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术后护理和指导患者分阶段完成康复是四肢人工关节手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2003年8月-2006年6月,我们采用全股骨假体置换保肢术治疗3例股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加强护理及康复,有力地保障患者获得了良好的肢体功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的肢体功能康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患者保肢手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方法。方法64例恶性骨肿瘤患者接受不同方式的保肢手术治疗,平均随访36.8个月。结果(1)术后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因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创伤大,膝关节屈伸锻炼最早在手术1周后进行,而异体半关节移植的患者手术3周内需用支架固定。(2)术后感染、皮肤坏死、关节退变和不稳是导致肢体功能不良的主要因素。(3)异体半关节移植、保留自体髁部关节面的异体骨段移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术后肢体功能优良率分别为48.6%、81.3%、90.9%。结论保肢手术方法选择应注重恢复肢体功能,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保肢方法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收集1994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的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39例.按照Enneking分期:ⅠB期13例,ⅡA期3例,ⅡB期23例.39肢均行肿瘤节段截除、肢体重建手术.其中人工关节置换16例、复合骨移植16例、旋转成形7例.对不同的患者术后采用不同的康复方法、时间和强度,比较3种保肢手术后局部复发率、并发症和膝关节功能MSTS评分.结果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5%,复合骨移植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5%,旋转成形术后无局部复发;术后平均膝关节功能MSTS评分:人工关节置换术88.0%,复合骨移植术88.7%,旋转成形术68.0%,3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复合骨移植术应用于相对局限、无转移的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配合适当的康复训练,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功能好等优点,但仍有一定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旋转成形术局部复发率低,但术后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4.
康复功能锻炼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效果。本文介绍了术前肢体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加深术前肢体功能锻炼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作用的认识,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恶性肿瘤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功能恢复相关的康复治疗. 方法全膝关节置换 42例 ,半膝关节置换 8例.术后分 4个阶段采用不同的康复计划进行功能训练. 结果采用关节活动度,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出院时活动度均在 90°~ 110°.平均随访半年 , 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行走自如,无痛,膝关节活动度在 140°左右者 36例,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行走自如,无痛或偶有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在 110°者 10例,膝关节活动度在 90°~ 110°者 4例. 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恶性肿瘤较好的保肢方法,有计划地康复治疗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6.
曾艳 《当代护士》2016,(2):93-95
回顾性总结46例特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措施包括术前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化疗护理,术后病情观察、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康复指导和详细的出院指导,认为特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对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保肢治疗,具有肿瘤切除彻底、术后关节功能良好等优点,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和做好康复锻炼,对提高手术疗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而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患者不同保肢治疗术后康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保肢方法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收集1994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的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39例。按照Enneking分期:ⅠB期13例,ⅡA期3例,ⅡB期23例。39肢均行肿瘤节段截除、肢体重建手术。其中人工关节置换16例、复合骨移植16例、旋转成形7例。对不同的患者术后采用不同的康复方法、时间和强度,比较3种保肢手术后局部复发率、并发症和膝关节功能MSTS评分。结果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5%。复合骨移植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5%,旋转成形术后无局部复发;术后平均膝关节功能MSTS评分:人工关节置换术88.0%,复合骨移植术88.7%,旋转成形术68.0%,3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复合骨移植术应用于相对局限、无转移的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配合适当的康复训练,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功能好等优点,但仍有一定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旋转成形术局部复发率低,但术后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方案对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共选取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71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术前康复指导、术后主动功能锻炼、被动功能锻炼、物理疗法等.康复锻炼前、后分别测量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并对其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65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个月,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恢复较好,无1例出现固定物松动、骨折不愈合、废用性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结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损伤患者如早期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促进膝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减少膝关节功能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恶性肿瘤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功能恢复相关的康复治疗。方法:全膝关节置换42例,半膝关节置换8例。术后分4个阶段采用不同的康复计划进行功能训练。结果:采用关节活动度,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出院时活动度均在90&;#176;~110&;#176;。平均随访半年,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行走自如,无痛,膝关节活动度在140&;#176;左右者36例,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行走自如,无痛或偶有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在110&;#176;者10例,膝关节活动度在90&;#176;~110&;#176;者4例。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恶性肿瘤较好的保肢方法,有计划地康复治疗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7例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青少年膝关节骨肉瘤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化疗护理、预防病理性骨折;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患肢血液循环的观察、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功能锻炼。认为实施各项护理干预措施,是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成功的基础,对患者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