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HBV的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是危害人体较严重的常见多发病,传染力强,传播范围广,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及地区,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较为严重,部份病人变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亚洲携带数字约达1亿6千多万人,孕妇HBsAg阳性率最高者为太平洋的岛国高达50%,最低者为大洋洲国家,低至0.1%。母亲HBV感染HBsAg滴度高及合并  相似文献   

2.
母婴垂直传播病原菌调查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控制母婴垂直传播HBV、HIV、TP等病原菌的发生率,为规范产房操作程序,降低院内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产妇外周血、新生儿脐血中HBsAg,HIV1/2抗体;红细胞凝集法检测TPHA。结果:产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标本579份,HBsAg阳性率分别为本16.06%(93/579)和3.80(22/579),垂直感染率为23.66%(22/93);TP阳性率分别为1.38%(8/579)和0.52%(3/579),垂直感染率为37.50%(3/8);HIV阳性率均为0%。结论:母婴垂直传播病原菌的发生率高,须加强医院产房消毒管理制度,制定严谨的产房操作规程,防止医患人员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是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孕妇,对其所生婴儿的传染性更大。笔者将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用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组50例,分别在孕28、32、36周各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一次;对照组50例,未予用药。分娩后采集两组新生儿脐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结果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组和对照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10%、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产前多次肌内注射HBIG可以有效降低HBV宫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哺乳期妇女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制剂对婴儿疾病预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07-2009-04邢台县第三医院自然分娩且能长期母乳喂养的哺乳期妇女分为锌硒碘治疗组和非药物治疗的对照组,随访12个月内两组婴儿各种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各种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哺乳期妇女补充微量元素(锌硒碘)可以提高婴儿的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6.
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晚期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对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鞍山市714例阳性孕妇分成两组,预防组614例,自孕30周起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每4周一次,共3次;对照组60例,不用药仅定期产捡,生后两组婴儿均正规接种乙肝疫苗。6个月后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HBs)对比调研。结果预防组: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成功率98.70%,失败率1.30%。对照组: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成功率68.33%,失败率31.67%。阻断组与非阻断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肝病毒携带者孕晚期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措施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院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侵人性治疗等临床上广泛应用,院内感染也越来越突出,对如何预防医院感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心脏手术由于先心病病变的多样化以及手术操作的不同而较为复杂,其麻醉管理可由于先天性心脏缺损在严重程度、外部结构以及病理生理等方面差异而具特殊性。小儿先心病手术治疗已日益趋向低龄化,复杂化发展,这对麻醉带来极大的挑战。尽管婴幼儿心脏手术的麻醉工作主要由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麻醉医生来完成,也不能完全避免麻醉失误的发生。麻醉失误对婴幼儿的身心会带来严币影响,甚至死亡。为杜绝或减少麻醉失误,我们重点拟好如下环节。  相似文献   

9.
王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1):2614-2615
婴幼儿因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建立,机体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极差,易感染结核病。以5岁以下儿童接触者感染与结核病患者排菌关系报告中,痰浓缩排菌患者感染率为68%,痰浓缩阴性患者感染率为18%,家内无结核患者感染率为16%。以上数字表明,结核的预防和护理,应引起高度重视,极早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正确的健康护理指导,降低儿童结核的发病率。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HIV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感染者和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比例也在增加,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和儿童的健康。现将我市HIV母婴传播阻断情况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约有30%~50%是通过垂直传播形成的。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达10%~15%,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慢性HBV感染及相关的肝细胞肝癌的有效手段,但现行的免疫措施用于阻断HBV垂直传播时,仍有免疫失败发生。研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相关因素及机制而制定相应对策是根除HBV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加强产科质量 预防产房内感染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院产科年分娩产妇总数达4000例,工作量极大,因而产房的任务更为艰巨。为保证母婴安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必须建立健全严密的管理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等,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作好消毒隔离,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3.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本院自1999年开始对门诊检验确诊的HBsAg阳性孕妇(41例)采取妊娠末期被动免疫干预阻断,对其新生儿(42例,含双胞胎一对)采用主、被动联合全免疫阻断,并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很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流行区,调查国内健康人群中HBSAg的阳性率为8%~21%,估计HBSAg阳性者不少于1亿人。资料表明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乙型肝炎慢性化主要发生于围生期及婴幼儿期感染HBV。如长期忽视体检和有效治疗,到成年发病后检查就有可能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婴幼儿感染HBV很危险。本文就如何有效地阻断HBV母婴传播,保护母婴健康,促进优生优育的有关问顾讲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乙肝是常见的传染病,据调查我国健康人群中乙肝HBsAg的阳性率为8%-21%。估计HBsAg阳性者不少于1亿人。母婴垂直传播引起的乙肝病毒(HBV)感染在我国约占婴幼儿感染的1/3。严重危害着家庭仍至社会。如何有效地阻断HBV母婴传播,国内外学者已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此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时间分辨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197例孕妇及配对新生儿血清HBV标志物含量,进行了孕前、产前的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群HBV的携带率很高,约为10%,其中发生于围产期母婴垂直传播而感染者约为70%。现将我院于2004—01起对HBV携带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母婴传播的情况调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三组:分别给予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乙肝疫苗治疗,及未给予任何治疗。新生儿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乙肝疫苗联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及乙肝疫苗治疗。结果:三组孕妇所生婴儿出生时、12月龄时HBsAg、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12月龄时HBsAg、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肺出血是导致早产儿早期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临床上,基层医院无呼吸机,一旦发生肺出血死亡率非常高,故预防早产儿肺出血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4-04开始对早产儿尤其体重低于2.0kg、孕周<37周的早产儿出生24h后即给予少量多次输新鲜冰冻血浆,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4-04后收入院50例患者,孕周<37周、体重低于2.0kg,其中孕周<35周、体重<1600kg的35例,并与2004-04以前所住的孕周<37周、出生体重<2.0kg的新生儿30例作比较。1.2诊断方法1.2.1早产儿诊断标准[1]以其母妊娠周数结合简易胎龄评估法(胎龄…  相似文献   

20.
产时彻底清除新生儿胃内容物预防咽下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革产时新生儿护理措施,为降低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发生率提供有效方法。方法:选择106例足月阴道分娩新生儿采取产时彻底吸尽胃内物且在不拔除胃管的情况下直接洗胃。结果:能有效控制新生儿呕吐的发生,避免咽下综合征。结论:产时洗胃可防止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