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影像检查在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造影、B超、CT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83例恶性黄疸包括胰腺癌、肝外胆管癌和壶腹癌分别进行胃肠造影、B超、CT和ERCP检查,分析四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和正确率,不同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检查方法。结果:B超为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检查,诊断阳性率为9767%,诊断正确率为6069%,特别对壶腹癌诊断正确率达8182%,接近于CT和ERCP。ERCP对恶性黄疸检查阳性率为9848%,总的诊断正确率为8872%,且假阳性和假阴性均较低,特别对胆总管下段病变如壶腹癌、胰头癌等的定性明显优于CT和B超。CT的诊断阳性率为9259%,正确率为8616%,同时能显示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情况。胃肠造影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对恶性黄疸检查敏感性较低。结论:B超和CT均为无创伤性检查,可作为恶性黄疸常规检查方法,并可了解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情况。ERCP可作为B超和CT的进一步检查方法。胃肠造影不能作为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必需检查。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胆道成像诊断阻塞性黄疸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4例临床拟诊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磁共振胆道成像(MRCP)检查,并与B超、CT、ERCP和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晃MRCP图像较好,对胆管梗阻的诊断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为85%(37/44)。说明MRCP是临床阻塞性黄疸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房林  谭江平 《医学文选》2000,19(5):636-637
目的 探讨提高远端胆管癌早期诊断率的方法。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远端胆管癌的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22例中,进行B超检查15例,11例拟胆管癌(73.3%),进行CT检查14例,9例拟胆管癌(64.3%)。行ERCP检查5例,4例拟胆管癌。结论 胆管癌早期诊断首选B超,如不能明确时可加做CT检查,对仍未能明确诊断者,再选择ERCP或PTC检查。  相似文献   

4.
梗阻性黄疸临床比较常见 ,引起的原因较多 ,术前一般均依赖影像学提供诊断依据 ,因此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对影象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内窥镜胆道造影 (ERCP)、B超及CT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10 0 %、93.8%、95 .5 % ,而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91%、78%、93% ,若三者结合定准诊断确率为 10 0 %。本文就CT在诊断阻塞性黄疸的胆管阻断平面、阻塞段征象、周围软组织形态、病变范围及良恶性的鉴别等方面作一阐述。1 胆系解剖胆道系统象一棵树 ,肝内胆管是树枝 ,左右肝管是主枝 ,肝总管和胆总管是树干 ,胆囊象个…  相似文献   

5.
杨常运  车素华 《吉林医学》1998,19(4):193-195
本文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重T2加权、2D数据采集成像技术对54例胆道梗阻及30例其他病人进行磁共振胆道成像的研究。结果表明:MRI和MRC对梗阻性黄疸的定性正确率高于B超和CT,正确定位率也明显高于B超和CT。且在行MRI常规检查时,同时行MRC检查则对胆管梗阻的部位和胆管的形态提供更多的信息,它不仅能显示胰腺、肝脏、胆囊等病变,又能显示胆道的情况,使诊断更全面,从而提高对胆道梗阻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胆道梗阻定位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CT、US及手术病理的对照研究,评价MRCP显示胆道梗阻部位,范围,确定梗阻原因的能力。方法:38例临床病怀疑梗阻性黄疸的病人在BUKER0.282T常导系统上进行了MRCP检查。结论MRCP在胆管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中是一定安全,可行无损伤,无需造影的适应证广的影像学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92例B超和CT检查不能定性的胆道疾病作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发现ERCP在诊断某些胆道疾病(胆道结石,慢性胆道炎和胆道狭窄等)优于B超或CT。是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MRCP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结石、壶腹肿瘤、胰头癌、胆管癌及炎性狭窄等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术前MRCP检查,结合手术,回顾性评价术前MRCP定性及定位诊断。结果 (1)定位诊断:对结石梗阻部位显示率为100%,对其他梗阻部位显示率为66.7%-100%;(2)定性诊断:术前诊断结石正确率为76.9%,恶性占位正确率为33.3%-66.7%。结论 MRCP对梗阻性黄疸疾病定位诊断准确,结合影像对结石定性诊断特异性较高,对肿瘤部位诊断结合其他辅助诊断方法会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林浩  黄显利 《吉林医学》1998,19(2):96-97
B超与ERCP联合应用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林洁马天宇武广荣(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职工医院电诊科130011)黄显利(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职工医院肝胆外科130011)梗阻性黄疸原因较多,阻塞部位、性质、程度各异,手术前若能做出明确诊断,将对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卓军  梁志鹏 《河北医学》2000,6(7):583-585
目的:探讨胰腺结石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手段。方法:分析8例胰腺结石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段、外科治疗方法。结果:全组病例通过腹平片、B超、CT、ERCP确诊,全组行手术治疗,结论:胰腺结石病人症状与结石数量、分布位置有关,诊断主要靠胜利平片、B超、CT、ERCP等。胰腺结石一经确诊,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壶腹部异位胰腺的诊断及合理手术方式。方法 对1978年12月-1999年6月经手术及病例证实的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壶腹部异位胰腺多以梗阻性黄疽并伴不同程度消瘦而就诊。(2)术前B超检查有较高的定位准确率(100%)。(3)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诊1例。(4)本组3例行不同手术方式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8天死于糖尿病、肺部感染、MSOF。结论壶腹部异位胰腺术前难以确诊。术前胰十二指肠镜检查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是确诊的手段。治疗以解除胆胰道梗阻、切除病灶为原则,目前尚无统一术式,但作者主张力争行侵袭小的壶腹部肿物局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磁共振、CT两种影像手段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差异。方法:收集40例临床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腹部扫描检查,同时行MRCP、MRI检查,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或ERCP检查获得病理结果。利用多平面、曲面重建技术对所得CT增强图像进行胰胆管重建,与MRCP、MRI检查结果对比,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MRI结合MRCP、CT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5%(38/40)、82.5%(33/40);定性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2.5%(37/40)、90%(36/40)。两种影像学在定位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124,P<0.05),但在定性方面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848,P>0.05)。结论:MRI结合MRCP判定疾病部位的准确率最高,CT则快速、方便,在临床上应结合不同的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检查。如果二者结合判断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十分精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沂蒙山区4所市直医院24 年间收治的先天性胆管囊肿54 例。结果 经 B 超检查的确诊率为96 .3 % , C T 检查的确诊率为100 % 。54 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囊肿十二指肠吻合2 例中1 例再次手术;囊肿部分切除、囊肿空肠 Roux - en - Y 吻合8 例中再次手术1 例;44 例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 Roux - en - Y 吻合( 综合性方法) 术后均无临床不适,无逆行感染。结论 对怀疑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人,应行 B超、 C T 等检查。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并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手术以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 Roux -en - Y( 综合性方法) 吻合为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乏特壶腹部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2年至2009年收治的6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乏特壶腹部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首发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黄疽(41例)?消化道症状(18例)及上消化道出血(4例)?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的检出率为90.9%,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为100%,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为81.8%,B超检查阳性率为82.5%,CT为88.1%?6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另2例根据病理检查行局部切除术?结论: ERCP?纤维十二指肠镜是诊断乏特壶腹部癌的有效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早期选择合理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曹红  顾红光  王芳 《重庆医学》2003,32(6):738-739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道扩张症(CDB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2000年92例CDBD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B超确诊率78%,CT、ERCP、B超导向下囊肿穿刺造影确诊率l00%。行囊肿造兼及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占6.5%,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占4.3%,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占89.1%。囊肿造瘘及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后腹痛、发热、黄疸发生率l00%,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及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腹痛、发热、黄疸发生率为0%。结论 B超检查是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ERCP、B超导向下囊肿穿刺造影是确诊方法,囊肿切除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5例行64层螺旋CT扫描并确诊梗阻性黄疸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和CT影像资料,对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病因进行定位、定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果对照。结果良性梗阻病变79例,其中胆道结石64例,炎性病变1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4例;恶性梗阻病变46例,其中胆管癌25例,胰头癌12例,壶腹癌3例,胆囊癌5例。肝癌侵犯肝门区胆管1例。64层螺旋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8%。结论64层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变显示清晰,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图像后处理,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对梗阻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报告55例肝外胆管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病变位于肝外胆管上、中、下段者各为24例(43.64%);12例(21.82%);19例(34.54%).其中41例病理诊断为浸润型(24例)、结节型(6例)、乳头型(11例).直接胆道造影显示有狭窄型、阻塞型和息肉型.PTC、ERCP、CT、B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33%,71.43%,66.67%;58.18%.以PTC检查的准确率最高.黄疸病人应首选B超检查,以了解胆管有无扩张,一旦发现胆管扩张,应作PTC查,并酌情选用ERCP、CT或选择性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8.
杨旭欢 《中外医疗》2014,(29):51-52
目的研究探讨超声波诊断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2014年间收治的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超声波扫描和CT扫描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判断依据,计算不同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超声诊断确诊为腹膜后血肿45例,诊断准确率为67.2%;CT诊断确诊54例,诊断准确率为80.6%,CT诊断的准确性略高于超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1,P=0.077)。超声、CT联合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结论超声波检查可以对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患者进行动态观察,了解患者的血肿变化,对于腹膜后血肿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和CT联合应用实现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自1984年11月~1987年6月共收治梗阻性黄痘200例,B 超、CT、ERCP、PTC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梗阻性黄疸术前诊断的主要方法。最后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文章对上述5种方法进行分析后,认为放射线诊断和其它影像诊断方法必须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