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年期痴呆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澄 《山东医药》2003,43(25):50-50
磁共振 (MR)和核医学是诊断老年期痴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新的 MR成像技术在确认痴呆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了很大进展。现概述如下。1  Alzhermer病 (AD)以前 CT用于 AD患者主要是对其脑萎缩评价。脑萎缩分三种 ,即颞叶萎缩、脑白质萎缩和大脑皮质弥漫萎缩。以后发现海马萎缩是 AD的主要累及结构 ,但是 CT难以准确显示海马结构。近年发现 ,单凭 CT诊断 AD误诊率高达 2 8% ,而且 CT对脑白质的改变敏感性不高 ,故目前已经很少用 CT评价 AD及鉴别 AD与血管性痴呆 (VD)。由于 MR软组织分辨力高 ,对脑灰白质的分界显示良好 ,又能做直…  相似文献   

2.
老年期常见痴呆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仲岩  张镛 《山东医药》2003,43(25):50-51
1  Alzheim er病 (AD)和 Pick病痴呆AD常见原因占痴呆原因的 5 0 %~ 70 %。各年龄段都有相同的病理学过程 ,并且都有相同的 AD临床过程。 AD的临床表现为 :1脑机能障碍 :大多数患者开始仅有顶叶和颞叶机能障碍 ,记忆和空间定向力降低。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额叶机能障碍 ,表现为社会性抑制丧失 ,伴有自控能力丧失和意志衰退 (自发性受损 ) ,失语症和失用症常见 ;有的患者额叶机能障碍明显早于颞叶和顶叶。许多 AD患者有各种运动障碍 ,包括运动不能、肌张力障碍和肌阵挛。在少见退行变所致的痴呆中 ,Pick病仅见额叶和颞叶萎缩。AD和 …  相似文献   

3.
老年期痴呆流行病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恩吉 《山东医药》2003,43(25):48-49
老年期痴呆是老年期各种痴呆的总称 ,主要包括 Alzhei-mer病痴呆 (AD)和血管性痴呆 (VD)。近年来 ,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以患病率和发病率为主要目标的描述性流行病学 ,可以提供疾病的分布规律 ,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分析性流行病学 ,可提供疾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线索。实验性流行病学不仅可提供进一步的病因依据 ,还可验证预防和治疗手段的有效性。1 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与患病率1.1 患病率 关于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 ,80年代以前的文献报道差异悬殊 ;80年代以后 ,其诊断标准和研究方法逐渐趋向一致 ,其患…  相似文献   

4.
老年期痴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怡峰 《山东医药》2003,43(25):49-49
老年期痴呆主要包括 Alzheimer病 (AD)、血管性痴呆(VD)及其他类型的痴呆 (如额颞性痴呆、帕金森病性痴呆等 )。本文主要介绍 AD和 VD的发病机制。1  AD目前研究表明 ,β-淀粉样肽 (Aβ)沉积和 Tau蛋白异常可能在 A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另外 ,血管因素和细胞凋亡也参与 AD的发生发展过程。1.1  Aβ与 AD  Aβ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 ,在 AD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Aβ由 39~ 4 3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为 4 .0~4 .2 k D,它的前体是β-淀粉样前体蛋白 (βAPP) ,该前体蛋白基因已被克隆 ,定位在第 2 1号染色体短臂 11~ 12区…  相似文献   

5.
痴呆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痴呆正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其给人力,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负担。痴呆根据记忆力下降并伴有其他认知功能减退的证据来确定,其特征是判断与思维能力的下降,并不伴有意识障碍,文章对痴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各种疗效评价指标和药物作用,以及与临床试验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Wang LN  Xu XH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8):529-530
近年来我国老年期痴呆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令人注目的进步,无论是临床工作总结还是实验室研究观察,每年均有大量文章问世,显示了我国老年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但因老年期痴呆的研究难度大,涉及领域广泛,学科交叉现象突出,故在研究过程中也显露一些不足,现根据我们以往的工作体会并复  相似文献   

7.
痴呆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痴呆正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其给人力、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负担。痴呆根据记忆力下降并伴有其他认知功能减退的证据来确定 ,其特征是判断与思维能力的下降 ,并不伴有意识障碍。文章对痴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尤其是各种疗效评价指标和药物作用 ,以及与临床试验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曹方  吕军 《山东医药》2007,47(1):35-35
血管性痴呆(VaD)是老年期痴呆的重要原因,仅次于Alzheimer病。本研究通过分析VaD发生与脑梗死病灶的特点,以探讨二者的关系,提高VaD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Alzheimer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和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 MID)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本文将分析老年期痴呆中AD和MID在影像上的表现和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危险因素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现代神经影像学技术和标准化临床评价的应用促进了对脑血管病的识别,但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诊断仍然是个难题。神经病理学研究发现,现有的VaD临床标准的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这表明足够严重到引起认知障碍的脑血管病常常伴有其他疾病过程[如Alzheimer病(AD)]。诊断VaD的关键因素集中在痴呆的定义和血管性疾病的确定这2个问题上。现行的VaD临床标准对痴呆的定义不同,主要以AD样临床表现和伴有或不伴有临床卒中病史的严重血管性疾病为基础。因此,需要一个更准确的VaD定义。这对于更好地理解VaD的危险因素,确定适合进行药物试验的均质性群体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他汀类药物与痴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他汀类药物已在临床广泛使用,除降血脂作用外,其对痴呆的防治作用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中年人中高胆固醇血症可能与痴呆呈正相关,而在老年人中则呈负相关。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调节脑内胆固醇代谢、抑制载脂蛋白E表达、减少β淀粉样蛋白形成、降低卒中风险和增强胆碱能神经元功能等机制起到防治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卒中后痴呆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对卒中病人易患痴呆的众多因素,主要发病机制,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以及病理含义了讨论。卒中后痴呆与脑血管病变/脑白质损害以及Alzheimer病的病理学特征有着必然的联系。卒中后痴呆的提法比血管性痴呆更符合本机制理论。  相似文献   

13.
Alzheimer病与血管性痴呆的比较研究(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AD及血管性痴呆 (VD)的病理学Alzheimer病 (AD)是皮质性痴呆。VD可以是皮质性 (如多数大的皮质梗死 )、皮质下性 (如腔隙梗死或 Binswanger病 )或皮质性及皮质下性两者。1.1 AD的病理学所见 确诊的 AD需在整个脑皮质的病理组织学上见到广泛的老年斑 (SP)及神经原纤维缠结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 dementia,VD)的命名历史、主要发病机制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脑血管损害、脑白质疏松以及Alz11eimer病(AD)样的组织学改变可能是VD发生的机制,这些因素在VD的发病过程中又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Alzheimer病和血管性痴呆是老年人最常见的2种痴呆类型,两者的病理学存在显著关联。Alzheimer病的病理学特征主要是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与其相关的血管病理学表现还包括脑淀粉样血管病、微血管病变、脑白质损害、微梗死、腔隙性梗死和脑出血;相对而言,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学变化具有不均一性,既包括传统的多发性脑梗死、微血管损害和缺血后脑病,也存在神经变性性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6.
老年期痴呆的定量脑电图异常特征及可能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期痴呆的脑电图异常特点,寻找早期老年期痴呆的敏感可靠的脑电图指标。方法 在45例老年期痴呆和42例老年正常对照组中进行常规EEG记录,同时进行闪光刺激;比较分析安静状态EEG的主频分布、θ频率、δ频率的相对功率值;比较闪光刺激前后α频率相对功率值的变化。结果 痴呆组病人主频分布大部分脑区共在7Hz左右,而对照组大部分脑区在8Hz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病例组各脑区θ频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危险因素与Alzheimer病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Alzheimer病(AD)是老年期痴呆的一个主要类型,有关AD危险因素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家族史、高龄、女性和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使患AD的危险性增加。最近大量的研究发现,脑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ApoEε4等位基因、冠状动脉疾病、高胆固醇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吸烟等也是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损害所致的痴呆,它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之后的第二常见痴呆[1,2],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神经影像学征象.神经影像是明确痴呆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VD患者的头部CT或MRI表现进行分析,来探讨神经影像学检查对VD临床评价中的价值,从而对VD患者的防治和判断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97年以来 ,我们采用达纳康治疗血管性痴呆 (VD)患者 4 0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80例 VD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治疗组 4 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5 8~ 79岁 ,平均 6 6 .5岁 ;病程 2周至 1.5年。积分≤ 2 0分。有高血压病史 2 2例 ,糖尿病史 16例 ,冠心病史 8例 ;痴呆轻度 14例 ,中度痴呆 2 6例。对照组 4 0例 ,其性别、年龄、病程与治疗组有可比性。有高血压病史 18例 ,糖尿病史 12例 ,冠心病史9例。两组均行头颅 CT或 MRI证实为多发性梗死灶。严重痴呆 (MMSE评分 <5分者 )以及…  相似文献   

20.
他汀类药物与痴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已在临床广泛使用,除降血脂作用外,其对痴呆的防治作用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中年人中高胆固醇血症可能与痴呆呈正相关,而在老年人中则呈负相关。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调节脑内胆固醇代谢、抑制载脂蛋白E表达、减少β淀粉样蛋白形成、降低卒中风险和增强胆碱能神经元功能等机制起到防治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