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死亡"的传统概念是心跳和呼吸停止,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用人工维持呼吸和循环可使一些病例得到挽救或延缓了死亡.通过大量的、反复的临床观察和研究,加上器官移植的开展,对"死亡"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转变,提出了新的观念,即"脑死亡"(又称昏迷过度Coma depasse或不可逆昏迷(Irreversible Coma),指全脑功能呈不可逆性丧失,患者虽维持了心跳,但脑功能永不恢复,一定时间内心搏也终必停止.因此如何确定"脑死亡"的标准,以利在"脑死亡"前进行积极的抢救,在"脑死亡"时早期作出正确的判断,在目前更具有重要意义.一、脑死亡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普通人群中约占10%,在门诊和住院病人中分别占50%和15.8%,有头痛者比以头痛为主诉者多2倍。在慢性头痛中女多于男。头痛有时是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早期症状,但大部分为非器质性的。解剖基础对疼痛敏感的头部组织: 颅外有皮肤、肌肉、韧带、帽状腱膜、骨膜、动脉(最敏感);颅内有脑底动脉环及  相似文献   

3.
解剖生理迷路由前、侧、后半规管、椭圆囊、球状囊组成。大脑皮层前庭代表区位于颞上回后、上半部,颞-顶交界处和岛叶的上部。从内耳迷路经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直到大脑皮层前庭代表区的整个神经通路称为静-动系统。平衡的维持有赖于平衡三联和皮层-皮层下的整合作用。平衡三联由视觉、本体觉和静-动系统组成。脑干是前庭的传入冲动和各种与空间感觉有关感受器的传入冲动相  相似文献   

4.
一、定义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皮层高度抑制而突然引起短暂的意识丧失。只有在大脑从原来供氧丰富的情况下突然陷入缺氧状态时才会发生。晕厥的基本临床特点: 1.发作前期:病人常感头部及全身不适,视力模糊,耳鸣,面色苍白,出汗,预示即将发生晕厥。此时如病人取头低位躺卧姿势常可防止发作。  相似文献   

5.
脑死亡的概念 “死亡”的经典概念即“生命的停止”。即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功能停止活动,如循环,呼吸和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反应消失。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心肺功能已可人工维持,但脑组织若已坏死,其他器官则难免也相继自溶。因此,1957年就有人提  相似文献   

6.
风疹脑炎为一罕见的严重的风疹并发症。发病率约为1:5,000。1964年风疹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促进了各国对风疹的研究。在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类型和血清学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症罕见。文献上虽有较多报告,但至今对本症的定义、病理、在疾病分类学上的地位等问题认识尚不统一。一般学者认为周期性嗜睡症(Periodic somnolence)与Kleine—Levin症状群(KLS)是属于同一性质的疾患。有人认为KLS是周期性嗜睡症的一个亚型。  相似文献   

8.
产后精神病系指发生于分娩后的各种精神障碍.大多数作者认为本病并无独特的临床表现,而与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或症状性精神病的症状相似;部分病例也可呈神经症的表现.本病预后大多良好,大部分可完全恢复;部分病例再次分娩时可有复发,少数病例长期遗留精神症状.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时Hippocrates即认为产后精神病是一类特殊疾病.继1858年Marce的"妇女妊娠精神病"一书后,世界上已发表了不少研究产后精神病的文章.以往对这类疾病在分类学中所处的位置有过争  相似文献   

9.
社会精神病学又称区域精神病学,是在五十年代后期出现的。Bellak(1963)认为,在精神病学发展史上,社会精神病学的出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精神病院体制结构重大改革(其它重大改革包括开放管理、精神药物治疗等)的后果。  相似文献   

10.
本病于1890年由Hutchinson首先描述,1932年Horton命名为颞动脉炎,虽然这个名称与其病变的广泛性不相称,但仍然用至今。以后文献中建议采用的名称有:颅动脉炎、急性老年性动脉炎或老年性动脉炎、播散性全动脉炎、肉芽肿病性巨细胞动脉炎或巨细胞性动脉炎等。这种炎性的血管病是  相似文献   

11.
忧郁症的诊断与治疗虽然在不断进展,但仍然常有因未能及时确诊而延误治疗的,因为这些患者的忧郁状态可被各种躯体症状和植物神经症状等所掩盖.躯体症状是忧郁症患者很常见的症状,而且患者就诊时也常以躯体症状的诉述为主,多数患者在诉述躯体症状的同时,伴有忧郁的体验.有些患者仅诉述某种躯体症状而无忧郁的主观体验.  相似文献   

12.
颅内压是神经外科临床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在危重的神经外科病人中持续的监护颅内压对掌握病情演变的动态,正确地估计疗效及测定预后都极有用。它对于临床科研亦能提供可靠的客观数据,可作为评定或筛选治疗药物的有力手段。自Guillame(1951),Lunderg(1960)报导了颅内压持续记录以来已引起了国际医界的广泛重视。在1972年及1975年先后曾举办过二次有关颅内压专题会议,并分别刊发了颅内压专题汇编第一册及第二册。目前此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还常用于神经内科,内科、传染病科,职业病,儿科等专业。报导的文献  相似文献   

13.
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特征如颈肌不可控制的阵挛或痉挛,致使头部多动和表现出各种异常的姿势。本病可以与其他运动障碍疾患、特别是畸形性肌紧张不全症、舞蹈样手足徐动症、遗传性舞蹈病及巴金森综合症等一齐发生:而这些疾病又属于锥体外系一类,所以本病又有锥体外系斜颈之称。本文仅就单纯性痉挛性斜颈作一文献综述。发病机理痉挛性斜颈本身不会致死,因此病理研究极少。有几起尸解发现大脑皮层、基底节呈弥漫性病理改变,与多动症的病理改变十  相似文献   

14.
脑死亡的电生理判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电生理检测在脑死亡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脑死亡时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本文着重介绍偏头痛的防治办法,为了便于说明各种防治药物的药理作用,故对本病主要的病理生理先进行复习。一、偏头痛的病理生理1.头颅血管的改变偏头痛的发病机理是极为复杂的,迄未完全明了,但现有足够证据说明本病是一种发作性血管不稳定,加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  相似文献   

16.
脑外伤的脑电图检查对于了解大脑损伤程度,帮助颅内血肿的定位以及对脑外伤的预后判断等均有很大帮助,但必须密切结合临床。一、脑外伤的脑波所见脑外伤和颅内其他疾病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异性的脑电图。但它对于脑损害的部位常  相似文献   

17.
癫癎系一慢性疾病,常迁延数年,甚或数十年之久,而影响预后的因素比较复杂,故仔细全面分析这些因素,对于预测患者的结局和进行恰当的治疗均甚重要。一、一般临床表现与预后的关系 1.缓解率根据Fabing等人的意见,恰  相似文献   

18.
1939年,德国精神病学家Kurt Schneider提出了临床诊断分裂症的"首级症状群"(或称一级症状,First Rank Symptoms,FRS),并在所著"临床精神病理学"第6版(1962)中再次肯定.认为它是分裂症多见而特殊的症状.如果患者具有FRS中任何一种精神症状,而无器质性疾患,即可诊断为分裂症1,2.数十年来,FRS日益为临床精神病学家们注意.目前这一概念已为德、英及北欧诸国采纳,用于临床,并被编入词汇及计算机诊断体系编码内.Schneider的有关著述已先后由英、美、日本和苏联译出2~8.  相似文献   

19.
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脑诱发电位判断脑死亡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17例临床判断脑死亡病人的脑诱发电位改变,全部病例的 VEP、16例 SEP 和14例 BAEP的测试结果与临床判断一致,3例 BAEP 测试结果I 波,V 波存在,其中包括1例 SEP 测试中 P_1、N_1波存在者,这提示脑干神经细胞部分尚存活,不能判断为脑死亡。BAEP 可直接反映脑干功能状态,是判断脑死亡的一项准确的客观指标,能够取代脑电图作为临床判断脑死亡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