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史留斌杨德同嵇振岭王凤臣陈怀仁(南京铁道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胆胰外科南京210009)由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有癌变可能,故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作者对1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重点讨论B超和CT的诊...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患女 ,1 6岁。以间歇性右上腹痛 3月主诉于2 0 0 0年 1 2月入院。患者 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 ,伴恶心、呕吐、吐出混有胆汁之胃内容物后腹痛缓解。无发冷发热 ,无黄疸史。查体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 ,心肺阴性 ,腹部无明显隆起 ,脾、肝肋下未触及。右上腹有轻压痛 ,可触及大小约1 4cm× 7cm之包块 ,质中有囊性感 ,边界不清 ,活动度差。 CT示 :胆总管下段囊性扩张 ,最宽径约1 0 cm,向下至壶腹部 ,推压胰头 ,向上至肝门 ,胆囊不大。术前诊断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中见 :胆总管中下段囊性扩张约 1 3.5cm× 1 0 .0 cm× 1 0 .0 cm,胆囊…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2 3岁。五年前出现上腹部隐痛 ,偶有恶心呕吐 ,并发现右上腹有一拳头大包块 ,时大时小 ,因能耐受未予重视。入院前 9天因 7月孕流产后畏寒发热 ,右上腹包块逐渐增大、且腹痛加剧 ,呈持续性胀痛 ,自觉皮肤有崩裂感。在当地医院以产后感染治疗 3天无效 ,皮肤巩膜出现轻度黄染于 1999年 8月 8日入院。查体 :发育营养中等 ,痛苦表情 ,神清合作 ,全身皮肤巩膜黄染伴表浅淋巴结不肿大 ,心肺正常 ,腹部丰满 ,右上腹扪及一囊性包块 ,约 2 0cm× 15cm ,边界清楚 ,有压痛 ,不活动 ;右腰部叩痛。WBC12 6 0 0 /mm3 ;N83% ,Hb74% ,肝…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岁,于2008年9月25日因喝“三鹿”奶粉在外院做肾脏彩超检查,无意间发现肝区囊肿,遂后以“肝囊肿”要求到我院确诊。该患儿检查前无腹痛、无黄疸症状,本人及家长均未发现右上腹有包块。彩超示:肝门区见一巨大囊性暗区,大小约79mm×76mm,仔细扫查见左右肝内胆管均轻度扩张,并与该囊性暗区相通,该暗区远端出口探查不清。CDFI于暗区内未探及血流信号,暗区后方可见被压扁的门静脉血流信号(见图1,2)。  相似文献   

6.
B超诊断复合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报告周光(吉林油田江北医院131200)1病历摘要患者女,37岁。自幼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伴间歇性黄疸,常于进食、剧烈活动后加剧或诱发。近6天上腹疼痛加重,并可触及肿块,伴发热、黄疸就诊。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  相似文献   

7.
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旨在对其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26例用B超(BUS)、CT、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及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检查的胆总管囊肿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因检查方法的不同而表现也不同。结论:在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BUS可作为首选,而MRCP优于其他检查,因为后者是一种既安全而又可靠,诊断正确率也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畸形较罕见,我院曾治疗1例,现介绍如下: 患者,男,15岁。于1977年5月27日入院。入院前一年,因腹痛、黄疸,在某医院先后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用中药治疗黄疸一度消退。近一个月又因上述症状发作,并厌油、恶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10月收治的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患者CT影像学资料。结果患者CT影像学表现为,肝门下方可见一处大囊状低密度阴影,CT值平均10.0Hu,病灶边缘清晰,病灶内可见一处紧贴于囊壁后部的柱状高密度阴影,CT值为75.0Hu,MPR(多平面重建)可见胆管与病灶囊腔相通。结论对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手术前,对患者采用CT扫描,可明确病变位置、大小、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5岁.因右上腹痛10余天,于2005年10月12日入院.超声所见:双肝内胆管扩张,内径0.5~0.6cm,肝门处未见正常胆总管,于门静脉前方探及一巨大纺锤样囊状结构,与胆总管中段相连通.该囊性结构由肝门部向右肝内逐渐增租,最大内径约10cm.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1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除有腹痛、右上腹包块和黄疸三联征外,超声检查右上腹有囊性肿物,钡透胃和十二指肠左移,即可考虑本病。80%发生于女性,90%小于20岁。误诊原因是缺乏对本病的认识。诊断一经成立,均应手术治疗。术中先行囊肿穿刺,证实诊断后酌情选择术  相似文献   

12.
杨剑波 《中外医疗》2009,28(20):53-53
目的总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疗经验。方法对1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全部手术治疗,治愈13例,死亡2例。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陈耀南 《广西医学》1997,19(1):90-91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4例报告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陈木菊芳陈耀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是先天性胆道发育异常的疾病,为先天性肝胆系统囊肿中最多见的一种疾患。我院于1989年1月至1996年5月止共收治1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有关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例报告不断增多,本院自57年至84年8月经手术证实29例,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29例,女22例,男7例。年龄最小26天,最大为31岁。14岁以下儿童20例。 临床表现:右上腹肿块28例、黄疸21例、腰痛22例、发热25例。术前确诊率为52%(15/29)。其中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感染7例,肝脓疡3例,右侧肾盂积水1例,黄疸型肝炎3例。14岁以下误诊率为40%(8/20)。其中小儿外科成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是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我院收治二例,现报告如下。例1 陈姓女孩,8岁。内蒙籍;住院号:13949。入院前因右上腹部肿块间歇性疼痛6年、一年内腹块增大疼痛加剧,于1978年5月27日入院。右上腹肿块最初于6年前为家长在无意中所发现,其时肿块约有鸭蛋大小,时而缩小,有时疼痛。入院前一年内肿块增大到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68年至1977年十年间共收治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0例,其中误诊7例〈外院误诊处理后转入者3例〉,现简要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患者王××,女性,12岁,住院号72930,阵发性上腹部疼痛7年,近9个月来加重,有时呈绞痛但不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腻纳差。在右上腹可触及-7×8公分大小之包块。有压痛无反跳痛,不活动。痛时肿块变硬增大。对症治疗疼痛可缓解。化验室检查无异常,X线胆囊造影示胆囊无明显显影,肝扫描结果正常。曾以胆道蛔虫症及慢性胆囊炎治疗无效,病情日趋加重,故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向左上移位,十二指肠不移,胆囊无明显增大,胆总管呈囊性扩张达14×8×8公分大小,表面光滑,活动度小,囊性感,内压高,囊内充满暗绿色粘稠胆汁400毫升左右。囊肿壁厚达0.3公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在胆道疾患中并非十分少见。我院外科自1972~1980年共收治7例,经外科治疗,治愈6例,死亡1例。本文就本组病例作一简要分析,并复习文献,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加以讨论。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7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23岁,其中10岁以下儿童3例,20岁以上成人4例,平均年龄为15.1岁。二、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年,其中1年以内者占5例,平均为23.4个月。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亦称胆总管先天性囊状扩张;自小叶间胆管至胆总管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以肝外扩张为最常见。本例属肝外扩张型,并经手术证实。本病多发生在童年,成年发病者极为罕见,容易漏诊或误诊、现报告于后供临床工作者参考。病例报告张××,45岁,女性,住院号:20136,X光号:12729,广州郊区,小州大队农民,1983年11月以主诉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三天,呕吐一次入院。缘患者于81年12月在驱虫后  相似文献   

20.
<正>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并非十分罕见,术前有时不易确诊,手术方法的选择必需严格掌握。我院自1976年至1979年共收治5例,4例治愈,1例死亡。本文着重介绍我们的初步体会,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有关诊断治疗问题。病例资料略讨论一、发生率关于胆管囊肿,Vater(1723)报告第一例,Flanigan(1975)收集世界文献955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