于8.50~9.75。不同场所的地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建筑物内不中结构之间地球γ辐射水平无显著差异。居民受环境天然辐射所致的年有效剂量当量、集体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室内环境0.599,298431.98.(X10-3SV×10-3man-SV)室外环境为0083,41352.01(X10-3SV×10-3man-SV)。居民所接受的剂量当量值中,主要为地球γ辐射所致,尤以室内环境的γ辐射为最多。  相似文献   

18.
一平 《长寿》2005,(2):60-60
老年人应该重视自己的居住环境,良好的居室环境能使人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9.
尹洪枢 《长寿》2004,(3):6-6
人类生存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地质和土壤环境、其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其他社会环境。通俗地讲,所谓环境,即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面对的一切。我们  相似文献   

20.
担心1:居住寒冷、潮湿的地方就会患风湿病 王女士今年45岁,平时乐观开朗,可最近却忧心忡忡,原来这段时间她感到全身酸痛,想到自己以前居住环境非常潮湿,母亲又是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她便认为自己患了风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