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全面掌握贵州省慢性职业中毒发病情况,为职业病防治的监督和管理提出科学依据,降低职业中毒发病率,以保障作业工人健康和工业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1984~1995年全省慢性职业中毒发病情况及其分布特点和规律,以了解我省目前职业危害动态。1资料来源与方法1.1资料来自全省9个地州市和9个工业系统1984~1995年职业中毒报告资料和同一时期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和生产环境有害物质监测结果的报告资料。1.2报告病例均系新发患者,由省卫生厅授权的各级职业病诊断机构依照诊断标准诊断,并由各级职报单位统计汇总上报。1.3对上述资料进行…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共有有害作业厂矿职工总数1258608人,有尘毒有害作业厂矿9494个。山西省职业病有害因素以粉尘为主,接触粉尘人数占职业病总人数的61.80%,累积检出尘肺病病例35670例,累计死亡8597人,病死率达总病人数的24.10%,现有患病病例27073例。2005年新发职业病中,尘肺发病人数最多,其中煤炭行业发病人数最多,其次为冶金行业,新发职业病例主要集中在太原、朔州、阳泉、吕梁、运城。作者提出用人单位应增加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投入,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职业卫生工作,促进劳动者作业环境的改善,使山西省职业病发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陈丹  李全  彭文彬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494-2496
目的了解常州市武进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旨在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在该区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覆盖率15.0%,监测合格率80.3%,职业健康检查率25.0%,累计职业病病例326例(尘肺187例,急慢性职业中毒139例),查出疑似职业病15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报告12份。结论该区的有毒有害作业监测率和职业健康检查率均很低,存在对执法的认识和监管方面的问题。提高认识,加大执法力度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广西2002年职业病发病报告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广西2002年职业病发病现状。方法 对广西2002年职业病构成、行业分布、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工人健康监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2002年度报告职业病159例。其中,尘肺新发病人66例,占报告职业病的41.51%,居各种职业病之首;急性职业中毒56人,占35.22%,发病率仅次于尘肺;广西尘肺病主要分布在煤炭、冶金及有色金属、水电工程和建筑材料行业;急性职业中毒主要分布在化学品生产及运输、食品加工、农药生产和销售部门的个体承包、私营企业;由于职业健康检查率低,78.92%的接触有害因素作业工人没有得到职业健康检查,可能尚有患职业病的病人没有被发现。结论 尘肺病和急性职业中毒是广西当前主要的职业病,应着重对这两类职业病发病的重点行业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治;广西职业病发病实际情况严峻,有关部门对此应有充分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彻实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探讨职业病的发病和分布规律,为制定控制职业病危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使用计算机数据库对1996年10月21日至2000年10月20日期间诊断的所有职业病病例使用“尘肺病例卡”、“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进行统计。5年全省新诊断职业病1984例,共8大类,41种,其中尘肺1679例,占84.63%;职业中毒184例,占9.72%;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病121例,占6.15%。尘肺病例主要分布在煤炭、有色金属、冶金、建材系统:职业中毒主要分布在化工、石油、电子工业;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病主要分布在电子、石油、核工业。本调查结果提示,应加强煤炭系统、化工系统、电子和石油工业系统的职业卫生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山东省近年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省2006-2008年诊断的职业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合计报告新诊断职业病3577例,其中尘肺、职业中毒分别占79.79%和10.90%,矽肺病例占尘肺病例的82.8%,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占职业中毒病例的45.80%。全部职业病患者中,烟台市、淄博市、泰安市、济南市、青岛市报告病例数分别占33.07%、20.56%、12.23%、8.82%、5.74%;煤炭业、有色金属业分别占32.71%、23.68%;死亡201例,病死率为5.62%。[结论]山东省职业病发病数仍然较多,尘肺和职业中毒是主要职业病。  相似文献   

7.
广西1992至2005年职业病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广西近年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1992至2005年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和未出具诊断证明书但具有诊断资格的医生已集体诊断为职业病的住院病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2至2005年,广西共报告新诊断职业病8大类1475例,2001至2005年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4.7%;尘肺、职业中毒分别占病例总数的74.6%和17.4%,其中矽肺病例占尘肺病例数的82.8%,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占职业中毒病例数的45.8%。全自治区14个市有职业病报告,南宁、贺州、河池、柳州、桂林市病例数位居前5位,分别占病例数的27.0%、11.9%、11.9%、11.0%、10.6%;病例分布在23个行业,有色金属、煤炭行业病例数位居前2位,分别占50.6%和14.5%;工人、农民工病例数分别占62.5%、34.3%;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1.3:1;50岁及以下年龄人数占56.8%,在1992至1995、1996至2000、2001至2005年3个不同诊断年代,矽肺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0.4、54.4、50.7岁,接触工龄为17.9、16.7、12.5年。结论 近年来广西新诊断报告职业病病例数急剧增多,尘肺和职业中毒是主要职业病,职业病发生在每个地区和多个行业,农民工已成为遭受职业病危害的重要人群,呈现发病年龄轻、接触工龄短的趋势,防治职业病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984~1994年辽宁省女工职业病新发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此期间共发生2619例,占同期全省职业病总例数的8.9%,1985~1990年呈上升状态,1991~1994年呈下降趋势。女工职业病全省平均发病率为5.3‰。病种分布的构成比为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其它职业病分别占50.4%、32.9%,3.8%,12.8%。病种发病率较高的顺序位次为急住氧气中毒,慢性汞、苯、铅中毒,矽肺、石棉肺,急性一氧化碳、氨气中毒,为全省平均发病率的2.3~5.2倍。系统分布位次为化工、机械、轻工、城建、冶金,计新发病例占。总病例的69.6%。女工慢性职业中毒患者发病时接毒作为业在10年内者多,占51.2%。提出了妇女劳动卫生工作重点应放在毒物对女性生殖机能影响和职业病防治工作上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掌握河南省劳动卫生监督监测及职业病发病情况,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有的放矢的对发病率较高的职业病予以控制.降低发病率,现将1998年的劳动卫生监督监测及职业病发病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采用1998年河南省有害作业厂矿劳动卫生监督、监测,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尘肺病例报告卡、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及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卡等有关统计资料。1.2统计方法采用分别对有害作业厂矿劳动卫生监督、监测、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统计结果21预防性卫生监督情况全省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  相似文献   

10.
1991~1995年河南省职业病发病情况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5年河南省职业病新发病例共5524例,其中尘肺病4161例,占总病例的75.33%;急性职业中毒94例,慢性职业中毒613例,物理因素及其它职业病共计656例。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1984~1995年职业病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95年湖南省职业病新发病例关26376例,其中尘肺病14340例,占总病例的 54.4%;慢性职业中毒3930例,职业性眼病3468例,急性职业中毒2552例,物理因素及其它职业病2086例。  相似文献   

12.
1987~1996年云南省职业病新增病例共3629例,其中尘肺病881例,占总病例数的24.28%;急性职业中毒412例;慢性职业中毒2078例;物理因素及其它职业病共计258例。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闵行区1966~2004年职业病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1966-2004年职业病发病状况,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闵行区1966-2004年确诊的职业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病种类、发病趋势和患者年龄等特征。结果39年来闵行区共计发生1821例职业病,其中,尘肺病例798例,居第1位,占职业病总病例的43.82%;职业中毒435例,占职业病总病例的23.89%。职业病患者以男性为主(1441例),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2岁,发病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职业中毒的主要危害因素为粉尘和铅。结论尘肺和职业中毒是该区的主要职业病,职业中毒和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提示职业病防治的重点是易引起这几类职业病发病的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上海市金山区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上海市职业卫生管理信息系统2000-2012年金山区职业病报告网络直报资料,结合社区核实调查。结果2000-2012年,金山区共报告职业病6类18种343例,其中职业性眼病占61.22%,职业中毒占16.62%,职业性皮肤病占13.12%,尘肺占8.1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占0.58%,其他职业病占0.29%;病例分布在40个行业中,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居前2位,分别占29.15%、9.62%;职业中毒病例57例,其中急性职业中毒占36.84%,慢性职业中毒占63.16%。造成急性职业中毒的毒物种类多,砷化氢居首位(33.33%);引起慢性职业中毒居首位的是正己烷(77.78%)。结论金山区职业病种类和数量均较多,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化学危害因素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化学性眼部灼伤、化学性皮肤灼伤、正己烷中毒、矽肺、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是主要的职业病,该区职业病防控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王亚斌  崔金玲  薛淑娟 《职业与健康》2008,24(18):1880-1882
目的为了更好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保护有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为今后合理地开展石家庄地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地区管内车站、机务段、工务段、电务段、供电段、车辆段等12个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资料整理汇总,用Excel进行统计,对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地区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有害作业点监测达标率93.5%,其中噪声作业点达标率75%。有害作业人员体检率82.9%,听力、血压、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7.42%、10.87%、8.15%。结论应加强各用人单位主管领导对职业卫生管理的意识,加强对有害作业职工的健康教育和对有害作业点的监督管理,以及对有害作业职工的健康监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吉林市各类企业职业危害现状,为地方政府的有关决策提供参考。[方法]2002年6~8月,在吉林市辖区内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国有、民营、乡镇、合资企业合计50家,调查职业危害现状和防护情况。[结果]生产性有害因素作业点检测合格率为32.5%~81.4%,国有企业最高,合资、民营企业最低;生产性有害因素防护设施设置率与使用率分别为21.0%~100.0%和80.0%~88.2%,国有企业最高,民营、乡镇企业最低;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为33.3%~93.8%,合资和国有企业较高;作业人员健康监护率为70、O%,国有企业为78.3%,乡镇企业未进行健康监护。1991~2002年全市共发现各种职业病10273例,其中尘肺9396例,职业中毒和其他职业病877例。[结论]吉林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许多问题,民营、乡镇企业尤其严重,应大力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十一五”期间益阳市职业病发病状况,为“十二五”期间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提供科学决策的信息支持。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新发职业病的发病特征、行业分布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十一五”期间,益阳市共发生职业病新病例403例,其中尘肺364例,急性中毒2例,慢性中毒34例,其他职业病3例。其中尘肺占总数90.32%,慢性职业中毒占8.44%,急性职业中毒占0.49%,物理因素等其他职业病占0.74%;至2010年,尘肺累计报告2731例,现患尘肺2130例。结论尘肺是该市常见职业病,应重点加强对煤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行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加强个人防护,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浙江省2006至2010年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浙江省2006至2010年职业病网报直报系统上报的职业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至2010年,浙江省共报告新诊断职业病9大类1866例,每年平均372.2例,每年递增趋势明显.浙江省新发职业病前三位分别是尘肺1298例、职业中毒435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76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9.56%、23.31%和4.07%;全省11个地区均有职业病报告,台州、宁波、温州和杭州病例数位居前4位,分别占病例数的20.58%、19.29%、14.38%和13.99%;病例分布在18个行业,机械、建材、轻工、煤炭行业位居前4位,分别占16.72%、14.41%、11.52%和6.75%;小企业、中企业病例数分别占52.36%和30.51%;私营企业病例数占42.29%、国有企业病例数占35.16%;男女病例性别比为7.4∶1;45~5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结论 近年来浙江省新诊断报告职业病以尘肺、职业中毒和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为主,职业病发生以私有经济和小型企业最为严重,职业病发生呈现发病年龄轻、接触工龄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七五"、"八五"、"九五"期间职业病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七五”、“八五”、“九五”期间(1986~2000年)湖南省职业病发病状况,为湖南省“十五”期间控制职业病发病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追溯15年来上报的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湖南省共发生职业病新病例22196例,其中尘肺占60.25%、慢性职业中毒占16.02%、急性职业中毒占7.95%、物理因素等其他职业病占13.89%;至2000年统计年止,尘肺累计病例45956例,现患尘肺35610例。[结论]湖南省职业病发病数逐期下降,但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防治的重点是煤炭、冶金、化工、有色金属、建材、乡镇企业等工业部门。  相似文献   

20.
2004-2008年莱芜市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燕 《职业与健康》2009,25(10):1030-1031
目的了解莱芜市近年来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8年莱芜市持有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和未出具诊断证明书但由具有诊断资格的医生已集体诊断为职业病的住院病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所报告病例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噪声聋)、职业中毒及尘肺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1.42%、21.54%、13.15%。病例分布在27个行业,煤炭、冶金行业病例数居前2位,分别占61.5%、17.4%;工人、农民占病例数的71.6%、25.3%;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2.4:1;50岁及以下年龄人数占63.5%。结论近年来,莱芜市新诊断报告病例数增多,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噪声聋)、职业中毒及尘肺是主要职业病,尘肺发病趋势比较平稳,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噪声聋)和职业中毒呈上升态势,职业病发生在每个地区和多个行业,呈现发病年龄轻、接触工龄短的趋势,已成为今后该市职业病预防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